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過大年 奇奇怪怪可可愛愛
如果把歷史的指針往回?fù)芤磺辏覀儗⒌诌_(dá)宋朝,接觸到另一場別開生面的春節(jié)。在那里,人們過年未必返鄉(xiāng);年夜飯的主食既不是餃子,更不是湯圓;大年初一凌晨,人們除了貼門神、貼春聯(lián),還要更換兩根奇奇怪怪的桃木橛子;小朋友們雖然也能領(lǐng)到壓歲錢,但是錢的數(shù)目竟然要由年齡決定……
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啟宋朝新年的時光之旅吧。
春節(jié)七天假,蘇軾不回家
時間是宋仁宗嘉祐八年,即1063年,大名鼎鼎的蘇軾還不到30歲,正在陜西鳳翔府當(dāng)簽判,與此同時,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卻在首都開封定居。
春節(jié)已經(jīng)到了,蘇軾并沒有去開封跟家人團(tuán)聚,也沒有回四川老家走親訪友,他跟往常一樣,照舊待在鳳翔府衙門里。外面鞭炮齊鳴,蘇軾巋然不動,他在干什么呢?在給弟弟蘇轍寫詩,回憶他們兄弟小時候在四川眉山過年的經(jīng)歷。
蘇軾一連寫了三首詩《饋歲》《守歲》《別歲》,其中《饋歲》描寫鄉(xiāng)親們挨家挨戶拜年,彼此贈送禮物;《守歲》描寫小朋友們在除夕當(dāng)晚興奮得整夜不睡,一直玩耍到天明;《別歲》則寫得比較傷感,大意是說春節(jié)期間,親人相隔在千里之外,只能獨自過節(jié)。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蘇軾想念父親和兄弟嗎?當(dāng)然想念。那他為啥不去看望父親和兄弟呢?是因為沒有放假嗎?絕對不是。宋朝皇帝厚待官員,不僅給予優(yōu)厚的俸祿,而且還有大量的節(jié)假日。在宋朝,春節(jié)、冬至與寒食節(jié)被稱為“三大節(jié)”,大小衙門各放七天假,領(lǐng)導(dǎo)不用坐衙,下屬不用點卯,除了知府、知州、知縣等地方一把手不能離開任職所在地以外,其余官員想走就走,沒有人攔阻。蘇軾身為簽判,并非一把手,他春節(jié)期間是完全可以返鄉(xiāng)的,為什么偏偏要留守在衙門里?原因很簡單:古代交通太落后,路上花費的時間太長,他根本來不及返鄉(xiāng)。
1056年,蘇洵帶著蘇軾、蘇轍進(jìn)京趕考,他們正月初從四川眉山出發(fā),先走水路走成都,又走陸路到西安,然后出關(guān)中、過潼關(guān),一路東進(jìn)到開封,路上花了整整半年。
1057年,蘇軾和蘇轍考中進(jìn)士,得知母親程氏病逝,立刻從開封回眉山。這回他們走水路,先沿汴河到揚州,再沿長江逆流而上,路上又花了半年。
1059年,為母親守孝期滿以后,蘇軾和蘇轍再次進(jìn)京。他們十月初四從眉山出發(fā),除夕那天剛走到湖北,不得不在湖北過年,然后在1060年二月十五才趕到開封,這次路上總共花了四個月。
蘇軾的老家是四川眉山,第一份工作是在陜西鳳翔(今寶雞一帶),從眉山到開封比較遠(yuǎn),從鳳翔到開封相對近得多,然而按照古代的交通條件,平路騎馬,水路乘舟,到了山路只能步行,這一路上仍然要花一個月左右。比如說1061年,蘇軾從開封去陜西鳳翔府上任,他出發(fā)時間是十一月十八,抵達(dá)時間是十二月十四,花了將近一個月。
說到這里,答案已經(jīng)呼之欲出——蘇軾過年為啥不回家?因為假期只有七天,那點兒時間遠(yuǎn)遠(yuǎn)不夠,別說往返一次,就是從鳳翔去開封跟老爹和老弟見個面,時間就已經(jīng)超了。
