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之中想象和書寫——梁鴻鷹《歲月的顆?!烽喿x手記
內(nèi)容提要:《歲月的顆?!肥橇壶欪椀淖钚律⑽募募瘒@童年和故鄉(xiāng)展開敘述,個人時間與歷史時間相互交織,個人生活也與時代發(fā)展緊密共生,因此,從個人敘述出發(fā),抵達的卻是鮮活的中國當代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生命情狀。文集采用了多人稱、多視角、多文體的方法論嘗試,是對散文寫作的一種自覺的更新和創(chuàng)造。
關鍵詞:梁鴻鷹 《歲月的顆?!?回憶 視角主義 人稱
一
一切都要從時間說起——時間——這魔鬼的毒藥和上帝的幻靈。人在時間里誕生,成長,衰老,接受它給予的歡欣喜悅和痛苦恐懼。哲人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哲人又說“人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無論是傷春悲秋還是辯證法的思考,時間就這么無情地完成對人的塑造。波蘭作家托卡爾丘克在《怪誕故事集》①里有一個小短篇《旅客》,寫一個男孩,從孩童時期就活在一種奇怪的夢魘之中,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道緣何而起,但是在枕邊、窗外,在房間和人群中,那種夢魘的壓抑和恐懼總是瞬間襲來。很多年以后,男孩長成了中年人、老年人,有一天晚上他照著鏡子,看到鏡子里面那張越來越像父親的臉的時候,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恐懼的根源——他變成了父親的樣子,他沒有辦法掙脫血緣和基因的族譜,進而言之,他無法擺脫時間的囚牢和既定的命運。小說至此戛然而止,留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空白。
或者可以說這一留下的“空白”正是梁鴻鷹思考的起點。在《被歲月和父親所塑造》②中,他這么寫道:
他異常沮喪地發(fā)現(xiàn),自己和晚年的父親越來越相像。這個自己最不想看到的局面,猝然地、宿命地出現(xiàn)了,令他無可辯白。五十歲那年有天照了個標準像,取回來著實吃了一驚:自己與父親墓碑上的那一幅出奇地相像——臉微胖,短頭發(fā),目光直視,嘴邊略帶嘲諷的笑容,像得讓他無法躲藏,被迫接受這不想接受的事實。
他這才意識到,父親的優(yōu)點,父親的毛病,父親走路的步態(tài),包括說話時不時出現(xiàn)的別人聽不清楚的字眼,咳嗽時努著勁的聲響,出門兒就想往地上吐痰的毛病,以及越來越喜歡吃面食,喝酸湯,吃飯坐不踏實,吃兩口就要離桌溜達,等等,等等。
為什么會這樣?怎么辦?是什么樣的父親和什么樣的時間塑造了什么樣的“我”?問題再一次回到了哲學的起源,也是人生的天問。不過,梁鴻鷹沒有沉默無語,而是如老牛反芻般地將過往的一切卷入到自己思考的胃和大腦中,他要厘清這些的來龍去脈——雖然事實將一再證明這是多么的不可靠,但寫作卻正是在這不可靠中找到價值和意義。不管怎么說,一旦思考和書寫開始,時間就不再享有獨占的統(tǒng)治權,現(xiàn)在,它要被思考,被打量,它要被作者反向塑造,時間由此重新開始,并被分割成不同的點,不同的面,不同的單元和網(wǎng)格。注視的目光時而輕盈時而沉重,時而恍惚時而凝練,由此呈現(xiàn)出一幅斑駁的歷史油畫。
二
一切都是回憶、舊時光和過去的物事。經(jīng)典作家們的寫作提供了足夠多的范例。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開篇第一句是:“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一個家族百年的歷史故事由此徐徐展開;深受馬爾克斯影響的中國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紅高粱》采用了類似的視角,“我奶奶”“我父親”在“我”的敘述中獲得了更豐滿的生命。回憶打開了經(jīng)驗的閘門,過往的生活經(jīng)過回憶的積淀變得生動飽滿,好像糧食釀造為美酒。梁鴻鷹是訓練有素的批評家,他應該對這些經(jīng)典作家的寫作非常熟悉,《歲月的顆?!返牡谝黄褪恰蹲畛醯哪觐^》,梁鴻鷹連續(xù)引用了三句話作為題記,分別是:
可是憑什么說寫這部作品的時候還沒有到來呢?
