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小說集》與周氏兄弟“兒童的發(fā)現(xiàn)”
近年,隨著對周氏兄弟早期思想和文學研究的深入,學界日益認識到,周氏兄弟參與“五四”文學革命后呈現(xiàn)的深刻思想和文學經(jīng)驗,許多都可以在他們留日時期的作品中找到淵源。譬如,日本學者伊藤虎丸在閱讀過魯迅留日時期的評論文章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魯迅1918年后的“思想或小說主題,實際上幾乎都可以在這一時期的評論中找到原型。也就是說,這里存在著一個‘原魯迅’?!盵i]同樣,我們也可以說,在1906-1911年的東京誕生了一個“原周作人”。事實上,周氏兄弟留日時期的著作不僅對于他們個人有“原型”的意義,對于整個“五四”新文學和新文化也都是如此。許多論者都注意到“五四”是一個“人的覺醒”的時代,而“人的覺醒”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于婦女、兒童,以農(nóng)民為主體的下層人民的‘發(fā)現(xiàn)’”[ii],對這些發(fā)現(xiàn)作出重要貢獻的就包括周氏兄弟。只不過,論者一般將目光投向民國初年乃至“五四”之后周氏兄弟對外來學說的引介闡發(fā)以及他們自身慷慨激昂的個性化言論,而忽略了早在大約十年前的東京,他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女性、兒童和農(nóng)民,集中體現(xiàn)這些發(fā)現(xiàn)的則是二人合作翻譯的《域外小說集》。以“發(fā)現(xiàn)兒童”為例,最早將《域外小說集》納入討論的是日本學者:鈴木千歲敏銳地注意到該書的卷末曾對周氏兄弟接下來的翻譯篇目進行預告,其中包括安徒生的兩篇童話作品,他因此將其確認為中國最早的安徒生介紹。藤井省三則在此基礎(chǔ)上大大前進一步,撰成《魯迅與安徒生——兒童的發(fā)現(xiàn)及其思想史意義》一文,明確指出日俄戰(zhàn)爭后的“安徒生熱”是“近代日本的兒童的發(fā)現(xiàn)的標志”,而“魯迅與明治40年代的日本兒童學界幾乎同時發(fā)現(xiàn)了兒童?!队蛲庑≌f集》預定收入安徒生童話一事,可以說是由魯迅發(fā)現(xiàn)兒童的標記”,至于周作人留日時期能發(fā)現(xiàn)兒童,少不了魯迅思想上的影響。[iii]然而不無蹊蹺的是,他們都透過《域外小說集》的翻譯預告來作為討論的起點,卻對集中選收的王爾德童話《安樂王子》視而不見。
1909年于東京初版的《域外小說集》共分兩冊,合計選收了16篇近代外國短篇小說譯作,其中與兒童密切相關(guān)的有3篇,分別是以兒童為主人公的《樂人揚珂》《天使》,以及以童話為體裁的《安樂王子》。本文主要以這3篇作品為討論對象,從文本細讀出發(fā),在現(xiàn)有研究基礎(chǔ)上,對周氏兄弟清末時期 “兒童的發(fā)現(xiàn)”作出進一步闡發(fā),并思考其和周氏兄弟“五四”后的相關(guān)創(chuàng)作有何關(guān)聯(lián)。
一、天性好奇引發(fā)的悲劇
波蘭作家顯克微支是周氏兄弟留日時期最為心儀的歐洲近代小說家之一,其中篇小說《炭畫》尤為二人推重。《域外小說集》一共選譯了他的三個短篇,其中《樂人揚珂》和《天使》兩篇分別以男女兒童為主人公,這一事實非比尋常。尤其是《樂人揚珂》一篇,通過描寫一個羸弱兒童在鄉(xiāng)村受到的不公待遇,在社會批判之余,引導讀者思考何謂兒童這樣本質(zhì)性的問題,值得深入考察。
揚珂出生于一個寄人籬下的貧困之家,生而無父,一生下來就很弱小,長到十歲,“羸瘠而黃,腹大如瓠,頰輔下陷,發(fā)蒼白如麻縷,垂及眉睫”[iv],顯系發(fā)育不良。他經(jīng)常過著缺衣少食的生活,天可憐見,有幸沒被豺虎吃掉。不僅如此,他生性十分魯鈍。自然,這樣一個貧窮、瘦弱、丑陋、愚笨的孩子,是不可能討人喜歡的。然而,與眾不同的是,“揚珂有殊好,酷嗜音樂,隨地傾聽。逮稍長,意益專,更無他念”(第二頁)。他對音樂的酷愛可謂與生俱來,深入骨髓,對他而言,村里的一切聲響,無論是一草一木,蒼鷹黃雀,雞啼蛙鳴,抑或是村中人聲,風過鋤柄,都是悅耳的音聲。因其癡迷,村里人稱他為小音樂家。有一天夜晚,揚珂潛行到一個酒館,躲在墻角偷聽室內(nèi)胡琴的演奏,被深深地吸引,從此十分渴望得一胡琴。他先是用薄木板和馬尾自制了一把胡琴,雖然聲音遠不及酒家的美妙,但彈得津津有味??梢娝麑τ谝魳反_有天賦,稱之為一個小天才也不為過。然而,以他的家境,這樣的愛好和天賦都太奢侈,他不僅因此屢屢耽誤干活而被母親責打,而且最終因試圖接近莊園從仆的胡琴而引來殺身之禍。
