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帆專欄 《雨花》2022年第2期|丁帆:南京風景(一)
城市就像一塊海綿,吸汲著這些不斷涌流的記憶潮水。
——伊塔洛·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引子
題目應(yīng)該叫“南京風景小史”。
風景是屬于自然和鄉(xiāng)土的嗎?隨著工業(yè)文明的到來,城市風景線的書寫漸入佳境,我們可以尋覓到許許多多優(yōu)秀作家的作品,但這些作品大多凝固定格在一個歷史的瞬間,竊以為,書寫城市史,只有將一地的風景放在歷史變遷的鏡頭下進行多次曝光,才能凸顯出其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一直苦悶無法找到切入此題的方法,偶然想起上個世紀20年代初蘇聯(lián)紀錄片導演吉加·維爾托夫發(fā)明的“電影眼睛”理論—攝像機鏡頭記錄下來的現(xiàn)實場景要比一個人眼睛觀察到的生活情景更加真實,它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這個理論影響了五六十年代的法國電影更向真實性靠近,同時,催生了“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去”的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浪潮。及至90年代,張藝謀執(zhí)導的《秋菊打官司》用這種方法吸引了大批觀眾,人們覺得這才是歷史真實的長鏡頭。
但是,在讀了九十年前英國著名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那本給《好管家》雜志撰寫的六篇倫敦街景的散文匯集而成的集子《倫敦風景》后,我又被她簡單直接的主觀批判介入方法吸引,決定將這個系列文章命名為《南京風景》。名字選擇了簡潔直白的介入法,方法卻想采取“電影眼睛”的視角去描寫歷史現(xiàn)場的風景,再用曲筆來為主題“畫龍點睛”。
作為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意識流代表作家和女性文學的先鋒作家,同時又是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無疑,伍爾芙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寫作高手。她在《倫敦風景》系列文章中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夾敘夾議”方法,不像她的小說那樣充滿著意識流的跳躍,而是平鋪直敘,其才華盡顯于其對風景描寫精彩的形而下的敘述和對現(xiàn)實世界形而上的哲思的議論。這種從形而下升華到形而上的互文方法,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藝術(shù)哲學境界。所以,盡管過去我也常用“夾敘夾議”的手法寫隨筆,但是,讀了《倫敦風景》后,我想改變一下文風,試圖用“記事記景”的春秋筆法進行現(xiàn)場實錄。我只想把我童年、青少年、中年和老年目擊到的南京各地風景,盡力用“電影眼睛”中性客觀的筆觸呈現(xiàn)出來,再將當下我所看到的此地風景勾連起來,形成“疊印”效果。如此比對,或許更能讀出歷史的滄桑與況味來。好在歷史給我提供了這樣的機緣,因為我見證了南京從“半城半鄉(xiāng)”走向大都市的歷史過程。這就是我與伍爾芙的不同之處,我寫的不僅是“風景”,更是“風景史”。
