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如你所愿
夏日,我同一眾文友行走在河東大地上。據(jù)說,我們所去的7月中旬,正趕上幾天難得的清涼時節(jié),細雨蒙蒙或微風吹拂,與我印象中的晉南的確大不相同。
作為晉人,我所生長的晉西北與運城所處的晉南,其實長期以來在地理交通上相隔甚遠,文化習俗也是大相徑庭。其后多年在省會太原工作生活,對晉地南北之自然條件、文化習俗、人情世故有了更多觀察、比較的機會。這些話題似乎永遠也說不完,它們本身就是世俗煙火中的一部分。
今天,時隔20年再次來到河東大地,那些豐富的歷史遺存真的值得再次深入觀賞,而我不由得會在觀察中體味這里正在發(fā)生的變化,希望讀出這片土地在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所取得的進步和飛躍。無論如何,運城是山西綜合條件最好的區(qū)域之一,看山西人的精神面貌,看山西未來的發(fā)展?jié)摿?,運城不但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領先地位。
舊地重游,我在親切中也引發(fā)出一些思考。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又呈現(xiàn)出無盡的新貌。在運城,只要開始列數(shù)過往,幾百年、上千年、幾千年,都會打開一個沒有辦法窮盡的話題。而且你會有一種感受,這里遇到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對此十分擅長,更為之驕傲。是的,102處的國家級文物本身就是證據(jù),無處不在的歷史遺存,燦若星辰的歷史人物,豐富活躍的民間文化,無不讓這片土地彰顯出深厚的文脈,充滿無窮的活力。但我同時又無法克制地這樣認為:我們?yōu)闅v史驕傲,但不應迷失在歷史的星光閃耀里。
可以說,同深厚博大的人文歷史一樣讓我感到興奮的是,今天的運城,是一片改革和建設的熱土。這里的人們懷著奮斗的熱情,創(chuàng)造的激情,努力地工作著,拼搏著——是的,拼搏,你完全可以感受到一種奮進的欲求,一種追求更高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實現(xiàn)更高理想的愿望。這種愿望和追求匯聚在當代運城人身上,這是最為寶貴的,也是新時代山西最迫切需要的精神狀態(tài)。
龍門:千年一躍的傳奇
黃河沿晉陜峽谷一路下行,從河津進入運城。河津也是黃河沖出峽谷,走向寬闊、坦蕩的起點。黃河因此在這里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風貌。龍門以北是地勢狹窄、兩峰并峙造成的湍急、兇險,一出龍門,則平坦、開闊,容姿也溫和、平靜很多。婉約與豪放就在此直觀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乘船從龍門上行,不到半小時即可抵達黃河最窄處石門,這里的河床距離只有38米,由遠及近,卻并不給人壓迫之感,反而更為黃河的奔流之速、兩岸峭立的石壁、頭頂白云的浮動三者造成的獨特視覺感觀深深地吸引,靜謐中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推動著周圍的世界,那是一種大自然的偉力,讓人無法擺脫對它的神往和想象。
龍門是自然景觀,黃河從此流經(jīng)了不知多少個百萬年,從黎明到黃昏的每一天,從盛夏到寒冬的每一年,從地老天荒到龍騰虎躍,所有改變只是造成不同的景觀,一切都不會讓黃河停止它奔流到海的腳步。也許正是因為大自然的造化太過神奇,幾千年來與龍門相關的傳說、故事從未間斷,流傳甚廣。神話傳說如鯉魚躍龍門盡人皆知,半人半神的故事如大禹治水深入人心,龍門本身就還有一個名字叫作禹門,或禹門口、禹門關。如果登上位于河津一側的大梯子崖,北望石門,南眺龍門,對于黃河的認識一定會有一種格外的升華的感覺,體會到一種難得的悟覺。
