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作家“典藏捐公”:驅動因素、實踐過程、成果價值
“典籍捐公”是一種近現代藏書家將個人私藏的古籍捐贈給相關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的公益行為和歷史現象。這一現象“始于晚清,發(fā)展于北洋、民國時期,鼎盛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其中,捐贈的主體是藏書家及其家屬、后人,捐贈的客體是私藏的古籍文獻,受贈對象則是各級各類公辦的文化機構。20世紀80年代以后,以古籍為主的“典籍捐公”漸少,而以近現代藏書為主的“典藏捐公”運動聲勢日隆——從1985年開始,藏書甚廣的現當代作家群體悄然開展了一場“典藏捐公”運動,而中國現代文學館等公藏機構則為其藏書提供了歸宿,既是一種基于機構建設的國家文化事業(yè)建設行為,也是一場作家文人文化自覺的文化引領運動。這一時間上的接續(xù)既有偶然因素,看似一種巧合,實則是藏書文化發(fā)展與變遷的內在機理的推動,偶然中蘊含著必然。本文將以中國現代文學館作家文庫藏書為中心,采用實證獲取數據,對中國現當代作家“典藏捐公”這一文化現象的驅動因素、實踐過程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考察,并著重從閱讀痕跡、版本學等角度揭示了“典藏捐公”成果——作家文庫藏書的特征與價值。
一、驅動因素
1.1外在動因:書厄之殤
陳登原“書厄論”認為中國歷代書厄不出政治、兵燹、藏弆、人事四維:“若以性質相近,比屬而論,默推典籍聚散之故;蓋以一受厄于獨夫之專斷而成其聚散,二受厄于人事之不臧而成其聚散,三受厄于兵匪之擾亂而成其聚散,四受厄于藏弆者之鮮克有終而成其聚散”。張舜徽先生則從文獻編纂學角度提出:古籍散佚“不亡于公而亡于私,不亡于憎而亡于愛,不亡于黜而亡于修”。
近代以來,藏者書厄,人事為最,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寫道:“張文潛《柯山集》一百卷,余于臨安僻巷見鈔木,印記奇古,裝飾都雅。余驚喜,時不持一錢,顧奚嚷有綠羅二匹并解所衣烏絲直掇,青蜀錦半臂罄歸之。其人苦書不售,得值慨然,因約明旦。余返寓竟夕不寐,黎明不巾榔訪之,則夜來鄰火延燒,此書倏煨燼矣”。可見,留存于民間、藏書家個人手中的典藏時刻面臨著“天災人禍”的威脅。
1.1.1經濟環(huán)境
歷史上“天災人禍”直接導致了官私藏書的大量損毀、散佚之事不勝枚舉。新中國成立以后,在特定的歷史局限之下,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事業(yè)都在曲折的道路中前進,藏書之事也往往因經濟條件限制成為一種奢侈。作家馮亦代曾回憶說:“我的書癖大概在五十年代初葉,達到登峰造極,因為解放后出版事業(yè)蓬勃發(fā)達,許多書如《魯迅日記》的影印本以及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的文集都相繼出版,使我可以閑坐書齋,摩掌觀賞,亦人生一大樂事,但好景不常,奇禍迭降,為了兒女衣食,不得不將這些伴我歲月的典籍,盡行出售。”文運與國運相牽,新中國篳路藍縷、開啟山林,在艱苦的歲月中,因為生活所迫所造成的典藏流失非常常見,正如“盛世興修典”那樣,在物資匱乏的歲月里,生活下去才是眼前要解決的問題。
1.1.2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的定制與推行往往導致典藏的損毀,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致百家文獻傳播不廣等,都可以顯示文化政策對“書厄”的催生效應。
新中國成立后,在特殊的歷史時期,部分文化政策也導致書厄的發(fā)生。從1957年開始,社會開始逐漸陷于混亂以致到史無前例的動亂之中,公共圖書館事業(yè)遭到嚴重的破壞,圖書損毀,建筑損壞,事業(yè)取消,人員受到迫害,圖書館事業(yè)在社會動亂中艱難支撐,損失慘重,1963年有490所公共圖書館,到1970年僅剩323所,藏書大量損毀與流失。在民間,1969年9月開始,伴隨著《五七指示》的貫徹實施,包括教師、專家學者、文化藝術工作者在內的大批干部被有組織地下放到地方進行勞動再教育,受到影響的家庭將家中所存的圖書報刊等作為“廢紙”變賣或直接作為“垃圾”丟棄,影響十分深遠,造成很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大面積的“書荒”現象、與之后二三十年舊書刊市場資源嚴重貧乏。這一期間大量的民間藏書被損毀,包括很多文化名家的重要藏書,令人扼腕嘆息。
