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敬:菜廠胡同7號與我的80年代
原標題:菜廠胡同7號:我的80年代
我于1979年夏由北京南池子的普慶前巷搬家到菜廠胡同7號,直到1990年4月搬離,整整住了11年。我的80年代是在那里度過的。如今我離開菜廠胡同已30年,就目前的居住條件而言,應該說,比當年好多了。但我還是很懷念在菜廠胡同的那些日子,那是很緊張、很窘困,但也很出活的時光。我的頭幾本書都是在那條小巷、那間平房中誕生的,我堅定地踏上詩歌評論的道路,也是從那里開始的。
菜廠胡同是北京王府井大街路西的一條胡同,明清時為皇家御膳房所需蔬菜、水果等的貯存地,由此得名。菜廠胡同7號這所院落,當年是清末大學士那桐的祠堂,格局比一般的四合院要大,中心部位為祠堂主體,左右各有一個跨院。當時院內(nèi)住了21戶人家,是個超級大雜院了。我住的是西南角的一間西房,大約13平米。放上一張雙人床,一個大衣柜,一個寫字桌,兩個書架,兩個書柜,兩個簡易沙發(fā),就已經(jīng)是滿滿當當了。吃飯時只能打開一個活動的方圓桌,吃完飯就折起來。沒有暖氣,用蜂窩煤爐取暖,冬天最冷時,室溫只有8度,我坐在靠北窗的書桌前寫作,手上常常要戴手套。我菜廠胡同這個家,雖然狹小、簡陋,但偏處一隅,關(guān)上房門自成一統(tǒng),倒也可以鬧中取靜了。這里還有個便利之處,就是緊鄰王府井大街,胡同口對面就是東安市場。東安市場內(nèi)原有好幾家舊書店,后合并為中國書店,就開在緊對著菜廠胡同的市場大門內(nèi),離我住的菜廠胡同7號不過幾十米。這為我選書、購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有時我在寫作中突然發(fā)現(xiàn)要查一下引文或工具書,手頭又沒有,就放下筆到東風市場的中國書店去找,通常都能解決問題。
詩歌評論家鄒建軍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吳思敬:小巷踱出高妙手》,談到我在菜廠胡同的生活與寫作情況,說我“住在王府井菜廠胡同的一所弄堂里,他常是白天登講臺,深夜在方格上開夜車,只有晚飯后的黃昏,才慢慢悠悠地踱步在王府井大街的樹蔭下,沉思,沉思……?!编u建軍先生所言,大致符合我當年的情況,不過,他描述的我在王府井大街獨自踱步情況并不多,實際上更多的是抱著兩三歲的兒子在王府井漫步。那時人民日報社還在王府井,報社門前有一排報欄,報欄的下邊是木框打成的方格,上邊是玻璃門,里面貼著當天的報紙。有一次我只顧看報,兒子的小腦袋不小心鉆進報欄下邊的木格里出不來了,怕蹭破他的臉,費了好大的勁才弄出來,急出一身汗。
菜廠胡同所在的王府井地區(qū),不光有百貨大樓、東安市場,是北京的商業(yè)中心,同時也是文化中心。這里有《人民日報》社,有中央美術(shù)學院,有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有工藝美術(shù)服務部,有全市最大的新華書店、外文書店,還有新華書店的內(nèi)部發(fā)行部。許多朋友來王府井買書、購物,順便來我家坐一坐,聊聊天,也是很自然的。1983年我開始擔任《詩探索》的責任編輯,謝冕、丁力、楊匡漢、劉士杰、劉福春、樓肇明等詩探索同仁多次來我家,或談詩壇情況,或交流稿件。至于江河、顧城、楊煉、林莽、一平等朦朧詩人來得就更多了。談的話題多與書相關(guān)。一次江河帶來一位新的朋友方晴,他是詩人沙鷗的兒子。江河說方晴每星期都會騎自行車把北京的主要書店跑一遍,凡是他想要的新書都不會錯過。方晴后來為大家更熟悉的筆名是止庵,他能寫出那么出色的書話、隨筆、作家傳記,跟他在追蹤圖書方面下的功夫是分不開的。80年代初,國內(nèi)出版的國外文藝理論著作還不多,所以在六、七十年代流行的“黃皮書”、“白皮書”還十分緊俏。我最早讀到周煦良等翻譯的《托?史?艾略特論文選》,就是一本白皮書,是江河借給我的,不太厚,但收了《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等重要論文。艾略特這本白皮書,成為我的案頭書很長時間,后來才被王恩衷編譯的《艾略特詩學文集》所取代。
