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裔)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演說的互文性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1986年,首位非洲黑人作家、尼日利亞的沃萊·索因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兩年后的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發(fā)給非洲埃及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這標志著瑞典學院以往在評諾獎時的歐洲中心觀點發(fā)生了決定性的轉變,他們關注到了非洲和非洲的移民文學。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諾貝爾文學獎又分別授予幾位非洲(裔)英語作家和詩人:1991年頒給南非作家納丁·戈迪默,1992年頒給圣盧西亞詩人德里克·沃爾科特,1993年頒給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2003年頒給南非白人作家J.M.庫切,2021年頒給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仔細閱讀這些非裔作家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可以發(fā)現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互文性。這不僅僅是因為這些作家同為非洲(裔)有著類似成長經歷、文化處境和發(fā)展困境,更是因為他們作為歐洲中心之外的邊緣地區(qū)、又獲得歐洲主流認可的作家,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追尋必然伴隨著對歐洲中心話語模式的質疑和對民族國家歷史的挖掘和重塑;努力融入主流文學創(chuàng)作圈的嘗試少不了語言層面上的接納、變革和創(chuàng)新,畢竟,文學最本質的表述就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是具有生命和力量的;而從有力量的語言當中生長出來的文學也自然是有力量給予人類承諾,足以反映、揭示和警醒,也能夠激勵、啟迪和創(chuàng)造。在這些非洲(裔)作家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中,有三個明確的任務被反復提及:第一,找回祖先的歷史和遺產;第二,闡述語言的力量;第三,文學的承諾,或是回應當下的社會狀況,或是描繪一個光明的未來。
歷 史
沃萊·索因卡的獲獎評語為:“他以廣博的文化視野創(chuàng)作了富有詩意的關于人生的戲劇?!边@句話恰如其分地概括了索因卡的貢獻。索因卡將當代非洲社會的創(chuàng)傷戲劇化,使讀者能夠理解非洲的創(chuàng)傷是人類創(chuàng)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非洲痛苦的歷史以及動蕩的現在不僅是非洲獨有的創(chuàng)傷,也是人類之殤。他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過去必須解決它的現在》這一標題即說明了一切。在演說中,索因卡首先介紹了在英國劇院中發(fā)生的一場小混亂,上演的戲劇主題為即興重演肯尼亞霍拉營大屠殺的情況,由于其中一名演員拒絕扮演殺人犯,這部劇無法繼續(xù)下去,場面一度非常尷尬,而索因卡自己就是那個拒絕扮演壓迫者角色的頑固的演員。作為一個黑人演員,要在殖民者的國家參演一部關于殖民者在自己家鄉(xiāng)進行屠殺的劇,且自己還要扮演那個殺害者的角色,這對索因卡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在西方殖民者的敘述中,被關在霍拉營的非洲人之所以死亡,并不是由于他們的鞭打和虐待,而是因為飲用了有毒的水,這些非洲人的死亡,對西方觀眾來說,不過就像是敵人或動物的死亡那樣簡單粗暴??蓪Ψ侵奕硕?,這樣的歷史敘述簡直是個謊言,它粉飾了殖民者的殘暴,無視非洲人的痛苦。因此,索因卡認為,真正的非洲作家的寫作和思考必須直面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痛苦的歷史,以及“被壓制的歷史的真實存在”。
