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比爾,或兩個國度》:“盛世哀歌”
1845年,英國小說家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青年英格蘭”三部曲的第二部《西比爾:或兩個國度》(Sybil, or the Two Nations)問世,風靡一時。小說描繪了十九世紀中期英格蘭社會的真實狀況,被譽為維多利亞時代最負盛名的“政治小說”之一。巧合的是,恩格斯在同年出版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也認為隨著貧富差距加大,英國事實上已分裂為“兩個國度”——“工人比起資產階級來,說的是另一種習慣語,有另一套思想和觀念,另一套習俗和道德原則,另一種宗教和政治。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他們彼此是這樣地不同,就好像他們是屬于不同的種族一樣”。恩格斯本人顯然注意到了他和迪斯雷利的相似之處——他在1892年德文版中加入一則注解:“大家知道,狄思累利在他的長篇小說《神巫,或兩種民族》中,幾乎和我同時說出了大工業(yè)把英國人分為兩種不同的民族的見解。”
維多利亞女王治下的大英帝國外表光鮮,有太平盛世之美譽。事實上,早在迪斯雷利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之前,英國就享有“世界工廠”的稱號:它的工業(yè)生產總值約占全球三分之一,鋼鐵和煤炭產量占世界半數(shù);此外,英國商船縱橫全球,繁盛的殖民地“貿易”將世界各地財富源源不斷運回母國,倫敦由此也成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它的國土面積超過三千三百萬平方公里,是當之無愧的“日不落帝國”。毫無疑問,英國率先發(fā)動的工業(yè)革命為本國經濟注入了巨大活力,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與此同時,這一場變革也深刻改變了英國的社會結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擴大了貧富差距,使得英國社會最終淪為貧富之間存在不可逾越鴻溝的“兩個國度”。
日后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1868﹑1874-1880)的迪斯雷利政治嗅覺異常靈敏。1830年代后期憲章運動興起之初,他便滿懷憂慮,擔心這場運動將會動搖英國君主制的根基。根據(jù)傳記作家的看法,迪斯雷利選擇以小說而非政論文形式探討這一社會問題,乃是因為這是普通民眾最喜聞樂見的方式,且影響深遠——二十世紀初梁任公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中倡言“欲新政治,必新小說”很大程度上便受此啟發(fā)。正如小說副標題“兩個國度”所示,《西比爾》旨在揭露“饑餓的四十年代”造成英國社會矛盾激化,一場暴力革命已迫在眉睫?;谧h會社會調查委員會藍皮書(Parliamentary Blue Books),加上作者本人在北方制造業(yè)城鎮(zhèn)考察時的親歷親見,迪斯雷利以1840年代歐洲革命和憲章運動為背景,著力描繪工人階級、女性和童工等弱勢群體所遭受的壓迫和剝削(包括但不限于低薪、惡劣的住房和工作條件),以及工業(yè)城鎮(zhèn)的骯臟環(huán)境和悲慘景象,并將這一英國社會病歸結為英國社會整體的道德墮落,尤其是統(tǒng)治階級的貪婪自私和底層民眾的麻木不仁。
《西比爾》主要講述貴族青年查爾斯·埃格雷蒙特(Charles Egremont)社會良知逐漸覺醒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西比爾是工人激進分子沃爾特·杰拉德(Walter Gerard)之女,深受工人階級愛戴;男主外出進行社會調查,途經一座修道院廢墟,與杰拉德父女邂逅,隨后又結識憲章運動理論家斯蒂芬·莫利(Stephen Morley)。男主的哥哥馬尼勛爵(Lord Marney)殘酷壓榨農場工人,激起勞工階層強烈反抗——他們發(fā)布“人民憲章”,要求捍衛(wèi)自身權利,消除社會不公。當憲章運動由和平請愿升級為暴力革命后,雙方斗爭趨于白熱化。起義人群奮力攻打莫布雷(Mowbray)城堡,杰拉德試圖阻止暴力升級,反被領兵前來解圍的馬尼伯爵殺害,馬尼伯爵則被憤怒的群眾用石塊砸死。攻入城堡的暴民慶祝革命勝利,喝得大醉酩酊,隨后點燃整座城堡,與之同歸于盡。埃格雷蒙特在危急關頭拯救了西比爾;婚后,他放棄貴族頭銜,二人安享平靜生活。小說的這一結局意味深長:原本分屬“兩個國度”的青年男女結為連理,合二為一,預示著分裂的英格蘭最終走向和諧與安寧。這是迪斯雷利本人的政治抱負和社會理想——日后他也將余生奉獻給了這一高遠的理想。
