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得主系列專訪 許小凡: 琢磨翻譯是件快樂的事
編者按:2022年8月25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各類別評獎委員會經(jīng)過投票表決,產(chǎn)生了獲獎作品。其中,許小凡譯《T.S.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楊鐵軍譯《奧麥羅斯》、陳方譯《我的孩子們》、竺祖慈譯《小說周邊》、薛慶國譯《風的作品之目錄》獲得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5部獲獎作品涵蓋了傳記、詩歌、小說、隨筆札記等不同體裁,涉及英語、俄語、日語、阿拉伯語等語種。獲獎者中,有已過古稀之年的資深出版人、翻譯家,也有憑借首部文學翻譯作品就獲此殊榮的后起之秀;有橫跨文理兩界的詩人,也有穿梭于教學、研究和翻譯等多個領域的高校學者。他們和文學翻譯之間有怎樣的故事,如何游弋于兩種語言之間,成為不同文化間的信使?中國作家網(wǎng)特別策劃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得主系列專訪,逐一呈現(xiàn)每位譯者的翻譯人生。
許小凡,文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師,關注英語現(xiàn)代主義文學和現(xiàn)當代詩歌研究,并從事文學翻譯。譯作林德爾·戈登著《T. S. 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有批評文章散見報刊。
對于第一部翻譯作品就獲得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許小凡始料未及。當初只是抱持著把好書譯介到中文世界的初心,不曾想到書出版后收獲如此多的好評和榮譽。在許小凡看來,無論翻譯還是寫作,她都甘愿“做一位服務者,一位詩的女仆”。翻譯《不完美的一生:T.S.艾略特傳》并不容易,她每天要琢磨具體譯法,反復打磨譯文,以求向讀者奉獻高質(zhì)量的譯本。不過她也坦言“琢磨翻譯是快樂的”,用中文還原原著的多種風格和文體,甚至讓人有“過癮”之感。談到艾略特對她的影響,許小凡表示“他帶我進入了詩歌的世界”。兩人出生年份正好相隔百年,這在某種程度上讓她不斷從詩人的經(jīng)歷中找尋人生參照。“翻譯和創(chuàng)作之間能相互促進、相互滋養(yǎng)是最好的狀態(tài)”,她期待未來能“在教學、翻譯和寫作之間達到一個平衡”。
“完全沒想到會獲獎”
中國作家網(wǎng):可以和我們分享下您翻譯《不完美的一生:T.S.艾略特傳》的契機嗎?
許小凡:我在2012-2013年讀書的時候接觸到這本書。2014年的時候,這本書的責任編輯肖海鷗老師聯(lián)系我,問我愿不愿意把它翻譯出來,這讓我很激動,因為之前確實有過這個想法,我們兩人可謂一拍即合。我當時還在讀博士,也沒有出版過翻譯作品,肖老師這樣信任我,把我們都喜歡的一本書交到我的手上,讓我來譯,我是很感動的。
中國作家網(wǎng):我翻看了一些評論,讀者對您的譯文普遍贊譽有加。作為您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文學譯著,這是很高的褒獎。翻譯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許小凡:非常感謝讀者,這的確是最高的褒獎。這本書的翻譯有難度,首先是長,其次是高度文學化的表達比比皆是,需要準確地理解,有些用詞簡單、但高度依賴上下文理解的部分最難迻譯。我當時每天都在琢磨一些具體的譯法,希望能用盡可能準確的漢語表達,簡練、自然地把原文的語境含義以及英文中可能具有的多重含義呈現(xiàn)出來。理解方面的困難,在經(jīng)過兩三遍翻譯和打磨后解決了大部分,剩下難以解決的部分,比如其中的法語引文,不少朋友們都給了我特別多幫助,這些我在譯后記中都具體地提到過。
中國作家網(wǎng):《不完美的一生:T.S.艾略特傳》出版后,收獲一片好評,獲得榮譽包括:單向街讀書年度文學翻譯提名,單向街書店文學年度圖書獎,新京報書評人推薦榜單票選第一名,2019年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榜,深圳讀書月2019“年度十大文學好書”,《中華讀書報》2019不容錯過的25種文學好書等等。翻譯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本書會收到這么熱烈的反響?
許小凡:這是我和這本書的幸運,但在起初并沒有料到。書確實寫得好,作者用心靈史的寫作方法,將細膩的詩歌文本分析、對詩人生涯的整體觀察和扎實的文獻解讀結(jié)合起來,是該書受到認可的主要原因。而且艾略特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文壇和詩歌界的確有過很大影響,大家都對他有好奇心,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作家網(wǎng):這本書獲得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對您是很大的驚喜吧?這是否激勵了您更堅定地將翻譯之路走下去?