1.1.3保藏不善
首先,貯藏環(huán)境不佳,往往導致書籍的損毀,文獻管理涉及貯存、流通諸多環(huán)節(jié),哪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有書厄之虞。如蟲吃鼠咬,如微生物滋生,如受潮發(fā)霉,對于圖書的破壞往往發(fā)生于無形之中,加之保存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等也會導致紙頁泛黃、褪色、變脆、易損、一觸即潰等,這些問題在很多大型藏書機構都難以完全杜絕,對于個人藏書家來說這樣的無形損壞更是家常便飯。
其次,繼承者興趣不在??v觀歷史,歷代藏書家傾畢生精力,廣為搜羅,最后卻為后世子孫或賣而流失的情況略見不鮮,以至于天一閣為此還制定了很多在當時看來非常不近人情的規(guī)矩,以應對“仔賣爺田不心疼”的隱患。故云“藏書有五厄,水、火、兵燹、不肖子孫之揮霍、無知奴仆之盜竊”。到了現代,“子孫不能守”逐漸變?yōu)椤白訉O不愿守”,作家子女并非都繼承了父輩的事業(yè),很多人不能深刻的了解先人遺稿之重、典藏之重,往往造成典藏的流逝,如繆荃孫《云自在龕隨筆》:“《分甘余話》云:每見人家子孫留意祖父著述手澤,往往不能得……(姚)彥侍之孫桐孫將家藏書籍售之京師圖書館,手稿一次,清稿二次,清稿皆在焉,書單題曰‘鈔本’,不知其高祖手澤也。圣常、雪逸、彥侍、公蓼鈔校各書,一并棄之矣。”典藏的學術價值與文化價值并非所有人都能認知,往往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很多作家的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與職業(yè),對于老一輩留下的典籍的學術價值只有模糊的感性認知,往往造成因為疏忽而導致的典籍流失。在古玩市場、舊貨市場淘到名家藏書與手稿的新聞時常見諸報端,這一問題可見一斑。
1.2內在動因:理念轉變
“耕讀傳家”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重要理念,是古代個人藏書事業(yè)發(fā)展發(fā)達的重要理念基礎。明清以來,藏書理念開始由官私藏書轉向公共藏書,靈隱、焦山書藏便是代表。晚清以來,中國發(fā)生“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個人藏書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進一步崩裂。民國期間,內外戰(zhàn)事頻仍、社會動蕩、民生疾苦,大的“書厄”不斷發(fā)生,其中“皕宋樓藏書東渡”的歷史浩劫,更是激發(fā)了藏書家憂患意識,藏書理念的更新勢在必行,“化私藏為公有,成部分藏書家處理個人收藏的方式”。近代以來的社會思想對藏書文化的影響十分顯著,天下為公、天下公器逐漸為主流社會思想所接受與認可。學術乃天下之公器,而文獻則是其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再好再珍貴的東西,也總是身外之物,有物累之感,早日為藏書找到一個更能發(fā)揮作用,促進學術研究的地方,才是其最好的歸宿。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積極鼓勵個人捐獻,對捐獻者實行獎勵政策,促進了民間的收藏品大批地進入了“公庫”,如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主導發(fā)布政策,對于捐贈者頒發(fā)獎狀、獎金,一時間云集響應,如潘承弼捐珍善之于國家圖書館,天一閣、嘉業(yè)堂、萱蔭樓私藏捐贈浙江圖書館,“化私藏為公藏”成為主流藏書思想。
