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宋玉,發(fā)現(xiàn)“自己的園地”
楚辭中傳為宋玉作的短篇,有一首為《對楚王問》,入蕭選的卷四十五“對問、設(shè)論、辭、序上”。舊課讀用的有名本子《古文觀止》,亦選有此篇。如今,此一對問之為有名,全在于它是我們習(xí)用的曲高和寡、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這些成語的出處。
成語被抽離出來習(xí)用,會遺落不少東西。拿“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這一個曲高和寡的常語來說,放回原語境一比較,便明白如今我們習(xí)知的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這兩個曲之高下的極端,原來卻是有更多的比較的層次。對問之原文中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那么,在下里巴人這個最下之曲的上面,尚有陽阿薤露的次下之曲;而在陽春白雪的高曲之名上面,更有“引商刻羽,雜以流徵”的最高之曲。我對五音二變只有紙面的認識,日常翻讀古籍知道商音主秋,或有凄厲的況味;羽音主冬,或有冬藏之深厚。引商刻羽之“引”與“刻”,有點在原有音色上再加以引延或者峻刻加強,而整個又以流動的徵音來雜融起來,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
這次偶取宋玉的“對問”重讀一過,不知何種緣由,在上下文意里注意到了一連串的幾個以前讀時都是輕輕略過的字眼:“楚襄王問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中的“遺”與“譽”兩個字;上引“下里巴人”云云這一段中“屬而和者”之“屬”與“和”兩個字;“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鳳皇)料天地之高哉?”中的“料”字;“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鯤魚)量江海之大哉?”中的“量”字;以及“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中的“知”字。
其實,這幾個字眼也別無什么深義,只是偶然貫聯(lián)著一看,借用過來做成只有自己能夠懂得的“字訣”,生發(fā)出一些別樣的想法罷了。屬而和,不過是能夠聚在一起而有所應(yīng)和;料與量,《說文》段注里說得明白:“量者,稱輕重也。稱其輕重曰量。稱其多少曰料。其義一也。知其多少,斯知其輕重矣。如稻重一 為粟二十斗是也。引申之,凡所量度豫備之物曰料。”本來,屬而和者無論多或者少,都是可以各屬其屬、各和其和的。蕃籬之鷃即使難料天地之高,那也無妨就料量自己的“蕃籬之下”;尺澤之鯢難量江海之大,那就料量自己的“尺澤之小”,別無什么關(guān)系。世俗與圣人,知與不知,倒也無妨如知堂早年文集序言中所說,“這些都是很好,但我們還不如去耕種自己的園地?!^自己的園地,本來是范圍很寬,并不限定于某一種:種果蔬也罷,種藥材也罷,——種薔薇地丁也罷,只要本了他個人的自覺,在他認定的不論大小的地面上,應(yīng)了力量去耕種,便都是盡了他的天職了。”
天地如此之廣大,我們每個人無論“屬、和、料、量、知”有多大的不同,按照理想來說,總可以各自有一個自己的角落,各有自己的生活與愛好,各自都沒有什么妨害與比較。如果偶或人們在生活與愛好上有可以共通或者互助的地方,那么彼此滿心歡喜地互相交談往來,有所呼應(yīng),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日常卻仍然是耕種著自己的園地。然而人性或者生活的本來卻可能并非能夠如此設(shè)想,只要人們互相之間難屬、難和、難料、難量、難知,往往就容易如這篇“答問”開頭所說的,在彼此的眼光中認對方為“有遺行”及“不譽之甚”。
說不好宋玉是否如其自言的“瑰意琦行,超然獨處”——《史記·屈原傳》:“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歷代品評,對于宋玉亦隱約有所保留,但總還不至于如楚王所轉(zhuǎn)述士庶所謂有“可遺棄之行”及甚不為人所贊同也。平心而論,人與人,在見識眼界與想法上如要相同,那個難啊,甚至可當(dāng)?shù)谩半y于上青天”。由此,只要彼此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把“屬、和、料、量、知”上的不同,不歸于高下小大之分,不歸于道德上的善惡與品性上的優(yōu)劣之判別,既能夠欣賞別人,也不忘記有時自嘲一下,免得太抬高了自己,認為自己好像什么都是對的一樣,那得有多好!
但是,實際的世間,“遺行”與“不譽”之判詞遍聞,大概人畢竟是人,人間畢竟是人間,理想只能被認作“無用又可笑的天真”而已。
再想到音樂的層次與高下——中國古來音樂,列為最高標準的,全在“抗墜疾徐,并稱善也”的“一而多、多而一”的境界,用平常的話來說,便是抑揚頓挫四個字——最高的標準,卻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吧。
2022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