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青:戰(zhàn)將與烈士
編者按:
2019年12月13日是第六個國家公祭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特別刊發(fā)我省著名作家祁建青先生的一篇文章——《戰(zhàn)將與烈士》,以表達對革命烈士的緬懷。
這是一組令人難忘的鏡頭。2016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當晚,中央電視臺第6和第7頻道分別播出《王久辛 愿做警世敲鐘人》《張純如 南京大屠殺》兩部專題片。遠隔大洋的兩位作家在這個特殊日子進入公眾視野,他們以才華、心血乃至生命鑄就的宏大敘事告誡世界,人道的捍衛(wèi)和正義的伸張,傳世不衰的控訴發(fā)聲絲毫不能空缺偃息。而令人想到的還有更多,比如謝罪之追索無期,比如冤魂之祭奠永恒……
——題記
我至今不敢相信這一幕:2004年11月9日,美國舊金山市南的鄉(xiāng)村小徑上,張純如在車內飲彈自盡。短促的槍聲,震驚的世界,熟知她和她作品的人無不猛然頓悟而痛心疾首:在對那場慘絕人寰的血腥史實的書寫中,張純如的心魂也一次次被凌辱屠戮而無法自拔,她毋庸置疑是南京大屠殺血案又一位被害人、遇難者。
時間推至14年前,1990年3月的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宿舍樓,一只空酒瓶被作家班學員王久辛上尉憤然摔碎在樓道。白天教授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講述在他眼前愈發(fā)清晰,夜半三更,尖利刺耳的炸響令人心驚肉跳!一時間,如詩神附魂而文思泉涌,一句撕裂一句、一段突破一段,嘯傲狂飆一氣呵成,數(shù)日后長詩《狂雪》橫空出世。
“為南京大屠殺遇難30萬軍民招魂”,詩歌的副標題使得主旨一下子高拔凸顯。我們意識里會隨之隱約浮現(xiàn),有關這場人間禍難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里,一個主祭司式的角色姿態(tài),可以追溯至楚辭表達祭祀的《國殤》《大、少司命》而找到藝術源流及其原型。彝訓鼎銘而降魔鎮(zhèn)妖,魂兮歸來30萬,在當代中國史詩的名義下,《狂雪》不啻是一次“淚飛頓作傾盆雨”的詩歌公祭?;蛟S可以這么說,一場等待已久的靈魂維度的追悼與昭雪,就在軍旅詩人王久辛穿射歷史的激情歌詠間。
仿佛靈犀相通,數(shù)年后,美籍華人女作家張純如在加州首次看到南京大屠殺資料,盡管童年時在父母處早有聽聞,但還是被侵華日軍令人發(fā)指的暴行震驚了。她得出結論:“人類同胞相殘的歷史是漫長而凄慘的。而沒有哪幾次劫難能與二戰(zhàn)期間的南京大屠殺相比?!庇纱碎_始,遍及有關國家地區(qū)的采訪與夜以繼日的寫作,整整歷時3年。1997年12月,她的長篇專著《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zhàn)浩劫》出版,時間正好為南京大屠殺發(fā)生60年。
“如果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她曾說過的話,就當她還活著我們在聽——
“我將奉獻一生,讓你的真相昭示”;“我會把聲音帶給失語的人。你們被迫沉默得太久了”;“如果你愿意把痛苦托付給我,我會把它當做是自己的來承受”;“我會為真相而戰(zhàn)。我的筆墨就是我的武器”。
現(xiàn)在我們認識到,很早關注南京大屠殺,以文學書寫在中國和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力,可以說迄今莫過于這兩位作家。作品完成時,王久辛剛過30歲,張純如29歲。正值青春韶華,幸福生活的每一天該當怎樣輕松愜意?還記得那是一個文學現(xiàn)代潮流甚囂塵上的時代,作家詩人卻沒有癡迷攀爬所謂象牙塔,而真正沉下心俯下身,重拾這個老舊題材,以拒絕任何麻木遺忘的歷史警覺,沉潛到事件真相里,去打撈搶救沉埋甚久遍體鱗傷的百姓關懷、民族正義和人類尊嚴。
調查記錄和分析論述,一切都是事件史實的復原和呈現(xiàn),這甚至要比一位審判官對于一個個證據(jù)梳理的要求更細致入微,而且更會側重于感性體會的拆解陳辯。張純如眼前就如同一部恐怖驚悚片循環(huán)播放,截然不同的是,恐怖驚悚片的心理預設只在影視虛構,作家面對和接觸的,卻完全是一個接一個血淋淋的情節(jié)的真實。在這個真實里存在另一個真實:她已經將自己全然置于南京1937年末及隨后那血腥絕望的六周之中。
“她在看資料的時候,經常淚流滿面氣得發(fā)抖,失眠噩夢,體重減輕,頭發(fā)掉落?!闭煞虻幕貞洠C明她發(fā)指眥裂到了何等地步。好友芭芭拉·梅森說,“她從知性和感性兩個層面,真正了解那些情況、那些人所帶給她自身的雙重摧殘傷害,太鉆心徹骨,也太讓我們傷心了……”年輕的姑娘,你太善良、太純潔了。多年直面自己所概括的“日軍酷刑百科全書(砍頭,活焚,活埋,挖心,分尸,強奸,奸殺)”,安能承受得下?驚悸的細節(jié)、窒息的場景一次次割剜她的心,毛骨悚然的神經與驚恐萬狀的靈魂,向誰訴、與誰哭?日軍的法西斯暴行就這樣無數(shù)次摧殘著這位既堅強又脆弱的女子的身心。
有位心理醫(yī)生分析描述,深度的抑郁癥距神經分裂就差那么一點?;颊邥沫h(huán)境到身邊一事一物,產生對自己最具威脅傷害的心理神智錯亂,這就是“被加害”幻覺。如此,張純如最后的駕車出行,是在“逃離南京”?她生命的最后決絕,是看見一群端著刺刀的日軍“團團圍住”自己的應激反應?合理的推理只會印證結果的殘酷,烈士之死,怎說不是在為我們再現(xiàn)了那一可怕場景而訇然敲響了和平天空的嗡嗡警鐘。
她的書出版不久,日本駐美大使齊藤邦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然指責《南京大屠殺》“是非常錯誤的描寫”。張純如要求立即跟他辯論。電視辯論最后,她說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只有日本政府認罪,日本才會變成一個更好的民族?!毕啾却笫沟男U橫,她這話勝過許多外交辭令,又何等心平氣和。這自然是對牛彈琴。日本極右翼分子多次打電話到她家,揚言要殺了她。試想,半夜三更你突然接到這樣一個恐嚇電話,還能安然入睡?