朋友們來我家喝茶、聊天,交流詩歌……有時忘乎所以,甚至在我這屋里舉行即興的朗誦會。我妻子回憶,有一次她下班回來,推著自行車剛一進院,就聽到我房間里傳出的高聲朗誦聲,她心想這是誰呀,進門才發(fā)現(xiàn)是任洪淵在朗讀他的新作。反正我這小屋偏處大院的一隅,即使說笑、朗誦的聲音鬧翻了天,也沒人干預。來訪的朋友多,有時我不在,他們往往在門上留個條就走了。但丁力先生比較特別,他知道我的房子在角落里,不好找,進了大門就高聲大叫:“吳思敬,吳思敬……”我聽到后,趕緊答應,迎出來。有時我不在家,他高叫幾聲,沒人答應,他便折身返回了。有些詩人是來過而未遇的,像伊蕾,當時還叫孫桂貞,是在門上留過條才知她來過。有些詩人來訪但沒有留條,多年后在偶然的機會下才知他曾來過。暨南大學博士蘇文建2013年3月曾給我一封電子郵件,轉(zhuǎn)達了貴州詩人啞默給他郵件中的幾句話:“文?。耗闾岬降膮撬季聪壬?,1986年夏,黃翔、我等一行四人北上,曾于8月14日(周四)下午去拜訪過他。那時他尚住北京王府井大街附近的菜廠胡同,但那日他沒在家,未遇……沒想事情一隔就二十七、八年!”看了這封郵件,我才知當年貴州曾有兩位詩人來過我家,啞默后來是見過的,但黃翔卻始終緣慳一面。對我來說,這些學者、詩人來做客,“與君一席語,勝讀十年書”,使我拓展了眼界,溫暖了心靈,特別是這種個人接觸,彼此不設(shè)訪,才能心心相通,才能感受到他們真正的內(nèi)心世界,包括某些他們作品中沒有寫出的深層次的東西。
我在菜廠胡同的80年代,是打開國門的時代,隨著經(jīng)濟領(lǐng)域的對外開放,外國的精神文化產(chǎn)品也紛至沓來。尤其是20世紀以來西方的哲學、美學、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學著作,以及各種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的文學作品,讓我國的詩人和評論家眼界大開,也為我個人詩學研究的深化與創(chuàng)新,提供了豐厚的精神資源。那時我雖不能像方晴一樣,每周把北京市的主要書店跑個遍,但守在家門口的王府井新華書店及東安市場的中國書店,卻是經(jīng)常光顧的。于是我的藏書迅速膨脹起來,書架、書柜放不下了,又沒有空間添置新的,就在書架、書柜上層層搭板,直頂?shù)教旎ò?。書多了,不能閑置,我就給自己定下一個雷打不動的計劃,每天看理論書籍至少50頁。這個計劃定下來,果然有效。以心理學方面的圖書來說,70年代后期,我曾在北京圖書館看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釋夢》;進入80年代后,看了高覺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學史》,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馬斯洛的《存在心理學探索》、皮亞杰的《兒童心理學》、托馬斯?貝納特的《感覺世界》、科瓦廖夫的《文學創(chuàng)作心理學》,金開誠的《文藝心理學論稿》,滕守堯的《審美心理描述》,還有當時剛剛引進的“認知心理學”,我讀的是北師大教授的打印本講義……大量的閱讀為我80年代寫下的幾本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我覺得,80年代給我從事的詩歌評論工作提供了寬松的研究環(huán)境。改革開放向縱深發(fā)展,伴隨著思想解放的春雷,詩歌也沖破了禁錮詩壇的樊籬,它以頑強的生命力穿透板結(jié)的土壤。這樣一種時代氛圍不能不對我的詩歌評論事業(yè)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我1965年大學畢業(yè),1966年“文革”爆發(fā),在“四人幫”極左路線的肆虐下,詩壇一片凋零,根本沒有從事詩歌評論工作的可能。只有在改革開放,實現(xiàn)了一系列撥亂反正后,我才可能在舒暢的心境中研讀理論、閱讀詩歌,才能在文章中說出自己的真心話。
