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文藝》2021年第11期|朝顏:衣袂記
一
回到家里我開始坐下來哭泣。我不敢在學(xué)???,也不敢在放學(xué)路上哭,怕被人瞧見?,F(xiàn)在,我必須盡快哭完并擦干眼淚,如果被母親發(fā)現(xiàn)只會令她心生厭煩。這時候公雞母雞正亂亂地鉆進圈里,屋后樹林子里的鳥兒們也撲騰著歸巢,四周喧嚷嘈雜,沒有人會注意一個悲傷的女孩正捧著自己的衣服垂淚。
我需要一場痛哭,用來追悔一套衣服的不再完美。這像是一個沒有觀眾的儀式,必須由我獨自完成它。
那是我自出生十一年以來,在自以為已經(jīng)足夠漫長的人生中穿過的最好看的一套衣服。
幾十年過去,我仍然無法忘記它的樣子。桃粉色的布料挺括而洋氣,與我穿過的諸多軟塌塌的棉布衣服天差地別?;《惹〉胶锰幍男》I(lǐng)上,繡著精美的花邊。前襟做了分片處理,也鑲著兩道亮閃閃的金邊,設(shè)計感十足。褲子是小喇叭狀的,穿上人也顯得更高挑更精神了。
我最喜歡的是衣服上的紐扣,銀灰色的底版,中間游著兩條搖頭擺尾的小金魚。我發(fā)誓從沒有見過這么好看的金屬紐扣。在那之前,我的衣服上永遠(yuǎn)縫著顏色灰暗,扁平規(guī)整,中間四個洞或兩個洞的塑料紐扣。村里人如此,學(xué)校的同學(xué)們也如此。
是的,十一歲生日,我的四舅從南昌為我捎回了這么一套衣服,足以照亮我所有灰暗日子的衣服。我怎么能不視若珍寶呢?我沒有好看的鞋子搭配它,我沒有好看的書包搭配它,可當(dāng)我穿上它進入校園的時候,仍然驚艷了老師和同學(xué)們的目光。他們仿佛一下子不認(rèn)識我了,那個總是穿得土里土氣的女孩子,突然像是身上發(fā)出了光亮。
它給予了我最早的審美啟蒙,滿足了我對華服的全部想象。我盡量在每周一升旗的日子,或老師上公開課的日子穿上它。我相信那樣足夠隆重,足夠使我顯得與眾不同。我還悄悄給衣服取了一個名字,叫“小粉魚”。
然而那一天在奔跑中匆忙跨進學(xué)校大門,我忽然發(fā)現(xiàn),衣服上的一粒紐扣不見了。
簡直像天塌了下來。在這個閉塞落后的鄉(xiāng)村里,上哪兒找一粒一模一樣的紐扣填上那個可怕的缺口呢?我憋了一下午沒有哭出聲來,但那天老師講了什么,教室里發(fā)生了什么,早已是恍恍惚惚的了。
我哭的時候,忠實的老黑狗“爛面”跑進來蹭著我的腿,喉腔里發(fā)出一串我聽不懂的狗語?!皢鑶鑶琛保遣皇莿裎也灰??