四十年前,我給北京出版社編寫了一本《江城子:名人筆下的老南京》,2013年盧海鳴先生讓我重新修訂此書,加入了邢定康提供的若干新篇目,將之重新命名為《金陵舊顏》,遂與后來的《金陵物語》《金陵屐痕》《金陵佳人》一起形成了一個書系。沿著這些足跡,我尋覓自己在四個時代里看見的南京影像,回到當時的歷史現(xiàn)場,把各個時段的觀景聯(lián)想不加修飾地呈現(xiàn)出來。即使這是如弗雷德里克·拜澤爾在《浪漫的律令》中所說的“片面且時代錯誤的”思想,我也情愿如此,而不是站在現(xiàn)世的理論高度去闡釋舊時的影像。
最近看到兩個視頻,一個是將20世紀初至1950年代初拍攝到的老舊視頻重新上色,將歷史畫面更加生動逼真地展示出來,現(xiàn)場感暴增,震撼力更強。我羨慕這種活色生香的歷史美顏修飾方式,但是,考慮良久,我決定還是采用那種最原始的“電影眼睛”的現(xiàn)場呈示方法,即如1944年德國攝影師海達·莫理循拍攝的大量南京街景照片那樣,去掉人為的主觀浪漫情感抒發(fā),把歷史按捺定格在黑白的長鏡頭中,從滄桑中看取世相與人生,正像兒時看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那樣,用“電影眼睛”還原南京的歷史風景。
當今高科技攝像能夠美化一個城市的容顏,讓人在賞心悅目中獲得心靈的升華,比如,當我看到一個名字叫舒小簡的攝影師拍攝的南京美景,尤其是如詩如畫的夜景時,我感到無比震撼,這真的是我們時常置身其中的街景嗎?是我們身在此山不識廬山真面目所致,還是歷史原本就是沒有色彩的原因,審美疲勞讓我們成為這個城市的“局外人”?抑或“生活在別處”才是人性的理想?于是我在轉(zhuǎn)發(fā)南京美景圖時加了這樣的按語:光影美化了現(xiàn)實,裝飾了歷史。當你每一天不經(jīng)意走過這一路風景時,美與你的距離有多遠呢?絢麗的色彩只有在黑白底片的對比中才有歷史的詩意。
弗朗辛·普羅斯在《倫敦風景》的內(nèi)容介紹中說:“宛若一位絕佳的旅游伴侶,弗吉尼亞·伍爾芙驅(qū)散了煙霧,向我們展示了在這座城市深深的地層之下究竟隱藏著什么。”我不是旅游伴侶,沒有能力驅(qū)散煙霧,也沒有意圖去發(fā)掘地層深處的東西,我只希望從不同時代的眼睛的折射中翻拍出歷史細節(jié)的碎片,盡量用白描的手法,而非文學修飾的手法,去沖洗出我所看到的那時南京生活風景和市井風俗風情的底片。
無疑,我眼里的風景是一種廣義的風景,它包括風情、風俗畫面,當然也包括風景中的人。
童眸中風景
1946年,我的父親自輔仁大學經(jīng)濟系畢業(yè)后在上海善后管理所工作。上海區(qū)劃屬于蘇南公署,于是1949年父親調(diào)往蘇南公署工作。1952年我出生于蘇州,1954年蘇南公署與蘇北公署合并,成立江蘇省,江蘇省會遷至南京市,我在不滿三歲時,便成了舊都南京的市民。一生當中,我家的居所輾轉(zhuǎn)于城中、城南、城東,活動范圍基本就在這個半徑區(qū)域,偶爾游弋到城北和城西,也是浮光掠影地看到一些記憶中抹不去的影像。
小時候我在南京城里住過的街巷很多,大多數(shù)都帶一個“家”字,如“童家巷”“申家巷”“姚家巷”等,我試圖用“電影眼睛”去搜尋歷史的底片,進行二次曝光,就是想把歷史和現(xiàn)實連接起來。
我的父母親在省商業(yè)廳和省供銷社工作,辦公地點即山西路上那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最高法院舊址。由于那時實行的是供給制,居所全是單位代為租賃的公管房,一般都是就近安排,所以距離不遠的童家巷便是首選了。在我殘存的記憶里,尚能記住三歲時居住童家巷的房屋格局。二十多年前,我和母親聊天,當我準確地描述出那個老宅的樣貌時,母親驚詫不已。她說,那時我和你爸爸上班后,老阿姨就讓你們兄弟倆整天坐在痰盂上,面對天井看風景,晚上回來一看,兄弟倆的屁股上都有一道深深的紅箍。“看風景”這個說法甚好,說者無意,聽者有意,我以為這是我母親一生中說出的最浪漫的話了。那時候我們無法邁出大門,看不見外面的街景,只能蜷縮在房屋里對著天井看井底風景。