“歷史”二字也是德里克·沃爾科特獲獎評語中的關鍵詞,他被授予諾貝爾獎,因為“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啟發(fā)性和廣闊的歷史視野,是其獻身多種文化的結果”。德里克·沃爾科特是圣盧西亞人,有三分之一的非洲血統(tǒng)。他在諾貝爾獎獲獎演說《安的列斯群島:史詩記憶的片段》的開篇,重現了特立尼達島(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裔作家V.S.奈保爾的家鄉(xiāng))的亞洲人的生活和儀式慶?;顒印K劦搅藮|印度人一年一度的演出——根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改編的史詩劇《拉姆里拉》。此處順便提一下,奈保爾雖然并非非洲(裔)作家,但同為被殖民國家的移民后裔,索因卡提到的“被壓制的歷史”也是他創(chuàng)作中孜孜以求的動力。瑞典學院對他的評語是“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奈保爾的獲獎演說進一步探討了歷史對他的意義。他描述了在職業(yè)生涯的早期,對重新創(chuàng)建被抹去的特立尼達土著人、查瓜納人的記憶,以及他自己的東印度遺產被抹去的記憶。他說,雖然這些知識被壓制,但它是他周圍的黑暗的存在,他感到不得不這樣做。過去——表面上的特立尼達的美洲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影響了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同樣,他與印度的祖先聯(lián)系仍然完好無損,盡管他是作為特立尼達美洲印第安人的后代出生和長大的。奈保爾解釋說,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沒有多少關于印度的文化參考。然而,正是他的文化中缺失的元素對他的創(chuàng)作欲望產生了最重要的影響。沃爾科特同意奈保爾的看法,即印度后裔早已忘記了這些儀式的目的或文本,剩下的只是代表著僅僅是印度人民偉大史詩故事的片段。然而,他并不覺得印度的雄風已經消失或減弱,因為他發(fā)現有更多的積極力量在發(fā)揮作用。類似地,《拉姆里拉》的演員們也挖掘了某種信念,這種信念類似于索因卡劇中那個不情愿配合參演壓迫者的演員。但他們并不是演員,他們是被挑選出來或者是自己挑選劇中角色的。這部神圣的戲劇每天下午日落之前演出兩小時,要持續(xù)九個下午。這些人不是票友,而是二十個信徒。這些文化片段有助于統(tǒng)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同時恢復他們對自己文化的神圣性和有效性的信念。“演出仿佛是一種方言,原語的一個分支、一種節(jié)略,而不是原語史詩規(guī)模的扭曲或者縮減。我在特立尼達發(fā)現世上最偉大的史詩之一季節(jié)性地被搬上舞臺,不是出于一種文化傳統(tǒng)的絕望而又無奈的心態(tài),而是出于像卡羅尼平原上吹彎挺拔的甘蔗林的疾風一樣堅定坦率的信仰?!?/p>
而去年的新晉諾貝爾獎得主古爾納在獲獎演說中,再次提及了片面的歷史的危害。生活在英國的他,發(fā)現在西方世界里,一種相對簡單的新歷史正被構建出來,這種歷史將曾經發(fā)生過的事件改頭換面,甚至直接抹殺,或加以重構,以迎合西方的價值觀和宣傳需要。他覺得這種現象令人極度不安,他感到“有些事需要說出口,有些任務亟待完成,有些遺憾和冤屈亟待申訴以及檢討”,因此,他向聽眾疾呼,我們有必要抵制這種歷史,因為這種歷史罔顧那些見證更早時代的物品、建筑、各種成就,還有使生命得以可能的溫情。不僅如此,我們還有必要記錄下西方殖民者們妄圖從我們記憶中清除的那些虐行和暴政。
語 言
