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商業(yè)消費文化與現(xiàn)代性的悖論 ——重讀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
編者按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商業(yè)消費文化與傳統(tǒng)的清教文化積淀,共同構成了美國文化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現(xiàn)代性悖論。在此語境中,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一方面展示了一代青年人日常生活實踐層面的消費快樂,另一方面又揭示出他們在轉型空間中確認自我形象時的內心矛盾與沖突,以及由此帶來的失意傷感情緒。
消費文化的理論研究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fā)展完善起來的,但作為一種社會生活現(xiàn)象,消費享樂的價值取向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就已蔚然成風??雕R杰在《美國精神》一書中是這樣說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那十年是經(jīng)濟繁榮、講究物質享受和玩世不恭之風盛行的十年?!盵1] 文化史上更是把這個時期稱做“爵士時代”。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陽照樣升起》(1926)就是在這個時期問世并受到美國大眾歡迎的一部小說。很多評論者認為,該小說之所以受到美國大眾的歡迎,是因為它反映了一戰(zhàn)給年輕人造成的精神創(chuàng)傷,以及他們在戰(zhàn)后迷惘幻滅的生活。海明威因此被人們冠名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太陽照樣升起》則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但是,如果我們對文本做一番仔細的閱讀,并且對二十年代美國社會現(xiàn)實與文化構成做更多層面的考察,就會發(fā)現(xiàn),《太陽照樣升起》與產生和接受它的二十年代美國文化之間的關系,遠非戰(zhàn)后幻滅情緒這一簡單的邏輯關聯(lián)所能涵蓋。事實上,在商業(yè)繁華如夢的二十年代,消費享樂的價值取向與傳統(tǒng)的清教文化積淀,共同構成了美國文化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現(xiàn)代性悖論。生活在上述文化結構中的年輕一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盡享消費文化帶來的感性解放快樂,另一方面又面對著在轉型空間中確認自我形象時的失意和傷感。筆者認為,在此意義上解讀《太陽照樣升起》,能夠挖掘出其顯在和隱含的多層次的文學、文化意蘊。
1
很多美國文學研究者把海明威及其他“迷惘的一代”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經(jīng)歷與他們戰(zhàn)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掛起鉤來。他們認為,“迷惘的一代”青年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帝國主義戰(zhàn)爭摧毀了他們信奉的傳統(tǒng)價值觀,他們對戰(zhàn)后的現(xiàn)實感到失望,失去了生活的目標,陷入迷惘幻滅的生存狀態(tài)中。毋庸置疑,一戰(zhàn)給所有的參戰(zhàn)青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陰影,但他們在歐洲戰(zhàn)場上的收獲并非僅僅限于創(chuàng)傷。