拉丁諺語Habent sua fata libelli (書自有其命運),書之“一生”,亦自有其“遇”與不遇,訴說著圖書自古以來的漂泊命運,得遇明主視為珍寶,命運多舛則七零八落,賤如草芥?!皶蛘摗敝f為今天的典藏保護、文獻貯存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成為這一場“典藏捐公”運動的重要的外在動因。典藏的保藏守用需要社會環(huán)境、文化政策、保存機構、館舍建筑、工作人員等系統(tǒng)性的支撐。理念的轉變則成為內在動因,天下為公、不為一家之蓄俟諸三代之英等等,都逐漸成為共識,進一步推動了這場運動與潮流的生發(fā)。
主流的文化文藝思想一脈相承、與時俱進,從古代“天下公器”、近代“天下為公”、現代“文藝為人民大眾”、新時代“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文人作家群體的文化情懷與思想意識轉變,成為這場“典藏捐公”發(fā)生在作家群體中的重要因素。20世紀80年代初,巴金先生率先發(fā)聲,為實現作家典藏集中保藏奔走呼號,1985年,中國現代文學館在北京成立,作為中國作家協會所屬事業(yè)單位性質進行管理運行,開啟了文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序幕,成為這一場現當代作家“典藏捐公”運動的發(fā)生地、見證者及成果的匯集處與展示處。
二、實踐與管理
2.1方式:捐獻與征集
文學館建立之初就開始與海內外的中國現當代作家及其家屬、評論家、研究者建立聯系,征集和接收中國現當代作家的各種物品、文獻、資料,經過30多年的征集與作家家屬的主動捐贈,目前已經有擁有包括手稿、書信、報刊、藏書、實物等各類藏品70余萬件。這些征集與捐贈的資料構成文學館館藏的基礎上,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中國現代文學館無論從館舍面積還是從藏品數量種類方面,在世界范圍內都已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2.2成果:典藏分布
2.2.1典藏的數量分布
在中國現代文學館141座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庫中,70座文庫藏書在1000冊以下,59座文庫在1000到5000冊之間,12座文庫藏書在5000冊以上。
1985年到2000年間,中國現代文學館臨時館址在北京萬壽寺,在文學館草創(chuàng)與初步建設時期,在巴金先生等老一輩作家的支持與帶動下,建設文庫81座,收到作家藏書15萬冊,初具規(guī)模。在眾多作家文庫之中,典藏數量最多的是唐弢文庫,藏書4萬余冊,正如巴金先生所說“文學館有了唐弢的藏書,文學館就有了一半”,時任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的舒乙先生說:“在我們已有的文庫中,唐弢文庫的專業(yè)性是最強的,版本價值也是最高的。特別是他有意識收藏的1000多種解放前的文學期刊,絕對是最權威的,非常珍貴!”。
2.2.2典藏的時間分布
典藏的捐贈是作者及其親屬的“一家之事”,也是文壇發(fā)展與文脈留存的“家國大事”,入藏的作家都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知名作家,其藏書的捐贈也是“文壇盛世”,很多都有主流媒體的公開報道,是其入藏時間的記錄。在2000年以前,由于種種原因關于捐贈與入藏往往沒有公開的媒體報道,但是從有關工作人員的公開發(fā)表的論文與文章中能夠找到蛛絲馬跡,從1985年中國現代文學館建立,到1995年建有文庫23座,到2002年有“作家文庫”81座,藏書15萬余冊。2001年到2014年間,迎來了征集工作的高潮,作家館藏數量得到顯著增長。2001到2007年間新建18座,2008到2014年間新建30座,2015到2021年間新建12座。到了2021年,文庫數量增加至141座,20年間增加了60座,文庫藏書量從15萬冊增長到30萬冊,這些大多有公開報道的信息。
2.3管理:保藏守用
2.3.1“保藏”方式
按照檔案“來源原則”的“全宗式”文庫設立,作家文庫藏書征集以作家為來源單獨設立,將文庫視為“全宗”進行整理與管理;按照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進行架位排列,藏書以“I”分類號為主,輔以其他相應分類號并給予相應的架位號,實現了文庫內部圖書的序化,便于查找與管理;按照“博物館”文物藏品標準對保藏環(huán)境、借閱規(guī)則等做出規(guī)定,庫房環(huán)境恒溫恒濕、定期殺毒,業(yè)務管理上“多人多鎖”、進行數字化等。保藏方式是從綜合性視角審視作家藏書的體現。
