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jīng)典語句回歸原文語境
名家妙理,詩人奇思,往往想落天外,卻又熨貼人情。更有趣的是,一些不經(jīng)意的閑筆、為押韻而生的碎語、隨時間變化逐漸脫離語境的句子,在后代引起奇特共鳴。亞里士多德《論靈魂》說:“靈魂絕不能全無一個圖像而作思考?!笔侨缃駧缀趺勘疽曈X文化讀本必然稱引之句。瓦萊里還提到:當拉辛寫下著名的詩句“我留在荒涼的東方多么痛苦!”,他根本想不到,除了描寫一位情人的絕望之外還有什么別的意思。但是到了19世紀,這三個詞語之間絕妙的配合,卻在浪漫主義詩歌中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加強并引起強烈反響。
作為文學巔峰般存在的莎劇更是如此。如中文世界常常稱引的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扉頁句子:“讓我們泰然自若,與自己的時代狹路相逢?!钡抡Z原文:“Begegnen wir der Zeit,wie sie uns sucht.”(讓我們與時代相遇,正如時代尋覓我們)即來自莎劇《辛白林》(“Let's withdraw and meet the time as it seeks us.”)。“泰然自若”估計是誤譯英文原文的“l(fā)et's withdraw”,實際上是“退下”的意思。
經(jīng)典語句回歸原文語境,似乎變得平平無奇。朱生豪譯:“讓我們退下去籌謀應付時局的方策。”直譯一下可能變得玄妙:“讓我們退下,與時代相遇,正如時代尋覓我們?!爆F(xiàn)代英文譯本中,便直接繞過這句,變成“Let’s leave,and do what we need to.”,頗有一種“干就完事了”的直爽,和這句“與自己的時代狹路相逢”的悲壯全然不同。
個中原因,在于莎劇里的time一詞,一直是個難點,也是現(xiàn)代人興趣所在。哈姆雷特名句“時間脫節(jié)了”(The time is out of joint.),哲學家讀來富有意趣,大書特書。而麥克白死后,麥克德夫向眾人所宣稱的:“The time is free.”卻不能是玄奧的“時間/時代獲得了自由”,也不是“江山重振了”(卞之琳譯)之類,而只能平白地譯成“國人得到自由了”(劉炳善譯)。
至于《辛白林》這句,按照莎劇專家的解釋,time意為“形勢、事態(tài)”,全句也并不難懂,就是去解決那急迫的事態(tài),as it seeks us正突出情急之狀。莎劇里出現(xiàn)的meet the time,greet the time多是這個意思。但直譯成德語后,就產(chǎn)生出“與時代迎頭相遇”的畫面感,這種畫面感意外地在身處20世紀法西斯正盛之時的德國文人中引起強烈的共鳴。除了茨威格,本雅明《歷史哲學論綱》也與之遙相呼應,稱“那些法西斯主義的反對者,與它迎頭相遇(begegnen)”。對于這一新情境,《辛白林》德譯此句可謂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