很多像海明威一樣在戰(zhàn)后成為作家的美國青年只是被編在救護車隊中。海明威本人就經(jīng)常抱怨他離戰(zhàn)斗太遠,等到有機會在看得到敵軍陣地的戰(zhàn)壕中分發(fā)巧克力時,他就光榮地負傷了。接下來,海明威在米蘭的醫(yī)院里開始學習愛情。馬爾科姆·考利在《流放者的歸來》一書中說,戰(zhàn)爭“為一代作家提供了大學補習課程”?!斑@些課程把我們帶到一個外國,對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是第一次見到的外國;這些課程教我們談戀愛,用外國語言結結巴巴地談戀愛。這些課程供給我們吃住,費用由一個與我們毫無干系的政府負擔。這些課程使我們變得比以前更不負責任,因為生活不成問題;我們極少有選擇的余地;我們可以不必為將來擔憂,而覺得將來肯定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奇遇。這些課程教給我們的是勇敢、浪費、宿命論,這些都是軍人的美德;這些課程教我們把節(jié)約、謹慎、冷靜等老百姓的美德看成是惡習;這些課程使我們害怕煩悶勝過害怕死亡。所有這些在軍隊的任何部門都能學到?!盵2]
從考利的敘述來看,未來的年輕作家們在歐洲戰(zhàn)場學會了一種追求現(xiàn)時的刺激、滿足和快樂的新“美德”。這種新的生活美德正是戰(zhàn)后美國工商業(yè)發(fā)展所需要的消費道德。一戰(zhàn)結束后,從歐洲歸來的美國年輕知識分子回首觀望自己的祖國時,發(fā)現(xiàn)她不但沒有直接遭受戰(zhàn)爭之害,反倒獲利于戰(zhàn)爭工業(yè),一躍成為世界經(jīng)濟格局中的第一強國,并因其快速膨脹的國力和商業(yè)成功而洋洋自得。工商業(yè)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商品的大眾化成為可能。廣告商在尊重吃苦耐勞的傳統(tǒng)美德的同時,也在以越來越豐富的傳播媒介向大眾推銷越來越豐富的消費用品,盡其所能地將大眾培養(yǎng)成為消費者。他們將商品說成是“好日子”的象征,把汽車、家用電器、名目繁多的生活用品、旅游與新的生活方式,和成功人生、社會地位聯(lián)系起來,使人們感到若不購買汽車、電器等商品,不去旅游一次,生活就沒有長進。分期付款的消費方式也在鼓勵著人們去花錢消費,提前享受??傊?,各種行業(yè)的企業(yè)法人想方設法地把講究消費享樂的風氣擴散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中去。在此意義上,斷言一戰(zhàn)后美國大眾中普遍存在著一種悲觀迷惘的情緒,似與二十年代的消費享樂氣氛不盡相符。
二十年代的商業(yè)消費風尚導致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美國文化也染上了商業(yè)化色彩。但盡管參戰(zhàn)作家在歐洲培養(yǎng)起了與消費時尚相合的消費道德,他們卻鄙視庸俗的、沒有靈魂的商業(yè)文化,再加上他們快樂的消費自由總是要受到清教徒父母的束縛,于是,在失意和傷感中,他們做出了個性化反叛和藝術拯救的選擇。海明威本人從戰(zhàn)場上歸來后,也一度生活在父母提供的好日子里,抽煙、喝酒、聚會、釣魚……直到有一天,他的母親給他寫了一封信:“親愛的厄內斯特,我的兒子,你如果還不醒悟過來,停止過那好吃懶做的浪蕩生活,停止靠他人為生的生活,……或者你仍然對救世主上帝,耶穌基督不虔誠,不盡教職;一句話,你如果不自覺到自己已長大成人,應該有男子漢的堂堂氣魄,那你將一事無成,招致自我毀滅……”[3] 海明威的父親也給他寫了一封類似的信。結果是,海明威在與哈德莉結婚后,就帶著自己的作家夢和妻子那每年大約有3000美元的生活費,于1921年底去了巴黎。
