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大家風范,兒童情懷
梅杰新近出版《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一書。稍早,劉緒源出版了《中國兒童文學史略》,對比這兩部著作,有兩大差異:
其一,劉緒源的《中國兒童文學史略》在時間范疇上定格在1916年—1977年。而梅杰的《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將1978年—1999年定位為重建期,將2000年之后稱為分化期。很明顯,梅杰比劉緒源的兒童文學史時間范圍更廣。
其二,《中國兒童文學史略》的內容較為精簡,偏向對中國兒童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品的評析。反觀梅杰的《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在內容上要更加全面,并充滿細節(jié),文學史的脈絡更加清晰、完整,對史料的挖掘更令人折服。梅杰借用蔣風、朱自強的提法,將中國兒童文學史分為史前期(古代)、孕育期(清末民初)、誕生期(1917—1927)、發(fā)展期(1927—1937)、挫折期(1937—1949)、新生期(1949—1959)、斷裂期(1960—1978)、重建期(1978—1999)、分化期(2000年至今)。梅杰對中國兒童文學史的劃分是科學的、嚴謹的。
朱自強說“中國兒童文學是‘現代文學’”,即具有現代性的文學,他反對中國兒童文學“古已有之”一說,梅杰在《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中更是嚴謹地將古代稱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史前期”?,F代兒童文學就是對兒童本位的堅持。梅杰對“兒童本位”一以貫之,他在《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緒論中說:“中國兒童文學史的無數事實證明,堅持和弘揚兒童本位論的時代,兒童文學就容易出現佳作;而批判、背棄兒童本位論的時代,兒童文學就佳作寥寥。”兒童本位論構成了《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的重寫評價標準。
兒童文學并不只是寫給兒童看的,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吸引著成年人,解釋這種現象,就不禁要提到梅杰在2015年提出的創(chuàng)新性學術觀點——“泛兒童文學”。貫穿于《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的紅線,除了兒童本位論的準繩以外,更有泛兒童文學這一新型學術觀點。
梅杰對兒童本位的堅守,同時具有泛兒童文學視野,讓本書成為一部充滿“大家風范”和“兒童情懷”的重磅之作。
(作者:武漢傳媒學院劉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