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葉:以文學為掌,向歲月、生活和家鄉(xiāng)捧獻出一顆赤子之心
2022年底以來,作家喬葉的新作《寶水》登上多個文學好書榜,受到讀者青睞。作為活躍在當代文壇的一位70后作家,喬葉此次落筆生根在新山鄉(xiāng),與新時代同頻共振,展現了中國現代化鄉(xiāng)村建設的生動圖景,也喚醒了無數人心里那份豐饒細膩的情感。
新年之際,喬葉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獨家專訪,聊了聊她寫作的那些事。她坦言,迄今為止,《寶水》是她寫作最耐心的一部長篇小說。除了寫作前的資料梳理、駐村體察;寫作時的感性沉浸、理性自審,以及初稿后的調整、精修……一個根本性緣由在于:這個既虛且實的寶水是一個當下的村莊。雖然寫作歷經甘苦,但在喬葉看來,《寶水》是歲月、生活和家鄉(xiāng)賜予她的一份大禮,“而我能作為回禮的,只有以文學為掌,捧獻出一顆赤子之心”。
那些村民在現代轉型中的
各種搖擺、變形、糾結,
很微妙也很豐富
北青報:長篇小說《寶水》寫的是當下山鄉(xiāng)的新變化新故事,創(chuàng)作緣起是什么?
喬葉:起初寫的時候,我其實都是被很樸素的東西觸動,還有一個很久遠的緣起:我打小在鄉(xiāng)村長大,14歲開始讀師范學校之后離開鄉(xiāng)村,后來又回到鄉(xiāng)村教了幾年書。雖然之后我離鄉(xiāng)村越來越遠,但其實童年生活對我的影響非常長遠,到現在我也還是有鄉(xiāng)村情結。
寫這本書,一個最直接的觸動,是2014年我去河南信陽的一個村子參加活動,這個村叫郝堂,是國家住建部第一批上榜公布的美麗宜居鄉(xiāng)村。那時候我遠離鄉(xiāng)村很久了,在郝堂看到好多村民一邊種水稻、干農活,維持著農耕生活,但同時也開始做生意,開民宿、開飯店,接待各方游客。而且這個郝堂村山清水秀,跟我老家豫北的平原農村差異性非常大,我馬上被那種異質化的東西所吸引,特別是那些村民在現代轉型中出現的各種搖擺、轉型、糾結,很微妙也很豐富,非常觸動我。
我還聽鄉(xiāng)鎮(zhèn)干部聊了很多,他們原來是管理型的村干部、鄉(xiāng)干部,也要進行新的服務型思維轉換,比如怎樣進行鄉(xiāng)村形象打造,怎樣應對輿論戰(zhàn)等等,對他們來說都是具體個案和工作難點。我當時就覺得,他們真的是把與時俱進都落實在每一件細小的事情中,既要打通跟外面的渠道,也要有他們自己的節(jié)奏,對他們來說確實掙到錢了,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受到各種挑戰(zhàn)、各種折磨。這些看上去雞零狗碎的事,涉及情感問題、倫理問題等,他們固守一些倫理傳統(tǒng)同時又不斷地和商業(yè)化的現代思潮所碰撞的狀態(tài),非常吸引我去記錄下來。
北青報:收集素材會有個相當長的積累過程吧,你具體的寫作方法是怎樣的?
喬葉:對于這次寫作來說,一方面我通過紙上資料的途徑去做案頭準備,比如我讀了很多像“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溫鐵軍,以及長期從事農村調研的專家賀雪峰等人的著作,還收集了其他學者和大學生做田野調查的資料,里面涵蓋了這些年來的農村婦女、彩禮等一系列專題研究。我還訂閱了很多公眾號,比如鄉(xiāng)鎮(zhèn)類、支教類的,我都會看。這些閱讀可能在我的小說里一個字也用不著,但是我要了解這些大的背景。
另一方面,我覺得紙上得來終覺淺,比較管用的還是笨方法,就是不斷地“跑村”,實地到村子里去走去看。這些年凡是有鄉(xiāng)村的采風活動我都去,這樣能看到全國各地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大面兒。同時,近幾年來我一直深度跟蹤著三個村子,我每年都會在那住一段時間。疫情之后我和村民保持微信聯(lián)系,打語音、通視頻,這種不間斷的聯(lián)系也很重要。
經過8年觀察下來,最起碼我自己看到的東西是可信的,也是有代表性的。實際上,我覺得村民在這種變化之中要面對很多新的考驗,這些東西也都非常有趣。比如大家都種菜,以前你薅我地里一把菜,我薅你地里一把菜都沒關系,但后來做生意,一把菜炒一下裝盤能賣20塊錢,這個對他們的刺激一開始是非常大的,那種傳統(tǒng)的以物易物受到商業(yè)化的沖擊,帶來很微妙很可愛的心理。比如說我家住在偏僻地段,種的菜很多。我要賣菜的話,我是要賣給村里的熟人還是要賣到鎮(zhèn)上去?比如我家開客??驮炊?,住不下的客人我介紹給關系好的鄰居時,是要提成還是按照以前的信任關系不要提成下次互相介紹客人?我還寫了很多游客,比如他們在城市會有很明顯的規(guī)則意識,但到了鄉(xiāng)村一放松就模糊掉了一些規(guī)則意識。但村民這個時候的規(guī)則意識又清晰起來了,這些心理、矛盾也很有意思。
北青報:你深度跟蹤的三個鄉(xiāng)村是怎樣選點的,后來寫作過程順暢嗎?