許小凡:很驚喜,我完全沒有想到會獲獎,當然這也不是當時翻譯的初衷,當時就是希望讓好的書進入中文世界,為愛文學的人帶來一點新東西。在我看來,人是最重要的。我昨天剛好在讀安托南·阿爾托的《與杰作決裂》這篇文章,里面有句話我感觸很深,他批判一類“對詩作者的益處大大多于讀者”的“個人詩”,或者說,真正的詩對讀者帶來的益處應該大于對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益處。無論是翻譯還是寫作,我理想中更好的狀態(tài)也是做一位服務者,一位詩的女仆。
許小凡與《T. S. 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作者林德爾·戈登
艾略特帶我進入詩歌的世界
中國作家網(wǎng):T.S.艾略特與中國淵源頗深。早在上世紀20年代國內(nèi)就有關于艾略特的介紹,此后他的評論和詩歌被不斷譯介到國內(nèi),產(chǎn)生很大影響。目前在英語學術界,艾略特還是研究熱點嗎?他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狀況如何?
許小凡:像剛才說的,艾略特的詩歌以及詩學對國內(nèi)的詩歌界產(chǎn)生了特別大的影響,特別是他的“非個人化”詩學理論和其中提到的“歷史意識”這個概念,對于在二十世紀一再見證歷史斷裂的詩人們具有很大的啟發(fā)。在英語學術界,由于早期詩歌和上世紀三十年代《追尋異神》系列講座中的反猶傾向,艾略特的聲望在他身后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谷,而且在一個普遍世俗化的年代里,艾略特所代表的精神嚴肅性和靈魂的求索,他的保守政治,以及他改宗英國國教教會后的虔敬,都似乎與當今學界和創(chuàng)作界關心的一些問題相對脫節(jié)。同時,學術界現(xiàn)在的一個主要方向是挖掘現(xiàn)代主義時期一些非常有價值但相對邊緣的創(chuàng)作,以及通過對當時各類雜志和多種媒介的研究,試圖更細微地勾勒出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各類辯論和思想輪廓。艾略特作為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代名詞,主流中的主流,自然并非這類研究的關注對象。但同時,提到二十世紀,提到詩歌,甚至提到古典詩學——艾略特仍然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一個巨人,一個重要的對話對象,是他的朋友和論敵都不能忘懷的一個存在。比如庫切在《何為經(jīng)典》這個后殖民主義的重要文本中批評了歐洲中心主義文藝經(jīng)典的建構過程,它的開篇直接就是與艾略特1944年同名演講的對話。另外,艾略特的文學批評也將永遠是英語文學史上的明珠,這也是我們不能忘記的。他對中國的詩歌和文藝界影響顯著,有的是意象層面的,有的是精神氣質(zhì),有的則是方法。很有意思的是,前段時間還陸續(xù)在幾個當代藝術展的題目里發(fā)現(xiàn)艾略特。《荒原》之后一百年了,余音仍然不絕,還是有很強的生命力。
中國作家網(wǎng):您原先是艾略特讀者,后來變成艾略特的研究者,您稱這是“盲打誤撞”的過程。能給我們講講具體的過程嗎?
許小凡:這倒好像也沒有什么特殊,摸索學術興趣就是反復嘗試、跌跌撞撞,不少人都是這么走過來的,而且也不是選了之后就不變了,是跟著生命經(jīng)歷不斷延展、調(diào)整的。當時其實是看了一些書,跟隨自己一直以來對詩歌的興趣作出的選擇。
中國作家網(wǎng):艾略特想必對您有很大影響,如果讓您總結(jié)的話,您覺得最大影響是什么?
許小凡:最大的影響是他帶我進入了詩歌的世界,讓我對詩歌有一個基本的觀察入口,也因此能夠得到一些機會與詩歌創(chuàng)作者、批評者接觸,并不斷學習。其次,拋開詩歌本身來說,對生活也有影響。我恰好比艾略特晚生一百年,從人的層面,很多人生的節(jié)點正好可以參照,有些事情他沒做,或者沒有按時做,都會讓我多少釋然一些。
中國作家網(wǎng):我看到資料說,林德爾·戈登還寫過幾本艾略特傳記,《艾略特的早年生活》(Eliot's Early Years,1977)與《艾略特的新生活》(Eliot's New Life,1988),《不完美的一生》是系列里的第三本,據(jù)說戈登正在趕寫一本新的艾略特專著,定于今年出版。您對此有關注嗎?有沒有意向把其他幾本也翻譯過來?