我一邊哭一邊摸了摸老黑狗的頭。心里想:不,讓我痛痛快快地哭完這一場吧。從此,“小粉魚”再也不是原來的“小粉魚”了。兩條金魚的失散,讓我摯愛的美物大打折扣。最重要的是,我深信此后再也不會擁有如此美好的衣服了。
二
幾乎整個童年,我都在灰暗色調(diào)的包裹中長大。黑色、藍色、藏青色、咖啡色構(gòu)成了全家衣物的主色調(diào),它們總是具備耐臟耐磨的好品質(zhì),無比符合在泥土中刨食的村民的需要。父母穿過給子女穿,哥哥姐姐穿過給弟弟妹妹穿,舊了破了縫個補丁接著穿。
窮,是鄉(xiāng)村的基本底色。正所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笔朗来绱?,家家戶戶如此。
聽奶奶說,她從前是自己織布自己裁剪縫制衣服的,偏襟衫,鎖盤扣,千篇一律的款式,會不會講究美觀便可想而知了。奶奶一生都沒有改穿對襟衫,那些舊偏襟衫,她一直穿到晚年。爺爺去世得早,他穿過的衣服一件沒扔,全改小了給父親三兄弟穿。
到了父親這輩,市場上開始有洋布賣,但得憑票購買,布票按家庭人口定量發(fā)放?,F(xiàn)在,父親的抽屜里還收藏著1983年版的定量布票。原本稀缺的布票何以還剩下這許多張?蓋因家里實在太窮,無錢扯布做新衣。父親將部隊帶回的軍裝穿了一年又一年,破破爛爛了還舍不得扔。只有在出差、上班、學(xué)習(xí)、開會或探親訪友時,他才取出體面的衣服換上。母親極少出門,更是儉省。相對于衣著的光鮮,他們更關(guān)心家禽家畜的興旺健壯和莊稼蔬菜的豐富收成。
按習(xí)俗,每到舊歷新年,人們都要添置一套新衣服。但我們家就只給小孩子添置,父母是輕易不裁新衣的。母親給我講過她小時候過年的故事,說是有一年外婆給孩子們各準(zhǔn)備了一件新衣服,唯有母親那件是花的,因為她是女孩子。二舅覺得那件更好看,死活賴著要,除夕晚上就搶過去穿著睡了。第二天早上,母親只好穿著二舅那件暗色衣服走進新年。那是她一年中唯一一次添置新衣的機會??墒撬荒芸摁[,因為哭鬧換來的只有責(zé)罵。
是的,在我印象中,母親似乎從來沒有年輕美麗過。她沒有穿過花衣裳,也沒有穿過裙子。在窮困的家庭訓(xùn)育中,她已經(jīng)習(xí)慣了把好的讓給比她小的,自己只求溫暖蔽體,便于勞作足矣。令我難過的是,外婆厭惡孩子哭鬧的性情轉(zhuǎn)移到了母親身上。從小,我都不能以這種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哪怕只是一個擁抱和安慰。
生活的瑣屑與困窘,讓太多人習(xí)慣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訓(xùn)育子女,也讓太多人從小學(xué)會了含淚隱忍,學(xué)會了摒棄欲求。
年老的外婆,還因幾尺布與三舅的繼妻發(fā)生嫌隙?!澳莻€矮婆子,她偷了我的布。”外婆斬釘截鐵地說。沒有人可以說服得了她,她認(rèn)定了這個半路進門的女人心腸不好。外婆多年與三舅一起生活,和先前的三舅母相處很好。外婆也知道,三舅母死后,三舅仍需要女人的溫暖,她甚至很努力地像從前那樣當(dāng)一個好家婆,但她還是失敗了。也許,是兩個人的努力一同失敗了。后來外婆搬到了大舅家生活,雞飛狗跳的日子總算停歇下來。
其實,那時候大家都買成衣穿了,誰會偷她那幾尺老布呢?連我都心生疑竇??墒窍氲酵馄胚€寶貝似的惦念著那幾尺布,我心里還是有點悲傷。也許,缺衣短布的日子留給她的創(chuàng)傷太過深重了。那種看待物質(zhì)的金貴心理,那種收藏囤積不舍得拿出來用的心理,早已嵌進了她的骨血中。
