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平:書寫為人民謀幸福的精神史詩 ——《人民的勝利》創(chuàng)作談
《人民的勝利》丁曉平 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
我一直想為我們的祖國寫這樣一部作品,告訴我的朋友尤其是比我更年輕的朋友們——我們的祖國多么偉大,不因她的美麗,也不因她的富饒,不因她的遼闊,也不因她的強盛,而因她走過的路多么不易。因為在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的朋友跟我一樣,對祖國的歷史,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
正是懷著這樣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十多年前我就開始準備和醞釀,把歷史的目光聚焦于1919年、1949年和1979年這三個特殊的年份,并以它們?yōu)橹行妮椛淝昂?0年的中國近現代史,努力完成20世紀中國百年歷史從覺醒與誕放、崛起與解放到改革與開放的“時代三部曲”,以文學的方式重述我們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理直氣壯地書寫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精神史詩,《人民的勝利》只是其中的一部。
一
毫無疑問,在20世紀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除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建立新中國之外,再沒有哪個事件在當時看起來是如此的不可能,但事后卻成為中國歷史的必然。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又打敗了蔣介石,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為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為引人注目的政治成就,塑造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包括我們自己的當代史。這正是《人民的勝利》寫作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意義。
新中國到底是如何誕生的?為什么說新中國的誕生是人民的勝利?我知道,要回答這個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運的是,我能夠看到眾多的革命者給我們留下了十分精彩的回憶錄,還有更多的前輩歷史學家和作家們給我們提供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是的,不可否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中國革命是一場“農民戰(zhàn)爭”,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那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改變了中國歷史,改變了中國農民起義始興終亡的歷史周期率,把農民戰(zhàn)爭創(chuàng)造為人民戰(zhàn)爭,從而獲得了人民的勝利。瞧!農民戰(zhàn)爭與人民戰(zhàn)爭,僅僅只有一字之差,但這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差別,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而新中國的成立,正是人民的勝利最美好、最珍貴、最有力和最不朽的見證。
我始終相信,一個作家和一部作品是否優(yōu)秀,最重要的是他和他的作品是否具有思想。文學創(chuàng)作最能體現功力的就是作家和作品的思想。優(yōu)秀的文學家應該是思想家。如何體現作家的思想呢?除了觀點、語言之外,作品的結構也是作家思想的體現。就是在這樣的思考和研究中,我決定《人民的勝利》從1946年6月的國共內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開始寫起,一直寫到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于是,全書的結構也水到渠成地建立起來,分別由《前夜》《翻身》《決戰(zhàn)》《統(tǒng)戰(zhàn)》《外交》《開國》6個篇章構成,每章均分為五個小節(jié),共計50萬字,以宏觀、中觀和微觀立體考察以及仰視、俯視和平視的三重視角,從政治、經濟、軍事、統(tǒng)戰(zhàn)、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立體全景式再現新中國成立的創(chuàng)業(yè)史、奮斗史,展現中國共產黨緊緊團結、依靠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贏得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建立新中國的艱難曲折又波瀾壯闊的歷程,告訴人們這段人人似乎都知道但又不完全知道的歷史。
二
要見樹木,更要見森林。歷史研究和歷史寫作離不開宏大敘事,必須實事求是地回到歷史現場和歷史語境當中,完整書寫整體的歷史和歷史的整體。我們必須突破歷史的局限,不當事后諸葛亮,不放馬后炮,要循著實事求是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路徑,在常識中把握歷史發(fā)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
看得見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得見多遠的未來。說句實在話,我不是一個特別會講故事的作家,或者說我是一個不善于虛構的作家。我始終認為,對非虛構寫作來說,遵守真實性原則是第一要務。在講好中國故事的時候,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講故事不是唯一的目的,講故事的目的是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講出中國特色、中國作風、中國氣派、中國精神,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讓世界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因此,歷史寫作就要寫最有價值的歷史,寫歷史中最有價值的那一部分。
什么是最有價值的歷史呢?我認為,推動并有利于國家、民族和人民的發(fā)展進步和根本利益的歷史,就是最有價值的歷史。因此,《人民的勝利》講述的不僅僅是“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的故事,因為“站起來”也不僅僅只是偉大的中國故事,而是中國智慧、中國價值、中國道路、中國力量的深厚蘊藏和具體體現,更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精神史詩,是世界的、也是人類的精神史詩,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
相信,讀者朋友們已經明白我為什么立志要寫這本《人民的勝利》了。希望我以《人民的勝利》的方式和結構來敘述的共和國最初的這段歷史,能夠給讀者朋友在閱讀中帶來不一樣的快樂和思考。有人說“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更何況,本書所寫的故事就是當代史,或者說就是我們自己的歷史。盡管我的寫作突破了傳統(tǒng)的編年史的套路,但依然還是循著編年史的路徑,用心地講述了一些大歷史中的小插曲,讓我們既能看清歷史長河的主流,也能看見河面上那一朵朵潔白又美麗的浪花……
(作者:丁曉平,系解放軍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青年創(chuàng)作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