對于揚珂而言,他之所以在巨大的驚慌中鋌而走險,在一個月夜趁著莊主外出,廚下無人,而匍匐潛入靠近胡琴,純粹源于對音樂的癡迷。他并非想把從仆的胡琴作為物質(zhì)財產(chǎn)據(jù)為己有,而只將其視為能夠歌吟的神奇樂器而已。“揚珂凝視,為之神往。蓋以得此至難,而愛之又至摯,終欲得之,雖只一把持或一諦視可矣?!保ǖ谌摚┯诖耍x者感受到的只是一個不幸兒童對于音樂的狂熱,而不會將其行為視為違反道德的偷竊。然而,揚珂的行為暴露后所招致的懲處實在令人心驚。仆人毆打,村長審問,繼以“邏人”笞撻,令揚珂奄奄一息,至第三日,終因這起“盜竊未遂”的小事故,導致命喪黃泉。
倘若把《樂人揚珂》視為19世紀末波蘭農(nóng)村現(xiàn)實的某種真實寫照,可以看出在彼時的中歐鄉(xiāng)村,兒童尚未被作為與成人不同的一個特殊群體受到區(qū)別對待。世人看待兒童,不過是未長大的成人,他們看待兒童的眼光是功利的,加諸兒童的道德要求也與成人相同,兒童因其弱小導致生存處境較成人更為艱難。圍繞在揚珂身邊的人,無論身份有何差異,對待揚珂的粗暴卻如出一轍:揚珂的母親希望他能幫忙干活,替人放?;虿墒安輰?,如果揚珂因傾聽大自然的音樂而耽誤活計,就不免引來責打,她“愛兒甚摯,第亦時撲之”(第二頁);揚珂幫人“灌田”,聽風吹鋤柄,以此自娛,田主見其“短發(fā)蓬亂,獨立聽風,乃解革帶痛撲之”(第三頁);莊中從仆發(fā)現(xiàn)揚珂靠近自己的胡琴,不加詢問即施以“叱罵毆擊”(第七頁);村長審問之后,將揚珂視為“罪人”,雖覺“特在小兒,宜少矜恕”,但仍“命邏人與以笞撻”(第七頁);邏人斯達領(lǐng)命,“取揚珂挾腋下如一貓”(第八頁),擲在一個馬廄里,下手不顧輕重,終將揚珂打暈致死。所有這些成人,他們對于揚珂的責罵和毆打都可以視為某種懲處,懲處的方式與嚴厲程度往往不僅不因揚珂身為小兒而作出某種和緩的調(diào)整,相反更加肆無忌憚。甚至可以說,揚珂是被這些成人聯(lián)手摧殘至死的。
而令讀者不平和不忍的是,揚珂并未犯下什么不可饒恕的錯誤。無論是進入山林掇拾草食空手而歸,還是帶著巨大的恐懼想要一摸胡琴,都不過是因為對音樂的酷愛勝于一切,沉浸其中,而忘了世事。這種與生俱來的酷愛與沉迷,從心理學眼光來看,是許多人在兒童時期必然經(jīng)歷的源于天性的“好奇”。這種好奇引導著兒童以極大的熱情主動探索未知世界,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起著正面的促進作用。然而,自古以來,人們對此并不理解,遑論支持。直到近代心理學發(fā)展,方才出現(xiàn)對兒童好奇心的專門研究與正面評價。顯克微支這篇小說最動人的地方,正在于他用大量篇幅反復細致地刻畫出了揚珂對于音樂的好奇,這種好奇越強烈,它被成人世界無情地摧殘就越令人感傷。不妨推測,作家本人對兒童的好奇心有著較為充分的理性認識,才能寫出這樣一篇題材獨特充滿深情的悲劇性作品。至于選譯這篇小說的周氏兄弟,有理由相信他們是在20世紀初留學日本期間接觸到了這一心理學的前沿知識,并將其作為理解兒童的一個重要途徑。兩人回國后,仍對此保持了進一步關(guān)注。周作人1912-1914年前后閱讀了較多有關(guān)兒童游戲與兒童教育的書籍,并撰寫了多篇相關(guān)文章。據(jù)其日記所載,1913年2月20日“上午閱Hall《兒童之好奇心》一篇”[v]。這是日本學者上野陽一的一篇研究論文,收入Hall所編著之Aspects of Child Life and Education一書。同年10月,魯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將其譯成中文,刊于下一個月的《教育部編纂處月刊》。文章描述了兒童好奇心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次第發(fā)展和豐富表現(xiàn),對于健全的好奇心充分肯定,認為能夠促進“文明與社會之進步”[vi]。事實上,除了翻譯,對于兒童好奇心的關(guān)注,此后也反映在魯迅的《風箏》等創(chuàng)作中。[vii]