我們沒有辦法推測大禹究竟在龍門如何大動干戈,但我們可以親見當代龍門人的奮斗與拼搏。河津市龍門村是黃河岸邊的一個鄉(xiāng)村,它因龍門而得名。而當代龍門村人也的確配得上這個榮耀之名。這里是河津也是整個運城地區(qū)最為富裕、經(jīng)濟發(fā)展最好的鄉(xiāng)鎮(zhèn)。大禹精神在當代龍門人身上得到弘揚。這里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迅速,人們生活富庶,無不為自己生活在龍門這一勝景之地而自豪。行走在龍門景區(qū),沿岸的景觀正在重新打造中。表現(xiàn)現(xiàn)代革命歷史的人物雕像及紀念碑依次矗立,一條沿岸修建的木棧道正在鋪設,地老天荒之上勢必會展現(xiàn)一種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以強大的工業(yè)作為基礎,這些藍圖一定能夠實現(xiàn),唯愿這些新造的景觀給人們帶來的是對歷史的了解,是游覽的便利,且一定要與自然景觀相融合。
對于在自然景觀上做添加動作是否應該和必要,歷來都存在意見分歧。如果大禹真的在龍門上歷經(jīng)十三年劈山通河,造福萬民,那么另一方面,從他那時起,人們已經(jīng)對自然動了手腳,早不再是原貌了。今天來到龍門,赫然在目的已經(jīng)不是河兩岸的石壁,而是架設在其上面的大鐵橋,它才是橫在黃河之上的巨龍。這是現(xiàn)代交通之需,是龍門必須要接受的改變。遙想千年之前晃動的浮橋,甚至包括壺口瀑布處旱地行船的奇觀,現(xiàn)代化進程中,我們在獲得便利的同時,肯定也會少了許多古人曾經(jīng)的景觀鑒賞機會。這是矛盾,是對是錯只能任人評說。不但是龍門,石門之上如今也架起一座橋梁,那同樣是一條鐵路橋。詩人、旅行家肯定會有不同看法,但社會的發(fā)展已是大勢所趨。我們唯有希望,那人造的實物,無論造型還是色彩,與自然之間能最大限度地融合。
龍門村這個黃河岸邊的鄉(xiāng)村,如今擁有3000多人口,每年依然能吸納為數(shù)不少的大學生來這里工作和生活。這可能比“無憂無慮,真是田家樂”的傳統(tǒng)景觀還要重要。龍門村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也在努力保護良好生態(tài),打造宜居適游的環(huán)境。這種融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于一體的發(fā)展之路,或許才是我們最想要看到的吧。
河津是運城礦產(chǎn)資源最豐富、工業(yè)基礎最好的縣區(qū)。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河津就是一個以工業(yè)為主的城市。事實上,即使在河東地區(qū),河津都是人文底蘊深厚、文化名人輩出的地方。僅僅說出司馬遷、王勃、薛仁貴這三個名字,就足以讓人驚詫。當然,由于行政區(qū)劃的原因,王勃的故里通化鎮(zhèn)早已屬于隔壁的萬榮縣,而司馬遷的故里現(xiàn)在已被認定為是陜西韓城。用河津當?shù)嘏笥训脑捳f,只有薛仁貴是無可爭議的河津人。這也是一種無奈。就說司馬遷吧,一句“遷生龍門”,幾乎是為后世留下一個大迷局。晉陜峽谷讓秦晉兩地隔河相望,這種相鄰相隔的歷史演變中,發(fā)生過很多故事。秦晉之好是大勢,但也時有一些屬于地域文化方面的爭執(zhí)。韓城有司馬遷墓,有一個叫徐村的村子被認為是司馬遷的故里。我二十多年前曾經(jīng)到訪過那里。村子里的馮、同二姓,據(jù)說就是司馬二字拆分后各自添加筆畫形成的姓氏。兩姓人視對方為自己的宗親。
而在河津一面呢,從前也是有過司馬遷墓的,而且本來有碑為證,后被黃河水淹沒從而失蹤了。河津的西辛封村,至今生活著很多姓司馬的村民,他們世世代代堅信自己就是司馬遷的后代。直至清光緒年間的《河津縣志》,在人物類里,司馬遷及其父司馬談都位列其中,被河津人視為本地最大的文化驕傲。龍門本來就是跨越晉陜兩岸的,誰都有資格說自己是龍門的正宗,河津這邊至今保留的龍門村名,就如同韓城那邊留有司馬遷墓一樣,都是鄉(xiāng)賢們堅稱司馬遷屬于自己這一側的鐵證。其實,司馬遷究竟生于何處,祖上又從何而來,這恐怕從來都是各執(zhí)一詞的吧。陷入這樣的無休止論爭實無必要。
