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杰:上海三?!遏斞改曜V》編寫經(jīng)過
小引: 二〇二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接到古遠清兄的電郵,說他正在編寫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段時期的魯迅研究史,“內有你們著的《魯迅年譜》這一節(jié),請?zhí)峁┵Y料,如主編寫作背景之類,先謝謝!”次日,我即據(jù)他的需要,寫了一篇回憶小文發(fā)給他。他收到后表示感謝,并說:“我在編書簡續(xù)集,收你這兩封可否?”古遠清是一位多產(chǎn)作家,年過八十,還編寫不輟,在疫情防控期間,也毫不怠懈,至少同時在編寫兩本書。但近日忽然從網(wǎng)上看到消息,古遠清教授于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武漢逝世。這真太突然了!現(xiàn)即以這篇為他而作的文章來表達我的哀悼!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古遠清教授來信,說他正在編寫一本關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段時期的魯迅研究史,內中有一節(jié)要寫我們上海三校集體編著的《魯迅年譜》,希望我能提供一些具體材料,如主編是誰、寫作背景如何等。這使我感嘆時間的流逝,真如白駒過隙,當年所做的工作,已成為別人研究、追述的一段學術史,而參與工作的同伴,則大都已經(jīng)作古,僅剩下我與龔濟民二人,而濟民兄遠在美國,久未聯(lián)系。我如果不將這本書的編寫過程記錄下來,也許就要流失了。雖然它在魯迅研究史上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在當時,也曾掀起一點波瀾,遠清兄要我敘說本事,也許還有點價值。
這本書的動議,是在一九七二年八月。那時,我們復旦大學中文系一批教師,剛從五七干?;貋怼_@時,學校已重新開始招生,招進來的學生叫作工農兵學員。教師中有些人被分配到班級,輔導工農兵學員,另一些人則被安排在系資料室做資料工作,我就是其中之一。但并不是叫我們管理圖書資料,而是為一些文件和資料做注釋。我不大想做這些事,就提出要編一部《魯迅年譜》。系領導請示后通知我,魯迅年譜可以搞,但不能由我一個人來編,可以在復旦、師大兩校組織班子來搞。于是,就在兩校組織起兩個年譜組班子來編寫《魯迅年譜》。
上海三?!遏斞改曜V》封面
這里要說明一下“兩?!狈Q呼的由來,以及它的范圍。上海有中文系的高等學校,在一九六六年之前只有三所: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上海師范學院,上海大學則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組建的,當時還沒有。七十年代初,忽然刮起一股并校風,華東師大與上海師院合并,稱為上海師范大學;上海財經(jīng)學院和上海政法學院,則并入復旦,仍稱復旦大學。所以當時我們這個編寫組就叫復旦、師大兩校年譜組。到七十年代后期,師大、師院兩校又重新分開,財經(jīng)學院和政法學院也仍舊獨立。但華東師大那時仍稱上海師大,上海師范學院也還沒有升級為上海師范大學,所以一九七九年《魯迅年譜》出版時,編寫者的名字,就署為“復旦大學、上海師大、上海師院《魯迅年譜》編寫組”。這些稱謂署名,都反映了一定的歷史背景,不加說明,后人不易弄得清楚。
魯迅年譜組成立之后,分為兩攤:一在復旦,一在師大。復旦年譜組成員有:趙景深、徐震、劉國梁、秦家琪、王繼權、潘旭瀾、吳中杰。師大年譜組成員中常與我們接觸的是龔濟民和石汝祥,其他還有哪些人我不太清楚,當時也不便打聽,后來事過境遷,也就忘了打聽。曾經(jīng)開過一次聯(lián)席會議,討論兩件事:一體例,二分工。分工馬上就定下來:師大年譜組編前期(1926年之前),復旦年譜組編后期(1927年之后)。討論體例時,大家說,既然年譜的編寫由我發(fā)起,自然應由我提供體例樣本。我無可推辭,就答應下來,編寫了一九三六年一年的年譜,作為樣本,打印出來提供討論。大家很快表示意見,說我的樣稿基本可用,在細節(jié)上作了一些改善。這樣就開始工作了。