在《樂人揚珂》的文本世界中,沒有人關(guān)注和呵護兒童的好奇心。成人世界哪怕對此有一丁點的“理解之同情”,揚珂的悲劇或許就可避免。而在文本之外,接受了近代科學(兒童心理學)洗禮的作者和譯者,懷著理解與珍視,講述這樣一個因天性好奇而引發(fā)的悲劇,目的則在于通過批判傳統(tǒng)觀念之愚昧,引導讀者擺脫傳統(tǒng),接受近代新的價值觀。這正是近代小說的啟蒙價值所在,也是周氏兄弟譯介近代域外小說的價值所在。
二、失怙女童無望的救贖
從人物的悲劇性處境和故事的悲劇性呈現(xiàn)來看,顯克微支的另一短篇小說《天使》近乎《樂人揚珂》的姊妹篇。小說標題后有一個說明:村落記事,講的是一個未滿十歲的女童瑪利薩在寡母去世后前往另一個村莊投靠但途中遇險的故事。瑪利薩本來和母親伽理克斯達生活在盧比斯珂利的一個小村子里,母親癱瘓病重,眼看將不久于人世,一個關(guān)系密切的老婦人古理克建議她將瑪利薩送給莊院。伽理克斯達不愿將獨女送人,但她遽爾辭世,甚至來不及等到長老前來舉行懺悔儀式。她在臨終之前,因掛念女兒無依無靠而死不瞑目。村里的一些老婦人幫忙埋葬了伽理克斯達,為她作禱告和誦經(jīng),喪事料理完后,古理克安排將瑪利薩送給勒息靖支的莊院,希望“莊院中人或肯見收,許睡灶下耳”(第二冊,第三十七頁),并約定由摩爾古拉前來迎接。結(jié)果在一個雪夜,摩爾古拉和瑪利薩乘坐的雪橇在山林中顛覆,摩爾古拉酒醉不醒,瑪利薩獨自徒步前行,天寒地凍,倦極欲睡的時候,遇上一頭恐怖的猛獸。小說至此戛然而止,顯然這個孤立無援的小女孩難逃被猛獸吞噬的噩運。
和揚珂一樣,瑪利薩的噩運歸根結(jié)底源自貧窮。在寡母去世后,這個孤女完全成了一棵無根的浮萍。與揚珂不一樣的是,她并未受到身邊人的摧殘:母親生前對她十分珍愛,死前萬分牽掛;古理克等鄉(xiāng)村婦人對她有著深切的同情,并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勒息靖支的莊院同意接收她并派人來迎接。這些人的行為聯(lián)合起來,讓人感到鄉(xiāng)村人情的溫暖。表面看,瑪利薩最后葬身熊口似乎只是一次單純的意外,倘若雪橇不翻,或摩爾古拉不醉,兩人能順利抵達勒息靖支,她至少可以活下去。然而摩爾古拉何以在這種緊要關(guān)頭把自己灌醉呢?正如盧比斯珂利的地主給雜志所寫宏文中所言:“冬日飲伏特伽,能令人溫熱,鄉(xiāng)人惟一之慰藉也?!保ǖ谒氖摚┦聦嵣?,不只是摩爾古拉,古理克等老婦人也都在酒館縱飲伏特伽,以致一個個醉臥屋角,沒有人和瑪利薩話別。伏特伽成為“鄉(xiāng)人惟一之慰藉”,折射出底層貧苦農(nóng)民生存的沉重與黯淡。讀者甚至可以想像,瑪利薩離開摩爾古拉獨自行走山林而遇險,那醉臥林中雪地的摩爾古拉是否會凍斃呢?從某種意義上說,摩爾古拉和古理克等都是自身難保的人。由此,就算瑪利薩躲過這一次意外,她往后生存之艱難也可以想見了。
古理克深知此點,她告訴同伴,瑪利薩到了勒息靖支后,生活將與在盧比斯珂利一樣,并不會有何改善。于是,為了讓瑪利薩增加生活的勇氣,她反復拿“天使”(訛音成“耶妙爾”)來安慰這個孤兒。她首先轉(zhuǎn)告瑪利薩,此前教會長老有言,當雪降落到瑪利薩母親的墳上時,就會有天使降臨瑪利薩的頭頂。此后她聲稱天使真的來了,就算瑪利薩徒步前往勒息靖支,也一定能夠到達,因為天使將保衛(wèi)她。正因為古理克的一番安慰,后來瑪利薩才有勇氣離開醉臥林中的摩爾古拉,孤身前行,在體力不支于樹下休息的時候,她仿佛真的遇上了天使:
瑪利薩趨坐道周樹下,目睫下掩,恍忽思其亡母。母自墓場循雪路而至,顧實無人。又少頃,復似人至。此誰氏耶?必耶妙爾矣!媼古理克不嘗見告,謂頂有耶妙爾在耶?瑪利薩知耶妙爾狀,昔曾見諸母氏茅舍中圖畫,持盾而有翼者也。彼今至矣!林中雨聲益厲,此殆天使羽翼,拂冰雪下耳。(第四十四頁)
如同揚珂死前憧憬到了天國上帝會給他一把真的胡琴,瑪利薩在生命的最后關(guān)頭對于天使有著美妙的想像。然而出現(xiàn)在她面前的,卻是一頭長著三角形面孔聳著雙耳的猛獸(作者暗示是熊)。對于孤苦伶仃的瑪利薩來說,好心的鄉(xiāng)人沒有能力給她更多救助,而宗教也只能給她帶來一點心理上的安慰和行動的勇氣,并不能改善她的生存處境。她的一生,無從救贖。