除了歷史問題之外,語言也是非洲(裔)作家們不得不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對于用母語創(chuàng)作的作家來說,語言是他們構建文學世界、打破語言藩籬、推倒巴別塔的有力工具,也是一種優(yōu)美的藝術;而對于需要夾在兩種甚至多種語言當中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家而言,語言則直接與民族、與創(chuàng)造、與存在直接相連,他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語言的功能和力量,也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發(fā)揮這種力量。
例如,瑞典學院對馬哈福茲的授獎評語是:“他通過大量刻劃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藝術?!边@是對馬哈福茲運用阿拉伯語的高超藝術的贊揚;戈迪默則在她的獲獎演說 《寫作與存在》的開篇就提到《舊約·創(chuàng)世記》中關于創(chuàng)造的記載:“太初有言。言與神同在,意謂神言,亦即那創(chuàng)世的言語。”通過這種方式,她將作家的角色與創(chuàng)造者聯(lián)系起來,實際上是為她的角色注入了生命,并為讀者塑造了他們的世界。在她看來,寫作永遠且同時是對自我和世界的探索,對個體和集體存的探索,對存在的無盡探索。
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如何生存?這也是沃爾科特獲獎演說中關心的一個問題。他用“生存”這一個單字句子來描述語言對整個非洲散居地的人們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語言具有生成的力量,因為語言在經歷了異化和流離失所的人口中不斷地重生。這種語言“無視帝國主義的語言概念,即奧茲曼迪亞斯的語言。圖書館和字典,法庭和評論家,以及教堂、大學”。由于原先的語言遭到剝奪,被擄來和招募來的部族便創(chuàng)造了他們自己的語言,移植并擴充了亞洲和非洲古老的史詩詞匯的片段,但熱情奔放的節(jié)奏感確是他們血液中固有的,不是奴役和契約所能抑制的。
托妮·莫里森是最暢銷的非裔美國人生活故事的講述者,“其作品想象力豐富,富有詩意,顯示了美國現實生活的重要方面”。她的諾獎演說《剝奪的語言與語言的剝奪》圍繞著一個著名的寓言展開。這個寓言講述了一位年老的盲人婦女被一群年輕人嘲弄的故事。他們問老婦人,他們手中的鳥是活的還是死的。這只鳥象征著語言,而這位老婦人則是作家。當這位老婦人思考著鳥的命運時,她對語言的生與死進行了廣泛的思考。究竟如何讓語言好好地服務,避免它被用于某些邪惡的目的?!白鳛橐粋€作家,她一方面把語言看成是一個系統(tǒng),另一方面又把它看成是為人所控制的一個活物,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動力——一種產生后果的行為?!痹谒磥?,語言的活力,其實就在于為說它、寫它、讀它的人鮮明地刻畫出實際的、或是想象的卻又可能存在的生活。她還談到了語言是如何死亡的,并將這種考慮延伸到政府和工業(yè)領域,延伸到社會的基本結構中。莫里森相信,當語言由于疏忽、擱置、缺乏尊重、淡忘,或被強令扼殺而死亡時,不僅她本人,而且所有的語言的使用者和創(chuàng)造者都負有責任。壓制性的語言遠不止于再現暴力,它本身就是暴力,它遠不止于再現知識的界限,它本身就是知識的界限。因此,這位老婦人明智地得出結論,無論鳥兒是生是死,“它都在你手中”。這個意思雖然很明顯,但也值得重復。語言的生命力是所有人的責任,無論他們是專業(yè)作家還是語言的日常使用者?!拔覀兛偸且赖摹_@也許就是生命的意義。但我們用語言,這也許就是衡量我們的生命的尺度?!比欢臀譅柨铺匾粯?,莫里森并沒有從全世界都在使用不同語言的事實中看到任何悲劇。她認為,我們從使用單一語言中所尋求的完美,可以通過花時間學習對方的語言來更好地實現,以便試圖理解對方。
文學的承諾
作為歷史上充滿痛苦和壓迫的民族的敘述者和記錄者,這些作家的創(chuàng)作都有一個共同的承諾,那就是超越為藝術而藝術的創(chuàng)作任務。他們的文學作品顯示了對道德和社會變革的深刻承諾,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對惡行的揭露,其二是對真、善、美的追求。