當時復旦中文系設在仙舟館樓上,我們年譜組就安排在樓梯邊朝北的大房間里,隔著大草坪與登輝堂(現(xiàn)改名為“相輝堂”)遙遙相對。開始年譜組由徐震負責,不久徐震調走,改由劉國梁任組長。起初趙景深先生也天天來上班,跟我們這些小青年談笑風生,后來系領導考慮到他年老體衰,家里離校又遠,就照顧他不來上班了。但我仍常到他家借書看,主要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書籍和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到的小說。趙先生家藏書豐富,雖不是什么名貴版本,但小說、戲曲書籍很是完備。
初稿完成后進入修訂階段,劉國梁心臟病發(fā)作,就退出年譜組工作,回家休養(yǎng)去了。剩下王繼權、秦家琪、潘旭瀾和我四個人。師大那邊,則剩下石汝祥和龔濟民二人。定稿組就由我們六人組成。接著,又修訂了大半年。
編寫《魯迅年譜》這一工作,當時并不被看好。教師們都以下班級參加教學活動為榮,即使不能講課,跟班輔導也是一種榮譽,所以很看不起我們編年譜的工作。我知道這部書是出版不了的,只是想借此機會理清魯迅思想的脈絡,查明當時思想界文藝界的實際情況,并多讀一些書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而且按蔣天樞先生的說法,編寫年譜是基本的學術訓練。所以我倒是很認真地做這項工作的,并且常以編年譜的名義,要求系資料室調魯迅文章所涉及的書來看,也要求去查閱當年的舊報刊。那時系資料室負責人是廖光霞,她很幫忙,拿著我們的書單,千方百計到校圖書館調書出來,滿足我們的要求。我后來寫《魯迅傳》和《中國現(xiàn)代文藝思潮史》,正是此時打下的基礎。
大概系領導也發(fā)現(xiàn)了我們借編《魯迅年譜》的名義來大讀其書的傾向,就找我們談話,說你們不能長期閉門修改《魯迅年譜》,要限期修改好。那時,工農兵學員陸續(xù)招進,輔導教師不夠分配,就把我們也分發(fā)下去。這樣,我們就在一九七四年四月,匆匆結束了年譜的編寫工作,準備下班級去。
我們《魯迅年譜》的編寫工作剛一結束,就有人來搶奪這部年譜,作為他們編寫《魯迅傳》的參考資料。此事說來話長,我以前發(fā)表過文章,可供參考。
但不久,形勢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的《魯迅年譜》又要回來了。這時收到李何林先生負責的魯迅研究室的來信,說他們要編寫《魯迅年譜》,希望我們的《魯迅年譜》能借給他們參考。我們早就讀過李何林先生的書,知道他是一位正直的魯迅研究先行者,所以就組織工農兵學員抄寫了一份寄給他們。同時,我們自己也積極尋求出版。這時,恰好王繼權的同班同學、在安徽大學教書的呂美生兄來滬出差。呂美生說,他們的同班同學朱興華在安徽做出版局局長,不妨與他聯(lián)系一下。朱興華很熱情,幫我們聯(lián)系了安徽人民出版社的文藝組,很快就落實下來。這個文藝組,就是后來的安徽文藝出版社,當時各個專業(yè)出版社都合并在一個人民出版社內,壓縮成一個出版組。潘旭瀾當時回福建老家養(yǎng)病去了,我們五個人再將《魯迅年譜》修訂了一次,交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們很快就排印出來,王繼權、秦家琪、我和龔濟民四個人趕到合肥去看校樣。書在一九七九年三月出版,很受歡迎。第一版印了十二萬冊,很快賣完。本來說要再印,但好像并沒有印,因為接著別家的《魯迅年譜》也出來了,別的魯迅研究著作也陸續(xù)出版,我們的《魯迅年譜》已經(jīng)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成為魯迅研究史上的一個存在。
我們這部《魯迅年譜》沒有主編,當時出版的書籍一般都署某某編寫組或編譯組編寫,我們也循例,署復旦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學院《魯迅年譜》編寫組。后記里寫了定稿人的名單:“參加本書定稿工作的有吳中杰、石汝祥、龔濟民、秦家琪、王繼權;參加大部分定稿工作的有潘旭瀾?!边@是我們的組長王繼權所寫。他把我的名字寫在最前面,是因為這項工作是由我發(fā)起的,而且我也寫得最多;他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最后,那是由于他的謙虛,其實許多實際工作都是他做的,貢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