三、人道主義浸潤的童話
以上兩篇作品,從題材、內(nèi)容和作品局部視點的運用(透過人物視點描寫兒童心理)等方面來看,無疑都是以兒童為焦點。但現(xiàn)有研究一般不將其視為“兒童文學”,因為按照現(xiàn)在的狹義的理解,兒童文學指的是“為少年兒童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具有適應少年兒童的年齡、智力和興趣等特點”[viii]。也就是首先注重的是讀者對象,是否寫兒童并不重要,為兒童而寫才是第一標準,第二標準則是寫法上要符合兒童的接受特點。但根據(jù)香港學者謝曉虹的研究,直到“五四”時期,魯迅以及其他中國作家創(chuàng)作或翻譯的童話,如魯迅所譯《小約翰》與愛羅先珂的童話,仍然不能視為專為兒童而作,其想像的讀者群其實是“擁有‘赤子之心’或‘童心’的‘成人’”。[ix]連通常被視為專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童話尚且如此,對于以社會現(xiàn)實為題材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自然更不必苛求其是否專為兒童而寫。何況《域外小說集》的翻譯是在晚清時期,比“五四”還早了約十年。倘若尊重歷史實際,我以為不妨把《樂人揚珂》與《天使》歸入廣義的“兒童文學”,至少它們同時適合成人與兒童閱讀。
當然,退一步講,從文體的角度將“童話”歸入兒童文學則是萬無一失的處理。在這一意義上,收入《域外小說集》第一冊中的王爾德(書中譯為“淮爾特”)的童話作品《安樂王子》無疑是百分之百的兒童文學,可以作為作者和譯者“發(fā)現(xiàn)兒童”的鐵證。從童話的文體特點出發(fā),很顯然《安樂王子》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它新奇的非現(xiàn)實的想像。作品寫某城中有一具安樂王子的金屬造像,因高高在上,“遂得見人世憂患。雖吾心為鉛,不能無動”(第九十六頁),但因被固定在石頭基座上,無法行動,只能暗自哭泣。后來他遇到一只欲飛往埃及過冬而中途停歇在自己腳下的燕子,于是懇求燕子將他身上的寶物分批一一取下,贈與城中急需的窮人,幫助他們渡過難關(guān):第一次將劍上瓊瑤贈給一位縫婦,第二次將一只碧玉眼睛贈給一位創(chuàng)作戲劇的少年,第三次將剩下的一只眼睛贈給一位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安樂王子獻出這些寶物、雙目已盲后,燕子被他的善心打動,決定留下來永為陪伴。在一個冰雪天氣,燕子凍死在王子身上,王子的鉛心為之碎成兩塊。故事的最后,安樂王子的塑像被推倒熔化,但鉛心無法熔化,天帝將王子的鉛心和燕子視為城中二寶,命使者取來,讓燕子在花園中唱歌,安樂王子為他誦經(jīng)。
這樣想像新奇風格哀婉的近代童話,在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從未有過。它和《域外小說集》中其他篇什一道被譯介給中國讀者,確實當?shù)闷痿斞浮缎蜓浴分小爱愑蛭男g(shù)新宗,自此始入華土”的自我評價。不過細讀本篇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周氏兄弟的選譯,看重的不是童話這一文體本身,而是作品的內(nèi)容。證據(jù)之一在于,所有選入《域外小說集》的作品,除了愛倫·坡(書中譯為亞倫·坡)的一篇《默》被標注為“寓言”外,其余各篇都無特別標注,而是被默認為一般的“小說”。證據(jù)之二在于,全書的目標讀者,從《序言》中所說的“使有士卓特,不為常俗所囿,……以相度神思之所在”來看,顯然是設(shè)定為“不俗”的成人。也就是說,周氏兄弟選譯《安樂王子》,并沒有因其童話體裁而試圖爭取一部分兒童讀者的意圖,他們當時更沒有集中選譯數(shù)篇童話匯編成集的打算。重點不在文體而在內(nèi)容,這體現(xiàn)了周氏兄弟當時的選譯眼光。
