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繪本大作用
編者按 眼下,家校共育不僅是社會熱點、教育熱點,而且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具有時代性的新課題、大課題。家庭與學校之間因為每個成長個體而緊密鏈接在一起,但雙方又該怎么有效協(xié)同面向每一個孩子細微而復雜的成長變化和需求?這是一件難事。有什么四兩撥千斤的辦法嗎?答案也許僅僅是一本書。那么,在家校共育里,一本書到底能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怎么發(fā)揮作用?
“老師,我想和您溝通一件事……”
小錚媽媽的一通電話讓我走進了一個一年級小男孩的成長世界。小錚媽媽說,假期中小錚和哥哥、堂姐爆發(fā)過很多次爭吵,爸爸媽媽對小錚的教育從說教演變到了叱罵;小錚的反應則從大哭發(fā)展到生悶氣、不耐煩。但,類似的事情總是在重演。
這一次交談,讓我了解到了孩子的家庭成長狀態(tài),同時也推動我在學校環(huán)境中給他更多的關(guān)注。
學校的“重演事件”
課間,小于同學哭著來找我說:“老師,小錚說我是‘臭魚’,還朝我吐口水?!?/p>
我把小錚叫到身邊,讓他說說是怎么一回事。
“老師,不是那樣的,我在喝水的時候她故意從后邊撞我,讓我把水撒了,我才……”小錚著急地反駁。
“老師,我沒故意撞他。我給小凡讓路,不小心碰到小錚了。結(jié)果小錚上來就又罵又吐?!毙∮诎咽虑榈膩睚埲ッ}說得清清楚楚。
這時,小錚低著頭不說話,像只鴕鳥一樣。之前跟小錚媽媽的溝通讓我對這次的事件有了基本的預判,我故意開玩笑地說:“經(jīng)常聽你媽媽說,你特別懂事兒,老師也覺得你特別懂事兒,怎么今天還罵同學呢?”
“老師,不是的,我不知道她不是故意的?!毙″P連忙解釋,生怕我誤會。我明白,他分得清對錯,但總是在誤會對方,因為他只關(guān)注自己當下所看到的事。
放學后,我把事情轉(zhuǎn)述給小錚媽媽。小錚媽媽半是開心半是擔憂地說:“那他還是有長進。在家里,我說什么他都不吭聲。”
小錚媽媽的話讓我陷入了思考。作為一名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的思維發(fā)展還不健全,對事物全面性的認知有限,比較容易形成誤解,不斷引發(fā)矛盾?,F(xiàn)階段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式,可以幫助小錚在與別人的交往中學會傾聽、了解聽對方的想法。
和小錚媽媽的那一通電話也讓我意識到,在小錚成長為“交友小達人”的旅程中,還需要他那位性子急的權(quán)威型媽媽的改變和配合,于是我“策劃”了一節(jié)特殊的繪本課,想講給小錚聽,講給小錚媽媽聽。
辯論賽“到底誰的錯?”
第二天。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我從書架上拿出繪本《不是那樣,是這樣!》,繪聲繪色地給學生們講了一遍后緊接著發(fā)問:“獾、狐貍、熊在故事里吵得天翻地覆、各說各的,那到底是誰錯呢?”
同學們立刻七嘴八舌地說起來??吹胶⒆觽儫崆楸磉_的火苗已經(jīng)燃起,我趕緊趁熱打鐵提議開展一場小型辯論賽。在一段激烈的PK之后,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一些同學的思考角度發(fā)生了變化。
“老師,我們覺得不好說?!?/p>
“都沒錯,又好像都有錯?!?/p>
小朋友們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追尋到了答案的邊緣。
“那我們先來看看小松鼠看到了什么?”我開始從細節(jié)中展開重點引導。
“老師,這個好像是一場誤會吧?!毙“嚅L很快搶著回答。
小于同學也馬上跟著說:“對,雖然他們打起來了,但是感覺都不是故意的?!焙⒆觽兘佣B三迫不及待地說著自己的新觀點。
我發(fā)現(xiàn)新的時機出現(xiàn)了,趕忙給孩子們遞出現(xiàn)實問題:“你們平時有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你們覺得應該怎么解決爭吵呢?”
梓萌說:“不要先吵架,先好好說?!?/p>
王小錚說:“可以先問問他為什么這么做?”
小錚的回答讓我感到莫大的驚喜。“同學們,小錚說得非常棒,以后我們和朋友遇到矛盾時,可以‘先問問’。那你覺得你會問誰這句話?”小錚撓撓頭小聲說:“問小于吧,那樣我就不會誤會她了?!?/p>
我豎起大拇指說:“小錚,老師真為你驕傲!‘先問問’,這可是你獨創(chuàng)的交友小方法?!毙″P一臉興奮地點頭。
家長分享會
課后。我把課堂上的事告訴了小錚媽媽。她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同時仍舊迷惑于為什么孩子在家不肯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錚媽媽,孩子跟我說,您一說話就像在埋怨他。孩子不愛聽又沒辦法,容易把不吭聲當成一種反擊方式。有沒有嘗試換一種方式跟孩子溝通?”我告訴小錚媽媽,如果一開始不知道該怎么避免生硬的說教,那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說繪本。繪本可以用在課堂上,也可以用在家庭中。
經(jīng)過這次談話,我和小錚媽媽達成了一個新共識:孩子的世界不是任何人都能進去的,老師、家長在和他們溝通時,不僅要學會懂他們,還要找到他們“樂于接受”的方式。而繪本恰恰能夠給大人、孩子新的視角,是一個為大人和孩子搭建溝通、理解新通路的有趣橋梁。
其實,小錚的事件并不是個案:一年級的小學生受限于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使他們大多數(shù)“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如何交往。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老師的幫助與引導至關(guān)重要。在和小錚媽媽溝通后,我決定開一場家長分享會。
分享會上,小錚媽媽將小錚出現(xiàn)的問題、自己教育方法上的誤區(qū),以及那堂繪本課上的成長一一作了分享。小錚媽媽結(jié)語的一番話更是讓我感到欣慰。她說:“繪本課結(jié)束以后,孩子再遇到?jīng)_突時,真會記得‘先問問’。有的時候他沒有做到,我也不再著急替他解決沖突,我會提醒他‘要不你先問問’?,F(xiàn)在,孩子也不煩我說話了,而且我發(fā)現(xiàn)他自己也能夠在繪本里找到解決方法……”
這樣的真實分享,很容易讓更多家長產(chǎn)生共鳴——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自身的問題選擇不同的繪本,進行針對性教育。
經(jīng)過這次分享會,家長們的思考與渴望學習的狀態(tài)深深地觸動了我。這也讓我再一次地意識到,教育絕不是單方的行動就能成功的,它一直需要父母和老師的配合!
借助繪本代替簡單的說教,更溫和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減少抵觸情緒。同時讓孩子們自己從繪本中尋找解決方法,這會讓孩子們的成長、家庭的教育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