小說最精彩之處是開篇不久埃格雷蒙特與斯蒂芬·莫利的一段對話:前者不無自豪地宣稱“我們女王陛下統(tǒng)治的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國度”,后者則反唇相譏,“哪一個國度?要知道,她統(tǒng)治的可是兩個國度……兩個涇渭分明、相互隔膜的國度。他們的習慣不同,想法各異,感受有差,對彼此的無知簡直像不同地區(qū)的住民,甚至是來自不同星球的訪客。他們養(yǎng)育各自的兒女,享用各自的食物,遵從各自的禮儀,并且遵循各自的法律”?!@也是維多利亞時代早期英格蘭社會的真實面貌。
小說一開始,埃格雷蒙特便對小鎮(zhèn)馬尼做出了總體評判:“自諾曼征服后,現(xiàn)如今英國的農奴制體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完備,那些勞動者無力選擇或更換他們的主人,仿佛他們是生而為奴”——在這位青年貴族看來,所謂“機械時代”(The Mechanical Age,卡萊爾語)的產業(yè)工人,其處境尚不及中世紀封建莊園的農奴。鎮(zhèn)上根本沒有任何公共建筑,沒有教堂和市政廳,更沒有劇院和圖書館,只有位于小鎮(zhèn)主街道上一些破舊的小門店,骯臟而狹窄。這里充斥簡陋而喧鬧的作坊與工場,“錘子和銼刀的聲音從未停歇,令人作嘔的水溝、成堆的肥料和積水池的污穢,是麻風病和瘟疫的溫床;這里散發(fā)的惡氣足以污染整個王國,使得整個國家籠罩在熱病和瘟疫之中”。
據(jù)埃格雷蒙特觀察,小鎮(zhèn)馬尼不僅缺乏公共設施,連最基本的生活設施也得不到保障,個人住房條件尤為惡劣:“這些廉租房破爛不堪,通常最多只有兩間屋,而無論一家有多少人,都不分男女老少,擠在一間屋里睡覺?!备F人的生存環(huán)境不僅擁擠逼仄,而且有礙健康,毫無人性化可言:“墻面不停淌水,屋頂破舊透光,即便在嚴冬也無壁爐取暖。賢良偉大的母親忍受著分娩帶來的神圣劇痛,為我們冷漠麻木的文明社會送來了新的犧牲品……比起分娩時的痛苦,她不得不承受三代人的注目,令人無比難堪;而她即將出世的孩子的父親,正蜷縮在陋室的另一隅,飽受斑疹傷寒的折磨;或許正因他終日受困在這污穢不堪的住處,才使得疾病入侵血管,而他剛出世的孩子則已注定將成為下一個受害者?!?/p>
這些廉租房的墻上沒有門窗——既不能遮風避雨,也無法通風采光;潮濕腐臭的茅草屋頂散發(fā)出一股植物腐敗后的瘴氣,“夏日里窮人若是想讓微風換換屋內的濁氣,敞開屋門只能聞到戶外糞堆散發(fā)出來的各種臭味”。這些房屋地勢低洼——通常低于門外的路面,而屋內全是未經鋪砌的毛坯地面,由此導致屋內常年潮濕,一下雨房屋就會淹沒,全家人只能手忙腳亂,“將門從鉸鏈上卸下,以便給嬰兒騰出容身之地”。
與惡劣的生活條件相比,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更為糟糕:迫于生活壓力,連家中的婦孺也要外出勞動,“在礦工的隊伍里——唉!有男有女,他們的穿著和言談舉止,讓人根本無從分辨;而其中有一些將會是——或已經是——英格蘭人的母親!……一個小女孩,在黑暗、險峻又泥濘的地下隧道里,手腳不停,拖拽一筐又一筐煤炭,如此度過每日的十二小時,甚至十六小時:而這一切,似乎并未引起廢奴協(xié)會的注意”。
在此,迪斯雷利滿腔悲憤地指控英國政府:竟然任憑兒童在地下礦井這人間煉獄中慢慢長大。窮兇極惡的工場主采用了“最新”的發(fā)明——只有在煤車通過的時候,監(jiān)工才會打開礦道風門,其余時候,這扇門始終緊閉,而“礦井的安全和井下工人的性命皆系于此”。根據(jù)工人領袖杰拉德的統(tǒng)計:當?shù)鼐碌V工的平均壽命是十七歲;在新生兒中,五歲前夭折的超過半數(shù)——在和平盛世,這樣的數(shù)據(jù)可謂觸目驚心。瘟疫是貧民早夭的原因之一,但顯然并非最主要的原因,正如杰拉德所說:“過去誰都有可能感染瘟疫?,F(xiàn)在英格蘭的瘟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只有窮人感染瘟疫……工匠和農民家中每年患斑疹傷寒的人數(shù)相當于整個威斯特摩蘭郡的人口?!?/p>