喬葉:我選了三個鄉(xiāng)村其實是沒辦法,因為2014年我到信陽郝堂村看過之后,就完全以一個游客的心態(tài)寫了一些散文。差不多準備了兩年資料之后我想寫小說,但開始動筆時是失敗的,雖然也寫了幾十萬字,但有效的非常少。我發(fā)現以游客心態(tài)完全寫不了長篇小說,長篇小說特別考驗對世道人心的洞察,特別需要深入肌理地去了解社會規(guī)則、人情世態(tài)。但我到了郝堂那邊真的就是個外人,人情世故每一點我都覺得陌生,寫的時候一口氣貫通不下來,這一點很要命。
我就想我最熟悉的地方當然是我的老家,就嘗試回到焦作豫北的鄉(xiāng)村體察。結果進入老家之后,我馬上如魚得水。我發(fā)現人情世故其實是很牢固的一條線,我小時候在這長大,很容易進入到生活的肌理內部,就覺得寫這個長篇的一口氣突然就通了。
經歷了這個轉換,嚴格算我應該是從2015年動筆。那時候我老家也在開展鄉(xiāng)村旅游,我在信陽那邊了解到的新變化在老家依然是同形態(tài)的,那邊已經觀察了幾年,我就繼續(xù)觀察。所以最終我是以三個村子——豫南的郝堂村,老家豫北的兩個村子:一個大南坡村,一個一斗水村,把這三個村子作為了深度觀察的點,不斷調整尋找有效的東西。
寫作的時候態(tài)度要老實,
誠實面對就行了
北青報:花費8年時間貼近新山鄉(xiāng)一定會有不少切身的體會,通過小說中的“我”這個第一視角的人物,也表達出了你的一些思考吧?
喬葉:是的。這個小說通篇是通過“我”來敘述的,這個主人公作為主要的一條線,牽連起我想表達的當下鄉(xiāng)村發(fā)生的各種變化和思考。小說里的“我”是一個因為患病提早退休的女記者,我覺得記者身份本身有文化性,又有一定的社會性,所以就設定了這樣一個人物角色,小說里面她的一些鄉(xiāng)村生活經驗是跟我自己同步的。
這個“我”叫青萍,是70后,從小在老家跟著奶奶長大,一起生活了十幾年。奶奶特別要強,經常給她爸爸派任務,她爸爸也很孝順,因此她父母在省城生活的負擔很重。后來村里面有個小年輕結婚,要借婚車,她爸爸從城里借了一輛紅色小轎車給他迎親。結果在回村送車的路上出車禍去世了。青萍這時候已經在省城生活,本來就對老家越來越生厭,因為這件事就更加痛恨老家,也開始怨恨奶奶,從此很少回村。后來這個村拆遷了,她長大后沒有老家可回,過去的恩怨再加上生活的變故,落下很重的心理頑疾,老是失眠。在寶水村住了一年以后,童年很多不理解的事情得到了理解,她也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得到了自我療愈。
北青報:《寶水》里的人物非常多,且個性鮮明。你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是否都有原型?