倘若剝?nèi)ネ挼耐庖?,而從?nèi)容著眼,可以發(fā)現(xiàn)《安樂王子》所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安樂王子(及燕子)所見“人世憂患”;燕子對安樂王子講述異域(埃及)風情;燕子在秉承安樂王子意旨救助窮人的過程中,被王子的善心與自我犧牲精神打動,對王子感情日深;城中各色人等對待安樂王子的態(tài)度和做法。其中前三點互相聯(lián)系,第一和第二點互相對照,目的則在強化第三點:雖然眼前多見憂患,異域風情令人神往,但燕子寧愿在完成王子交付的任務后放棄遠游,選擇陪伴王子,為此不惜凍死,雙方的善心與純真的感情十分感人。至于第四點,則含有明顯的批判和諷刺意味,除了貧困兒童將安樂王子視為天使,其他人尤其是市長和議員等都以實用主義態(tài)度對待安樂王子,僅僅將其視為一尊塑像,而無法感知其內(nèi)心和精神。合而觀之,本篇猶如一支多聲部樂曲,安樂王子對民間疾苦的同情和舍己為人則是其中最強烈的音符。在安樂王子的言行中,流露出一種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這不僅和上述《樂人揚珂》《天使》是一致的,也和《域外小說集》中的其他篇目處于同一頻道,可以說是整個小說集的主基調(diào)。
《安樂王子》是王爾德的童話名篇之一,原作發(fā)表于1888年。彼時王爾德的作品被認為具有唯美主義特征。然而,盡管《安樂王子》披著幻想和唯美的外衣,但對于作者王爾德來說,現(xiàn)實的民間疾苦可能是引發(fā)他創(chuàng)作此篇的主要動因,而周氏兄弟選譯此篇,對作品中“現(xiàn)實”因素的考量應當是選擇的重要標準——如周作人在增訂本《域外小說集》的《著者事略》中所言,在王爾德所作童話中,《安樂王子》“特有人道主義”[x]。
四、從“發(fā)現(xiàn)兒童”到“救救孩子”
上文以《域外小說集》中三篇作品為例,考察周氏兄弟留日時期“兒童的發(fā)現(xiàn)”。倘若視線不限于《域外小說集》,那么關(guān)于周氏兄弟留日時期有關(guān)兒童發(fā)現(xiàn)的直接和確切的史料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一)對王爾德童話的閱讀和翻譯。其中,選譯了《安樂王子》,并預告選譯《黃離》與《杜鵑》。(第一冊第百七頁,第二冊第百十二頁)
(二)對安徒生童話的閱讀和擬譯。預告選譯《廖天聲繪》與《和美洛斯垅上之華》(預告中將作者譯為“安兌然”)。(第一冊第百七頁,第二冊第百十二頁)
(三)對望·藹覃童話的閱讀和擬譯。荷蘭作家望·藹覃所著長篇童話《小約翰》原作于1887年發(fā)表,魯迅于1906年在東京從《文學的反響》德文雜志第1卷第21期(1899年8月1日出版)上看到其德文譯本的節(jié)選,但在東京無法買到原書,于是托丸善書店向德國訂購。讀過德譯本后,想要翻譯,因?qū)W力不夠作罷。[xi]后于1926年在教育部同事齊壽山的幫助下將其譯出,1928年1月作為“未名叢刊”第12種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約翰》的第九章,人物對話中兩次提到安徒生(魯迅譯為安兌生)的名字,[xii]這可以算是魯迅在明治40年代和安徒生的另一種相遇。
(四)對童話文體的認識和提倡。1908年5月和6月,周作人以獨應筆名于《河南》雜志連載論文《論文章之意義暨其使命因及中國近時論文之失》,文中提出,“夫文章者,國民精神之所寄也。精神而盛,文章固即已發(fā)皇;精神而衰,文章亦足以補救。故文章雖非實用,而有遠功者也。”然而中國數(shù)千年來的儒家統(tǒng)治造成“思想拘囚,文章委頓”,為了解放心靈,振奮國民精神,他提出有兩種文體是當前所急:“曰民情之記Tolk-novel[按:當為Folk-novel]與奇觚之談Marchen是也。蓋上者可以見一國民生之情狀,而奇觚作用則關(guān)于童稚教育至多?!盵xiii]這里所說的Folk-novel指民間小說,而M?rchen這一德語單詞即指童話。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周作人當時的童話觀。他認為童話對兒童教育大有裨益,能夠幫助讀者解除心靈桎梏,進而發(fā)揚國民精神。