迪斯雷利將造成人民苦難的根源主要歸咎于統(tǒng)治階級的自私貪婪——他們“鼓吹建立僅以財富和辛勞組成的烏托邦,并在哲學詞藻的掩蓋下壓榨民眾,攫取財物,積累資本,這就是過去十二年間歷屆英國政府所拼命追求的一切”。不僅如此,他們熱衷于撈取政治資本(選票)并以之作交易,而對民生之多艱毫不在意,正如同時代小說家狄更斯筆下人物萊斯特·德洛克爵士——“以候選人的身份發(fā)表演說,就像一筆可觀的訂單立即執(zhí)行”,而把另外兩個屬于他的議會席位當作“不太重要的零售訂單,寄發(fā)給下面的人”。終其一生,迪斯雷利對“英式”民主制深惡痛絕,正是因為他早已洞悉其奸詐和虛偽——這也是他后來成為英國君主制堅定捍衛(wèi)者的重要原因。
但與此同時,迪斯雷利對底層民眾的冷漠愚昧更為痛心疾首——為參加熱鬧非凡的賽馬會,賭民前一晚就早早來到賽馬會館,他們“一想到第二天的比賽就心跳不已,同時又為如何贏得賭注而絞盡腦汁”。像富商和議員一樣,他們急匆匆地趕赴致富之路,幻想一夜暴富——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惡意延長工人勞動時間的小作坊主,還是變著戲法壓低工資的馬尼勛爵(他每周只付給農場工人八先令,理由是:“工人工資越高就越會變壞;他們只會把錢在啤酒店里揮霍掉”),他們的精神氣質(即市儈氣)可謂毫無二致。在迪斯雷利看來,這是英國長期片面奉行功利主義學說造成的必然后果:邊沁、密爾等人鼓吹的功利主義既是英國社會的強心針,也是安慰劑——結果使得英國成為充滿中庸和市儈習氣的“小店主國家”。
賭博和炒股是當時社會流行的時尚。此外,不知從何時起,“放債欠債也成了國民習慣”;更糟的是,“賒購成了所有交易的主宰,而不是偶爾為之的輔助手段”,由此則助長了“不誠實之風”——在信貸原則的支配下,英國的“對外貿易無異于賭博,國內貿易則呈現(xiàn)出惡性競爭”。這一惡性競爭的結果是社會道德整體滑坡——超長的工時,微薄的酬勞,有礙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居高不下的新生兒死亡率,等等,種種因素的合力最終加劇了這種人性的退化和社會的分裂。
這是維多利亞盛世的陰暗面,也是卡萊爾所謂“英格蘭現(xiàn)狀問題”(The Ques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England)的真實寫照。據(jù)官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西比爾》發(fā)表三年前,即1842年,英國一千六百萬人口中有一百萬處于貧困線以下,依賴政府救濟。利茲十五萬人口中有兩萬人平均每周生活費用只有約十便士。在威爾士,每十一人中便有一名乞丐。詩人托馬斯·胡德在《襯衫之歌》中所謂“面包昂貴,血肉低廉”顯然并非夸大其辭。這一現(xiàn)狀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憲章運動——恩格斯預言,只要“稍加推動”即能“引發(fā)雪崩”;而桂冠詩人丁尼生則仿佛看見“一個饑餓的民族緩緩走來,/猶如雄獅匍匐逼近……”。針對這一現(xiàn)狀,卡萊爾本人在《過去與現(xiàn)在》(Past and Present, 1843)一書中提出了嚴厲的社會批判:“英國的狀況——公正地說,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危險也是最奇特的狀況之一。英國充滿各種各樣的財富,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成果綽綽有余,而且到處都非常充足……可是在過剩的充盈中,人民卻死于饑餓?!?/p>
