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肯尼利和他的《狄更斯男孩》
托馬斯·肯尼利
托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1935- )是澳大利亞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第一部小說《惠頓廣場》(The Place at Whitton)于1964年出版(2014年再版,以紀念其出版半個世紀)。肯尼利迄今為止共出版33部小說,17本非小說類書籍,幾本兒童讀物和幾部戲劇,還有4本和女兒梅格一起寫的歷史犯罪小說。他最著名也最為我國讀者熟悉的作品是獲得布克獎的《辛德勒的方舟》(Schindler’s Ark)。這部小說后經(jīng)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改編成電影《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一舉奪得六項奧斯卡獎,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托馬斯·肯尼利的作品還獲得了包括澳大利亞最高文學獎——邁爾斯·富蘭克林文學獎和澳大利亞年度文學獎在內(nèi)的多項大獎。他的作品內(nèi)容豐富多彩,時間跨度長達兩個世紀。愛爾蘭移民的苦難、拿破侖兵敗滑鐵盧后的艱險、美國政壇風云、納粹德國的罪行、埃塞俄比亞內(nèi)戰(zhàn)、澳大利亞鄉(xiāng)村的種族歧視、法國民族英雄圣女貞德、天主教牧師以及澳大利亞內(nèi)地原住民的生活都被他的傳神之筆描繪得栩栩如生。在我國,除了《辛德勒名單》外,還有多部作品已經(jīng)翻譯成中文出版,包括《內(nèi)海的女人》《吉米的頌歌》《恥辱與俘虜》《戰(zhàn)爭的女兒》等。
《狄更斯男孩》(The Dickens Boy)是托馬斯·肯尼利在2020年、其85歲高齡時出版的一部在世界文壇引起廣泛關注的新作。這本書講述了1868年,享譽世界的文學巨匠狄更斯把最小的兒子愛德華——也叫普洛恩——送到澳大利亞謀生的故事。
《狄更斯男孩》英文版封面
狄更斯和妻子凱瑟琳總共生了10個孩子(其中一個夭折)。狄更斯深愛著他的兒女,但總是擔心他們“缺乏精氣神兒”,不能像他那樣全身心投入學習和工作。而他們似乎也“總能不斷找到新的方法讓他失望”。狄更斯無計可施,把六個兒子中的五個——除了學業(yè)優(yōu)秀在劍橋大學讀書的亨利——全都放飛海外:沃爾特被送到印度,歷經(jīng)磨難,獲得東印度公司中尉軍銜,卻因突發(fā)疾病,英年早逝;弗蘭克到孟加拉當了騎警,后來又輾轉到加拿大從軍。西德尼去海軍當了水兵。狄更斯一直對澳大利亞情有獨鐘。這個他曾兩次受邀但未能到訪的地方,令他心馳神往。在他眼里,那塊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是擺脫過去的機會,是等待被書寫的空白頁”。他在小說《大衛(wèi)·科波菲爾》和《遠大前程》中已經(jīng)把虛構的人物米考伯和馬格韋契送到那里,給了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還把居住在他和慈善家安吉拉·伯德特建立的“烏拉尼亞小屋”中的幾十名妓女送到澳大利亞,讓她們重組家庭,開始新生活。1865年,狄更斯把20歲的兒子阿爾弗雷德送到澳大利亞,3年后,又把最小的兒子愛德華送到那塊遙遠的土地,希望他們在那里揚名立萬,或者至少可以以一種不會玷污自己名聲的方式生活。
愛德華去澳大利亞的時候只有16歲。他學業(yè)不佳,只喜歡騎馬和打板球。而且,和許多16歲的孩子一樣,不喜歡讀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事實上,父親的書他一本也沒有讀過。直到離開英國,他才意識到作為狄更斯的兒子,這是多么大的缺憾。這件事讓他萬分愧疚。和父親告別時,他本想坦白,但始終沒有鼓起勇氣。他以為遠走他鄉(xiāng)后,就會從父親的光環(huán)或者陰影中走出。然而,地球這邊,在那白草萋萋的蠻荒之地,查爾斯·狄更斯早已被殖民地人尊為世俗化的圣人。愛德華所到之處,或被尊為“天之驕子”,倍受贊美,或被當作活靶子,代父受過——醉鬼們引用《馬丁·瞿述偉》的片段來攻擊他;尚無名氣的作者把手稿塞到他的手里,希望“走后門”,在父親的刊物上發(fā)表;關于父親與女演員艾倫·特南(Ellen Ternan)的緋聞更被人們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當“殖民地的每一個混蛋”,從剪羊毛工人到趕羊人和他們的妻子,從叢林土匪到牧場管家,從店主到廚師,都能憑記憶背誦狄更斯的大量作品時,從未讀過父親作品的愛德華常常變得十分尷尬。他想知道“父親的影響有多深遠”,結果發(fā)現(xiàn),狄更斯的影響比他想象的要深遠得多。人們的言談話語不斷提醒他,做狄更斯的兒子意味著什么。就這樣,愛德華在遙遠的新南威爾士殖民地一個2000平方英里的牧場,在各種人物的多重擠壓下開始了自己的苦樂人生。