同樣的事件,還發(fā)生在麥菜嶺的招娣奶奶身上。年近百歲時,她已經(jīng)老年癡呆了??墒怯幸惶欤鋈徽驹陟籼瞄T口罵罵咧咧,痛陳村里一位婦女偷走了她的布。全村人聽了,都是一頭霧水。和她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最后,村支書找了一塊布遞給她說:“這是你的布,幫你找回來了?!彼е菈K布,如獲至寶地回了家,停止了哭訴和痛罵。
我知道的,在她們的青年和中年時代,布是多么稀罕之物。孩子三朝滿月、女孩婚前查家坊、新娘出嫁、老人還山……許多個人生的重要日子,布匹都是人們可以奉上的最為貴重的禮物。許多人家收了布并不舍得做成衣服,而是珍寶一樣留著,一旦需要走親戚送禮,它們又被新嶄嶄地擺上了案頭。
三
很長一段時間里,鄉(xiāng)間流傳著“嘀咯鞋子(高跟鞋)羊毛衣,單車手表收音機”這句順口溜,它代表著姑娘們對于結(jié)婚彩禮的基本要求。為了順利成就一門親事,很多農(nóng)村家庭心甘情愿舉債滿足這些條件。在婚前,多數(shù)女孩子是穿不上高跟鞋和羊毛衣的。對未知享受的渴望,誘惑和催促著姑娘們一個個成為新嫁娘。
雖然我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后,但童年和少年仍舊目睹并親歷著鄉(xiāng)村物質(zhì)匱乏之痛。后來我想,也許是時代的進程還在緩慢地,耐心地滲透之中吧。后來我有機會走向全國的許多地方,認(rèn)識了各色各樣的許多人,當(dāng)我們憶及童年并相互比較,才發(fā)現(xiàn)地域和家庭出身的差異,同樣影響著人的生存境遇。至少,生活在山區(qū)的我,所感受到的春風(fēng)吹拂比城市慢了好幾拍。
童年里,我同樣是一個穿不上羊毛衣的孩子,即使最劣質(zhì)最便宜的毛線織就的毛衣也沒有。冬天,我穿一種又厚又硬的衛(wèi)生衣,顏色多半是深藍、黑色或醬油色,前襟安兩個方口袋。這種衣服雖厚卻不怎么保暖,一件不夠就穿兩件,以至裹得像頭棕熊,雙手無法自如活動。沒有棉外衣可穿,只在衛(wèi)生衣之上罩件寬大些的薄衫子。美這個詞語,離我太遠(yuǎn)太遠(yuǎn)。
母親自己也只在結(jié)婚時買過一兩斤便宜的綠毛線,為自己織過唯一的一件毛衣。后來那件毛衣穿到線都朽敗了,拆下來到處是斷頭,只夠織一件小背心,才輪到了我身上。
念小學(xué)三年級時,我開始到鄉(xiāng)里的中心小學(xué)去,發(fā)現(xiàn)有好幾個女同學(xué)是穿毛線衣的。她們的媽媽手巧,用各種顏色的毛線搭配,織出各種花樣圖案,有的還是一整套當(dāng)外衣穿。那樣的穿著很容易將她們和我分出階層,我感到了強烈的自卑。雖然我總是考第一名,雖然老師們乃至校長都喜歡我,經(jīng)??湮遥疫€是難過地領(lǐng)悟著這種差距。青的媽媽是中學(xué)教師,爸爸也是公職人員;麗的爸爸是小學(xué)中層干部,媽媽在圩上開理發(fā)店;春的爸爸開著診所,媽媽是裁縫師傅……她們生活在圩上,豐衣足食,無憂無慮,個個顯得養(yǎng)尊處優(yōu)。
我的內(nèi)心彌漫著一種不可企及的憂傷,我渴望有一件像她們那樣的毛衣,一件領(lǐng)子和衣袖上織出了花邊,腰間和胸前搭配了顏色的毛衣。那是我第一次向母親開口,我向她描述衣服的樣子,并表現(xiàn)出了深深的貪饞。
