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馬:找到小說的活法兒
我大概是從2012年左右開始寫小說。準確地說,不能叫寫小說,是學習寫小說。直到現(xiàn)在,都還在學習的過程,老實講,經(jīng)常感覺到自己不會寫。所以我特害怕寫創(chuàng)作談。打開文檔,大腦總是一片空白。
前一陣參加一個小說筆會,是評論別人的小說,我突然想到一種說法,什么樣的小說才算是真正的小說呢?有時候看自己的一些作品,別人的一些作品,我會直覺那不是小說,到底為什么不是,也說不上來。當然,針對自己的作品,我可以直接說那是寫廢了,可別人的作品,總不好說得這么直接。那時我的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那些看上去不像小說的小說,是沒有活過來的小說,好像一個機器人,有頭有身體有四肢,也穿著衣服,會動,看著像人,可不是真正的人。言而總之,缺乏人的靈魂。
每個小說都有自己的活法兒。這里面既沒有固定的路徑,他人的活路也無法復制。每一篇小說,都得找到自己的活法兒。我最近在想,為什么我感到寫小說越來越難了?那恐怕就是我越來越清晰的意識到,自己寫作的不成功,尤其是那些具體的失敗。在最開始學習寫小說時,我與大多數(shù)人一樣,模模糊糊地遵循著兩個路徑去寫,第一是模仿,第二是自我表達。這是兩個大概的方向和驅動力。那時,自己對小說的認知也是極為模糊的,也就是說,根本無從分辨小說是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那么對于自己的要求,也就較為放松??傆X得一篇小說只要完成,看著想那么回事,就算是“小說”了。而現(xiàn)在,我越來越能感覺到一篇小說缺了一口氣,那樣的小說就是死的,就不能稱其為小說。
有一天晚上失眠時,我又在琢磨這件事。我想寫小說真是太難了。我雖然已經(jīng)能意識到活的小說和死的小說之不同,可究竟是哪些具體的因素讓小說活起來,我仍然說不太上來。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也許是很多人所說的“完成度”?完成度99%,甚至無限接近100%時,小說都沒有活。一個小說有其活起來時應當?shù)拿婷玻瑪⑹?、風格、節(jié)奏、主題等等,任何一個細微的部分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但時常也和完成度無關。完成度似乎旨在說明一個小說各方面需做到平衡,同等的完善,讓一個小說看起來不至于顧此失彼,與理想狀況相差不遠。但也有不少小說,因某些方面的特點太過優(yōu)異顯著,使得小說也活了起來,不僅活了,還因其不同尋常的活法,創(chuàng)造了靈魂嶄新的樣貌。
回頭去看,原來我嘗試寫小說也十年了。截至目前,我出版了四本書,寫了幾十篇小說,這里面活起來的小說,我估計屈指可數(shù)。得修正一下開頭的說法,前面很多年,我只能算是嘗試寫,都不能叫學習。學習是一個有意識的、有方法論的過程,也就是在近兩三年,我才開始有這個主觀意識。關于我自己的活法,也還在尋覓,希望能快點找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