喬葉:我確實好喜歡《寶水》里的人物,因為都是生活中我采訪過的,把很多原型人物集合到一個人身上。比如大家都蠻喜歡的一個人物叫九奶奶,她是個接生婆,活了九十多歲,經歷了各種運動、戰(zhàn)爭、災難,她過得很苦,但是她特別寬容善良,一輩子堅守著美好樸素的德行,又從生活經驗中修煉出很多智慧。在寶水村,她是像地母一樣存在的老人家。我覺得九奶奶這樣的老祖母像寶水村的鏡子一樣,是鄉(xiāng)村文明很精華的一部分,是我們永遠可以在精神上依靠的老人家。
還有主人公的男朋友老原,是個游子型的代表人物。老原其實家底很不錯,他的爺爺因為在早期的某次運動中去世,讓他和他的父輩都對鄉(xiāng)村懷有一種怨念。老原成年后出門做生意,掙了很多錢,一直不太認同自己的鄉(xiāng)村根基。但因為寶水村的老宅還在,祖墳還在,人到中年后老原又回到寶水村投資民宿,最終他也慢慢回歸了鄉(xiāng)村,和家族的仇怨也達到了一種和解。
我自己其實蠻喜歡其中一個叫大英的人物,她是村支書。實際上大英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特別有挑戰(zhàn)的人物塑造,她身上有生活的韌性,有著豐富的性格。她很能干,同時脾氣又很暴,很會罵人,動不動還上手,但也很會機敏斡旋,是一個很強悍的女人。大英的女兒嬌嬌二十多歲出去打工受到傷害,得了癔病,她丈夫修路的時候腿又被砸瘸了,所以大英的理想就是能守著家門口過好日子。寶水村旅游剛發(fā)展起來,第一次堵車時,大英幸福得都掉淚了。這時候她特別欣慰,覺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還有鄉(xiāng)建專家孟胡子,他是專業(yè)搞鄉(xiāng)村設計的,這個人又懂農民又懂政策,在各個層面游刃有余,特別有趣。孟胡子在寶水村住了三年,和女主人公、老原都屬于村里的外人,同時又都被村民認為是文化人。我是想把寶水作為一個舞臺,各色人等紛紛上場,有固定的人物,同時又有流水般的角色,不斷地上來下去,能夠比較寬地寫出當下鄉(xiāng)村的面兒。
北青報:寫當下發(fā)生的事,你有什么比較獨特的表現手法?
喬葉:我不給自己預設,也不想著什么宏大概念。我就是盡量誠實地去傾聽,樸素地去寫。我覺得寫作的時候態(tài)度要老實,誠實面對就行了。我就是先跑村,真的到實地去看,這些生活中發(fā)生的事包含有非常豐富的信息,很誠實地傾聽、記錄,篩選我所用的,設計出時間結構、情感結構、心理結構等幾個層面,把它寫出來??赡芪覒B(tài)度還可以,或者我水平也不是很差,最終呈現出來這個小說,讀者反饋都還是很有共感力,比如多少年回不去老家的人,看完也會觸動他們的情感。
我覺得寫作最要緊的還是要寫情感,這是能觸動心靈的東西。文學它很動人的地方就是在于文字有一種感情的力量,如果說有野心,我希望能寫到很多人內心的鄉(xiāng)村,觸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
我在鄉(xiāng)村長大,
對這種底層的民間力量特別敏感
北青報:這個小說在篇目結構上采用了冬春-季節(jié)的循環(huán),感覺串聯(lián)得簡潔而清新。
喬葉:這個小說本身的結構有時間結構、心理結構、故事結構、地理結構等,但當時目錄只能選一個主結構,我就把最有意思的季節(jié)結構放到章節(jié)設計上。之所以拎出季節(jié)結構,是因為我想寫鄉(xiāng)村的一年,而這一年如同一個切面,我希望切出的這一面夠大、夠準、夠豐富。我嘗試了12個月,也嘗試了二十四節(jié)氣,最后還是決定用四季結構,因為小說是從過完年開始寫,到馬上過年結束,比如開篇寫的《落燈》,民間講究的是正月十五、十六鬧花燈,正月十七這天開始要落花燈、吃落燈面。最后一章寫《點燈》,民間也有講究,大年三十那天要去上墳,要請祖宗回家過年,叫點燈。從《落燈》寫到《點燈》,從冬到春,從春到夏,從夏到秋,從秋到冬,除了季節(jié)交替,整個小說也是首尾呼應。而且我發(fā)現在山里住的時候,對這種季節(jié)的自然性感受極其強烈,就會覺得人特別小,山村也特別小,山特別大。我在里面也寫了很多植物、莊稼,這些都對應季節(jié)、對自然的呼應。
北青報:《寶水》這個名字是怎么起的,光看名字很難想到寫的是山村變化,這個名字挺上口,又有種意境。
喬葉:寶水這個村子是我虛構的,但它又是實的。我當時跟蹤的三個村子其中有個村子里有一眼泉叫一斗水泉,那個村子就叫一斗水村,我覺得這個名字特別好,后來就把小說里那個泉想象成元寶形,改作寶水泉,村子就叫寶水村。
書名《寶水》,一個是我覺得寶水村有寶水泉,是有真實具象可依。同時,小說的主體還是村莊,是村莊里的農民。我覺得水象征著特別寶貴的民間力量,就像寶水村民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可以爆發(fā)出很多智慧和努力,很像山間的泉水,可能特別細小,但是匯聚起來就能成江成河。
小說中我寫到一個荊編手藝人,后來沒人買了,這個手藝漸漸沒落。就是因為村里發(fā)展旅游,這個手藝又派上了用場,變成工藝品,他就又很來勁地做這個事。我也喜歡像大英那樣,守在自己家門口掙錢過日子的狀態(tài)。我們老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其實就是人民,寶水村里就是有一種很寶貴的民間力量。
北青報:感覺你的寫作很接地氣,熱鬧之中總有一股向上的奔頭。
喬葉:可能還是因為我在鄉(xiāng)村長大,我在底層民間,所以對這種力量特別敏感。尤其是我現在從北京回老家,會覺得這種感受力更敏感。前輩李佩甫老師跟我說過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他就說你要知道你是個柴火妞兒。最早聽到他這句話我就很不服氣,后來我覺得他說得太對了,我就是一個柴火妞兒,我就是能從這種特別樸素的民間生活中,感性地看到他們的好,然后從中汲取力量和營養(yǎng),在這部小說之前,我還從來沒有這樣充分的領略和使用。
北青報:《寶水》這部長篇貫穿有一種挺強的故鄉(xiāng)意識,對你而言,是否也對故鄉(xiāng)有著強烈的認同感?