考利對二十年代美國年輕一代的巴黎流放之旅做出了解釋。他說,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普遍認為“藝術家只要離開本國,去住在巴黎、卡普里島和法國南部,就能打碎清教主義的枷鎖,就能暢飲,就能自由地生活,就能充滿創(chuàng)造力?!盵4] 事實上,對于二十年代去巴黎尋求新生活和藝術拯救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們在巴黎首先找到的卻是由祖國的經(jīng)濟強國地位決定的堅挺的美元兌換值。1925年,1美元可以兌換25法郎。在寫作《太陽照樣升起》的日子里,海明威聲稱,每年只需2500美元,一個人就可以在巴黎住舒適的旅館,每周在很好的地方喝上二三次咖啡,去佛羅倫薩或四季如春的海濱過冬,到瑞士避暑。[5] 以此為參照,雖然海明威在晚年寫作的回憶錄《不固定的圣節(jié)》中稱自己貧窮,但靠著哈德莉每年3000美元的基金,他們在巴黎從不進骯臟的咖啡館,巴黎壞天氣的時候去瑞士滑雪,狂歡節(jié)期間去西班牙看斗牛。這樣一種遠離清教倫理約束的休閑、消費、娛樂的生活體驗,是海明威創(chuàng)作《太陽照樣升起》的生活源泉。反映在小說中,休閑、消費、娛樂也成為小說人物日常生活實踐的基本內容。
2
消費文化滲透在《太陽照樣升起》的不同結構層次中。首先,從小說中的敘事場景來看,除了杰克工作的寫字間以外,皆是咖啡館、餐館、酒吧、舞廳、擠滿游人的火車、汽車、海濱度假休閑勝地、山間垂釣的河流、狂歡節(jié)的街道、廣場和斗牛場等休閑娛樂空間。杰克帶比爾到位于塞納河中央小島上的一家餐館吃飯,由于有人把這個餐廳寫進了美國婦女俱樂部的導游小冊子,稱它是塞納河邊一家尚未被美國人光顧的古雅飯店,結果,杰克和比爾在這家擠滿了美國旅游者的飯館等了45分鐘,才等到一張桌子。在前往西班牙看斗牛的火車上,也擠滿了來自美國的新教徒旅游者。海明威的朋友內森·阿施第一次讀到《太陽照樣升起》時,對海明威說,他寫的是一本旅游小說。[6] 著名的海明威研究專家邁克爾·雷諾茲在《太陽照樣升起:一部二十年代的小說》中也指出,從地理和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讀者可以把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當作參觀巴黎、觀看西班牙斗牛的旅游指南來賞讀,因為該小說提供了與旅游公司的旅游手冊相似的信息。[7] 細讀文本,上述說法不無道理。如同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詳盡描繪了1904年6月16日這一天都柏林的都市生活風貌,以至于人們可以依照小說中所提供的種種細節(jié)還原一個真實的都柏林一樣,讀者也可以追隨著杰克的腳步,按圖索驥地游覽巴黎。下面的描寫就證明了這一點:
同樣,海明威對杰克一行的西班牙之旅,描寫也十分詳盡。那遠離都市喧囂的寂靜山谷,充滿異教意味的斗牛競技,服裝絢麗的斗牛士,斗牛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引人入勝之處,質樸熱烈的西班牙風情,口味獨特的西班牙飯菜,這一切都是令人神往的旅游看點。伴隨著《太陽照樣升起》的暢銷,西班牙斗牛也成為美國年輕人爭相購買消費的旅游文化產品。
其次,從小說人物的日常生活實踐來看,他們過的也是一種現(xiàn)代都市青年的消費生活方式。二十年代,老一輩中產階級創(chuàng)造的財富已足以為他們的子女提供一種與豐富的消費品同在的現(xiàn)代好日子:飲用美酒咖啡,享受美食,穿著個性化的服裝,出入跳舞、賽馬等有閑有錢階層組成的俱樂部,到風景名勝地區(qū)度假,去山間垂釣,赴西班牙看斗牛。小說中來自英美的這一群青年人中,除了杰克是在巴黎工作的新聞記者外,勃萊特、科恩、邁克都生活在娛樂閑散的狀態(tài)中,而比爾剛出版了一本書,賺了一大筆錢,也來到歐洲休閑度假。敘述人杰克對各方面的消費知識都十分在行。他通曉各種牌子的美酒,掌握海外旅游度假的相關知識,不僅是垂釣高手,還是欣賞斗牛藝術的內行,儼然一個海外旅游生活的專家。小說共19章,每一個章節(jié)都有青年男女喝酒的生活場景描寫,他們在一個地點喝過后,再到下一個地點繼續(xù)喝。而此時美國本土卻在推行禁酒令,大眾不得不伴隨著違法的罪感、抵制的風險,去體驗飲酒的快感。