如今的河津城,一座九龍塔矗立在河津市的制高點上,每到夜幕降臨,九龍塔的燈光秀就會吸引眾多游人、市民至此觀賞。在燈光閃爍和音樂伴奏中,游人不由贊嘆于河津的自然勝景、人文歷史以及當代的創(chuàng)造成就。置身其中,我對新造的塔和燈光效果充滿好感。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不是要人們抱殘守缺,不是躺在往日的輝煌上面悠然自得,不是津津樂道于曾經(jīng)闊過,而是要以當代人的眼光,當代人的抱負,面向未來的姿態(tài),對傳統(tǒng)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就此而言,與其是爭執(zhí)一兩位千年之前的名人究竟屬于哪一個地方,不如學學先賢們的精神,做好眼前的事情,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站在九龍公園的高臺上,環(huán)視燈光璀璨的河津市區(qū),讓人心生感慨,更感振奮。只有擁有美好的現(xiàn)實,為更加美好的未來去拼搏努力,只有投入創(chuàng)造歷史的進程當中,才能真正擁有過往的歷史。
后土祠:兩河交匯處的生生不息
在山西,萬榮可能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這里是黃河與汾河的交匯處,山西的母親河汾河就是從這里匯入黃河,匯入奔流到海的進程中。兩河交匯,必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事實也果真是,位于榮河鎮(zhèn)汾陰脽上的后土祠,是具有4000年歷史的祭祀之地。立于后土祠的秋風樓更是名滿天下。2000年前,漢武帝劉徹在汾河之上泛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秋風辭》。漢武帝寫不寫《秋風辭》,秋風樓依然在那里,但是,“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的感嘆,那種滄桑和渾厚可以說穿越千年,激蕩起多少人的哀與樂。秋風樓因為文學與帝王的雙重影響力而聲名遠播。今天所見的秋風樓,位置和造型早已不是漢武帝時的情形。我記得20多年前來此參觀時,當?shù)嘏笥丫驮榻B過,秋風樓本在黃河與汾河的交匯處,由于洪水的侵襲,秋風樓經(jīng)過了六七次重修,沖毀再建,以此往復?,F(xiàn)今的秋風樓為清同治年間所建,位置已離開兩河交匯處數(shù)公里,并置于后土祠內,成為后土祠的重要景觀之一。登樓而上,可見每一層都有石碑,同刻一首《秋風辭》。極目遠眺,確有“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慨。
后土祠位于自軒轅時始設的祭地,從堯舜二帝再到夏商周,這里是歷代皇家祭祀大地之神的神圣之所。后土祠是在原來的祭地之上修建的,建造時間正是漢武帝在位之時。它同樣歷經(jīng)了多次洪水沖垮,一再重建,為的是保留這深重的文化密碼。從軒轅時的掃地壇到后土祠,再到北京的天壇地壇,歷代帝王對土地的敬畏,對大地之神的敬仰可見一斑。
萬榮是一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縣。這種傳統(tǒng)之深,讓你感覺到即使是故地重游,觀察人們的談吐、趣味,人們的衣著、飲食,仿佛依然置身在昨天的氛圍中。萬榮是一個具有獨特文化標志的地方。萬榮笑話應當是其里走得最遠、影響日見其大的地域文化符號。我曾經(jīng)到訪過萬榮笑話的發(fā)祥地謝村。四池八井十二巷,說明這不是個一般的小村落。村子的中心廣場上有一株“柳槐樹”,它是槐樹,卻長著柳葉,據(jù)說就象征著這里的一切都非同凡響。萬榮笑話的精髓始終貫穿一個主題,這個主題是一股精氣神,書面點說是固執(zhí)、執(zhí)拗,當?shù)厝税堰@種氣質稱作“ZENG”(四聲),如何寫卻歷來都說法不一。目前出版的萬榮笑話圖書,都用“萬榮72ZENG”來書寫。我記得曾讀過一本當代版的《萬榮縣志》,里邊把萬榮笑話凝聚的這種耿直與執(zhí)著,稱為“咬定青山不放松”。也是一個很好的闡釋。