母親竟然破天荒地答應(yīng)了我。像是完成一件需要下大決心的偉業(yè),她去圩上買來了鮮艷的紅毛線,外加一小卷純白的毛線,用于搭配顏色。然后,她開始了漫長的針織過程。事實上,她這方面的經(jīng)驗實在少之又少,純粹靠自己琢磨和體會。加之她終日忙于田間勞作或操持家務(wù),每天可以利用的時間那樣少。四根棒針在她的手中并不太靈活地挑動著,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我終于擁有了平生第一件彩色的新毛衣。我將它穿在身上,深知它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與那幾個女同學(xué)的毛衣相比,還有天大的差距,但我已經(jīng)對母親心懷感激。
我所能想起來的物質(zhì)滿足實在太少太少。兩三歲時,母親還讓我穿著開襠褲。冬天的清晨,我起床后追隨著廚房里的母親。她將我安頓在一張竹椅子上坐,刺骨的冰冷。我哭著要她先幫我將椅子坐熱,并哀求說:“你們大人的褲子都沒有洞,為什么我的褲子有洞,我不要穿有洞的褲子?!蹦鞘俏夷苡浭潞螅o予我的第一次滿足。她把我所有的開襠褲全部縫合起來,至少使我變得體面和溫暖了一些。
多數(shù)時候,我順從于母親的安排,她讓我穿什么我就穿什么。比如鞋子,我永遠(yuǎn)穿著比我的腳大一二碼的松松垮垮的鞋,因為她擔(dān)心我的腳長得快,會浪費。事實是我的腳永遠(yuǎn)跟不上鞋的尺碼,直到它們停留在三十四碼,再也不長為止。
如今我仍害怕和母親提那些舊事,因為腹中填滿太多辛酸,一提,我們都免不了要落淚。
可想而知,四舅送的那套“小粉魚”,給我的少年時光帶來多少榮耀和驕傲。
四
“小粉魚”之外,大多數(shù)時候我是黯然無光的。
我仍能清晰地回憶起那一天的穿著:一件紅得俗艷的上衣,質(zhì)地粗硬,摸一下就刮手。一條軍綠色的舊棉布褲子,軟塌塌的,上身一小會兒就滿是褶皺了。最糟糕的是,那條褲子被課桌上的釘子撕開了一條長長的口子。那條口子被縫合起來,留下一個類似傷疤的歪歪扭扭的補丁印。它們均出自母親的手藝,她未出師門,師傅便與人世永訣,充其量只是個半拉子裁縫。
那一天我正在參加作文比賽,用前三分之一的時間洋洋灑灑寫完了一篇命題作文。我看著滿教室埋頭苦干的同學(xué),先是有一些如釋重負(fù)的快活,然后在無所事事的左顧右盼中,我開始注視自己,打量自己的穿著打扮。念初一了,青春開始萌動,我變得更加注意形象,可是我無能為力,不知道怎樣才能使自己顯得好看一些。衣柜里,可供挑選的衣物那樣少,我的心中充滿了憂傷。
講臺上,我們的女教師穿得多么漂亮。我難過地低下頭去,看見腳上一雙綠色的解放鞋,腳趾頭前邊還剩一大截癟癟的空間。我等了許久許久,不敢第一個走上前去交卷子。當(dāng)我躲閃著從她身邊離開,眼睛里盛裝的凈是褲腳和鞋子的綠。那次比賽,我得了第一名,然而埋在心底的憋屈和自卑并沒有因此削減多少。在書本中,在現(xiàn)實里,所有人都試圖教育我,人更應(yīng)該注重心靈美,而不是外在美。我多想大聲喊出來:“愛美是一種本能,不是嗎?”
在學(xué)校的元旦聯(lián)歡晚會上,除了吉他彈唱是我此前聞所未聞的表演形式,還有霹靂舞、時裝表演等節(jié)目令我大開眼界。穿著蝙蝠衫、太子褲的男生在舞臺上翻滾;模特隊穿梭而過,展示著各式各樣的風(fēng)衣、長裙、夾克衫……令我目不暇接。
在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視著臺上的紅紅綠綠時,我忽然感到時代的潮水撲面而來,它們飛揚、洶涌,幾欲令我窒息。回顧自身的穿著,沒有一樣不令我自慚形穢。那一天,我聽說我們的數(shù)學(xué)老師是一個很出色的業(yè)余裁縫,他善于設(shè)計時裝。我還聽說,這次時裝表演的大部分服飾,來自于一個外號叫“模特”的女教師。我漸漸注意到這位女教師,她教著高我們一個年級的數(shù)學(xué)課,幾乎每天的穿戴都沒有重樣。