生存從來就是一件嚴肅甚至嚴峻的事情,天道人心有法則,公理良知須安在。所謂和平自由亦絕非某種一廂情愿,有時需要英勇搏斗流血犧牲方能為繼。而文學上的波瀾壯闊可歌可泣、英姿勃發(fā)壯志凌云、大刀闊斧橫掃千軍,在人類奮進的過去、現(xiàn)在和明天,在緊要的時刻和關頭,必須引吭而唱響,必須時不時吹響“集合號”。這就是文學高原中期待隆起的高峰。沒錯,在存與亡、善與惡的對壘中,需要戰(zhàn)士,需要戰(zhàn)將,需要“真的猛士”。
20年前即1997年初,《中國青年報》做了一次“中國青年眼里的日本”讀者調查,結果顯示,10多萬被調查青年讀者中83.9%認為,“日本”兩字最容易使他們想到的是“南京大屠殺”,居15個選項之首。被問到“你心目中的日本人怎么樣?”最高一項選擇是“殘忍”,占56%。為什么對“大和民族”會有這樣的整體定性?恐怕原由只在日本政府眾所周知的一貫表現(xiàn)中。
上世紀90年代,東西半球兩個大國文學文化平臺上,兩位中華青年以其大才情踐行了大擔當。王久辛憑《狂雪》而折桂首屆魯迅文學獎,長詩多種文字版本遠行海外。有人評述“他是以詩歌的尚方寶劍對陣惡魔的屠刀?!?003年12月13日,一座長39米、寬1?2米的銅質詩碑落成南京。鑲嵌于墨色大理石壁的金燦燦詩碑,永久凝鑄和彰顯著中華民族苦難沉淪的集體記憶與奮起自強的復興夢想。詩人,無愧為中國當代詩歌方陣中一員“戰(zhàn)將”。
大洋彼岸的掌聲鮮花一樣熱烈燦爛。她的著作被贊譽為“一部轟動世界、震撼人心的巨著”;“一部令國人流淚的書”;“所有中國人都要看的書”;被稱為“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書序作家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說“她改變了一個世界”。這些評價一再凸顯了作品的文獻意義和品位分量。
他們的作品注定要載入史冊。王久辛曾坦言:“我一定要成為‘這一個’,而不是‘那一個’;我要成為我,成為我自己都不可能重復與復制的詩人。因為我看到了那一星若火,它就在前邊;我看見了那召喚的聲音,細若游絲,卻清晰入心。我必須奮力前行!”他告訴筆者:“26年前當我寫《狂雪》的時候,南京大屠殺這個詞對國人來說還非常陌生。紫銅詩碑運抵南京的紀念館時,當時只有十幾個館員,而且一切非常之簡陋。如今紀念館已經是一個世界級的大館了,忘不了立下汗馬功勞的朱成山館長?!蹦憧?,詩人謙虛了。沒有《狂雪》力作,何來紫銅詩碑;而有了詩碑莊嚴坐鎮(zhèn),驟然放慢的腳步,導引沉吟的哀歌,將使人們在祭拜和垂問中秉持那一份清醒與堅定……
早在第一個公祭日實施時,王久辛撰文認為,國家正式設定“公祭日”,意義是極其深遠現(xiàn)實的。說深遠,是對子孫萬代的一個提醒,一個法定的對死難同胞的懷念時光,不容移易變更;說現(xiàn)實,是表明一個真正的文明國家對所有百姓生命的尊重、愛護與關懷,有了這個法定“公祭日”,也就有了一個與現(xiàn)代文明國家相符的面向全世界的形象展示。
此言不虛。突出普通公眾百姓這個對象主體,著力推進民間與社會各界的參與,以求最大最有效的覆蓋普及和互動,第三個公祭日落幕之際,人們對這項國家活動內涵、形式的認識和解理也在持續(xù)深化,從中亦可見出世道人心的建構和滋養(yǎng)。榮耀加諸作家身上,而力量則源自人民心底。
祁建青,當代著名軍旅作家。土族,青海省軍區(qū)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副主席,青海省作協(xié)顧問,省散文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創(chuàng)作榮獲全國少數(shù)民族第九屆駿馬獎、全軍第十一屆新作品一等獎,中國散文學會突出貢獻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