照例是一個對開的黑漆大木門,跨過高高的門檻,青石鋪就的門廊地面,兩邊就是門房。左邊的那間我最熟悉,因為第一次迎接祖父到來時的情形歷歷在目:這是一間十二平方米左右的全木結(jié)構(gòu)的房間,洗臉架上的銅盆里熱水冒著水汽,祖父摘下瓜皮帽,用“香胰子”涂得滿臉泡沫,也不怕肥皂辣著眼睛,隨即又用銅剃刀裝上英吉利刀片,在臉上和嘴上刮出一片“嗤嗤”的響聲,十三年后當我第一次拿起鐮刀割麥子的時候,體味到一種相似的收割的快感。清洗過后,祖父的刷牙動作程序與南方人無異,但是最后一個程序則是南方人絕對沒有的,他拿出一個拱形的銅質(zhì)器物,兩端是圓柱形的把手,手柄末端是一個圓球收口,中端卻是呈扁方形的薄片,他不停地將自己舌苔上帶著黏液的白垢刮到面盆里,最后“咕咚咕咚”地把漱口水吐在盆里,爾后將水潑在門外的窨井中,再打上一盆熱水,用雪白的毛巾擦拭面龐,一切完畢,莞爾一笑。我看得津津有味,第一次像看一個外星人那樣看風景中的人,也算是用“電影眼睛”去觀察人間風景,因為人而記住了屋的構(gòu)造。
院子的天井不算小,在一個兒童的眼睛里顯得更大了,我們兄弟倆坐在痰盂上看白云飄過,看落葉飄飄,看風雨飄搖,看燕子飛到堂前筑窩。這些風景讓我激動不已,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但我卻并不知道天井之外的世界還有什么。
我家的主臥是兩間全木結(jié)構(gòu)的東西廂房,倒也闊大,可老式寬大的不上油漆的本色地板踩下去總覺得不踏實,還是民國時期留下來的白紫色交雜的粗電線吊著四十支的電燈泡,一拉與之平行掛下來的電燈線,房間里立馬就如同白晝。我總是想去拉電燈線,卻總是夠不著,我想感受一下控制由黑到白的快感,卻沒有機會。
東西廂房之間是一條隔著天井的十幾米長的內(nèi)長廊,至東廂房門側(cè)是拐入后進的走廊,所有的墻面都由厚厚的木板砌成。我們經(jīng)常和一個季姓的鄰人孩子在這里玩耍,這是兩家的交界地帶,但是我們似乎從沒通過這個幽暗的走廊進入后面的另一個世界,也不知道別處的風景如何。
待到讀初中時,我去山西路,才知道這一帶的風景是如此繁華,馬路是那么寬闊,商店林立,路人紛紛,原來童眸中的屋外風景與井底風景大不一樣。我再去尋覓童家巷舊時風景,卻怎么都找不到舊居了?;夭涣思业母杏X讓人惆悵。
三年前,我看到友人王振羽專門寫了一篇有關(guān)童家巷的散文,追溯了它在舊時的顯赫地位:它緊鄰民國參政會,孫中山就是在這里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tǒng)的,如今那個法式大樓門前雖崗哨林立,不時惹得路人引頸偷窺幾眼,這番風景卻是幾十年前那個坐在附近不遠痰盂上的兒童無法看到的屋外風景。更何況,如今這里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早已埋葬了昔日堂前的飛燕。
我始終弄不明白的是,那時公家為什么總是讓我們搬家,而且越搬越遠。先是臨時搬到了北京東路的公交一村,90年代后我上班經(jīng)常路過此地,卻沒有喚起絲毫童年印象,倒是搬到夫子廟姚家巷后的印象頗深。那時我已經(jīng)可以脫離父母和阿姨的視線,和鄰居的孩子們一起上天入地、走街串巷玩耍去了,雖然每每回家都要遭受一頓痛打,但是能夠換來飽覽街景的樂趣,簡直是太劃算了。
住在姚家巷時,家門口兩個石鼓,仍然是石頭門框里嵌著帶釘?shù)暮谄岽箝T,舊式老屋從外面看上去是一個二樓木結(jié)構(gòu)的板樓,雕花的窗欞外還有一排樓梯扶手一般的護欄,讓人想起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小說”描寫的宅院風景。一出門就是方石塊砌成的馬路,每天早晨倒馬桶的糞箱馬車敲打著路上的石頭,喚醒了睡眼蒙眬的婦女,一天的市井生活開始了。