所以在宋朝,無論是做官的、經(jīng)商的,還是在外求學(xué)的學(xué)生,往往都是連續(xù)幾年都不回家一趟?,F(xiàn)在春節(jié)前后訂不到車票,春運期間高速堵車,這種景象在宋朝是看不到的,在其他任何一個朝代也看不到。直到清朝末年和民國期間,火車和火輪船出現(xiàn)了,人們返鄉(xiāng)的時間縮短了,魯迅、冰心、老舍、丁玲等人過年,才有機會經(jīng)歷“春運”的擁堵。
陸游過年不吃餃子,吃馎饦
探討完蘇軾過年,我們再把歷史的指針撥到南宋,陪南宋大詩人陸游吃一頓年夜飯。
春節(jié)期間,陸游寫過一首詩,其中兩句是:“中夕祭余分馎饦,黎明即起換鐘馗。”前半句是說除夕用馎饦祭祖,大年初一早上將畫著鐘馗的門神貼到大門上,這里的“馎饦”就是宋朝南方人和北方人普遍流行的年夜飯。
馎饦其實是很簡單的面食,本來由北方游牧民族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它最初的做法是這樣的:用清水和面,不加酵粉,將面團(tuán)揉光以后,搓成條狀,再掐成半指長的小面段,然后將小面段放入掌心,用另一手的大拇指由近及遠(yuǎn)這么一搓,將厚厚的面段搓薄,搓成兩頭翹、中間凹的小笆斗或者兩頭尖、中間鼓的小圓筒,放在菜羹里煮熟。
進(jìn)入宋朝,手搟面大行其道(搟面杖早在先秦就已被發(fā)明出來,但一直用于做餅,以搟切方式做面的習(xí)慣是直到北宋才出現(xiàn)的),手搓而成的原始面食馎饦眼見不是對手,灰頭土臉地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宋朝人出于語言上的強大慣性,繼續(xù)將手搟面稱為馎饦。
也就是說,宋朝的馎饦其實就是面條,用菜羹或肉羹煮熟的面條。這種面食做法簡易,無需過水,無需打鹵,無需澆頭,無需菜碼,一把面條放入沸騰的羹湯,一會兒就煮熟了,盛出來就可以吃。在南宋中葉,上述做法傳入日本,所以日本人也把用羹湯煮熟的面條叫作馎饦。
當(dāng)然,過年不能光吃馎饦,還得吃其他東西。宋朝春節(jié)的餐桌跟現(xiàn)在一樣,也是堆簇杯盤,葷素俱全,其中比較有特色的食物,一為“五辛盤”,一為“百事吉”。
將韭菜、蕓薹、芫荽洗凈,撕開,不切斷,在盤子里擺出好看的造型,然后再拌以臘八當(dāng)天腌漬的大蒜和藠頭,最后在這堆蔬菜的中間插一根線香,線香頂端粘一朵紙花即可。因為這盤菜共含五種蔬菜,而且這五種蔬菜氣味辛辣,故此以“五辛”為名。
五辛盤在隋唐時期頗為流行,唐朝人除夕祭祖,供桌上必放五辛盤。祭祀之后,拔掉盤子中間的線香和紙花,轉(zhuǎn)移到年夜飯的餐桌上,全家人一起分享,據(jù)說可以祛病,能保來年百病不生。
宋朝生產(chǎn)力相對進(jìn)步,食物相對豐富,祭祖的春盤不止五辛,也有臘肉和其他蔬菜。宋朝人喜歡用蘿卜和生菜來制作春盤:蘿卜去皮切絲,生菜撕成長段,一同擺放到盤子里,綠白分明,煞是好看,再插上紙花和綢花,更有一股喜慶氣氛。
除了五辛、蘿卜和生菜,別的蔬菜也可以制作春盤。蘇東坡有詩云:“漸覺東風(fēng)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边@是用青蒿做春盤。青蒿是一種野菜,葉片青綠細(xì)碎,味道清鮮微甜,有清肝明目之功效,俗名“茵陳”。
還有用豬肉和主食制作五辛盤的。例如《歲時廣記》記載,宋朝宮廷廚師將臘肉蒸熟,切成細(xì)絲,在盤中擺出花形;或?qū)⒂惋?、馓子、麻花、饅頭擺入大盤,壘出金字塔形狀,中間插以金銀絲扎成的花朵。