——[俄]左琴科《幸福的鑰匙?序》
時間是主要的破壞者。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了解一個孩子最初六年的生活,也就可以了解他以后的生活。
——拉迪亞德?吉卜林《談談我自己》
這些引文可以說不僅為這一單篇作品奠定了敘述的視角,同時也為整本散文集奠定了敘述的基調(diào),這是一種基于對“最初”“起源”和“開始”的追憶,梁鴻鷹知道這一 “最初時刻”的重要性,他確定他的敘述就應該像吉卜林一樣,回到童年和故鄉(xiāng)。但是他同時又沒有吉卜林的那種篤信,童年和故鄉(xiāng)固然是真實的時間和空間存在,但是關于這一些的記憶是真實的嗎?如果記憶總是被篡改、剪輯和重構,那么,敘述者應該掌握何種分寸和限度?
本文的主人公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求證出人生“最初始”印象的困難。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嗎?比如,這一輩子見到的第一個人,誰也說不了實話;聽到的第一聲雞叫,總要和以前的記憶打架;吃下的第一餐飯, 那肯定早就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飯吃了,在記憶中不留絲毫痕跡。人們在此生最初階段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遲早有一天會被重構,或者不斷獲得新的解釋。
這或許就是梁鴻鷹的敘述基調(diào),在確定和不確定中搖擺,在真實和非真實中徘徊,在記憶的物質性和虛構性中輾轉。他并沒有預設一個固定的敘述視角,也不愿意單一性地呈現(xiàn),他試圖展示的,是一個覆蓋式的記憶過程,破壞,重組,在裂隙處開始,又重新發(fā)現(xiàn)更多的裂隙。他同時也展示了一種敘述上的猶豫不決,顧左右而言其他,跳躍,中斷,在這個意義上,他提供了一種不是那么可靠的敘述。這正是這本散文集讓我最感興趣的地方之一,“可靠的敘述”并通過這種“可靠的敘述”獲得讀者的閱讀信任,這幾乎是傳統(tǒng)散文寫作的“金科玉律”,但是梁鴻鷹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更加現(xiàn)代性的方式,以“不可靠的敘述”來獲得更可靠的“閱讀信任”。至少對我來說這一效果實現(xiàn)了,確定無疑的敘述只會讓現(xiàn)代讀者厭倦且感到“假和空”,而“不可靠的敘述”讓感知的空間得到了擴展,讓閱讀者的心靈能夠更多地參與到這一空間中來并獲得審美的洗滌。
與那些現(xiàn)代經(jīng)典作家一樣,梁鴻鷹也通過敘述——即使是不可靠的敘述——來建構了一個相對具有邊界的文學敘述時空,這一時空在時間上大概涵括197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歷史,在空間上以其童年生活過的某北方縣城為主體。在這一時空里,個人時間與歷史時間相互交織,個人生活也與時代發(fā)展緊密共生,因此,從個人敘述出發(fā),抵達的卻是鮮活的中國當代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生命情狀。散文集中的《火車進站》集中體現(xiàn)了這種互動關系。
最重要的是,火車站有火車這個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龐然大物,這個烏黑的鋼鐵設備,是我們見得到的最偉大的文明象征,是大家想象所及的最了不起的可移動存在,夢中絕對的精神與物質主角。它體積龐大、能量無限、威力無邊、堅不可摧,聲響和體魄足以懾服任何一個見到它的人。
在小鎮(zhèn)的日常生活中,從來沒有任何場所、物體,能夠比得上火車給人們的那么充足的想象。懾服大家的,也許不是體量、聲響,而是帶來的未知與可能。耳邊火車嘶鳴的機會,每天雖只有數(shù)得著的幾次,卻必不可少,它們提醒著市民們的生活與世界上最先進的設施有關,小鎮(zhèn)和外部世界存在著正常聯(lián)系。
這兩段關于“火車”的文字足夠精彩,1970年代的火車具體形象地闖入了小城的生活,它帶來了足夠豐富的物質材料和精神材料,前者改變了個人生活,后者豐富了個人想象,敘述者“我”熱切地參與到了這種與火車、童年和現(xiàn)代性有關的生活中去。與此同時,一個個人,一件件事,也浮出了時間的地表。
三