相比之下,杰克和科恩卻坐在巴黎著名的那波利咖啡館里,悠閑地喝著開胃酒,觀看黃昏時分林陰大道上散步的人群,如此自由閑散的消費生活與老一輩新教徒節(jié)儉克制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自然令人神往。在此意義上,《太陽照樣升起》吸引美國大眾的不僅只是自由暢飲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小說人物置身于其中的消費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
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勃萊特更是現(xiàn)代女性消費生活的榜樣。勃萊特是以個性化裝扮出場的:“她穿著一件緊身套衫和一條蘇格蘭粗呢裙子,頭發(fā)朝后梳,像個男孩子。這種打扮是她開的頭?!盵9] 勃萊特還竭力追求舒適、優(yōu)雅的生活:只能品美酒,不能忍受品質低劣的白蘭地;像男子一樣手夾香煙,吞云吐霧;出入乘坐汽車,“只要能想法不走路,我就不走?!盵10] 海明威借助勃萊特的裝扮風格和行為方式,成功地打造出一個身體自由、生活舒適、舉止優(yōu)雅的現(xiàn)代女性形象。在《太陽照樣升起》問世后,勃萊特的發(fā)型、服裝、行為方式成為年輕女性效仿的典型。廣告商最先捕捉到了女性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商業(yè)化價值。在二十年代一則新奇大膽的香煙廣告中,解放了的女性對衣著考究的男伴說:“吞吐任逍遙?!盵11] 這類廣告的催眠作用就在于它讓女性相信,只要像男人一樣地噴云吐霧,生活就可以像男人一樣逍遙自在。
法國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認為,追求差異的個性化表達方式實則是一種消費變體。他指出,“‘您所夢想的,就是您自己的?!@種令人欽佩的反復敘事,其出處顯然是這樣或那樣一種胸罩,它集中了個性化自戀的一切悖論。正是在您接近您的理想?yún)⒄罩畷r,在您‘真正成為您自己’時,您最服從集體命令,也最與這樣或那樣一種‘強加’的范例相吻合?!盵12] 依照鮑德里亞的消費變體邏輯,女性解放的誘惑和打造個性的自戀行為根本不是個人自由的自主選擇,而是早有范例,而這些范例,就是由包括廣告在內的大眾傳媒工業(yè)生產出來的,并由那些可以定向的符號組成。比如,美國的年輕女性之所以喜歡勃萊特,是因為她們以為她那與眾不同的發(fā)型、裝扮、行為方式,正是她們所需要的自我個性化表達方式。因此,在現(xiàn)代消費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借助自己選擇的某些范例兌現(xiàn)自己的所謂“個性”。正是通過這種符號化的個性表達,個人在生產-消費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體制中發(fā)揮著消費者的功能?!鞍驯緦儆谂缘奶峁┙o女人們消費、把本屬于青年的提供給年輕人消費,這種自戀式解放成功地抹煞了他們的真正解放。或者還可以這樣做:把青年規(guī)定為叛逆,這種做法可謂是一石二鳥:通過將青年規(guī)定為特殊范疇以避免叛逆向全社會擴散,并且此范疇由于被控制在一個特殊角色即叛逆之中而被中和。”[13] 在此意義上,在歐洲的消費、休閑空間中打造自我的杰克、勃萊特們,在美國本土上模仿杰克、勃萊特們的另類穿著和談吐的年輕人,還有后來的嬉皮士、雅皮士,不過是美國商業(yè)消費社會生產出來的、追逐時尚前衛(wèi)的消費個性的象征代表而已。這些象征代表在現(xiàn)實的生產-消費的社會機制中,為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推波助瀾。