由于我與“朦朧”詩人交往較多,再加上我妻子就是與朦朧詩人同屬于一代的“老三屆”,因而我深深地理解這代詩人的處境與心態(tài),所以在1980年開始的“朦朧詩”論爭中很自然地就站在支持朦朧詩人的一方。先后寫出《要允許“不好懂”的詩存在》、《說朦朧》、《時代的進步與現(xiàn)代詩》等文章,并為顧城、江河寫出了關(guān)于他們詩歌的首篇評論。寫顧城評論時,不只與顧城多次深談,而且前往總后大院訪問顧城的父親顧工和母親胡惠玲。寫江河評論時,江河給提供了他“文革”期間抄錄的中外詩人的名篇,為了把我們倆人對話的內(nèi)容保留下來,我還臨時去百貨大樓買了一個盒式錄音機。也正是在“朦朦詩”論戰(zhàn)的大背景下,我感到詩歌理論建設(shè)不能滿足于零敲碎打,要切實提高理性思辨能力,要構(gòu)建我們這個時代的新詩理論體系。于是萌發(fā)了把自己關(guān)于新詩的主張寫成專著的想法。恰好這時工人日報社有意為全國職工文學創(chuàng)作編一套詩歌教材,找到了我,搭橋的人便是詩人王恩宇。我與王恩宇在“文革”期間相識,他當時是北京第一機床廠的技術(shù)員,從50年代開始寫詩,曾參加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的職工詩歌創(chuàng)作班,聆聽過許多著名詩人的講座。在那沒有詩的日子,我們經(jīng)常為了詩而互相走動。他的家在呼家樓第一機床廠的平房宿舍,面積很小,沒有餐廳,就在地上擺一張小方桌吃飯。我去了,我們就坐在小板凳上喝茶、聊天。王恩宇比我大五六歲,他詩歌圈入得早,知道很多五六十年代詩壇的掌故。有時他也拿出正在寫的詩稿,與我交流。80年代初期,中央辦公廳機要局為提升干部職工的文化水平,辦了一個中南海職工業(yè)余大學,我在那里兼課。這一時期,中南海的毛澤東故居菊香書屋及流水音等景區(qū)曾一度對外開放,但參觀票非常緊俏,很難得到。我由于在那里兼課,受到照顧,優(yōu)先得到了參觀票,帶著我的父親和在上小學的兒子參觀了久已向往的中南海,并在那里留下我的首張彩色照片。我想到王恩宇在60年代曾寫過一首政治抒情詩,叫《中南海,我心中的海》,影響很大,但他卻從來沒有進過中南海。我便通過機要局的有關(guān)領(lǐng)導,搞到了兩張票,請王恩宇夫婦參觀了中南海,王恩宇為之興奮不已。80年代前期,王恩宇以工人詩人的身份調(diào)入《工人日報》社文藝部任編輯,主要負責編詩。1984年春夏之交,王恩宇陪同《工人日報》文藝部主任于在淵來我家,向我約稿。說是《工人日報》社與中華全國總工會宣教部聯(lián)合主辦了“全國職工文學創(chuàng)作函授講座”,請我為這個講座撰寫一部詩歌教材,每月刊載一講,每講約三萬字,共十講。這是一件大活,我考量了一下:多年來我積累了一大批關(guān)于詩歌的資料;進入新時期以后,結(jié)合詩壇現(xiàn)狀思考關(guān)于詩歌的問題,又寫了一些詩歌散論,正好通過寫這部教材把我對詩歌的思考系統(tǒng)地整理、提升一下,于是我便把這個任務承擔下來。當時約定由王恩宇做這部教材的責任編輯,負責初審并與我直接聯(lián)系。文藝部的領(lǐng)導申宜芬、于在淵復審,還另約了那時已轉(zhuǎn)業(yè)到工人出版社的詩人雷抒雁為特約編審。我接受了這個約稿后,才知道壓力太大了。因為“全國職工文學創(chuàng)作函授講座”要像期刊那樣固定出刊,每月一期,不能拖延。所以根本不可能像寫一般文章那樣慢工細磨。而我又承擔著繁重的教學與科研任務,每周兩個半天上課,一個半天政治學習,工作量滿滿的。