除了以上四項直接材料,如前文所推測,周氏兄弟留日期間還應當接觸過當時的一些兒童心理學方面的前沿著作。合而觀之,留日時期,周氏兄弟對外文書籍有過廣泛閱讀,他們主要借助閱讀英文與德文著作接觸到近代童話這一文體,從作品中看見各類兒童形象,并借助日文著作對兒童心理形成基本的理性認知。他們的相關(guān)閱讀量,肯定遠大于在此期間選譯和擬譯的篇目。在閱讀和翻譯的基礎(chǔ)上,他們終于走到了發(fā)現(xiàn)兒童的最后一步,即形成某種較為穩(wěn)固的兒童觀。當然,這期間還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即借助歐洲新近文學評論著作的闡釋,幫助自身理解某些文學作品的特點與價值。1918年周作人曾撰文回憶說他們初讀外國文時,便接觸到格林兄弟和安徒生的童話,當時只覺得“幼稚荒唐”,“不曉得他好處在哪里”,后來通過涉獵民間故事知道了格林童話的價值,通過閱讀丹麥勃蘭兌斯等諸家評傳才明白安徒生童話的價值:“他是個詩人,又是個老孩子(即Henry James所說Perpetual boy),所以他能用詩人的觀察,小兒的語言,寫出原人——文明國的小兒,便是系統(tǒng)發(fā)生上的小野蠻——的思想?!薄八氁粺o二的特色,就止在小兒一樣的文章,同野蠻一般的思想?!盵xiv]這是周作人在“五四”前夕的回顧,從中可以推測,十年前他們初遇歐洲童話這一新的文類,第一印象并不見佳,后來的選譯和擬譯,是受到了勃蘭兌斯等人的文學評論(以及兒童心理學著作)的啟發(fā)。也就是說,他們的翻譯行為是有著明確的理論指導的。
將兒童視為“原人”(小野蠻),這可以視為周氏兄弟留日時期兒童觀的核心,而其文學表現(xiàn)則來源于安徒生童話,特點是“小兒說話一樣的文體”。相比之下,王爾德童話“是詩人的,而非是兒童的文學”,特點在于“非小兒說話一樣的文體”。[xv]或許這可以部分解釋藤井省三等在確認魯迅“發(fā)現(xiàn)兒童的標記”時,選擇的是《域外小說集》對安徒生童話的翻譯預告,而非已經(jīng)譯成的王爾德童話。對于“原人”的認識,以魯迅留日時期的表述,則在《破惡聲論》等文中出現(xiàn)的“白心”一詞與此相近。藤井省三認為:“‘白心’即無邪(innocence)之謂,可以認為是看破社會矛盾與虛偽的力量。在無邪的精神中尋求社會批判的主體,這本不是魯迅特有的發(fā)明;值得注意的是,與‘白心’聯(lián)在一起出現(xiàn)了盧梭的名字。盧梭正是歐洲近代發(fā)現(xiàn)兒童的第一人。……舉出盧梭的名字而提出‘白心’論時,另一方面也是魯迅對保有白心的兒童的發(fā)現(xiàn)?!盵xvi]不過,無論是“原人”還是“保有白心的兒童”,都是周氏兄弟對兒童的某種本質(zhì)化的想像和認識,是他們對某一類兒童的尋找與呼喚。無論是在現(xiàn)實還是文學作品中,實際出現(xiàn)的兒童總是各種各樣的。以《域外小說集》為例,其中出現(xiàn)的兒童形象主要可以區(qū)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如《樂人揚珂》的小主人公,對大自然的聲響充滿好奇,童心洋溢,為此冒犯世俗規(guī)矩,近似于“原人”。二是如《天使》中的瑪利薩以及《安樂王子》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縫婦家里“病苦消渴”的幼兒、幽巷中饑寒交迫的小兒,出身貧苦,嗷嗷待哺。上述兩類兒童都面臨著社會壓抑與死亡危險。三是如《邂逅》中的“名門之兒童”,“年十四五”,(第一冊,第四十頁)卻已浸染世俗,走向墮落。統(tǒng)而觀之,在以上作品中,保有“白心”的兒童是很難長久存在的,更不用說成為社會批判的主體。對兒童“白心”的發(fā)現(xiàn),實質(zhì)上是以此為手段,傳達作者本人的社會批判意識。至于《小約翰》的主人公,最終也面臨進入“大而黑暗的都市,即人性和他們的悲痛之所在”[xvii]與保有“白心”的巨大矛盾。對“原人”的想像和呼喚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距離。
周氏兄弟于留日時期形成的兒童觀,影響到他們歸國之后的創(chuàng)作與譯作。雖然進入民國后他們的兒童觀有其發(fā)展變化的一面,兩人之間亦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差異,[xviii]但與留日時期相比,仍有其一以貫之的一面。以下僅就其后一個方面略作考察。