“百事吉”是宋朝人過年時在餐桌上擺放的一種利市,這種利市是這樣的:將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個盤子里,先將柏枝折斷,再依次掰開柿子和橘子,是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但是古代的水果保鮮技術(shù)相對落后,在寒冷的北方,柿子和橘子未必總能買到,于是聰明的市井小販又在過年時推出“百事吉結(jié)子”:在綢布上繡以柏枝、柿子、橘子,打成中國結(jié),賣給老百姓。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全家人一起解開這個結(jié)子,再掛到房梁上,也能獲得“百事吉”的好意頭。
桃符不是春聯(lián),而是桃木橛子
北宋開封,正月初一,離天亮還有兩個小時,一個中年男子早早地從床上爬起來,來不及洗漱,就提著燈籠走出家門,腋下夾著一個包裹。
他在門外找到一小塊空地,從包裹里取出一把鐵鏟,開始刨坑,然后把包裹里帶著的一條蛇、一把豆子和一顆雞蛋都扔了進(jìn)去,填上土,踩結(jié)實,嘴里嘟嘟囔囔念叨幾句,轉(zhuǎn)身回家。
這個中年男子回到家,又翻出一捆柳樹枝和一根鴨蛋粗細(xì)的桃樹枝。他把柳枝解開,先拿一根插到門環(huán)上,又拿幾個插到窗欞上。然后他又拿起那根桃樹枝,一劈兩半,都削成上寬下窄的橛子,七八寸長,削得尖尖的,刮得光光的,提起毛筆,在一只橛子上寫了“神荼”,另一只橛子上寫了“郁壘”。他把這兩只桃木橛分別插到大門兩邊的空地上,拎起錘子,全釘?shù)侥嗤晾铮涣籼夷鹃拥纳习虢卦谕饷妗?/p>
忙完這些的時候,天已經(jīng)快要亮了,他趕緊把老婆喊起來,幫他熬糨糊,貼年畫。兩口子把門神貼到門上,把春聯(lián)貼到門框上,最后又取出一塊長方形的桃木薄板,在上面寫了“順天行化”四個字,釘在了大門的門楣上。
貼門神,貼春聯(lián),大家都懂,不必解釋,即使到了現(xiàn)在的大年初一,很多朋友仍然會這么做??墒俏覀兘^對不會瘋到在門外挖坑,往坑里埋蛇,對不對?
其實這個宋朝人埋的不是蛇,是用面團(tuán)捏的假蛇。他埋的雞蛋倒是真雞蛋,豆子也是真豆子,只不過都是煮熟的。他把這些東西埋起來的時候,口中念叨的是這么幾句話:“蛇行則病行,黑豆生則病行,雞子生則病行?!?/p>
要知道,那蛇可是假蛇,那豆子可是熟豆,那雞蛋可是熟雞蛋。假蛇會爬嗎?不會。熟豆能長嗎?不會。熟雞蛋能孵出小雞嗎?不會。當(dāng)這些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都發(fā)生的時候才會生病,意思就是一年到頭永遠(yuǎn)不會生病。
一左一右釘在大門口的那對桃木橛,就是傳說中的“桃符”。王安石詩云:“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睂懙钠鋵嵕褪沁@種桃木橛,上面通常各寫“神荼”和“郁壘”,那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擅長捉鬼的一對半神兄弟。有的朋友可能會問:“你怎么知道桃符不是貼在門上的春聯(lián),而是釘在地上的桃木橛子呢?”有兩個憑據(jù):
第一,北宋書籍《歲時雜記》有載:
今人以桃符徑寸許,長七八寸,中分之,左書神荼,右書郁壘,歲旦插于門左右而釘之。
宋朝人制作桃符,寬一寸,長七八寸,縱剖兩半,左寫神荼,右寫郁壘,正月初一那天,分別釘在大門左右。
第二,蘇東坡寫過一篇寓言,名《桃符艾人語》,全文甚短,抄錄如下:
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爾何草芥,而輒居吾上?”艾人俯謂桃符曰:“爾已半截入土,安敢更與吾較高下乎?”桃符怒,往復(fù)紛然不已。門神旁笑而解之,曰:“爾輩方且傍人門戶,更爭閑氣耶!”