一切他者都在追憶中顯影。首先是奶媽。一個曖昧的角色,不是母親,卻承擔著母親的功能;沒有血緣,卻又和撫養(yǎng)對象之間產(chǎn)生了超出血緣的親密關系。在開篇的《最初的歲月里》,奶媽和爺爺、姥姥、父母都出現(xiàn)了,但是奶媽并沒有成為敘述的主角,這一篇的敘述主角是敘述者自己,他將自己的一生置于一個回溯的視野,就像錄像帶倒帶一樣,他在這“倒帶”中看到了自我生命最初的不堪和張皇:被抱到臨終的爺爺面前嚇哭了;出生后沒喝上幾口母親的奶水;被抱養(yǎng)到鄉(xiāng)下的奶媽家里……但是關于奶媽的記憶卻不全部是溫暖的,感恩的,恰好相反,是帶有一點點羞于回憶以及難以說出口的感覺,這感覺并非是不知道感恩,而是來自于身份意識的掙扎。
他并不愿意承認曾經(jīng)與他們息息相關,說真話,他不愿承認與這家人在一起睡過一盤炕,最主要的是不愿意承認自己曾經(jīng)在鄉(xiāng)下生活過。就因為這個,他曾經(jīng)從心中涌出來的感激之情,一遍遍被壓抑下去,被不愿意提及“鄉(xiāng)下”這個字眼的念頭而壓抑了下去。
一種類似于高加林式的“城鄉(xiāng)區(qū)隔”在這里被呈現(xiàn)了,這暗示了梁鴻鷹精神結構的“1980年代”資源。與高加林不同的是,他占據(jù)的是“城市”這一更優(yōu)先的位置。對這種身份意識——它在中國的當代社會結構中被不斷地強化——的反思和批評,構成了關于奶媽這一書寫的形而上的層面。在另外一篇更長的文章《遙遠的奶媽和他們的孩子們》中,敘述者開篇即宣布。
我想好怎么寫奶媽了。
這不是簡單的修辭層面的“想好”,而更是一種“思想自我改造”過程的完成,這里面有一種如釋重負的吁嘆,這一吁嘆完成之后,意味著敘述者不再被那種世俗的身份意識所束縛,而是回到生命和生活本真的部分,這也是這部散文所要追求的目標:凈化并提升生命,由此,關于奶媽的文字為之一變。
奶媽,這個與女人的乳汁和肉體緊密聯(lián)系的字眼,永遠是親切、勤勞、奉獻的,作為別人家孩子的一時恩人,奶媽暫時替代別人家的母親,只因為她有施人恩澤的資質和條件,她成為一時之選,但她的付出、美德,理應在人的記憶里長久留存。
奶媽的存在理由與母親相關。母親,一個亙古不變的人類話題,她是孕育、起源和愛的象征,她是文學和藝術的母題,在無數(shù)的想象和書寫中積淀和寄托著各種豐富復雜的情感。每一個母親都是無數(shù)個母親的組合和投影,每一個母親又是那么具體、現(xiàn)實,與那個“理想的母親”發(fā)生著偏離。梁鴻鷹的母親書寫就在這“理想母親”和“現(xiàn)實母親”之間輾轉?!袄硐肽赣H”是美麗的,優(yōu)雅的,集中了時代女性的風姿和氣質。
不管到什么地方,她都能很快引起人們的注意。美麗如無聲的流言,走到哪里傳到哪里,她的美貌從未被加冕,卻是普遍共識。她臉部輪廓清晰, 高鼻深眼,舉止嫻雅,氣質卓異,每到一地都令人難忘。
人們都說我母親身上有種超脫于俗世的清新之氣,愛思考,凡事不刻意,從不知道什么叫刻意,無論什么樣的舉止、穿著,只要出自她,都會帶來天然去雕飾的效果。她不愛打扮自己,她的傲然、隨性, 如被描寫出來,會像朱利安?巴恩斯寫下“居斯塔夫獨自和一條金魚吃午餐”一樣無聊。
而“現(xiàn)實母親”卻是另一番模樣:肺結核、病懨懨、易怒、過于挑剔,這是一個被生活和疾病折磨得面目全非的母親。在不同的關于母親的記憶中,梁鴻鷹的敘述出現(xiàn)了極大的曖昧和搖擺,他有時候會沉湎于美好的想象不能自拔,有時候又突然抽身而出,以一種異常冷峻的眼光審視著那些“美好” ,這種敘述也許暗示了他對母親某種“愛憎交織”的情緒,背后是復雜的心理動因和記憶機制——也許更值得心理學家去探究。但從敘述的角度看,這種曖昧和搖擺卻是非常成功的筆法,在不斷地閃回中建構了一個豐富立體的母親形象。
相對來說,父親在梁鴻鷹的筆下顯得更加現(xiàn)實一些。雖然溫情的細節(jié)也偶爾出現(xiàn),比如帶他一起去火車站接人,比如大方地給他一點零錢去買書。但是整體來說,父親的“負面形象”要遠遠大于他的“正面形象”,他抽煙、酗酒、大男子主義、生活習慣差。
實情真的是這樣。父親的生活方式非常糟糕。煙、酒作為他的生命和生活方式占用了家里過多的時間。每天抽三四盒煙,一個人花在飯桌上的時間超過一般人的三四倍,家里的時間被他過多主導、占用和揮霍。早飯是邊吃飯邊喝茶邊抽煙。燒麥、餛飩、豆腐腦,樣樣油大、味重、滾燙,吃一兩個小時,對他來說是常事兒。中午回家吃飯要喝酒,而且進門就開喝,涼菜、醬豆腐、白酒、濃茶、香煙,一樣不能少。蹲在沙發(fā)上,喝到飯熟端上來,總得一兩個小時,吃喝完倒頭便睡。晚上回來吃飯,照樣重復中午的程序,只不過時間拖得更長, 微醺之后才肯上床。
他給我們的敘述者帶來了強烈的壓迫感,他唯一的理想就是逃離這種生活,并以成為一個和父親不一樣的人為人生的奮斗目標。他成功地逃離了小城的生活,并在世俗的意義上超越了父親,但是,生命的悖論在于,他永遠無法擺脫血緣、基因和深深鐫刻在他身心內(nèi)部的父親密碼。于是,越是想擺脫父親,卻越是成為父親,越是成為了父親,就越是意識到父親的“負面”不僅僅是歷史和記憶,也是自己的當下生活,理解在這樣的悖論中獲得了哲學層面的升華。