先看周作人。進入民國后,魯迅很快前往教育部任職,而周作人則留在家鄉(xiāng)從事教育工作。職業(yè)的不同影響到他們對于兒童的關(guān)注和論述。相較魯迅,周作人在民國初年至“五四”時期有更多更早的有關(guān)兒童的論述,其兒童觀的表述——視兒童為“原人”和“小野蠻”——更為清晰,在理論建構(gòu)方面的影響更大,至今被視為歐洲近代兒童觀在中國最重要的代言人。而在兒童文學的翻譯方面,他被確認為中國譯介安徒生和王爾德的第一人。其中,他翻譯的安徒生(譯為“安兌爾然”)《皇帝之新衣》一篇,被收入1921年增訂本《域外小說集》。作品末尾公然道破皇帝“實乃無所衣”真相的“孺子”,[xix]正符合“白心”兒童類型,可以說是周氏兄弟譯作中出現(xiàn)的第一個能夠充任“社會批判的主體”的兒童形象。所有這些,都與他留日時期的理念和著述一脈相承,并且補足了此前已有萌芽但尚未充分表達的部分。
至于魯迅,歸國之后亦有不少關(guān)于兒童文學和兒童教育的翻譯,其代表性作品包括《小約翰》《愛羅先珂童話集》《桃色的云》《小彼得》《表》《俄羅斯的童話》等兒童文學翻譯,以及《兒童之好奇心》等理論翻譯。不過影響更大的是他的個人創(chuàng)作,除了《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這一篇談父子關(guān)系的名文涉及到對于兒童的認識,他的不少小說和散文創(chuàng)作都蘊含了關(guān)于兒童的思考。在這些作品中主要出現(xiàn)了三類兒童形象:一是純真無邪的兒童,如《社戲》中的雙喜和阿發(fā)、《兔和貓》中的孩子等;二是貧病交加以至死亡的兒童,如《藥》中的華小栓、《明天》中的寶兒等“沉默兒童”或“鬼魅兒童”;三是已浸染社會成見不明是非甚至犯有惡行的兒童,如《狂人日記》中睜著怪眼看狂人的一伙小孩子、《在酒樓上》看見呂緯甫就飛奔而逃的阿昭等。有意思的是,這三類形象在《域外小說集》中都出現(xiàn)過,雙方可以形成對應互文關(guān)系。這說明“五四”之后魯迅寫到兒童時,固然很珍視兒童的純真無邪(“白心”),但思考更多的卻是兒童在社會中備受壓抑或被世俗同化的悲劇性處境。以其影響最大的《狂人日記》而言,上述三類兒童或隱或顯,都在作品中出現(xiàn)了。按照在文本中的先后順序,首先出場的是“吃人”的兒童,和路人一樣,他們“也睜著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狂人感到害怕、“納罕而且傷心”,后來明白“這是他們娘老子教的”。[xx]其次出場的是“被吃”的兒童,即狂人的妹子,五歲就被大哥吃了。小說結(jié)束之際,被呼喚的則是有可能并不存在的“沒有吃過人的孩子”,因為在“狼子村”及其周圍,所有人都有著“四千年吃人履歷”,[xxi]就算有人不想“吃人”,也有可能在無意之中吃過,沒有人能確認自己的清白。以此,作品最終結(jié)束在“救救孩子……”的振聾發(fā)聵的吶喊中。但如何救呢?孩子自身不是社會的主體,無法自救,能夠拯救他們的只能是曾經(jīng)“吃人”的成人,雖然他們履歷并不清白,但狂人勸說他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成為“真的人”![xxii]也就是說,覺醒的成人是“救救孩子”的唯一希望。而成人要能覺醒,首先需要看透“歷史”,對傳統(tǒng)文化作出一番徹底的批判和超越。至于批判和超越的資源,顯然來自“西方”的“近代”。
雖然有不少學者認為《狂人日記》的文言小序和白話正文形成一種顛覆關(guān)系,狂人被治愈后赴某地候補的故事外結(jié)局似乎暗示了“救救孩子”最終無法實現(xiàn)的悲劇,但我以為,經(jīng)歷了“覺醒”的狂人有可能保留這一段記憶,并在日后融入“世故”的同時,盡力呵護孩子,“先從覺醒的人開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xxiii]由是,“五四”時期的魯迅,在留日時期發(fā)現(xiàn)兒童的基礎(chǔ)上,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不僅明確發(fā)出了“救救孩子”的吶喊,而且提出了改變現(xiàn)實的途徑。他以《狂人日記》超越了《域外小說集》中的兒童敘事,在借鑒“域外文術(shù)新宗”的過程中開創(chuàng)了一個屬于中國的新的文學時代。