再后來,“模特”嫁給了我們的數(shù)學(xué)老師。當(dāng)我近距離地接觸到她時,她已經(jīng)是我的數(shù)學(xué)老師了。我注意到男生女生們寫著好奇、羨慕或曖昧的目光,由此深信不只是我對于美有著強烈的渴望。
每一種衣服樣式開始流行起來,進入鄉(xiāng)間的照例是無數(shù)的贗品和劣質(zhì)品。
夾克衫風(fēng)行到我們鄉(xiāng)里,大約是20世紀(jì)90年代初。袖口和腰圍處是松緊帶,扎得緊緊的,相對應(yīng)的是衣衫寬大,如蝙蝠的翅膀。騎著自行車時,身后鼓脹起來的衣服使人顯得龐大而威風(fēng)。土了多年的農(nóng)村人,對洋氣和時髦格外敏感。每個中學(xué)生漸漸都添置了這樣的衣服,盡管質(zhì)量良莠不齊,仍有沖上了時代浪頭的先鋒感。
而我吃夠了夾克衫的虧。母親斷不會在價格上對我慷慨,所能選擇的余地少之又少。在一件便宜的夾克衫中,松緊帶和塑料拉鏈形成一對水火不容的敵人。繃緊的腰圍,隨便一掙,拉鏈就撕開或爆裂,然后罷工,怎么也拉不起來。透明膠是我所能想到的唯一修補工具,結(jié)果自然是徒勞無功。后來干脆敞著懷穿,倒顯得拉風(fēng)而瀟灑。
那時候我不明白,為何別人穿夾克衫不至于如此局促,難道僅僅因為我運氣不好?許多年以后,我知道組成任何一種商品的零配件,都直接影響到它的使用效果,都意味著成本和價格,我對于“價錢識貨”這句俗話簡直奉若真理。
母親告訴我,兩三歲時,幾位會寫流年的先生從閩西來到麥菜嶺。他們?yōu)榇謇锉姸嗄卸∫灰粚懴铝肆髂瓴?,自然包括父親和哥哥。由于父親將他們當(dāng)成文化人,待他們熱情客氣,還留他們吃住,先生又破例替我這個女娃看了相。
母親的描述活靈活現(xiàn):“先生取出一本古書,一手翻到那一頁,指著一個女孩子說那就是你。那個女孩穿著花衣服,顯得花枝招展?!彼€說,先生翻完,對我豎了一個大拇指,又捏了捏我的臉笑了。母親由此認(rèn)定我會有好命,至少是能穿上漂亮衣服的命。
啊,那個曾經(jīng)存在于圖畫中的女孩,那件象征著未來命運的花衣服,給予我多少懵懂的憧憬。
那些年,我尚不能看見外面的世界,但我聽從了母親的囑咐,努力讀書,為自己掙得一個能穿上花衣服的明天。
五
當(dāng)我回到家鄉(xiāng)做一名教師時,忠實的老黑狗“爛面”已經(jīng)不在了。它永遠(yuǎn)不懂得我的眼淚為何而流,而我多么希望它還在世,還能看見我穿上好看的衣服,像小時候那樣甩動長尾巴,搖頭晃腦圍著我轉(zhuǎn)啊轉(zhuǎn)。
從前那個對美衣充滿了艷羨的我,怎么會想到,六年以后,我們“模特”老師的兒子已經(jīng)上學(xué)了,而且編在我任教的班級里。我看著那個眼睛黑亮,像他父親一樣沉默寡言的孩子,心中有太多的感慨唏噓。一種時光移易之感,如激流般澎湃而來。
我至今保存著教書第一年拍攝的一張照片。我站在畫面中間,雙手摟著一群孩子,孩子們都將腦袋使勁地探向鏡頭。彼時的我,穿著一套緊身牛仔服,里面是黑色的高領(lǐng)打底衫,豎起的金屬拉鏈閃閃發(fā)光。我身邊的孩子們,與念小學(xué)時的我截然不同,他們穿得花花綠綠,款式各式各樣,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天真活潑。
我常常陷入回想,那些年是如何漸漸蛻下厚厚的舊繭殼,進入與美衣同在的歲月呢?