2.3.2“守用”方式
一是針對圖書借閱與檔案查詢提供數字化服務,實現圖書的信息化、數字化,參與文化機構數字化標準制定應用推廣,實現圖書查閱與檔案查詢的信息化查詢與數字化展示;二是開展圖書展覽與陳列,作家藏書具有極其珍貴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可以喚醒人們記憶深處的文學情懷,該館常設展覽《中國現當代文學展》,分為七大主題展區(qū),涉及 700 多位作家、300多種初版本圖書、4 000多張圖片,還還原了北大紅樓、魯迅的“老虎尾巴”書房等場景,與之相對應的還有獨具特色的臨時展覽,大量的作家文庫藏書得以展陳并與觀眾見面;三是重視文學研究的目錄編輯與出版,作家文庫藏書中的簽名簽章與題注、批注與筆記以及藏書本身所代表的重要文化意義,對于還原當時的歷史情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備受廣大研究者關注。對相關藏書進行的目錄編纂與文本呈現是資源開發(fā)的途徑之一,如中國現代文學院出版的系列書目館藏珍品大系:書目卷第一輯《巴金文庫書目》、書目卷第二輯《唐弢藏書?圖書總錄》等,為現當代的文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三、典藏特征與價值
3.1藏書多珍本
在來自100多位作家的30萬余冊的藏書中,其珍貴版本數量很大,在精心整理的基礎上,中國現代文學館“優(yōu)中選優(yōu)”將150余冊藏書列為館藏一級品。
其中20世紀以前的版本的圖書如1694年碧聲唫館木版線裝《黃華紀聞》、1744年大文堂木版線裝《說岳全傳》、1879年松隱閣木版線裝《書目問答》、1894年木版線裝《增圖山海經補注》、1896年上海廣學會版鉛印線裝《中東戰(zhàn)紀本末》。
珍稀的圖書的初版本數百種,包括1901年版的《天演論》《巴黎茶花女遺事》、1902年版《經國美談》、1903年版《雪中梅》(上下)《經國美談》《迎因小傳》《俄國情史》《瓜分慘禍預言記》《月界旅行》、1904年版《重譯聽夕閑談》(上下)《海天鴻雪記》《十五小豪杰》《黑奴吁天錄》、1905年版《官場現形記》(1-18冊)、1906年版《中國偵探案》《地底旅行》、1907年版《女蝸石》《老殘游記》(一、二冊)、1911年版《黃帝魂》等。
還有存世不多的的民國時期出版的珍貴版本,包括譚嗣同的《仁學》、鄒容的《革命軍》、魯迅的《生理講義》、《中國小說史》(線裝講義初稿,存世的三本之一)、《會秘郡縣故事集》(線裝、刊印的50本之一),以及1936年限量版《坷勒惠支版畫選集》、1924年初版《西還》、1931年版馬來西亞版本《草原故事》等。
此外,還有很多清末民初的重要期刊,如1902年創(chuàng)刊共發(fā)行24期的《新小說》、1903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72期的《繡像小說》、1903年創(chuàng)刊共發(fā)行12期的《浙江潮》、906年創(chuàng)刊共發(fā)行24期的《月月小說》。如存世稀少的期刊及其創(chuàng)刊號,包括《北平日報副刊》、《北京孔德學校旬刊》、《暴風雨詩刊》、《碧綠》、《文藝世紀》、《文藝生活》、《文化新聞》、《文化報導》、《新興文化》、《新文化》、《學習與生活》、《蕭蕭》、《汐潮》、《銷魂語》、《小說雜志》、《小石子》、《學術叢刊》、《現代詩草》、《現代思潮》等。
3.2藏書有“痕跡”
3.2.1收藏痕跡
典藏捐公往往經過正規(guī)的程序,傳承有序、來源明確,進而編輯造冊,整齊排列。來自特定作家的藏書,就被打上了曾被收藏、被閱讀的烙印,成為閱讀史研究的重要檔案與史料。藏書的征集實現了從“作家書房”到“作家文庫”的實體位移,并實現了藏書的有序化排列,藏書中的圖書種類、主題、痕跡等是研究作者閱讀史、思想來源、作品特征的重要檔案與史料,閱讀往往是思想、精神生活的另一種形態(tài),將自己的書房開放給讀者看,無異于把自家思想敞露于人前,藏書是對其閱讀旨趣乃至思想行為歷程的一種袒露與佐證,通過這些藏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家的閱讀旨趣與走入作家的內心世界。
