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江河也許是最后一代在紙上書寫的人
2010年歐陽江河在紐約
12月10日上午,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上海國際詩歌節(jié)開幕式上,詩人歐陽江河獲頒2022年金玉蘭國際詩歌大獎。在頒獎詞中,詩歌節(jié)藝術(shù)委員會主席趙麗宏這樣評價他:“在解構(gòu)陳規(guī)的同時,他構(gòu)建起了屬于自己的詩歌王國。他是上世紀(jì)80年代以來中國最重要的代表性詩人之一,他用不斷創(chuàng)新的作品,展現(xiàn)了持久不竭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激情。他的創(chuàng)作對于中國當(dāng)代詩歌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具有標(biāo)志性的重要意義?!?/p>
采訪歐陽江河并不難,他的坦然和語言中輸出的巨大能量很容易把人卷入其中;但也很難,對話從一開始就變成了他的演講,洋洋灑灑,帶著雄辯之風(fēng),如面對一個學(xué)者。就像讀他的詩,常常會被一種“突降感”擊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上一行寫的是天使,下一行就遁入了尿溺一般”,詞語堆疊營造的意象在沖撞在打架,互不相讓,迸發(fā)著力量——“黃昏,那小男孩躲在一株植物里/偷聽昆蟲的內(nèi)臟。他實際聽到的/是昆蟲以外的世界:比如,機器的/內(nèi)臟?!睔W陽江河曾被國際詩歌界譽為“最好的中國詩人”。
1 留戀報紙
在上海難得的冬日陽光中,圍繞在歐陽江河手邊的都是書,以及他隨身攜帶的厚厚的筆記本?!拔覀円苍S是最后一代還在紙上用手來書寫的人了,以后都是電腦一代了,寫作過程中書寫的快感和興致快沒有了。尤其詩歌寫作,手的云泥痕跡在寫作里面留不下來了,這是一個不小的遺憾?!?/p>
1984年,歐陽江河在成名作《懸棺》中,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詩歌氣象。上世紀(jì)90年代初,歐陽江河去了美國,一住就是五六年,后來又到歐洲住了一年。他從一種眾聲喧嘩、互相唱酬的熱鬧創(chuàng)作氛圍,轉(zhuǎn)入一個人孤寂的寫作。從2009年開始,他往返于中國和美國,體會著兩個世界的碰撞。在曼哈頓,每周六早上咖啡館里擠滿了閱讀報紙的人,那些保留著紙質(zhì)傳媒閱讀習(xí)慣的知識分子,讓他思念不已。“周六的報紙,總是厚厚一疊,2.5美元的價格也比平日里要貴上一倍,但那疊報紙里有藝術(shù)版和書評版,包括電視、戲劇、音樂、攝影、美術(shù)的評論。好多人買了就扔了其他版面,獨獨留下藝術(shù)版拿出來慢慢讀到中午12點,然后把報紙放在咖啡館特定的窗臺上,留給那些不想付費買報紙的人下午來繼續(xù)物盡其用?!币彩沁@種歐陽江河視之為“奢侈的,甚至有點點懷舊、有點點腐朽”的關(guān)于紙的生活方式讓他把紐約與上海聯(lián)系在一起,“每次到上海,我總是要想辦法買一份報紙,新民晚報,找一個無所事事的上午,到咖啡館里坐著,慢悠悠地在陽光下曬著。這一刻不屬于任何人,只屬于優(yōu)雅的紙質(zhì)的報紙。在這里,讀,不僅僅是獲取,而是一種來自閱讀的滋養(yǎng),如我這樣的作家?!眻蠹埳系囊粋€個文字,一句句對于藝術(shù)的評論,與歐陽江河所有的感受,滲透到生命、生活、工作、頭腦中來的多元的重疊的幻境,融為一體,成為享受。
讓人想起希臘現(xiàn)代詩人里索斯說過的,“一個老人在陽光中讀報,風(fēng)把這些字吹散了,假如它們開花,它們會在另一個時代另一個花園?!?/p>
2 紙上寫詩
閱讀報紙是特定時間的特定享受,而讀書與寫作就是隨時隨地如陽光空氣一樣的存在了,歐陽江河走到哪里都會帶著書與筆記本,隨時隨地地記錄下奔涌而出的思想,走到哪里讀到哪里,走到哪里也寫到哪里,若實在來不及便會寫在手機上,但更多的是一本本寫滿了字的厚厚的筆記本。從前面往后翻,會看到一些會議記錄,零星的談話,關(guān)于資本論,關(guān)于唐詩,好似一本百科全書;而從后翻起,就是詩歌的碎片,幾段閃光的語言——“一些喝酒喝上頭的碎碎念,形成黃金方法的傳遞,女神啊……”“沒什么是這片葉子不可以遮蔽的,沒太陽不可以是綠的,沒河水不可以戰(zhàn)栗……”