在師范學(xué)校,盡管大多數(shù)時候我穿著人人一個樣的校服,但畢竟有了選擇服飾的自主權(quán)。比如搭配一條健美褲,一雙白色運動鞋,那校服便顯出了精氣神。在流行的推動之下,我嘗試過喇叭褲、高腰褲、西褲、牛仔褲。其實我要的不是很多,無非穿著得體,無非遠(yuǎn)離從前的寒酸而已。
我跟著同學(xué)們在寧都縣城的小巷子里穿行,找到一家據(jù)說手藝很好的裁縫鋪,請那個中年女師傅做一件襯衫、一條西褲。那應(yīng)該是我第一次為自己選擇布料,和師傅商議款式。它們同為淺灰色系,上衣帶豎條紋,褲子是純色。我希望這套衣服會使我顯得苗條一些。是的,忘了交代,那時我有點胖,與如今判若兩人。我的同學(xué)見證過我肉嘟嘟的樣子,手背上趴著八個小窩窩。
女師傅為我們一一量著腰圍、臀圍、肩寬,用本子記下來。我第一次意識到每個人細(xì)部的差別,不只是籠統(tǒng)的胖和瘦,高和矮,還有象征身形比例的數(shù)字。那套衣服做得很成功,寬窄合體,褲縫燙得筆直。我買了一雙中跟的皮鞋,將襯衫扎進褲腰里,整理出恰當(dāng)?shù)呐钏啥?。?dāng)我邁著自信的步子走在校園里,忽覺已經(jīng)具備了昂首挺胸的意味。
為了彌補少時的缺憾,我還找針織店織過毛衣外套,領(lǐng)子上繡幾朵別致的小花。直到我對花朵心生厭倦,終于自己動手將它拆下。人們常說:“缺什么,補什么?!边@種報復(fù)性的彌補,對我而言,只要一次便足夠了。至少,它推動著我的審美在一次次成功或遺憾的試驗中不斷成長。
我的兩個好友慫恿我買下過一模一樣的黑毛衣,柔軟的衣料,寬大的翻領(lǐng),正中一個蝴蝶結(jié)。我們相約同一天穿起來,抬著下巴,大步跨進教室,仿佛有著盛氣凌人的架勢。板著臉裝了一會兒,終于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卻因此被一個比較要好的男同學(xué)送了鄙稱—“三只黑烏鴉”。事實是,那時候我們的自我意識不斷萌芽,我們對穿著已經(jīng)開始了個性的追求。恍然驚覺,從一個對各種花色極度渴望的小孩變成熱愛純色的少女,其間僅經(jīng)歷了短短的幾年時光。
是啊,那個年月港臺明星正成為青春期人群的偶像,他們大多深色著裝,眼神憂郁,顯得酷而深沉。以至我們照相留影都互相提醒,不準(zhǔn)笑,要深沉。我發(fā)現(xiàn),決定衣服好看與否的并非顏色,而是設(shè)計、剪裁和款式,當(dāng)然,還有人的個性和氣質(zhì)。那樣的崇拜和模仿似乎無須多言,美,總是像一個不可抗拒的深淵,吸引著你不斷跌入。
我想起那些年,父母的美育和言傳身教,衣服僅僅為著遮羞、蔽形、保暖,和偶爾的體面。難道他們從來不曾熱愛或追求過美嗎?不,一定不是這樣的。憶及時代和家境的窮困將他們釘在了生活最低需求的柱頭上,我不禁悲從中來。
六
父母剛從鄉(xiāng)村搬到城市居住那幾年,我熱衷于重新調(diào)整他們的著裝。我為父親購置品牌的男式襯衫,領(lǐng)著他去試穿羊絨大衣。我讓母親嘗試穿寬松的T恤,休閑的褲子。在那之前,他們從未穿過羽絨服、羊絨衫,我一一替他們買全了。我看著他們一點點地融入城市生活,在人群中不再顯得土氣而另類,內(nèi)心稍有安慰。
我自己也經(jīng)歷著不停的變化和調(diào)試。從牛仔服的休閑自由到職業(yè)裝的成熟端莊,代表著從學(xué)校調(diào)動到機關(guān)工作的那段轉(zhuǎn)型時期。拋棄職業(yè)裝回歸自由舒適,是我在寫作道路上越走越好的時期。每一次的由繁而簡,或由簡而繁,都來自于境遇或思維的變遷。
