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周”與“看張”
——《周作人“偶遇”張愛玲》題記
有道是“無巧不成書”,事實上世上本無那么多的“巧”,為了成書而制造出許許多多的“巧”來,所謂“恰巧”者,多半是對偶然性的放大,事后的追認,隱然有把偶然說成必然的意思。但這限于小說,或敘事之類,與本書無涉。我把周作人與張愛玲拉到一起,純是“取巧”:周作人與張愛玲基本上可說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行關(guān)系,說“偶遇”都得打引號,把以往說二人的散篇文章放到一起,乃是地道的拼盤,既非比較,也非合論,實在給不出讓其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的理由,卻又要放在一起,起個書名都無從下手,恰好里面有一篇題為《周作人“偶遇”張愛玲》的短文,于是“巧立名目”,拿來敷衍書名,至少兩個談?wù)搶ο罂梢酝瑫r在封面上出現(xiàn),并置到一處了?!皇恰叭∏伞笔鞘裁矗?/p>
真是各出一書為好,也曾有這個打算。題目都有了,分別是《知堂面目》和《且來看“張”》。書名就是可以發(fā)揮一通的,比如“面目”二字不難大做文章,說“知堂面目已模糊”(“終模糊”)也不是不可以;至于張愛玲,她曾有一本自編文集題為“張看”,自可充當“行文出處”,而看“張”可以是我看,可以是各色人等看,還可以是我看各色人怎么“看”,總之可以看得氣象萬千。
文章分別已存了一些了,只待再各寫幾篇,就可集成兩本小書。待寫的幾篇,擬想中皆屬重頭戲,比起現(xiàn)成各篇的偏于“識小”避重就輕,庶幾正面硬剛,有“識大”的意味。比如《周作人與北大》《現(xiàn)代隱士與“落水”》《張愛玲小說中的時間與瞬間》……只因太過“處心積慮”,反而一篇也沒寫出來,唯《周作人的牢騷》一篇,因正給報紙寫專欄文章,須按時交卷的,有次臨期想不出題,將周作人與北大因緣,草草寫了個大意。事情往往就是如此。沒了這些,終覺撐不起來,奈何二鼓三鼓,已衰已竭,興奮期早過,寫出是遙遙無期了。敝帚自珍,已寫就的又還想集到一起,遂合兵一處,似乎量的累加多少可以抵銷內(nèi)容的單薄。
有幾篇須略做說明?!兑环庑?,一面》寫的是舒蕪先生,《〈希臘之余光〉序》如題所示,是為王媛基于博士論文的專著所寫的序言,直接的對象,都不是周作人,然舒蕪與周作人緣分匪淺,王媛的專書則以周作人與古希臘的關(guān)系為題,議論起來,自會說到周作人,寬泛地說,視為讀周的一部分,或是某種延伸,未嘗不可。《答問》是某年張愛玲祭日接受某雜志采訪的書面答復,因為覺得寫下比口頭要更清楚。訪談,往往是“成竹在胸”式,合則留,不合則去,我的答復被斷章取義編織到既定之規(guī)中去了。說是我說的,似乎得認,說我沒說過,也不能說不對?,F(xiàn)在翻看一下,有些意思,是別處沒有的,所以收在這里。
有兩篇他人為我指謬的文章,原先也想收入書中,因版權(quán)事,遂作罷。一篇是止庵先生駁我《周作人晚年窘境一斑》的文章,解讀固然不妨各逞己意,然止庵文中有些重要材料當時我所未見,其見解亦有相當“硬核”處(雖然部分判斷,我并不是全盤接受),讀之受益,復述其意不如“和盤托出”,對讀者完整了解周作人章士釗因緣或者效果更佳。另一段文字是蘇杰先生的《“獎借”與“獎掖”》,指出我寫舒蕪先生一文中的硬傷,“傷”在何處書中有案可查,總之是我強不知以為知,替舒蕪先生改“錯”,結(jié)果自己出了洋相。此類出丑賣乖,平生所犯,不在少數(shù),比如有次到出版社,從一編輯室門前經(jīng)過,一老同學正與編輯在內(nèi)高談闊論,議論共同的師友,便嚷了一句,哈,臧否人物??!“否”說成大白字,否定的“否”?!瓣胺袢宋铩币稽c不算冷僻,但我不敢肯定用這詞沒有一點賣弄之心。過幾日恰好又遇到老同學,他閑閑說道,那天我“揚長而去”之后,編輯對他說,你這同學不是古典文學專業(yè)的吧? 說罷應(yīng)該是二人莞爾而笑。但老同學是厚道人,沒有“深描”后面讓我尷尬的場面。就這已經(jīng)讓人臊得慌了,只是表面上我還算鎮(zhèn)靜,打了句哈哈道,我弄巧成拙,不代表學現(xiàn)當代、學外國文學的都沒這點常識啊。
事過多年,老同學應(yīng)該早忘了,我卻還會不時想起。像給舒蕪先生“糾錯”鬧的笑話,等于出丑出到公共場合,自然更是“耿耿于懷”。對人對己,都不是多么較真的人,倒也并非多么嚴重以至老在那里“痛定思痛”,只是有些記憶屬張愛玲所謂“咬嚙性的小煩惱”,常會不請自來,想起來就獨自臉紅。不知這是不是也算“心病”的一種? 心理學的說法,越是難以啟齒的,越要說出來,說出來好比從心頭卸去包袱。那么,不做“引以為戒”之類的賭咒發(fā)誓了,我這里權(quán)當自我療愈。
關(guān)于本書,似乎別無什么須交待的了,既為“題記”,CALLBACK一下為好,回到“題”上來為宜。其實也就一句話:倘讀者指責書名有幾分標題黨,也只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