看電影時,歐陽江河也會在黑暗中寫下大字,筆畫和語言都如在風(fēng)中狂舞,他記不得寫的是什么,只依稀分辨出“好悲劇只有狂喜和瘋狂……”好像寫下就是為了扔掉,語言充滿了詩人的頭腦,非得把它們寫下來,“我好像得在腦袋上鉆一個洞,讓語言涌出來一點。等到再翻閱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五天前十天前我居然是這樣一個人,腦袋當(dāng)中居然有過這樣瘋狂的不受控的句子,沒有經(jīng)過時代編輯的原始語言,雖然我是一個很理性的詩人?!?/p>
有時候,歐陽江河的一年中有三分之一人在旅途,如何保持一個瞬間回復(fù)到本身,無論身處何處都盡量平穩(wěn)的狀態(tài)呢?可能,紙上的閱讀與筆記本里的寫作,能夠把他帶回那樣的狀態(tài),在哪里他都在筆記本里,都在他寫的詩里,這才是原點。
3 衷情宣紙
歐陽江河的另一項創(chuàng)作在宣紙上——在宣紙上寫下古人的詩,在宣紙上寫下自己的詩。他的書法起始于上世紀(jì)六十年代初,大概在六七歲時,并非出身于書香門第的他,第一次直面中國書法是在范文瀾編撰的《中國通史》中,薄薄的一冊,沒想到里面印了一頁王羲之的《喪亂帖》。那時的歐陽江河還沒上小學(xué)一年級,母親教他認了幾個字,卻在那一瞬間被書法的魅力所震懾癡迷。身處特殊時期,沒什么書可讀,好在家里給了歐陽江河一點點零花錢,他把原本用來買《三國演義》小人書的錢,忍痛割舍下一部分,攢了三四個星期之后,終于攢夠了幾毛錢,立刻拿來去買了一支當(dāng)時看來十分奢侈的毛筆和一盒墨汁,宣紙就買不起了,只能在舊報紙上寫寫畫畫,《喪亂帖》風(fēng)骨雄渾瀟灑奇宕的六十余字便成為歐陽江河最早臨的帖。
對當(dāng)年許多書法愛好者喜歡的顏字,歐陽江河卻無感,對柳公權(quán)的字也不感興趣,他選了褚遂良,褚遂良的字帖寫了好幾本。直至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陸機的《平復(fù)帖》,現(xiàn)在,歐陽江河的書法中,《喪亂帖》的那部分影響已然淡去,屬于《平復(fù)帖》的那部分影響慢慢顯現(xiàn)出來,有一點簡書有一點章草,韻味高古。歐陽江河認為自己寫草書是為了保存書法中的書寫性,他把書法當(dāng)作紙上活動的一個部分,一種研究,體驗接觸,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歐陽江河曾以藝術(shù)家的身份參加了亞洲最有影響的當(dāng)代藝術(shù)雙年展之一的印度科欽雙年展,作品安放在一個廢棄的皇宮里展出。到達當(dāng)?shù)氐牡谝粋€早晨,院子里盤踞著一條大蟒蛇,女兒喚他去看,在歐陽江河過去的一瞬間,這條蛇忽然昂起身吞吃了一只路過的飛鳥。這般傳奇的經(jīng)歷讓詩人的創(chuàng)作更富玄學(xué)意味。他的參展作品是將自己關(guān)于印度的長詩《泰姬陵之淚》以草書寫在長卷上,以起伏的姿態(tài)懸掛于展廳內(nèi)。《泰姬陵之淚》的英譯文本則重疊在恒河緩緩流水的影像之上,投影于展廳的地板。參觀者立定于展廳的某一處,詩句會投映在觀眾的身上。
“這些從古到今的淚水在我眼里靜靜流了一會兒。這些尊貴的淚水不讓它流有多可惜。這些杯水就足夠流,但非要用滄海來流的淚水。這些因不朽而放慢步伐,但堅持用光速來流的淚水?!笨赐暾自娦枰?5分鐘的時間,有300多人默默立于此,看完了整個影像作品,其間,有人看得熱淚盈眶。
采訪手記
氣息
對歐陽江河而言,了解一個城市最快的辦法,就是站在城市的街頭,用鼻子深吸一口氣,聞到城市的味道,這樣,城市的靈魂就深入了身體,你就可以在一瞬間了解這個城市。
他喜歡轉(zhuǎn)上海的弄堂,走著走著,會遇到一個散發(fā)著甜香氣的小糕點鋪,讓他想起巴黎的點心鋪,他在巴黎住的那個房間的樓上,就是馬爾克斯寫就《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返姆块g。每天中午,歐陽江河都會等一個半小時,為了等待一個剛剛出爐的面包,這構(gòu)成了他對于巴黎的銷魂回憶。隊伍排出兩條街去,這樣的記憶也是詩歌,但是詩人認為,有一些詩是不能寫的,這是禁忌,奇怪的禁忌,“你不能把一首詩再寫成一首詩”。他對于紐約的記憶也停留在樓下一個猶太雜貨鋪,如果周六特定時間去,一定能遇見伍迪·艾倫來買貝果,那是全紐約最好吃的貝果,也是歐陽江河想念的東西。還有在法蘭克福,每天推開窗戶聞到的剛剛割過的青草氣息,如剛剛寫出來的詩一樣鮮活。
現(xiàn)在,歐陽江河感謝在上海的生活,有大都市的環(huán)境,又有讀《新民晚報》時感受到的優(yōu)雅;有點心鋪里的香氣,又有迷宮一樣的里弄空間的錯疊感,這些,都是詩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