我住的菜廠胡同7號,星期日來的朋友多,干不成活,于是我每周日就騎上自行車到文津街北京圖書館或國子監(jiān)首都圖書館去寫。晚上點燈熬夜更是常事。經(jīng)過10個月的艱苦拼搏,終于把這部教材完成了。這期間王恩宇不辭辛勞,多次奔跑于我家與報社之間,關(guān)心、督促最勤。有時候,他來家取稿,而我還在修改、潤色,他就坐在沙發(fā)上靜等,一等就是一兩個小時。當然我也不能總讓王恩宇等,時間來得及我會給他送去。1984年10月13日我的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今天到首都圖書館去改‘詩的運動與時空’一稿,終于在閉館前改完,我要給王恩宇直接送去,可無論如何還要再看一遍。但首都圖書館是不能呆了,我就騎車到了安定門立交橋,發(fā)現(xiàn)橋西地鐵新車站的西邊,新修了一個像是汽車總站的小廣場,還未啟用,便在那里看稿子。不到半小時,天黑了下來,只好又搬家,這回搬到了28路終點的一個路燈下,在一個長著草的沙石堆上,墊著報紙看完了,七點鈡,送到王恩宇處”。當時寫作的緊張與窘困的情況,可見一斑。詩歌教材刊登后,反映良好?!豆と巳請蟆吩l(fā)表安徽省馬鞍山市《馬鞍山報》社的陳亞東同志所寫的《講座提高了我的詩歌水平》一文,內(nèi)稱:“我特別感謝詩歌教材撰寫者吳思敬老師,他運用現(xiàn)代社會學、心理學、美學及各種有借鑒價值的原理(包括中國古典文學)和手段對詩歌進行宏觀、微觀的分析,讓人大開眼界,我有時看著看著就情不自禁地叫好。我已發(fā)表在省、市報紙上的詩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吳老師的啟發(fā)。現(xiàn)在,我能夠比較正確地運用通感、意象和主題多角度等手法創(chuàng)作,詩歌寫作水平大有長進?!弊x到這些來自基層的詩歌作者的評語,我深感欣慰,因為我的付出、我的勞動畢竟還是有價值的。在王恩宇建議下,我對這30萬字的稿子又作了些加工,調(diào)整體例,刪除枝蔓,訂正文字,命名為《詩歌基本原理》,交給工人出版社。緊接著,工人出版社的牛志強先生作為責任編輯,盡心盡力,嚴格把關(guān),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審閱、加工、校訂了全書,由工人出版社于1987年2月正式出版,首印1萬余冊,一年后又加印1萬余冊,均很快銷完?!对姼杌驹怼肥俏业牡谝槐驹妼W專著,這本書盡管是作為教材而寫的,但我并沒有停留在一般詩歌概論的層次上,而是放開眼光,在我國詩歌理論研究中較早引進并運用系統(tǒng)科學方法和心理學方法,注意從詩歌的歷史和現(xiàn)狀出發(fā)把握詩歌的特殊性,在詩的觀念上、在詩歌理論的構(gòu)架及體系上均有一定的突破與出新,因而于1992年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yōu)秀成果獎。詩人王恩宇已于2006年因病逝世,每當我拿起手頭這本已絕版的樣書,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伴隨著對詩人王恩宇感恩的回憶。
20世紀80年代除《詩歌基本原理》之外,我還完成了《寫作心理能力的培養(yǎng)》、《詩歌鑒賞心理》、《心理詩學》等幾部專著。《寫作心理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主要不是談詩歌的,但是寫作過程中對心理學理論的研習,以及對寫作心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思考,卻對我后來幾部作品的選題及寫作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1985年正是在文學界方法論討論的高潮中,《詩刊》社開辟“詩歌研究方法筆談”欄,約我為該欄撰稿。