考利曾經(jīng)指出,“流放在國外的藝術家也是貿易上的傳教士,他們使國外對自來水筆、長統(tǒng)絲襪、柚子和手提打字機的需求增加。藝術家們引來接踵而至的旅游者入侵大軍,這樣就使輪船公司和旅行社贏利大增。所有這一切和這幅商業(yè)的畫面接合得天衣無縫?!盵14] 因此,如果將《太陽照樣升起》放回到它得以生產出來的消費文化語境中,我們也可以說,海明威自我流放到遠離美國商業(yè)文化的巴黎去尋求藝術拯救,他的成名作卻成了牽動二十年代美國年輕人個性化消費行為的文化符碼。
3
然而,筆者認為,海明威寫作《太陽照樣升起》的目的畢竟不是為美國的工商業(yè)發(fā)展促銷消費倫理,他更關心的是在美國由傳統(tǒng)的清教文化向現(xiàn)代的消費文化轉型的歷史進程中,年輕知識分子內心深處的矛盾沖突,以及由這種內部沖突而導致的現(xiàn)代性價值悖論。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激進的年輕人一度把《太陽照樣升起》看作是一部拒絕一切傳統(tǒng)虛偽價值觀念的小說。邁克爾·雷諾茲指出,那些將這部小說看作是享樂主義者放縱的夜生活和兩性關系的生活指南的年輕讀者,如同海明威的母親在1926年對小說中流露出來的不道德傾向進行指責一樣,都是誤讀了這部小說。[15] 實際上,仔細傾聽小說中流露出來的多重聲音就會發(fā)現(xiàn),海明威在處理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勞動與消費、道德與責任等問題時,其價值取舍態(tài)度并不是簡單地棄傳統(tǒng)取現(xiàn)代,而是呈現(xiàn)出一種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的矛盾復雜性。
在勞動與消費問題上,海明威在展示美國年輕人在歐洲的休閑、消費生活的同時,并沒有完全拋棄老一輩新教徒所信奉的勞動美德。從小說的敘述者杰克認真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中,我們可以看到傳統(tǒng)的勞動美德在像杰克這樣的年輕人身上得以保留下來。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杰克總是在盡職盡責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后才去休閑、娛樂。小說中,杰克先后有四次敘述了自己的工作情況:第二章,杰克在編輯部緊張地工作了兩個多小時,將所有的稿件都發(fā)走后,才與一直等候著他的科恩去喝酒;第四章,勃萊特在清晨四點半來找杰克一起去吃早飯,并倒上德國穆默名酒佐餐,杰克則說,“上午我還得工作”,“跟你比,我太落后了,追不上了,和你們玩不到一塊去”;第五章,清晨,杰克步行去編輯部上班。一路上,行人都是上班去的,杰克覺得“上班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第八章,勃萊特去圣塞瓦斯蒂安度假,科恩也不再來打攪,杰克為了能在六月末去西班牙度假旅游,每天勤奮工作,還經(jīng)常到寫字間加班。事實上,海明威本人也并不認同塞納河左岸那些反傳統(tǒng)、行為放蕩的偽藝術家的生活方式。此時的他正處在為當一名作家而努力習藝的階段。在小說第十二章,比爾模仿當時美國國內某些流行話語對杰克說:“你是一名流亡者。你已經(jīng)和土地失去了聯(lián)系。你變得矯揉造作。冒牌的歐洲道德觀念把你毀了。你嗜酒如命。你頭腦里擺脫不了性的問題。你不務實事,整天消磨在高談闊論之中。你是一名流亡者,明白嗎?你在各家咖啡館來回轉游?!盵16] 有很多研究者引用這段話證明杰克是一個無所事事的“迷惘者”。但是,持這種觀點的人卻忽視了這段話在文本中的上下文語境。在小說中,杰克和比爾到西班牙的布爾戈特去釣魚。清晨醒來,兩個人互相說一些俏皮又憐憫的話。比爾發(fā)了上述議論后,杰克稱這番話是一套胡言亂語,并回應他說,“照你這么說,這種生活倒?jié)M舒服嘛,”“那么我在什么時候工作?”[17] 杰克的言外之意是他并不把自己歸入無所事事的流放者之列。