萬榮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方,歷史上涌現(xiàn)過眾多文化名人。今天的萬榮,亟待一次現(xiàn)代化的提速,以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萬榮的地域文化豐富多樣,充滿歡樂,但這里的人們同時也需要走出一方天地,眺望更遠的地方,擴大視野,更新觀念,以新的姿態(tài)和熱情建設家鄉(xiāng)。萬榮的李家大院我這次是第一次參觀,其闊大,其舒朗,其建筑風格的中西合璧,堪稱壯觀。李家大院的主人是曾經(jīng)留學英國,并與歐人聯(lián)姻后回家鄉(xiāng)安居的。這個故事本身就代表了一百年前萬榮人高遠志向。在秋風樓東西走向的通道里,東面門洞的上面刻有“瞻魯”,西邊門洞上則對應著“望岳”一語。古時萬榮人尚且有此眼光與胸懷,今人則更應高遠才對。我們的先人盡管生活在農(nóng)耕時代,卻有著心系天下的傳統(tǒng)。同在河東,同在黃河之濱的鸛雀樓上,王之渙一定是登高望遠,心情難以平復,于是才會有這樣的感慨:“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比娋褪且环N希望看到更多、看得更遠的欲求表達。“白日依山盡”固然是眼前所見,“黃河入海流”其實已是想象了,在山西永濟是不可能看到渤海的。即使再上更多層樓,想要窮盡“千里目”,幾乎也是不可能的。但人要有這樣的志向,要有這樣的胸懷。萬榮這片熱情的土地,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板棗文化·“青銅”制造
第一次來到稷山。稷山相傳是后稷神農(nóng)氏教民稼穡的地方,稷山之名因此而得。這也注定了它與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不可分割的恒久聯(lián)系。稷山的標志性符號是紅棗,當?shù)厝朔Q之為板棗。山西是紅棗的盛產(chǎn)地,而稷山板棗又是其中的第一品牌。它的特點是皮薄、肉厚、核小。稷山板棗的種植歷史已達兩千年以上。這兩千年的概念是,自漢代以來的棗樹至今仍然存活,不僅還能結棗,而且可摘可食。自漢而下,唐宋元明清,歷代棗樹同在一園,共結果實。千年共食一顆棗,這不是傳說,也不是奇觀,而是伸手可得的驚喜。在棗林里,我們有機會觀看了由棗農(nóng)表演的打井、提水、澆灌的情景演出。不以文藝的標準要求,只感受那種熱烈的氛圍,表演者臉上的表情、手上的動作,就可以欣賞到勞動之美,田園之景。當?shù)卣诒M力打造紅棗文化品牌,建起了規(guī)模宏大的紅棗文化博物館。其中既有關于紅棗的科普知識,也有中國紅棗的種植歷史及地理分布,更有稷山板棗的詳細介紹與展示。
紅棗之于中國,可謂根深蒂固。從專業(yè)的研究角度講,紅棗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起源于中國,另一種是多頭起源說??傊茧x不開中國。紅棗的英文名字也很奇特,叫作“Chinese jujube”或“Chinese date”,中國元素不可剝離。而且從中國種植紅棗的歷史講,其最早的種植地正是黃河中下游。稷山板棗,可謂是正宗的中國棗。
紅棗中孕育著不屈和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自大禹以來,就凝結在中國人所認可的英雄人物的身上。我曾經(jīng)研究過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兑安荨返拈_篇叫作《秋夜》,第一句是這樣寫的:“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边@個關于棗樹的陳述句震驚了很多人,近百年而熱議不止。而根據(jù)有關記載可知,百年前的北京城,棗樹似乎是最常見的樹種,至少是最常見的結果實的樹種。從氣候、土壤、水文等條件而言,棗樹的頑強的生長力,可能是人們選擇它來種植的重要原因。魯迅的寓所其實是個規(guī)模不大的院落,《秋夜》里描寫的兩株棗樹位于“墻外”,是別人家的,據(jù)記載,魯迅自己小小院落里,同樣也種著兩棵棗樹。
