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好吃嘴”眼里的中餐
在許多西方人眼中,中餐宛如一幅潑墨山水圖,心向往之但難以接近,更難識得真面目。即使對自稱“精神成都人”的英國作家扶霞(Fuchsia Dunlop)來說,能津津有味地品嘗陌生又地道的中國美食,也花了30年的時間。
1992年,扶霞第一次來到中國,被中國美食文化深深吸引,也知道了在中國很多人都有一張“好吃嘴”。1994年,她獲得英國文化教育協(xié)會獎學(xué)金來到四川大學(xué),后來又成了四川烹飪高等??茖W(xué)校的第一位外國學(xué)生。
扶霞仍記得初到中國時,在一家重慶火鍋店的經(jīng)歷:刺激的花椒撒滿了每一道菜,朋友精挑細選地夾了一塊豬腦花到她碗里,讓她手足無措。陌生的口感、調(diào)料和食材,扶霞的中餐初體驗概括了大多數(shù)西方人對中餐的認知門檻。但漸漸地,她愛上看似刺激的調(diào)料在唇齒間激蕩的感覺,體會到滑溜、脆爽、彈牙等中餐獨有的口感所蘊含的魅力,也了解了中國人敬天惜物的思想和不同食材部位的藥用價值,甚至還做出了“一雞九吃”這樣凸顯中餐風(fēng)格的代表菜。在她的隨筆集《尋味東西》中,扶霞寫道:“毫無疑問,我對中國美食的欣賞就此邁入了新階段?!?/p>
語言障礙是橫亙在西方食客面前的另一個認知門檻。在中文里用一兩個字就能表達清楚的食材、調(diào)料和復(fù)雜的烹飪技術(shù),換成英文至少需要一兩句話才能解釋清楚,或者干脆沒有對應(yīng)的英文語境。在菜名翻譯上做到“信、達、雅”可能比文學(xué)翻譯更難。避免把夫妻肺片直譯成“一對夫妻的肺”這樣的“恐怖故事”只是第一步,在翻譯中仍能保留菜品的色、香、味才是更大的挑戰(zhàn)。熘、煸、?等中餐特有的做法如何用英文表達?在英文中統(tǒng)稱為一個單詞的餃子、包子、燒賣要如何區(qū)分?擔(dān)擔(dān)面這樣極富音韻美又暗含歷史背景的菜名又要如何簡化為幾個單詞?準確的翻譯固然重要,但中國菜名中的機鋒與詩意也往往消散在標準化的翻譯中。
如果說以上這些認知障礙尚容易克服,吃好一頓中餐的關(guān)鍵——點菜,可謂關(guān)乎審美,甚至算得上一門藝術(shù)。若把分而食之的西餐比作一曲獨奏,中餐則更像一臺交響樂,一頓飯要想吃得滿足且舒適,依賴于不同菜品間的平衡。達成平衡的關(guān)鍵在于避免重復(fù),盡可能多樣,這樣的原則不僅適用于食材和烹飪方法,甚至也適用于菜品的顏色、口感和風(fēng)味。即使是以麻辣聞名的川菜或以濃油赤醬為特色的本幫菜,也常會配上蔬菜、主食和湯。有些菜色的“清淡”如果直譯成英文會被理解為“乏味”,然而在深諳平衡之道的中餐中,這種“乏味”有時恰恰是“大菜”間的點睛之筆。除了取悅味覺,這樣的搭配更是為健康考慮。正如扶霞在《尋味東西》中所寫:“而在中國,你可以在一餐中放縱自己暴飲暴食,也能同時吃下‘解藥’?!痹谒磥?,掌握在中餐館點菜的技能是人生中最自豪的成就之一。曾經(jīng)有外國朋友表示不喜歡吃某家中餐廳,她堅持帶他重回餐廳,并用心點菜,果然使朋友的看法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轉(zhuǎn)變。
對西方人來說,中餐實在是“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然而,縱使高山長河也無法困住一顆真正向往美食的赤誠之心。1793年,英國派出馬戛爾尼使團訪問中國。使團主計員巴羅欣喜地記錄了對中餐的初印象:“我在這里嘗到了世上最好的、用牛肉汁燒成的湯,配以豆子及其他東西。他們的面條非常好,而各種點心都特別清淡,白如雪?!笔虖陌驳逻d雖然在各方面都很挑剔,但也承認米飯“比我們的面包好吃”。
在近代,中餐作為最早到達西方的移民菜系,甚至連美國宇航員和南極洲科考隊員的供給菜單上都不可或缺。隨著中國與西方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樣的中餐進入西方人的視野,不僅粵菜、川菜備受喜愛,“老干媽”等中餐代表性調(diào)料也出現(xiàn)在西方人的廚房中。
在海外視頻網(wǎng)站YouTube擁有1690萬粉絲的李子柒讓外國網(wǎng)友愛上了氤氳著恬靜田園氣息的中國美食。三月桃花開,采桃花釀酒;四月谷雨茶,摘茶葉入美食;五月枇杷熟,拿來制成枇杷酥;六月小龍蝦最肥美,和好友圍在自制的曲水流觴桌旁吃蝦……從山野中取材,隨時令而變化,無數(shù)外國網(wǎng)友陶醉在李子柒鏡頭下的中國美食中。其中一條介紹中國春節(jié)年貨小零食的視頻,時長僅10分鐘卻收獲了1.1億次觀看和超過5萬條留言,來自世界各地的網(wǎng)友被她自制的炒瓜子、糖葫蘆、雪花酥深深吸引。有評論說:“自然、親情、美食……她好像生活在天堂?!?/p>
今年年初的北京冬奧會上,冬奧村的中國美食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贊不絕口。除了和谷愛凌“難舍難分”的韭菜盒子,馬耳他運動員珍妮絲·斯皮泰里在等待成績時開心地吃起了紅豆包,荷蘭速度滑冰選手尤塔·萊爾丹迷上了麻辣燙,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朱莉婭·馬里諾在冬奧期間吃了200個餃子,她的隊友特莎·莫德更是被中國網(wǎng)友親切地稱作“冬奧干飯人”——蔥油餅、擔(dān)擔(dān)面、麻婆豆腐和宮保雞丁都出現(xiàn)在她的“吃播”中。連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都笑稱:“再在村里待上三天,我會再長10斤?!?/p>
疫情期間,居家做飯成為新的潮流,華裔廚師Jon Kung在海外短視頻平臺TikTok上更新做中餐的視頻,累計收獲了160萬粉絲和2860萬點贊。除了近500萬次播放量的酸辣土豆絲,他還展示了紅燒肉、剁椒魚等拿手菜,以及生抽、老抽、八角、桂皮等中餐調(diào)料。在他視頻的評論中,被饞到流口水的西方觀眾除了表示要動手學(xué)做中餐,還紛紛感嘆原來中餐可以這么便捷、健康,感謝他消除了這個誤會。
扶霞在她的另一本美食著作《魚翅與花椒》中寫道,“愛情里的嫉妒叫‘吃醋’,生而為人所經(jīng)歷的疼痛與艱難叫‘吃苦’。在中國學(xué)習(xí)烹飪的語言,原來也是在學(xué)習(xí)人生的語言”。佳肴入腹,留在心中的除了美味的食物,還有通過它認識的世界一角。拋開文化差異忠于口腹之欲,將美食滋味融入人生百味,在廣闊世界中尋找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可能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好吃嘴”們共同的通關(guān)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