很多作家在閱讀過程中會留下簽名、筆跡等?!昂灻颈赜猩峡睿梢钥季渴軙摺?。簽名題贈有其明確指向,是作家藏書身份的重要佐證,簽名題贈主要包括簡短惠存式題贈如茅盾文庫中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扉頁題:“雁冰先生教正,梅蘭芳,一九五五年一月”、大段贈言式題贈如周揚文庫中楊沫《青春之歌》扉頁題:“周揚同志:帶著慌悚的心情把這本書呈上給您。就讓它做為我向黨的一點工作匯報吧!當然,還有希望您的指導與批評。楊沫一九五二.二.”,敘述贈言式題贈如巴金文庫中郭沫若《沫若文集(一)》扉頁上用毛筆寫道“巴金先生:集子,我是不大喜歡送人的。謹如囑奉贈,請您有暇時指正。郭沫若。一九五七年九月十八日。北京.”。成為作家之間的交流交往、以書會友的歷史見證。
同時,簽名本圖書及其簽題內容往往印證了歷史事件,為埋藏著的某些故事提供線索,賦予嶄新意義。如茅盾文庫藏書中一本王統(tǒng)照簽贈的一九三七初版本的《王統(tǒng)照短篇小說集》扉頁題:“雁冰兄存閱,統(tǒng)照贈,一九三七年七月一日”,此書伴隨著茅盾先生經歷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以及建國后的諸多運動,極其難得,藏書中還有一本1957年出版的《王統(tǒng)照短篇小說選集》扉頁題:“呈沈雁冰老伯,王濟誠、王立誠于一九七九年.八.十五”,訴說著兩家人自文學研究會以來的友誼;在唐弢文庫中有一本周國振譯的《亞洲之戰(zhàn)》扉頁題:“唐弢先生惠存:本書乃晚子四年來第一次重行執(zhí)筆之譯作。茲特奉上一冊,以博一笑。本書因出版人屢加催促,乃忙中抽閑于二星期內趕譯,急就之章,未加校對,匆促付印,錯誤之多,在所難免。尚希先生予以指正。晚國振敬贈 三十五年元旦”;其背后所蘊含的歷史細節(jié)往事耐人尋味,此題簽也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線索并埋下了伏筆。
3.2.2閱讀痕跡
閱讀對作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基本技術、文學觀念、思想發(fā)展和精神成長等,印記反映在作品中,包含創(chuàng)作動機、靈感來源、素材選取,甚至人物設置、語言風格、文本細節(jié)等。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與其閱讀史息息相關,通過閱讀“痕跡”可以了解閱讀主體是怎樣完成精神發(fā)育的。
茅盾在閱讀過的書中常留有閱讀記錄,對閱讀時間、地點與細節(jié)的記錄筆記是明確的閱讀“留痕”標記。如茅盾有對閱讀過的圖書在扉頁進行記錄的習慣,如茅盾文庫中《林則徐日記》扉頁題“一九六二年八月初在大連開創(chuàng)作會議兼休息,攜此自隨,每晚睡前讀一小時,計十日而畢,八月十一日雁冰記”、金敬邁《歐陽海之歌》扉頁題:“一九六六年三月九日始閱,每日三-四小時,三月十三日閱完,茅盾”。這構成了作家閱讀習慣與閱讀史研究的重要記錄。
有時作家對閱讀作品不發(fā)表意見,而是在原文劃線或批注,亦留下了閱讀的痕跡。如茅盾文庫中有一本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茅盾先生有劃線標記數十處;嚴家炎文庫中一本1958年版的《巴金文集》中,嚴家炎先生在封面、扉頁均有嚴家炎簽名,在書中有數十處劃線痕跡,還有十余處批注文字;如唐弢文庫中有一套1955年初版的郭沫若的《胡適思想批判》(第一到第八輯),唐弢先生在書中有多處劃線痕跡,書中還留有相應的“書簽”,有的是普通紙條、有的是魯迅博物館的參觀券,由此可推斷其閱讀與劃線批注大體時間。劃線標記既是“留痕”記錄,也是“用痕”記錄,劃線往往是記錄閱讀進度與加深閱讀印象的表現,這些畫線也展現出了作家閱讀、批閱文本的習慣和情趣,個中細節(jié)值得深入研究。