紅棗是北方植物,山西之外,山東、河南,以及新疆,都有馳名的紅棗品牌。人們各取所需,選擇的口味可以有多種。不過,來到稷山,方知穿越千年的棗樹可以并列生長,而且都努力地結出紅碩的果實,奉獻給所需要的人們。這可真是對紅棗亙古不變的精神最好的詮釋。稷山也在全力打造板棗文化,提煉板棗精神,加強科學種植,摸索市場規(guī)律。訪客到此,不但可以漫游棗林,與千年棗樹合影,并且可以認領棗樹,獨享棗樹開花結果的樂趣,感受板棗收獲的喜悅。
離開稷山,下一站是夏縣。夏縣是中國第一個奴隸社會夏朝國都所在地,夏縣因此得名。這里同樣是人文薈萃之地。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一是東晉女書法家衛(wèi)夫人,一是《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司馬溫公祠是一處保存十分完好的勝景,內中不但有司馬光父子、兄弟的墓地,更有號稱中華第一碑的奇特景觀。號稱“中華第一碑”的原因之一是碑體的確碩大,通身超過8米之多,即使截成四節(jié)擺放,也如一面墻一樣十分寬大。更重要的,此碑乃宋哲宗題額“忠精粹德之碑”,碑文則是與司馬光同朝的蘇東坡所撰,珍貴之極,堪當用一層樓來專放。我20多年前至此一游時,這里確也像個私家祠堂,古樸的建筑群落在鄉(xiāng)間安置。如今再來訪問,古樸的味道沒變,但周圍的環(huán)境卻完全不是當年模樣,大樹參天,郁郁蔥蔥,芳草萋萋,野花盛開,真讓人有一種美不勝收的愉悅。
在夏縣人心目中,鳴條崗是個吉祥之地。這條橫亙于縣西的丘陵地帶,具有深厚的歷史傳統(tǒng),發(fā)生過眾多歷史事件。今天的鳴條崗,則是夏縣經(jīng)濟發(fā)展最好的區(qū)域,在夏縣發(fā)展勢頭良好的企業(yè),大都坐落在這一區(qū)域內。我特別感到欣喜的是,之前時常從藝術家韓美林、吳為山那里聽說的專做青銅藝術品的衛(wèi)恩科先生,得以在此次訪問時相見。同行的文友們一路看來、聽來,無不驚訝,那么多精美的青銅國禮,那么精美的大師雕塑作品,那么多熟悉的城市地標性雕塑,原來都是在山西夏縣這么一個居于鄉(xiāng)村的企業(yè)制造的。因為大家都是來自文藝界的,看到近二十年來許多國家級文藝大獎的獎杯,同樣都是夏縣制造,更是驚嘆不已。這樣的制造之所以能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與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肯定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同時也與當代夏縣人矢志不移的努力、勇于創(chuàng)造的意志、不斷開拓的進取、廣泛交流的熱情有著必然聯(lián)系。從這些人身上,我聽到的都是充滿自豪、自信的表達,看到的都是前程似錦的景象。我想,悠久燦爛的歷史、深厚的人文底蘊、星光耀眼的人物,這些既是我們文化上的驕傲,更應成為當代人前行的動力。只有胸懷遠大,眼光向前,朝著未來的目標去扎實努力地奮斗拼搏,歷史的底色才會在當代發(fā)散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運城人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也在這條道路上穩(wěn)中求進。有著數(shù)千年輝煌歷史的河東大地,正在開放著面向未來的希望之花。
(作者:閻晶明,系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