從某種意義上說,迪斯雷利的《西比爾》堪稱是卡萊爾思想學說的文學呈現(xiàn)。在《憲章運動》(1839)一文中,卡萊爾寫道:“當前工人階級的狀況已釋放出不詳?shù)恼髡住薄唧w而言,這是一種因工人大眾困窘的生活狀況、上層的漠然態(tài)度和社會整體信仰缺失所造成的民怨的聚集。“兩個國度”中貧窮一方的生活狀況不僅會在物質和生理層面造成惡果,更會對英國整體社會道德倫理構成威脅。借助于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迪斯雷利深刻地揭示出“英格蘭的現(xiàn)狀問題”不僅是經濟層面的貧困問題,更是精神層面的道德危機——隨著“社會傳統(tǒng)建制的崩壞,一種具有毀滅力量的危險情緒正在醞釀”。
深受卡萊爾學說影響的《西比爾》“對維多利亞時代社會黑暗面的揭露,尤其是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描寫比狄更斯的《荒涼山莊》還要大膽、深刻和全面”。從文學史的角度看,它確實影響了一大批同時代(及稍后)的文學作品,如查理·金斯萊(Charles Kingsley)的《酵母》(Yeast,1848)和《奧爾頓·洛克》(1850),蓋斯凱爾夫人的《瑪麗·巴頓》(1850)和《南方與北方》(1855),以及狄更斯的《艱難時世》(1854)等,可謂“開英國政治小說之先河”。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西比爾》這一曲“盛世哀歌”,迪斯雷利一方面對勞動階層的苦難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對憲章運動也提出質疑,認為憲章派領袖空有理論,但缺乏實踐才能,根本無力領導人民取得社會改進;同時他也斷言,“人民并不強大;人民永遠不可能強大。他們維護自我的努力只會以苦難和混亂告終”。當然,縱觀全書,迪斯雷利的矛頭主要還是指向當時顢頇無能的統(tǒng)治階級,正如他在小說結尾處所言:英國社會的現(xiàn)狀是一個謎,“在這個巨大的謎團中,所有的思想和事物都以別樣的方式和名稱呈現(xiàn),與它們實際的特質和作風截然相反。寡頭政治號稱自由;圣公會被奉為國教;主權不過虛有其表,濫用在毫無權利可言的地方;他們(統(tǒng)治者)自命為人民公仆,卻掌握著絕對權力”。
1852年,迪斯雷利受命擔任德比勛爵內閣的財政大臣,由此開啟銳意進取的政治生涯,成為維多利亞時代與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齊名的政治領袖。在財長任內,當他發(fā)現(xiàn)皇家海軍支出遠超預算——甚至超過全民醫(yī)療費用總和時,迪斯雷利立即下令改弦更張。及至他兩度出任首相期間(女王在他首次當選后曾由衷地感嘆:“迪斯雷利先生成為新首相——這對于一個在人民中崛起的人來說,多么值得驕傲!”),更大力推進和完善法制建設,以此推動各項政治改革:比如,上任之初,他便設法降低麥芽和茶葉稅,減輕勞工階層負擔;隨后,《手工業(yè)者及勞工房屋法令》旨在通過提供低息貸款幫助勞工解決住房問題;《1875年公共健康法令》將全國公共衛(wèi)生標準提升到現(xiàn)代水平;《食物及藥物銷售法令》和《教育法令》致力于解決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和公共教育問題。此外,迪斯雷利在任內還主持通過新《工廠法》保護勞工權益,通過《雇主及工人法令》保護工人有權在民事法庭起訴違約雇主,并通過一系列法令允許工人組織和平罷工,由此贏得工人階級的廣泛支持和擁戴。到他1880年卸任之時,國內一致評價:本屆政府“在此五年間為工人階級所做的一切,超過過去五十年的總和”。
當然,論及迪斯雷利政治生涯中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功績,首推1867年由他本人主導的《改革法案》順利獲得通過——該法案擴大了普通民眾的選舉權,阻止了可能發(fā)生的激進革命,并成功捍衛(wèi)了英國君主立憲制。被迪斯雷利尊稱為“仙后”(Sybil)的維多利亞女王由此滿懷感激,賜予他貴族封號,并在他病逝(1881年)后親臨墓地悼唁,可謂哀榮備至。小說家伍爾夫之父、著名文學批評家萊斯利·斯蒂芬(Sir Leslie Stephen)曾經感嘆,“迪斯雷利從政實在是英國文學的一大損失”——但這只是這位文學家的一家之言。上至維多利亞女王,下至英國平民百姓,恐怕未必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