有一段時間,我迷戀過皮草。正如古時以衣飾區(qū)別人的地位尊卑、身份等級,皮草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一個人的經(jīng)濟生活水平。是的,那時候我并不富有,但也不至于買不起一件皮草。我承認(rèn)女人的虛榮時常會出來作祟,尤其是當(dāng)那種衣服美到令我日夜向往時。再后來,我又熱愛上旗袍。我熟識了一家專柜,只要是小碼,件件都合身而美好。導(dǎo)購員對我很是友好,因為每當(dāng)我試穿她們的旗袍,在鏡子前左顧右盼時,總會吸引一些女人前來試穿。自然,總有女性拿著我剛剛穿過的款式走進試衣間,卻因為腹部的脂肪堆積深感難堪。我從來都對她們投以鼓勵的目光,我想,只要喜歡,她就有權(quán)買下它,穿著它走上大街。我,和大多數(shù)與我同齡的她們,尤其是比我還年長的她們,生命中對美的向往都被現(xiàn)實壓抑了太久。
幾十年前的一個悲劇故事又一次浮現(xiàn)在腦海中。在某個山區(qū),有我們的遠(yuǎn)房親戚,村里有個年輕媳婦,因為不顧家人的反對,為自己置了一身新衣服,被婆婆挑唆,遭到丈夫一頓毒打。那個媳婦氣不過,抱著剛滿周歲的兒子跳進了深井。直到今天,我還在不斷地想,如果不是因為窮困,如果婆婆和丈夫多少理解一個女人對美的迫切向往……可是,沒有如果了。
從前的他們,怎么能想到世界會發(fā)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當(dāng)時代行進到今天,女人可以隨心所欲地穿著自己喜好的衣服,她們本身也構(gòu)成了人世間美好的一部分。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不那么喜歡穿著旗袍了,它對所搭配的包包、鞋子,甚至發(fā)型、妝容的要求,還有對身體的束縛使我漸生厭倦。我開始傾向于自由自在,可以大踏步奔走的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可以選擇的衣服款式實在太多太多了。
拉開衣柜,光是裙子便有幾十款,牛仔裙、A字裙、百褶裙、筒裙、背帶裙、連衣裙……琳瑯滿目。做夢都想要一條裙子的時光,一去不復(fù)返了。看著那些層層堆疊的衣物,我常常為不知道今天穿什么而發(fā)愁。最后發(fā)現(xiàn),真正喜歡經(jīng)常穿的,就那么幾件。
繁華過后,關(guān)于華服的所有夢想都該輕輕地安放了。相比款式的多樣,我更加重視身體的感受,和對某幾個品牌品質(zhì)的信任,這或者也是我回歸到簡潔主義的緣故。
而我的父母,仍然保留著簡樸的生活方式。今年春節(jié),天氣濕冷,父親只是穿著一件夾衫當(dāng)外套,我說他,他說不冷。直到先生忍不住提醒,他才聽話地走進房間,換上先生為他置辦的棉大衣。媳婦或女婿送的衣服,一定要穿出來,他是明白這個理的。但是我知道,他只是不舍得穿,他習(xí)慣了出門做客或辦事時才穿好的衣服。
我選擇理解他們,理解一個時代的深刻烙印。
在一張黑白照片里,我穿著“小粉魚”,站在媽媽身前,臉上洋溢著喜悅。那一年,我十一歲,四舅帶回了這套衣服,并借來了照相機,為我留下如此珍貴的影像。
順著“小粉魚”的指引,我又一次回到十一歲,回到命運的底色中。只見那灰暗中的粉紅時光,那不曾張揚的得意和真切悲傷的哭泣,那追著遠(yuǎn)方奔跑的身影,全都在衣袂中飄啊飄。
朝顏,中國作協(xié)會員,魯迅文學(xué)院高研班畢業(yè)。作品見于《人民文學(xué)》《青年文學(xué)》《天涯》《作品》《新華文摘》等刊,入選《21世紀(jì)散文年選》等選本,有作品譯介國外。獲駿馬獎、《民族文學(xué)》年度獎、丁玲文學(xué)獎、三毛散文獎等獎項。出版散文集《天空下的麥菜嶺》 《陪審員手記》《贛地風(fēng)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