雖然海明威將敘述人杰克與無所事事的塞納河左岸流放者區(qū)別開來,但是他所堅守的勞動倫理與老一輩新教徒的觀念的確也已明顯不同。老一輩資產者的勞動觀念與清教信仰密不可分,“一方面,他必須為了上帝的榮耀而竭力勞作,謙卑地接受從中獲得的財富,然而在另一方面,他又繼續(xù)將這個世界僅僅看作是一個痛苦和眼淚的峽谷,是每個走向天堂的獲罪者的惟一必經(jīng)之路?!盵18] 但是,二十世紀初,工業(yè)化的高速發(fā)展已經(jīng)把受苦流淚的現(xiàn)世峽谷變成了生活用品豐富多樣的俗世溫床。康馬杰稱,在這個時期,美國人“從曾經(jīng)耗盡他們祖先精力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了出來。工作時間從每周60小時減為40小時,年休假也從一周延長為一個月和一個多月”?!坝惺芬詠?,如何安排空閑時間第一次成了大問題。”[19] 在這樣的歷史語境中,一方面,在新教徒的勞動倫理中注入休閑、消費的現(xiàn)代性內容是美國的現(xiàn)代化生產發(fā)展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個人的休閑消費生活又處處打上了商業(yè)化的烙印。杰克在歐洲的生活就是這種歷史性變化的反映。小說中提到了杰克的銀行結賬單,其賬戶上余額為2432.60美元,扣除已經(jīng)支出的費用,尚有存款1832.60美元。以前文提及的海明威本人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為參照,一個人每年花2500美金就可以在巴黎過很舒適的生活,那么,杰克在巴黎過的正是舒適的中產階級小康生活。而生活舒適的中產階級,正是美國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的產物。作為中產階級的一員,杰克在勤奮工作的同時,對個人的生活經(jīng)濟運營也十分在行。他已經(jīng)悟出了一套現(xiàn)代商品交換社會中的生活哲學:“享受生活的樂趣就是學會把錢花得合算,而且明白什么時候正花得合算?!澜缡莻€很好的市場,可供你購買。這似乎是一種很出色的哲學理論。”[20] 在巴黎,杰克知道在哪家咖啡館可以享用價格適宜的美酒美食。去西班牙旅游,他了解哪里可以找到舒適便宜的旅館。甚至包括給不同服務行當?shù)氖陶吒抖嗌傩≠M購買多少服務熱情,杰克都應對自如。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阿爾都塞曾經(jīng)指出,“藝術之所以是藝術,是因為它脫離開意識形態(tài),同時暗指著意識形態(tài)?!盵21] 在此意義上,海明威雖然鄙視商業(yè)主義,但我們從他的小說中還是看到了二十年代美國人生活的商業(yè)化表征。
在處理道德與責任的關系問題時,《太陽照樣升起》同樣顯示出一種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悖論。海明威在以保守的中產階級為主的橡樹園小鎮(zhèn)上長大,清教徒嚴格的宗教意識和種種清規(guī)戒律在小鎮(zhèn)上擁有絕對的權威地位。海明威的父母都是恪守清教規(guī)則的新教徒,完全按照清教徒的道德準則來管教孩子。海明威成年之后離開了橡樹園,但是來自橡樹園的宗教道德傳統(tǒng)卻在他的內心深處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太陽照樣升起》中,他將美國青年杰克安排在歐洲,是為了在與橡樹園拉開距離的現(xiàn)代生活場景中,重新審視其宗教道德傳統(tǒng)的價值。這種審視集中在飲酒和兩性關系上。
首先,在飲酒問題上,美國的中產階級白人絕大多數(shù)把禁酒看作是一場偉大的道德運動。早在十九世紀末期,美國就成立了各種禁酒團體。其中,成立于1895年的反酒吧社提出,酒吧會助長社會的腐化之風,它使工人走向墮落,影響工作效率。然而,白人中產階級一邊在教堂和公共選舉中向大眾倡導禁酒節(jié)制,一邊卻在家里的私人酒吧中繼續(xù)飲酒,而且并不認為這是假道學。同樣的情形也出現(xiàn)在海明威的故鄉(xiāng)橡樹園鎮(zhèn)。1919年,36個州通過了《第十八條憲法修正案》,使銷售和批發(fā)含酒精飲料在全國范圍內成為非法行為。