喬葉:從這點來說,《寶水》是我的回歸之作。我以前不覺得自己有故鄉(xiāng)意識,那時候老覺得我寫東西要很洋氣,最好讓人看不出來我是河南的、我是鄉(xiāng)村的?,F在我發(fā)現,其實以前的這種叛逆心理最強烈的時候恰恰是我自己鄉(xiāng)村氣息最足的時候,因為這種深度的糾纏,一開始是想剝離;但也是因為深度的糾纏,其實是剝離不掉。
近些年來,我越來越有故鄉(xiāng)意識。比如回到老家,雖然大家仍然覺得我像客人一樣回去,但我很快就能找到認同感,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外人。我覺得這種認同感就像一種精神血緣,這種情感是命里帶的。
好多東西需要有大時間的概念,
而不要去急著做出判斷
北青報:在小說里你使用了不少方言,很多讀者反饋讀起來蠻有趣。
喬葉:為了寫這個小說,我收集了很多關于方言、民俗的資料,還專門把我老家的方言做了一下研究,我發(fā)現我老家的方言真的是特別可愛。寫的時候我也做了篩選,提取一些看起來有點生,但讀起來不會有隔膜,同時又有一定生活氣息的方言。這些話都不難懂,讀起來還很有意思,不光老家人看了很喜歡,老家外的讀者似乎都還蠻喜歡這個方言,說好像重新認識了河南方言,覺得那么活潑,還很有力量。
北青報:有點打破了對河南話的刻板印象,比如并不是一說河南話就是“這個中”。
喬葉:對,是這樣。從方言里能看到中原還是有很古老的文化底蘊,很美,也很有趣。比如我們老家說特別好,叫“很卓”。再舉例子,我們那說扯閑話,叫“扯云話”,我覺得這個特別美,扯閑話就是東一句西一句,真的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樣飄來飄去。我們說特別緊要的時候,說“錦囊三關”,意思是要到了需要打開錦囊看計謀做決定的關鍵時刻。還有比如說這個人長得很漂亮,說“昭模施樣”,意思是長得像昭君和西施一樣美。
北青報:對你來說,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在心態(tài)上會有哪些變化?
喬葉:我不太有年齡的危機感,總覺得都是最好的時候。當然年輕更好,但人也不可能年輕了。人到中年,有人說是“前沒村后沒店”,要我說是“前有村后有店”,就是既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前邊也不是馬上就是下坡路,就覺得也還不錯。而且我對物質方面很容易滿足,精神方面覺得自己還很愛學習,各種事情都感到挺有意思,就覺得很幸福了。
就寫作而言,我不會寫特別即時性的東西,我覺得好多東西是需要有大時間的概念,而不要去急著做出判斷。
北青報:新的一年,接下來會有哪些新的寫作計劃?
喬葉:2022年寫成《寶水》,這算是完成了一個大活兒。因為之前做的準備比較充分,余了好多邊角料都還沒用到,接下來就還想寫點中短篇。來北京生活后,我明顯體會到北京的文學資源非常豐厚,大家探討文學的深度和廣度與我在地方上很不一樣,比如我以前對素材的處理可能只會從A面看,但現在我可能就會知道從B面、C面來看,這種文學的營養(yǎng)很豐富,對我來說確實是一種吸收、滋養(yǎng),所以接下來也要繼續(xù)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