四
一切都必須建立在視角的基礎上。尼采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里強調(diào)視角的重要性,他認為視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條件,這也是現(xiàn)代以來影響廣泛的道德視角主義的濫觴。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被一再證明為是專斷的、霸權的,它帶來了單一性敘述和單一性的價值立場,而多元化的視角則可以呈現(xiàn)復調(diào)式的敘述效果和具有歧義性的價值判斷。
很多批評家已經(jīng)注意到《歲月的顆粒》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就在于使用了多人稱的敘述視角?!斑@部散文集,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寫作者在人稱選擇上的用心 :《最初的年頭》《世界上最寒冷的那個早晨》《被歲月和父親所塑造》等篇用的是第三人稱,《火車進站》《母親與我的十二年》《書店不完全往事》等篇用的是第一人稱,而《哦,那一年的高考與假日》則使用了第二人稱。更有意味的是,在編排上,作者有意將同一題材的兩種人稱先后并置,比如追憶母親的《世界上最寒冷的那個早晨》與《母親與我的十二年》,幾乎像是一種提醒,同是‘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在‘他’與‘我’的抒情人稱的轉換中,其實關涉抒情主體以怎樣的方式介入回憶情境的考量?!雹叟u家汪政更是將梁鴻鷹的這一敘述方式概括為“將人稱作為方法”④。這當然是梁鴻鷹的自覺嘗試,在自序中他已經(jīng)有所交代。
我不想平鋪直敘,而是想讓形式感更強一些。那些通往文學世界的種種策略和路徑始終誘惑著我,不顧是否弄巧成拙。比方人稱,你、我、他三個人稱,單獨使用,還是混合使用;比方視角,受局限的,全知全能的,以及混合使用;比方時間,不管是縱向線性的,還是橫向縱向結合,如何處理?我做了些嘗試。
但是很明顯,梁鴻鷹更多是從形式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而批評家受到他的暗示或者影響,也往往從形式和修辭的角度去討論“人稱”的功能性作用,正如我在前文鋪陳的,人稱作為視角主義的具體化呈現(xiàn),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形式”問題,而更是指向一種“內(nèi)容”,也就是說,每一種人稱其實關涉到不同的道德生活和價值生活,人稱的復雜化,也就意味著生活內(nèi)容和價值觀念的復雜化。
文體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具有了相同的意義。正如批評家所看到的:“如果從文體的角度說,這部散文集還有許多的特色,如書信(《盈盈尺素》)、對話(《一次邂逅》)、日記(《1978年日記所見》),正是這些顯在的文體特征使這部散文集在當下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顯得卓爾不群。”⑤在我看來,書信、對話、日記是非常具有表征性的文體,因此很容易辨認,不容易辨認的則是那些埋藏在看似散文書寫后面的“文體意識”,比如批評,我們不要忘記梁鴻鷹日常從事的主要寫作方式是批評,散文集里的辯駁、反思、議論無不體現(xiàn)著一個批評家的理性思維和理論素養(yǎng)。又比如小說,散文集里的一些篇章幾乎可以當作小說來閱讀,最典型的一篇是《書店不完全往事》,小金多像屠格涅夫或者契訶夫作品中那些美麗、卑微、堅韌的女主人公。
總而言之,視角多元而文備總體,這正是梁鴻鷹這部散文集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嘗試。
注釋:
①[波蘭]托卡爾丘克:《怪誕故事集》,李怡楠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20年版。
②梁鴻鷹:《被歲月和父親所塑造》,《歲月的顆?!罚本┦挛乃嚦霭嫔?021年版。本文所引原文未加特別注釋的均來自這個版本。
③馬兵:《“我們的主人公”或升堂入室的“赤子”——〈歲月的顆粒〉讀札》,未刊。
④⑤汪政:《將人稱作為方法——梁鴻鷹散文〈歲月的顆?!档奈捏w藝術》,未刊。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