路邊停著幾輛豎著一個細長煙筒燒瀝青的油罐車,這個意象一直保存在我的腦海里,我日后看到許多蘇聯(lián)電影和英國電影時,這種罐車鏡頭一旦出現(xiàn),就立馬想起童年的一幕幕。那是那時工業(yè)文明的象征。馬路油味道刺鼻,奇怪的是我特別喜歡聞,大口猛吸嫌不夠,還用手去拿,結(jié)果一手黑乎乎的瀝青無法洗掉,可想晚上的一頓結(jié)棍的“板刀面”是少不了的。
在我童年的眼中,夫子廟的街景是最好玩的,除了滿大街各種各樣的百貨店鋪和酒肆飯館外,沿街還有許多擔子挑著的小吃,這是南京著名小吃的集散地,諸如糖芋苗粥、柴火餛飩、蒸兒糕、臘八粥……五花八門,應(yīng)有盡有。可惜那時候小兒口袋里少有碎銀,好在有的小販是可以用廢品兌換食物。孩子們多半在敲麥芽糖、澆糖稀和做面人的擔子前徘徊。澆糖稀的老頭可真神奇,隨便你要一個什么樣的東西,他都能用糖稀在鐵板上七繞八繞地畫出來,粘上一根細木棍,一鏟,一幅惟妙惟肖的“金猴奮起千鈞棒”就做成了,惹得大家涎水直流。盡管這些會被大人斥為不衛(wèi)生的下流行徑,但是哪個兒童沒有這種追逐野趣的逆反心理呢?當然,精神上的追求也是有的:東市西市到處都是舊書攤子,店鋪早晨一開張就把摘下來的門板架在凳子上,把成捆的書籍攤在門前,任顧客閱讀挑選。這是大人們的去處,小兒們則在大成殿門口的角落處尋到小人書攤,一分錢能看兩個小時,周圍的叫賣聲、吆喝聲全不當回事,直到饑腸轆轆時,才怏怏離去。
大成殿對面的聚星亭在我的記憶里還是1944年德國攝影師海達·莫里循鏡頭里的模樣,它在童眸里是那樣宏偉高大,當然,北面的貢院的明遠樓也是高大的,但那時的我焉知其歷史作用,而過了那時木制的文德橋就是舊時名聞遐邇的紅燈區(qū)了,大人們一再叮囑不許過橋,說那個橋坍塌過,小孩會淹死的。的確,那橋上的木板已有朽洞,看得見河面,60年代后我膽戰(zhàn)心驚地過橋,在橋頭一家包子鋪買口碑極好的麻油菜包,也沒敢深入夫子廟南腹地,不久后,那文德橋就坍塌了。直到80年代讀到大量的書籍后,才知道那里的河坊里藏著太多歷史風流故事,于是就寫了那組“秦淮八艷”的系列散文。
現(xiàn)在看夫子廟很小,但在兒時卻覺得夫子廟好大好大。用1950年代末的“電影眼睛”去拍攝其現(xiàn)場:且不說一路沿街鱗次櫛比的店鋪人頭攢動,就是大光明電影院、解放電影院已足夠誘人了,何況還有當時南京排名第三的永安商場,走過夫子廟的街市,你得調(diào)動身體的全部器官去體味它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妙處—那半舊不新的民國風情韻味。你的眼睛得留意既古板又現(xiàn)代的中西混搭的建筑風格,倘若是晚間,電影院閃爍著的霓虹燈就讓你目迷五色。你的耳朵里灌滿了各種各樣混搭的聲音,那沿途的叫賣聲和吆喝聲,怎么都蓋不過“蔣有記”鍋貼和“六鳳居”油大餅敲鍋沿的清脆聲,還有那電影院喇叭里傳來的歌聲,城市交響曲也是土洋結(jié)合的產(chǎn)物。這時你的嗅覺也會讓你不知所措,各種油炸食品散發(fā)出來的香味是那個時代最誘人的魅力,鴨油燒餅、牛肉鍋貼、蔥油大餅、烹調(diào)炒菜的香味撲面而來……讓你不能自已。聲光電打通了你的經(jīng)絡(luò),讓你流連徘徊在這座古城現(xiàn)代與古代的交匯處。
說實話,每隔十年看一次夫子廟的風景都有不同的感受,如今再看,耳邊響起的是肯尼斯·克拉克在《風景入畫》中說的那句話:“……在一個喪失了對自然秩序全部信心的時代,這也許是獨特的人類靈魂能夠堅持它的意識的唯一可能的方式?!边@樣的反思,我們可以在狄更斯和菲茲杰拉德的倫敦、巴黎和紐約風景中找到答案。
丁帆,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南京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