許小凡:這個問題非常重要,謝謝您?!栋蕴氐脑缒晟睢放c《艾略特的新生》是《不完美的一生》這本傳記的前身。前者是林德爾·戈登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后者是它的延伸——根據(jù)作者本人的回憶,當時還可以以傳記的方式撰寫博士論文,而她的導師博科維茨 (Berkowitz) 很早就告訴她這本論文會成為一本重要的書。博士論文出版后,戈登繼而以“艾略特的新生”為題書寫了艾略特的后半生,并在這本書中深入挖掘了艾米莉·黑爾(Emily Hale)這個重要女性人物——此前,牛津大學的著名艾略特學者海倫·加德納考證出艾米莉·黑爾就是在《燒毀的諾頓》開頭,在1934年與艾略特一同步入玫瑰園的那位同伴,也有一些學者知道普林斯頓大學藏有艾米莉·黑爾與艾略特的一千多封書信?!栋蕴氐男律吩谏鲜兰o80年代末出版后,戈登收到了許多讀者來信,大多來自艾米莉·黑爾生前的好友與學生。這些讀者提供的信息讓這位與《圣灰星期三》《四個四重奏》《家庭團聚》與《雞尾酒會》等諸多名篇息息相關的女性形象逐漸豐滿起來,而戈登也將這前后兩本傳記整合在一起,加入了大量新的研究材料和讀者提供的資料,形成《不完美的一生》。
2020年1月2日,經(jīng)過半個世紀的等待,普林斯頓大學館藏的艾略特與艾米莉·黑爾的1131封信終于向研究者開放閱覽了。這批信件在2019年10月12日按期解禁并得到編目整理,解禁的日子正是收件人艾米莉·黑爾辭世后的五十周年——根據(jù)艾略特的遺愿,這些信需要一直封禁到兩人中較晚去世的那一位身后五十年,這樣就可以保證,當這些信解禁的時候,兩人身邊的朋友已經(jīng)全部辭世。這些信件僅是兩人在1930-1957年間通信的一半。書信的另一半,即艾米莉·黑爾寫給艾略特的信件,已在1962年3月被艾略特交由倫敦費伯出版社的同事銷毀了。2019年夏天,我有幸在學院的資助下來到牛津,見到傳記作者林德爾·戈登,她說多年來,她反復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活到這批文稿解禁的那一天”。而那之后的幾個月,她也確實克服了重重困難,趕在這批書信解禁之際就從牛津趕到了普林斯頓,鉆研這批信件。也非常幸運,再晚一點點就開始疫情封鎖了。今年十月,也就是剛過去不久,她基于這批重要書信寫的新著《風信子女孩:T. S.艾略特的秘密繆斯》(主標題取自艾略特的《荒原》)由倫敦的Virago和美國的諾頓出版了,并在英國國家廣播電臺十月初紀念《荒原》一百周年的特別節(jié)目里介紹了這項研究。
《T. S. 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中譯本書影
翻譯要“入得其內(nèi)”,反復琢磨
中國作家網(wǎng):您是怎么開始文學翻譯之路的,翻譯帶給您快樂了嗎?
許小凡:其實就是從這本書開始的。之前倒是做過很多翻譯,音樂和文化類為主,英漢、漢英都做過,自己也試著譯過詩,但是沒有譯過書。這本書里面有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詩,不少引文,不同人、不同時期的書信,還有作者本人高度文學化的敘述聲音。一本書里有這么多風格和文體,對我來說很過癮。琢磨翻譯是快樂的。
中國作家網(wǎng):您覺得要成為一位好的譯者,需要具備哪些素質(zhì)?
許小凡:對語言敏感,愿意“入得其內(nèi)”,在里面反復琢磨。
中國作家網(wǎng):市面上譯成中文的文學作品越來越多,翻譯質(zhì)量卻參差不齊,不少人感懷老一輩翻譯家留下的翻譯精品。作為年輕一代的譯者,您關注過這個現(xiàn)象嗎?您覺得除了翻譯稿費低之外,還有哪些原因?qū)е铝朔g質(zhì)量下滑?
許小凡:我不覺得翻譯稿酬能和質(zhì)量掛鉤,其實很多人也接受為了譯稿質(zhì)量而反復花時間打磨,這是沒法去計算單位時間的報酬的,不是這么算。
中國作家網(wǎng):年輕譯者能在老一輩翻譯家身上學到什么?
許小凡:就我自己來說,我小的時候受傅譯小說和傳記影響比較深。翻譯和創(chuàng)作之間能相互促進、相互滋養(yǎng)是最好的狀態(tài),比如穆旦。
中國作家網(wǎng):可以透露下手頭正在翻譯的書或新的研究計劃嗎?
許小凡:目前正在譯的是我非常喜歡的加拿大詩人安妮·卡森的一本詩歌隨筆集,還有蘇格蘭女作家阿莉·史密斯“四季系列”的小說《春》已經(jīng)譯完,明年春天會問世。還在寫一些詩歌批評,想在教學、翻譯和寫作之間達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