“藏書-作者”的對應關系構成了閱讀史研究的二重證據。首先是作品中的“互文關系”印證,圖書是個體在系統(tǒng)閱讀和成長過程中最重要媒介載體,也是閱讀史研究的核心對象,在作家的很多作品中往往能夠看到其閱讀的影子,如莫言作品對魯迅先生作品中的白描式、對比式、比喻式的繼承、莫言的《白狗秋千架》對川端康成的《雪國》敘事方式的借鑒等,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題敘”與《靜靜的頓河》第一章存在互文關系,陳忠實《白鹿原》中黑娃與葛利高里之間的相似性,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的約定,與模仿蘇聯作家尤里?納吉賓《熱妮婭?魯勉采娃》中的情節(jié)互文。從作家藏書中可以“洞見”作家的閱讀經歷與靈感來源。其次則是明確的“藏書-閱讀”證據對應關系,如作家發(fā)表評論文章的主題與其藏書的對應,就是其閱讀圖書的重要隱性證據,如茅盾評論茹志鵑《百合花》與茅盾藏書中《百合花》的對應、茅盾發(fā)表的《怎樣評價〈青春之歌〉》的評論文章與茅盾藏書中《青春之歌》眉批痕跡的對應。
3.2.3批注痕跡
“讀書有批注”是中國文人的習慣,好的批注評點對批注者的學識修養(yǎng)、審美能力及鑒賞水平要求極高,非一般人所能勝任。批注評點內容是史料呈現,是對文學研究、作家研究的重要史料補充。如在茅盾文庫藏書中很多圖書中都有茅盾先生的親筆批注,批注褒貶分明,當夸則夸如 “有氣勢”、“清新”等;當批則批如“不精煉”、“比喻拙”等,還有的在卷頭寫導讀性和解讀性總評語的,這些都是對現有史料的重要補充,是研究茅盾閱讀習慣、文學批評、思想變化的重要史料補充。如茅盾文庫中有一本 1963年 12 月初版的《墾荒曲》,該書扉頁題有:“茅盾同志:若干年前,你曾給我看過一部失敗的稿子《燎原》,指出失敗的原因,我很受教益。今天,我把這部書送給你,希望你一如往昔,不吝賜教。白危,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廿五日。”茅盾先生在文中進行了百余處的劃線批注與文字批改,這種以“書稿”代“手稿”的方式,呈現了作者在修改作品與版本演變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比經過編輯審核、公開發(fā)表的內容更能體現作者當時的心境,也可以從中看出“社會機器 ”在過濾作者真實思想方面的痕跡 。
3.3藏書有“深意”
3.3.1作品的種類集合
捐公文獻中數量、類型多樣,涉及廣泛,種類齊全,正如時任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的舒乙先生所說“凡是用華文寫作的作家的東西全要,只有全,才有權威性”。如穆旦研究資料,文學館藏有各時期的著譯作品,保存了同一圖書的副本和各類重印本,這使得所藏穆旦圖書總量在300冊左右,包括穆旦甲年詩集、譯著如1958年版譯著《別林斯基論文學》,藏書中包括穆旦生前所出版的著譯作品59種,捐贈者涉及巴金、沙可夫、汝龍、賈芝、薛汕等十多位作家。如湖畔詩社相關作者的作品收集,從湖畔詩社骨干成員馮雪峰、汪靜之、應修人、潘漠華、魏金枝、謝旦如、樓適夷及其相關作品集的不同時期的版本,均有完整的保存,資料保存之全面難能可貴,這是30多年中國現當代作家“典藏捐公”運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成果。
3.3.2作品的知識集合
藏書是其知識來源的體現,藏書的研究性、學術性極強,作家群體本身就是高水平文化人的代表,很多作家也是本領域的評論家、高級專家,他們的藏書都是經過自身“篩選”的,其藏書的集合與排列,都帶有藏書者知識水平、學術水平的“印記”。
如唐弢文庫中關于魯迅著作及其有關資料的收藏,唐弢對于魯迅有著特殊的感情,淵源深厚,藏書中包括魯迅的小說集、雜文集及譯文集的各種版本,更是于1979年和1988年兩次親赴日本搜集資料,對于魯迅研究來說,這些無疑都是無價的寶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魯迅文學活動起點的《域外小說集》1909年初版本,因為各種機緣巧合的原因,流布于世的不過40本左右且日本、中國各一半,唐弢文庫中就存有4本。如“九葉詩派”的代表詩人王辛笛先生,他在中國詩壇上的地位與成就是早已獲得公認的,在他的藏書中關于詩歌研究與新詩各版本的藏書的版本十分齊全;如民間文學研究專家劉錫誠先生,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領域的大家,也是中國原始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先行者,其藏書中關于民間文學研究的資料十分充實與詳實。藏書的匯集所產生的集群效應,是中國現當代作家“典藏捐公”成果價值的外在拓展。