但是,作為一場拯救道德的崇高試驗,禁酒法案一開始實施,那些曾出于道德原因而擁護禁酒的人便后悔了,他們試圖拯救美國人的道德,卻喪失了喝酒的權利。事實上,美國的飲酒人數(shù)并沒有因為一紙禁酒令而有所減少。相反,由于飲酒行為由中央政府裁決,各個州政府對私下里的飲酒行為視而不見,結果是,雜貨商、藥商、各種幫會專職代理人都來倒賣私酒,年輕人則以隨身攜帶小酒壺飲酒酗酒為時髦。在菲茨杰拉德出版于1925年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主人公蓋茨比就是靠販賣私酒發(fā)家致富的。在蓋茨比府上,相識不相識的人們夜夜聚在一起飲酒作樂。到20年代末,即使是最堅定的理想主義者也開始承認,這一場偉大的禁酒運動已經(jīng)失敗。1933年,羅斯福上臺后,美國國會廢除了禁酒令。如果把《太陽照樣升起》與這場旨在拯救道德的禁酒運動聯(lián)系起來,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美國國內的道德理想主義者,喜歡以小說人物的飲酒行為為把柄來質疑海明威的道德立場,也可以理解為什么社會上的放浪青年將模仿海明威的人物飲酒視作是時髦的叛逆自由舉動。也就是說,二十年代正處身在禁酒運動實施進程中的美國大眾,對《太陽照樣升起》的接受也存在著兩種傾向,一種將飲酒看作是年輕人道德上的墮落,另一種則將飲酒看作是抵制不合理的清教束縛、追求自由的標志。
其次,在小說的整個敘事進程中,杰克和勃萊特始終擺脫不了自己的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角色困惑,他們的困惑折射出二十年代美國中產階級白人男性和女性在經(jīng)歷性別角色轉換時的焦慮。在這個問題上,有的批評者只看到了杰克的召妓和勃萊特的性放縱行為,就由此斷定小說中的青年一代在處理兩性關系時放蕩成性,沒有道德責任感。比如說美國的海明威研究者馬克·斯畢爾卡認為,在《太陽照樣升起》中,兩性間的傳統(tǒng)愛情已經(jīng)死亡。“所有這些男男女女都是飄零子弟,他們脫離了傳統(tǒng)社會,把巴黎當成了永久的游樂場。”[22] 英國批評家蘭·烏斯比也指出:“全書充滿玩世不恭和對固有價值幻滅的情調。”[23] 國內與上述見解相類的觀點也十分普遍。該小說中文譯者在中譯本的序言里也表示了相似的看法:“(海明威)客觀上謳歌的是醇酒和美女、狂歡和遁世,所肯定是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思想?!盵24] 筆者認為,這些批評過于簡單和武斷,沒有將二十年代青年人正在經(jīng)歷的自我性別角色轉換這一復雜的時代因素考慮在內。從小說中呈現(xiàn)出來的杰克和勃萊特的性別角色表征來看,兩個人的性角色內涵皆趨向于復雜多樣性。黛布拉在《閱讀欲望:追尋海明威》一書中就指出,“海明威的小說將人物的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置于不斷變換的狀態(tài)中?!凇短栒諛由稹分?,人物的行為、外表和欲望都已經(jīng)超出了‘正常的’身份和身份認同的邊界,原有的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范疇被動搖,并且互相交織在一起。”[25]
1920年,美國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像勃萊特一樣留短發(fā)、抽煙、喝酒、談戀愛的“放浪女子”并非是個別現(xiàn)象。溫迪·馬丁從女權主義批評的角度將勃萊特稱作是二十年代新女性的代表。[26] 事實上,二十年代的新女性都是從像娜拉一樣沒有自我的歷史中離家出走的。在勃萊特已有的婚姻生活經(jīng)驗中,她的丈夫阿施利總是叫她睡在地板上,睡覺時身邊總是放一把裝有實彈的左輪手槍,總是說要殺死她。這樣一種男性霸權的暴力壓制,給勃萊特留下了痛苦的記憶。