“艾人”是用艾草捆扎的假人,五月端午那天插到門上,用來祛病辟邪。艾人在上面,桃符在下面,它們吵了起來。桃符抬頭看著艾人罵道:“你這個草扎的賤貨,憑什么在我頭上?”艾人低頭看看桃符,說:“你這個半截入土的老不死,怎么敢跟我爭高下?”門神見它們吵得厲害,在旁邊勸解道:“你們不都是傍人門戶嗎?地位都差不多,何必爭這種閑氣!”
你看,桃符在下,且“半截入土”,宋朝桃符的形制躍然紙上,怎么可能會是貼在門上的春聯(lián)呢?
宋朝壓歲錢,按年齡發(fā)放的“隨年錢”
壓歲錢在宋朝不叫壓歲錢,它叫“隨年錢”?!半S年”有兩種含義:第一,在過年的時候發(fā)放;第二,根據(jù)對方的年齡發(fā)放。
《舊五代史·劉銖傳》載:劉銖每親事,小有忤旨,即令倒曳而出,至數(shù)百步外方止,膚體無完者。每杖人,遣雙杖對下,謂之“合歡杖”;或杖人如其歲數(shù),謂之“隨年杖”。
五代十國時期的后晉宰相劉銖專橫跋扈,常用大棍打人,有時候雙棍齊下,稱為“合歡杖”;有時候根據(jù)受刑者的年齡來決定打多少,叫作“隨年杖”。在這個典故中,“隨年”即是根據(jù)年齡的意思。
臺灣人給小孩發(fā)壓歲錢,忌諱發(fā)奇數(shù)。比如說8元、10元、100元,都行,不宜發(fā)給7元、9元、99元。大陸無此忌諱,在筆者的老家豫東平原,近年來流行發(fā)給孩子99元和999元的紅包,因為9這個數(shù)字代表“長久”。
宋朝人給小孩發(fā)壓歲錢更不忌諱奇數(shù),因為他們是按小孩的年齡來發(fā)的。小明今年虛歲10歲,發(fā)給他一個10元的紅包;小芳今年虛歲11歲,發(fā)給她一個11元的紅包。年齡不全是偶數(shù),壓歲錢自然也不全是偶數(shù)。
北宋高僧釋道原編寫的禪宗燈史《景德傳燈錄》載有一則典故:昔有施主婦人入院,行眾僧隨年錢。僧曰:“圣僧前著一分。”婦人曰:“圣僧年多少?”僧無對。
過年的時候有一位女居士進(jìn)廟拜香,為眾僧發(fā)放壓歲錢。一個和尚大言不慚地說:“女施主,我是圣僧,你要多發(fā)給我一份!”女居士問他:“您這位圣僧今年多大了?”和尚張口結(jié)舌,說不出話來了。
和尚為什么要張口結(jié)舌呢?因為當(dāng)時壓歲錢是按年齡來發(fā)的,即便是圣僧也不能例外,他想讓人家多給他一份壓歲錢,人家自然要問他的年齡是不是要比別人大一倍,而他不敢在年齡上撒謊,所以只好默默無言了。
這則典故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年齡決定了壓歲錢的多少,這也是宋朝人之所以將壓歲錢稱為“隨年錢”的關(guān)鍵原因。
不過宋朝還有一種壓歲錢是跟年齡無關(guān)的,那就是宋朝后妃為皇子掛在床頭上以鎮(zhèn)壓邪祟的那一串壓歲錢。據(jù)《武林舊事》描述,這串壓歲錢乃“隨年金錢一百二十文”,將一百二十枚金幣串在一起,串成沉甸甸的一大串,祝?;首痈劬d長,整整活到一百二十歲。如今閩南也有此風(fēng)俗,俗稱“吃百二”,不過現(xiàn)在“吃百二”已經(jīng)不是皇子獨享的福利了,每個小朋友都享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