馬可·波羅和范成大的物理學觀察
《馬可·波羅行紀》述帕米爾高原一章,被此書整理者亨利·玉爾(Henry Yule)評論為“在地理方面,為全書最有興趣之一章。蓋其言及當時人所不明,而經(jīng)現(xiàn)代科學解釋之現(xiàn)象甚明也”。
其中就提到高原上“寒冷既劇,燃火無光。所感之熱不及他處,烤煮食物亦不易熟”。用現(xiàn)代科學來說,便是海拔高、氣壓小,因而燃燒不烈,水在此處沸點低,不易熟物。玉爾說:此種物理觀測,在馬可·波羅以前,尚未有人為之,其后經(jīng)18世紀學者索徐爾(Horace Bénédict de Saussure)和之后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等學者證其不誤。
實際上,更早前的南宋人對這種現(xiàn)象亦有詳細描述,它來自著名詩人范成大。這位今天看來頗有科學精神、也頗能觀察的古人,最有名的便是他在《吳船錄》行紀中對“峨眉寶光”現(xiàn)象的生動描寫,并正確認識到這完全是一種普通的虹,如同我們今日在飛機上偶爾能看到的完整彩虹。
在登海拔3000米的峨眉山的過程中,范成大還描述了鉛直方向上“漸高漸寒”的氣溫變化,十分生動,相比“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之類的樸素觀察深入多了。最后,他提到“山頂有泉,煮米不成飯,但碎如砂?!?,顯然跟馬可·波羅的觀察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范成大還試圖給出解釋:“萬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余前知之,自山下攜水一缶來,財自足也。”
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個說法令人愕然:作者認識也到位了(“余前知之”),觀察也到位了,對比實驗也做了(夾生飯最終大概是被山下的水煮成了粥),結(jié)論卻偏差甚遠。
今人讀及此節(jié),可能會為其誤識而感可惜。其實早在幾百年前,洪堡也在此處深責馬可·波羅不善觀測敘述,而忘記了科學的發(fā)展,有賴于一代代人去偽存真,推進認知?!秴谴洝反硕蚊枋?,后代并無索徐爾、洪堡這樣的讀者,遂淹沒在歷史深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