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重慶文學和藝術獎名單出爐
1月9日,記者從重慶市文聯(lián)獲悉,第九屆重慶文學和藝術獎(含少數(shù)民族文學獎)名單已正式出爐,雕塑《冬去春來》等60件文藝作品獲得第九屆重慶藝術獎,戴政生等15人被評為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花街子》《山河爽朗》等17件文學作品獲得第九屆重慶文學獎(含少數(shù)民族文學獎)。
此次重慶文學和藝術獎(含少數(shù)民族文學獎)評選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共同發(fā)起,由重慶文學獎、重慶藝術獎、德藝雙馨工作者三部分組成。其中,重慶藝術獎是重慶市最高藝術類獎項,每兩年在全市范圍內(nèi)評選一次,本次是第九屆。重慶文學獎(含少數(shù)民族文學獎)設有小說(短、中、長篇)、散文、報告文學、詩歌、文學理論評論、兒童文學、文學翻譯等獎項,本次同樣是第九屆。重慶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則是第二次進行評選,共有獲獎者15名。
記者在第九屆重慶藝術獎獲獎名單中看到,此次獲獎的60件藝術作品涵蓋美術、攝影、音樂、書法、戲劇等12大門類。其中,既有雕塑《冬去春來》、油畫《天梯》、交響樂《重慶組曲》、京劇《雙槍惠娘》、電影《白云·蒼狗》、電視劇《絕密使命》等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作品,也有現(xiàn)代川劇《峽江月》、紀錄片《木香》、雜技《荷——蹬傘》等巴渝元素濃郁的本土精品,代表了近兩年來我市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流水準。
此番榮獲重慶文學獎(含少數(shù)民族文學獎)的17件獲獎作品同樣具有濃郁的巴渝特色。比如,獲得中篇小說獎的《花街子》就是以重慶渝中區(qū)一條真實的小巷“花街子”作為書名,收錄了曾憲國所著的《入戲》《彌合》《別無他求》《南麻布的家》等4部中篇小說,生動反映了在時代的變化中,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散文獎獲獎作品《山河爽朗》的作者吳景婭則以女性的視覺,從審美的角度,用文學的語言,對重慶這座城的山川地貌、歷史人文、市井生活進行了新的發(fā)掘、解讀、詮釋和抒懷,從而揭示出重慶的生命力之所在,魅力之所在,重慶的與眾不同,回答了重慶為何是非來不可的地方。少數(shù)民族文學獎獲獎作品——由土家族作家姚元和所著的報告文學《脫貧攻堅手記》以中國西部民族地區(qū)一個貧困村為范本,通過第一書記“我”和駐村工作隊的特殊視角,形象地展示了中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艱難歷程和壯闊圖景,反思幫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惑與解困之道。
除了重慶文學獎和藝術獎外,同時出爐的15名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也引發(fā)了市民的關注。在這15名獲獎者中,無論是市歌劇院副院長劉廣,還是四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教師陳樹忠,他們都在重慶文藝戰(zhàn)線耕耘多年,為重慶文藝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此番得獎,可謂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