我即根據(jù)自己對心理批評的理解,寫出《用心理學的方法追蹤詩的精靈》一文。此文從今天看來,已是明日黃花,惟就我個人而言,倒也并非湊湊熱鬧的敷衍之作,而是融入了我那時正在使用的研究方法的某些心得,并在我后來寫的幾部書中有所體現(xiàn)?!对姼梃b賞心理》是一部以心理學觀點探討詩歌鑒賞一般規(guī)律的專著,該書闡述了詩歌鑒賞的心理條件、心理流程,剖析了詩歌讀者的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描述了鑒賞的心理狀態(tài)與效應等,是把心理學與詩歌鑒賞相結(jié)合的帶有一定開拓性的成果。《心理詩學》是《詩歌鑒賞心理》的姐妹篇,著眼于用心理學的方法考察追蹤詩歌的生成原理,比較完整地展示了詩人創(chuàng)作心理活動的構(gòu)架和全過程,落腳點則在新的詩學體系的建設(shè)上。《心理詩學》于80年代完成,出版于90年代,并于1998年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20世紀80年代“五四”詩學傳統(tǒng)的回歸,使我的詩學研究找到了與傳統(tǒng)相聯(lián)系的精神紐帶。新詩是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才得以誕生并成長起來的。但后來由于戰(zhàn)爭以及戰(zhàn)時文化在和平年代的沿襲,新詩與“五四”精神漸行漸遠。進入新時期以后,理論界開始銜接“五四”傳統(tǒng),展開了自覺的人性探求,開始了對人的生存權(quán)利和人的尊嚴的呼喚。這種以人為目的的詩歌寫作在新時期有著明顯的表現(xiàn)。而詩歌評論者也才能從狹隘的為政治服務、為階級斗爭服務的枷鎖下解脫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80年代所寫的詩歌評論著眼于以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美學批評來衡量詩人詩作。這階段我的評論對象之所以多為朦朧詩人,以及艾青、牛漢、邵燕祥、趙愷等“歸來詩人”,就在于這些詩人的作品鮮明體現(xiàn)了“五四”傳統(tǒng)在今天的延續(xù)。80年代是打開國門的時代,沒有外國人文學科理論和詩學文化的引進,我不可能在《詩歌基本原理》中嘗試用系統(tǒng)論、信息論的觀點闡釋詩歌在客觀世界中的位置,也不可能汲取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以及弗洛伊德、榮格的理論,寫出《心理詩學》與《詩歌鑒賞心理》。因此,直到今天,我依然十分懷念80年代那種開放、自由、暢所欲言的學術(shù)環(huán)境,懷念我在菜廠胡同7號陋室中的讀書與寫作生涯。
1990年4月,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離開菜廠胡同7號,搬到朝陽區(qū)芳草地西街5號樓,開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1990年12月13日收到我的學生李林棟的來信,稱他“剛從西雙版納回來,我現(xiàn)在手里事尚多,十分留戀菜廠胡同7號您的小屋,那里曾是您的工作室,也可謂我心靈歇息的佳所。可惜,這一方鬧市幽地如今也物是人非了……”
隨著王府井地區(qū)的建設(shè)拓展,如今我所住過的菜廠胡同7號院已不復存在,成了由東安門大街通向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一條嶄新的馬路的一部分。但在我看來,菜廠胡同7號沒有消失,它和20世紀80年代那段喧鬧的、熱烈的生活,永遠鮮活地保存在我的心底。
(原載《名作欣賞》2022年8月號“精神肖像?吳思敬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