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學蕓:從他嘴里流暢地吐出大段的小說,確實令人瞠目
有些事情是在不經(jīng)意時發(fā)生的,便沒有落下多少印痕。歲月更迭得太快,腦子里儲存的事物太多,不知遺落了什么或收獲了什么。很多時候,與現(xiàn)實發(fā)生碰撞,才能驚醒記憶。某一天,我接待了幾位同行朋友,兩位詩人,兩位小說家。席間說笑熱鬧,年齡最大的一位張老師已退休多年,卻以記憶力好著稱,他能背很多小說的片段。他先背了魯敏的小說《風月剪》,大段的文字背得聲情并茂。因為當時偷偷給魯敏發(fā)了張照片,變得有據(jù)可查。然后又背了我的小說,篇名是《曹翠芬的一條大河》:“兇殺案發(fā)生在午夜時分……”即便他來提及,我也只記得開頭這一句。這是十幾年前的一部作品,發(fā)表在《北方文學》上。我問他在哪里看到的,他說在《中篇小說選刊》。
大段的文字從他嘴里流暢地吐出來,確實令人瞠目。只是,他若不提,我確實忘了轉(zhuǎn)載這回事。
“我認為這是你最好的一部作品。有沒有收到哪部集子里?”
我趕忙說,爭取放到下一部書里。
這個提醒非常重要,因為手下正好有一本書要簽,選了幾部女性題材作品,這個“曹翠芬”入選,是再合適不過了。于是我從幾個郵箱中終于翻到了這個小說的電子版,居然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欣喜。
十幾年前我每年都會發(fā)幾部中篇,正兒八經(jīng)被轉(zhuǎn)載好像只有這一部。我有時會想這其中的機緣是怎樣一個流程,一個陌生的作者,入選刊編輯的眼,得是多么重大的事。可當時我大概是被什么俗務纏身,是屬流年不利的一年?;蛘呤且驗閯e的什么情由,被轉(zhuǎn)載的事反而被我忽略。面前背誦小說的人,勾起了久遠的一些線索。我隱約記得當時也有一個飯局,我在席間說,我的小說被轉(zhuǎn)載了。但好像也沒誰接我的話茬,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我能記起的就是這么多。
但曹翠芬這個人物時過境遷依然鮮活。她生前喜歡演唱郭蘭英的《一條大河》,只是命運從不給她登臺的機會。
其實,誰不需要一條大河呢。誰是誰的大河也難說定呢!
后來,《中篇小說選刊》轉(zhuǎn)載了我更多作品?!蛾囃觥贰稏|山印》《摟著煙囪喊一個人》《手語》等等。究竟轉(zhuǎn)載了幾篇,也還是難數(shù)清楚。但背誦小說的朋友還是讓我感動了一下。后來那些感動蔓延開去,也有了更多的想法。我覺得,他是在最好的時候,遇到了我當時最好的作品。
但那種奇妙的感覺揮之不去。原發(fā)刊物在哈爾濱,現(xiàn)在也不是很著名。小說是怎么被遙遠的福建刊物看上的,真像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