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地而行:直面生活痛感
貼地而行,是我寫小說的基本原則。生活是什么樣子,我就把它寫成什么樣子。當年的《滄浪之水》是這樣,被讀者稱為“女版《滄浪之水》的《如何是好》也是這樣。忠于生活,就是忠于自己的內心。那些長盛不衰的抗戰(zhàn)神劇,我是極其鄙視的。為什么?令人發(fā)指的虛假。那些以一抵百的孤膽英雄,簡直就是對抗戰(zhàn)前輩們先烈們的侮辱。你們?yōu)槭策@么無能,一個抗戰(zhàn)打了八年,為什么不是八天?也許,這些神劇我們不必認真,但真正的文學是認真的。這種認真,就是對生活現實的敬重。是生活決定寫作,而不是寫作決定生活。小說是民主的藝術,作家不是任意馳騁的英雄,也不是居高臨下的道德評判者。他在生活面前,要有謙卑姿態(tài),要去理解每個人物的合理性。貼地而行,就是跟生活零距離的寫作。這是我寫作《如何是好》的心態(tài)。小說中幾乎所有的細節(jié),都是來自生活現實的。這也是表現歷史細部的努力。/表現生活的痛感,是我寫作的另一個原則。年輕人的成長艱難,是我們這個時代具有普遍意義和歷史感的重大命題。大命題寫大文章,我是把這部小說作為一篇大文章來寫的。我個人現在沒有艱難的問題,在生活中有著中產階級的從容。但我的學生,本科生,碩士生,以至博士生,還有我的兒子,他們面對生活,可以說,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是掙扎前行的,甚至是寸寸血淚的。小說的主人公許晶晶,大學的經歷讓她對生活有著美好的期待,但她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沒有超人的才華,也沒有驚艷的顏值。這么一個平凡的女孩,什么都沒有,卻什么都想要:在愿意的城市,有編制的工作,有心儀的男朋友,有一套合心的房子,還想要做人的尊嚴……社會不是慈善院,每一點得到,都是需要用自己的資源去交換的。像這樣一個沒有資源的女孩,卻想得到期待的一切,內心痛感是酷烈的。在我們所處的時代,社會競爭已經不能用激烈來形容,慘烈是一種更準確的描述。那些在競爭中被邊緣化的年輕人,面對生活無奈地“躺平”的年輕人,他們的痛苦,需要被體驗,他們的痛感,需要被表達?!度绾问呛谩?,這也許不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標題,卻是最廣大年輕人面對生活的茫然,無奈。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最后,我想講講自己的藝術態(tài)度。我是一個藝術本位論者,認為藝術性是一部文學作品的價值前提。我在大學課堂講“小說藝術”課程,也有了二十多年。對于自己的小說,我在藝術上要求是很高的,盡量把自己的藝術觀念,滲透到寫作中去,也想到要對得起讀者的錢。小說在藝術上的認真態(tài)度,盡可能落實到每一個細部。自己藝術才華不足,也盡量用認真的態(tài)度來彌補。自我要求與自己實現之間的距離,無疑是巨大的。這也是許多作家永恒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