索因卡曾因為致力于糾正尼日利亞的錯誤而受到制裁。不僅如此,他在諾貝爾獎演說還提供了一個泛非的視角,批判矛頭直指整個非洲大陸最殘酷的不公正現象:肯尼亞的大屠殺和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在演說中,他對藝術家提出了挑戰(zhàn),并提出了反問:“什么時候戲劇表演會受到現實的譴責?什么時候虛構是自以為是的?演戲之后會發(fā)生什么?”這些反問說明,在社會和政治的不公正面前,創(chuàng)造性的頭腦是如何受到威脅的。藝術家要么妥協(xié),要么放棄,就像他拒絕扮演將肯尼亞政治犯用棍子打死的獄警一樣。索因卡在演說中控訴了歐洲殖民者對非洲人民的不人道的侮辱,并要求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制度不要延續(xù)到21世紀。
同樣致力于揭露對非洲人民施加暴行的還有戈迪默。瑞典學院給戈迪默的獲獎評語為:“她以強烈而直接的筆觸,描寫周圍復雜的人際與社會關系,其史詩般壯麗的作品,對人類大有裨益?!边@一贊揚反映了戈迪默作為南非白人在描寫南非非人道狀況方面的成就。作為一名白人婦女,戈迪默勇敢地投身于南非的反種族歧視斗爭,冒著極大的風險寫下南非種族隔離制度下的生活;她的每一部作品都與南非的現實密切相關,它們直接或間接地揭示了種族主義的各種罪惡,生動而深切地反映了生活在南非的黑人與白人的種種苦惱,以及他們?yōu)榉N族歧視所付出的沉重的代價。在獲獎演說中,戈迪默承認索因卡和許多其他非洲作家為了正義做出的犧牲,他們在自己的國家里被禁、被壓迫、被驅逐、被迫流亡,也被他們試圖照亮其困境的人所誤解。
但另一方面,文學也是真、善、美的指向標,能激勵人的善良,創(chuàng)造更為美好的世界。戈迪默認為,作家要對人類有所服務,甚至還需要違背語言,因為真理就藏在藝術之中,“真理是言語的終極言語,永遠不會被我們拼讀或抄寫的磕絆努力所改變,永遠不會被謊言,被語義學的詭辯,被用于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偏見、霸權、對破壞的贊美、詛咒和頌歌等目的的言語玷污所改變。”馬哈福茲關注阿拉伯人的生存狀態(tài),在回答自己為什么在第三世界還處于饑荒和死亡威脅的情況下,還能心境安寧地創(chuàng)作小說這個問題時,他的答案是,藝術慷慨大度而又富有同情心。藝術既同幸福的人在一起,也不拋棄不幸的人。他呼吁知識分子應該積極地消除人類的道德污染,相信勝利總是站在善良的一邊。他還講到了法老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以及真理、正義和文化在這兩種文明中的重要性。古爾納的寫作是為了抒發(fā)這么一種心情,“有一種意愿變得日漸強烈,那就是通過寫作來反駁那些鄙視和貶低我們的人群所給出的自以為是的判斷?!睂懽麝P注的是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寫作必須揭示,什么是與現實相反的可能性,冷硬而專橫的眼睛無法捕捉到什么,人類個體擺脫簡單化和刻板印象的限定。當此之際,某種之美便會從中而生。莫里森同樣認為,文字工作是崇高的。
在質疑和承諾之外,這些非洲(裔)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也提供了治愈和和解的文本。索因卡以新成立的國家與他們的壓迫者一起努力建立新社會的現象為例說明,非洲人民有很強的寬恕能力;沃爾科特雖然沒有提到實際的治愈與和解,卻談到了語言的復興,他認為,新的方言從舊的語言中產生的新鮮感是對過去傷害的一種清洗,他用新方言比喻為舊的帝國主義的雕像上的新鮮雨滴,以示一種更新的精神;莫里森則暗示,一個眼盲的老婦人與前來嘲弄她的孩子們之間的和解是充滿希望的,她的這段寓言敘述最終以和解結束。
綜上論述,這些非洲(裔)諾貝爾獎獲獎者們掌握了一種敘事策略,將非洲大陸以及非洲散居地的復雜地緣政治現實編織成有意義的文學作品,并在作品中有意識地重新建構起了非洲人的生活以及他們的記憶、神話、宗教和文化習俗。在這些作家的獲獎演說中,歷史、語言和文學的承諾是被反復提及的三項任務:從歷史的層面,他們旨在解開層層疊疊的歷史故事,揭開歷史敘事的面紗,以說明以前被奴役和被征服的非洲人的美和人性;從語言的層面,他們意識到語言的力量,自覺在創(chuàng)作中將語言與創(chuàng)造和存在聯(lián)系起來;從文學的層面,他們相信文學對國家、對民族、對人類的道德引導作用,對真理、正義、崇高的精神的指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