注釋:
[i] [日]伊藤虎丸:《魯迅與日本人:亞洲的近代與“個”的思想》,李冬木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頁。
[ii]錢理群:《試論五四時期“人的覺醒”》,《文學評論》,1989年第3期。
[iii] [日]藤井省三:《魯迅比較研究》,陳??稻幾g,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228頁。
[iv]會稽周氏兄弟纂譯:《域外小說集》第一冊,東京:神田印刷所,1909年版,第二頁。(原書頁碼以漢字標注。為避繁瑣,以下來自初版《域外小說集》的引文只隨文標出頁碼,不另加注)
[v]《周作人日記(影印本)》(上冊),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第四三七頁。
[vi]王世家、止庵編:《魯迅著譯編年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頁。
[vii]姜彩燕《從“立人”到“救救孩子”——魯迅對〈兒童之好奇心〉等論文的翻譯及其意義》(《魯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8期)一文舉出《藥》《示眾》《復仇》《阿Q正傳》《肥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作品,認為《兒童之好奇心》這一譯作對這些創(chuàng)作“提供了某些素材或是啟發(fā)”。
[viii]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第344頁。
[ix]謝曉虹:《五四的童話觀念與讀者對象——以魯迅的童話譯介為例》,收入徐蘭君、[美]安德魯·瓊斯主編:《兒童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及文化中的兒童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34頁。
[x]周作人譯述:《域外小說集》后附《著者事略》,上海:群益書社,1921年版,第一頁。
[xi] [荷]望·藹覃:《小約翰》,魯迅重譯,北京:未名社,1928年版,第1-3頁。
[xii] [荷]望·藹覃:《小約翰》,魯迅重譯,第142頁。
[xiii]獨應:《論文章之意義暨其使命因及中國近時論文之失》,《河南》,1908年第5期,第74-75頁。
[xiv]周作人:《隨感錄(二四)》,《新青年》,第5卷第3號(1918年9月),第286-287頁。
[xv]周作人:《〈王爾德童話〉》,鐘叔河編訂:《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卷),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543頁。
[xvi] [日]藤井省三:《魯迅比較研究》,陳??稻幾g,第220-221頁。
[xvii] [荷]望·藹覃:《小約翰》,魯迅重譯,第235頁。
[xviii]參見姜彩燕:《“立人”之路的兩種風景——試比較魯迅與周作人的兒童教育思想》,《西北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xix]周作人譯述:《域外小說集》,第四四頁。
[xx]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頁。
[xxi]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第454頁。
[xxii]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第453-454頁。
[xxiii]魯迅:《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魯迅全集》(第1卷),第1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