《狄更斯男孩》雖然以狄更斯最小的兒子愛德華為小說的主線,其中心主題則是:狄更斯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作為丈夫和父親,他在生活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與當代澳大利亞文學另一位領軍人物彼得·凱里(Peter Carey)那部描繪邁格斯從青年時代離開倫敦到澳大利亞,再從澳大利亞回到倫敦,最后又回到澳大利亞,尋找文化身份的《杰克·邁格斯》(Jack Maggs,1997),以及新西蘭作家勞埃德·瓊斯(Lloyd Jones)那部主人公瓦茲先生向黑孩子們介紹《遠大前程》,希望借助文學的力量幫助孩子們度過戰(zhàn)爭歲月的《皮普先生》(Mister Pip,2006)等書不同,肯尼利的主要目的不是試圖創(chuàng)作一本給狄更斯帶來后殖民主義色彩的作品,不是為了寫一部重塑狄更斯的小說,而是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審視狄更斯本人。肯尼利通過狄更斯兩個兒子在澳大利亞的經(jīng)歷,通過他們對孩提時代生活的回憶,以及兄弟二人對父親不同的看法,回答了150多年來世界各地讀者對這位偉大作家的種種疑問。對于愛德華而言,他在澳大利亞殖民地偏遠牧場的經(jīng)歷無疑是淬煉自己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與父親和解,或者說對父親逐漸理解的重要歷程。離開英國時,查爾斯·狄更斯在16歲的愛德華的心中幾乎是神一樣偉大的人物。他不能忍受任何人,包括哥哥阿爾弗雷德對父親的批評。然而在澳大利亞蠻荒之地度過的艱難歲月,在殖民地接觸的各色人等對他的擠壓,使得他對人生、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愛德華開始把這位偉大的作家看成一個有缺陷的、復雜的、有血有肉的人。
小說之外,現(xiàn)實生活之中,壓在愛德華心頭那種令父親失望的感覺從未離開過他。當選為新南威爾士殖民地議會議員,第一次起立演講時,他說:“偉人的兒子通常沒有他們的父親偉大。不要指望在一代人中出現(xiàn)兩個查爾斯·狄更斯?!边@是他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愛德華成年后,娶了心儀的姑娘康妮·德塞利小姐為妻。康妮沒有為他生下一男半女,日子過得平淡無奇。1894年愛德華失去新南威爾士殖民地議會議員的席位,8年后在一個夏天的熱浪中孤獨地死在一家酒店里,時年49歲。哥哥阿爾弗雷德在19世紀90年代的經(jīng)濟蕭條中,家財散盡。生命的最后幾年里,周游英國和美國,向人們介紹父親的真實情況,朗誦他的作品,表演他的戲劇。兄弟倆的海外冒險構成了《狄更斯男孩》的主要框架。
托馬斯·肯尼利的《狄更斯男孩》最成功之處或許在于他以蒼勁有力的筆觸描繪出100多年前澳大利亞內(nèi)陸“硬邦邦的風景,奇怪而原始的美”:遼闊的天空讓人陶醉在它的無邊無際之中;巨大的羊群從天邊滾滾而來,宛如“灰白色的傳說”。那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一種讓人心靈震顫的美!在表現(xiàn)這種“硬邦邦的風景,奇怪而原始的美”的時候,肯尼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一次又一次詮釋了那個“灰白色的傳說”,再現(xiàn)了澳大利亞牧羊人同樣“奇怪而原始”的生活場景。
在這本書中,肯尼利還塑造了善良、正直的牧場主邦尼兄弟,聰明勇敢的原住民小伙子燕迪,充滿神秘色彩的“祭司”般的人物卡爾泰,慈悲為懷的“苦行僧”比利時神父查利斯。這些100多年前的人物無一不以其人性的光輝照亮那條黑暗的時間隧道。這部小說一個非常突出的優(yōu)點是,肯尼利濃墨重彩、翔實生動地描繪了澳大利亞原住民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講述了19世紀澳大利亞牧羊業(yè)許多鮮為人知的知識和故事。一幅幅奇異、瑰麗的圖畫讓人過目難忘。
托馬斯·肯尼利是一位富有正義感和人道主義情懷的作家。他通過愛德華的眼睛,讓今天的人們窺見白人種族主義者對原住民殘酷屠殺的場景。他借愛德華之口,憤怒聲討了白人種族主義者令人發(fā)指的罪行。面對屠殺巴拉庫恩原住民的罪魁禍首——昆士蘭騎警副警長貝爾夏爾,他書寫道:“我指天發(fā)誓:‘你是個卑鄙可恥的小人,邦尼先生和我一定要看著你被毀滅!’”
歷史的長河又奔流了100多年,但波峰浪谷間不時沉渣泛起,白澳政策和種族主義的幽靈依然在那塊土地游走。已經(jīng)年近九旬的杰出作家托馬斯·肯尼利深知他所向往的平等自由的世界還有漫漫長路要走。被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驅(qū)使著,他負重前行,依然用手中的筆為人類正義的事業(yè)而戰(zhàn)。值得一提的是,肯尼利對中國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作為澳大利亞政府澳中理事會奠基人之一,他早在1979年就訪問中國,參與創(chuàng)辦了英文版《中國日報》,并作為首批外國訪問團成員參觀了兵馬俑。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他多次訪問中國,為推動中澳兩國在學術及其他領域的交流做出很大貢獻。他更毫不隱諱地袒露自己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情懷。他在2022年8月25日給我的信中說:“……我對中國的概念就是你:一個溫文爾雅、充滿活力、和藹可親的人?!笨夏崂f的“對中國的概念就是你”,顯然不是指我個人,而是中國人在他心目中良好的印象。在這一場令他悲傷的地緣政治的博弈中,孰是孰非,他的態(tài)度一目了然。目前,已是米壽的托馬斯·肯尼利正在撰寫他的新小說。祝愿我們的朋友托馬斯·肯尼利早日完成新作,讓世界各地的讀者繼續(xù)享受他創(chuàng)造的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