3.3.3作品的版本集合
藏書是其學術功底的體現,“捐公”藏書中對于相關領域的文獻版本收藏的十分齊全。豐富的館藏使當代文學研究在向橫向歷史拓展的同時開辟了縱向深入與升華的新路,擴大了當代文學研究的歷時性與共時性向度。如王統(tǒng)照《山雨》1933年9月由開明書店初版發(fā)行、只保留23章的刪節(jié)再版本、1955年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平裝與精裝的修訂本、以1955年2月的修訂本為參照本的選集本、1981年6月五卷本的《王統(tǒng)照文集》的文集本、2009年4月七卷本的《王統(tǒng)照全集》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全集本,其中初版本一經出版就受到國民黨當局查禁,勒令禁止發(fā)行流通,存世數量較為稀少,留存下來比較難得。如胡適的《嘗試集》從1920年3月亞東圖書館初版,到1920年9月二版、1922年2月三版、1922年10月增訂四版、1923年12月六版、1927年10月九版、1931年1月十二版、1935年8月十五版、1941年3月十七版、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本、1971年臺灣胡適紀念館的“普及版”,以及新時期以來出現的“導讀本”、文集本、全集本、選印本等等,這些版本各有不同,但又自成體系,傳遞了豐富的文學史信息。由于歷史跨度大,所處歷史環(huán)境復雜,所經歷的歷史進程更為復雜,要想湊齊相關版本實非易事,而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通過各個文庫藏書的集中,才呈現出全譜系版本的“集合”。藏書的匯集所產生的知識溢出效應是中國現當代作家“典藏捐公”運動成果的價值的內在衍生。
四、結語
2015年之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與文化環(huán)境的變化,征集工作的難度逐漸加大,一方面是征集主體的多元化導致捐贈“分流”,很多作家作為當地的文化名人,其藏品也會傾向于捐贈給家鄉(xiāng)的圖書館、博物館或者單獨建立以其名字命名的文化機構,如秦牧家屬向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捐贈、歐陽山親屬向廣東省檔案館捐贈、卞之琳家屬向江蘇南通“卞之琳藝術館”捐贈包括藏書在內的部分遺物等。另一方面是征集客體的“價值炒作”導致征集困難,“盛世興收藏”,作家作為文化名人其典藏具有多元價值,包括極高的經濟價值,在收藏“炒作”下出現“文玩化”傾向,如2014年莫言的小說《蒼蠅?門牙》手稿被公開拍賣,私洽價格達400萬人民幣,孔夫子舊書網上一本1948年初版本《暴風驟雨》標價9800元,“初版初刷”、“名人簽贈名人”等都成為收藏界的“翹楚”,一時間相關古籍圖書、線裝圖書價格“水漲船高”,頻頻拍出天價,這樣的新聞時常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文化情懷與經濟利益的博弈無形中加大了典藏征集難度。中國現當代作家“典藏捐公”歷經高潮過后進入低谷,作為“典藏捐公”實踐場所的中國現代文學館也要從資料中心向現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轉變,挖掘館藏滿足民眾文化需求成為其新的發(fā)展方向。
“終點,又是一個起點”,文化傳承永不停頓、生生不息。典藏的“捐獻”與集中,為文學的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撐,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大數據技術引發(fā)了傳統(tǒng)文獻生產方式、結構形態(tài)和獲取方式的變革,文獻的碎片化、標準化、結構化與可視化形成了各種文本集、數據庫等的“宏文本”“超文本”,從而推進了文獻的關聯與知識的再發(fā)現,以及傳統(tǒng)文獻學的現代轉型,如何在“更大尺度”、“更小粒度”、“更多維度”中挖掘“典藏捐公”運動則是下一階段要著重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