在她的歷史經(jīng)驗中,長發(fā)、端莊、順從的女性化氣質是與被壓制、喪失自我的痛苦與恐懼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們看到,走出阿施利的家門,以新女性姿態(tài)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勃萊特,在外表裝束和行為方式上都偏離了傳統(tǒng)的女性氣質,并在某種程度上還跨越了傳統(tǒng)的男女性的兩分界限。她留著短發(fā),戴著一頂男式氈帽,不穿長統(tǒng)襪,一手夾著香煙,一手端著酒杯,與不同類型的男子約會,出入各種公眾休閑娛樂場所。通過這一系列偏離傳統(tǒng)女性性別角色的表達方式,勃萊特獨立的自我形象得以建構起來。筆者認為,在勃萊特“放浪”或“解放”的行為背后,其實深藏著一種越界后的自我性別身份確認的焦慮。這種自我身份焦慮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勃萊特雖然走出了阿施利的家門,但仍然生活在男權政治控制下的社會結構中。她那跨越傳統(tǒng)淑女界限的個性化著裝、飲酒、抽煙、看斗牛等時尚消費,仍然要由阿施利之外的某個男人為她付賬。小說還提到,如果沒有男人的陪伴,勃萊特一個人還是不能進入越界的自我表達空間。也就是說,在二十年代的美國,像勃萊特這樣的新女性,其叛逆和解放的觸角只能在男權社會允準的空間中伸展;其二,勃萊特在追求性愛快樂的同時,又懷有一種異性戀恐懼心理。從勃萊特的性愛表達方式來看,她已經(jīng)偏離了傳統(tǒng)女性被動接受的性角色界定,她的性欲求也不再局限于惟一的性伴侶。為了滿足自己的身體欲望,勃萊特可以與自己不愛的科恩去圣塞瓦斯蒂安約會。她與斗牛士羅梅羅的私奔事件也是由她本人的主體欲望牽動的。勃萊特一方面毫不掩飾地表達出自己對羅梅羅那富有陽剛魅力的身體的愛欲,但她又懼怕在羅梅羅的男性力量面前重新淪為沒有自我的“女性化”角色。因此,當羅梅羅要求她為了自己留長發(fā),變得更女性化一些時,她就離開了羅梅羅。勃萊特的異性恐懼還不限于此,在勃萊特那曾經(jīng)被男性文化霸權殖民過的內心深處,仍有一種紅顏禍水的道德負罪感。離開羅梅羅后,勃萊特對杰克說,“我不愿當一個糟蹋年輕人的壞女人?!盵27] 從勃萊特的這種異性戀恐懼心理中,我們可以看到二十年代新女性在建構自我主體性時普遍存在的性別身份焦慮。也許,正是因為內心深處的異性戀恐懼,勃萊特才總是在最痛苦的時候選擇與喪失了陽具霸權能力的杰克在一起,只有同杰克在一起的時候,勃萊特才有一種安全感。但是,在與杰克相擁的同時,對男性的愛欲又在她的體內涌動,在勃萊特看來,壓制對異性的愛欲“是人間地獄般的痛苦”。據(jù)此來看,勃萊特的性別欲望取向實在是復雜多樣,她的性別身份認同最終指向哪里,因為海明威的含蓄,依然是曖昧不明。邁克爾·雷諾茲仔細研究了保存在肯尼迪圖書館中的小說手稿,發(fā)現(xiàn)原稿中有這樣一段在正式出版時被刪掉了:“至于說以前發(fā)生的事情對勃萊特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勃萊特感覺如何,我不是心理分析學家,我只是把她做的和說的記錄下來,由你自己去思考這一切?!盵28] 這段話表明,作為一個正致力于建構自己小說技藝的年輕作家,海明威既不能算作是與傳統(tǒng)兩性道德徹底決裂的新道德斗士,也無意于對新女性的解放行為揮動主流文化的律令警棍,他只是為讀者解讀包括性別政治在內的二十年代美國文化,提供了一幅著色不一的文化拼圖。
如果說我們透過勃萊特的快樂、困惑、痛苦,可以洞察二十年代新女性的性別身份焦慮,那么,我們同樣也不能忽視杰克的性機能創(chuàng)傷所具有的時代文化符碼隱喻意義。在此意義上,與其將杰克的性機能創(chuàng)傷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災難后果,倒不如說杰克的創(chuàng)傷傳達出了工業(yè)化時代中產階級白人男性權威衰落的危機感。其一,從工業(yè)化時代的兩性關系來看,新女性的解放自由與新男性陽具霸權的受挫是相伴而行的。在小說中,科恩一心一意要扮演一個守護在美人身邊的浪漫騎士,結果是,在新女性勃萊特面前,他那英雄救美的責任感連同他大學時代練就的一身好拳技,統(tǒng)統(tǒng)廢于一旦。與科恩不同的是,杰克在小說的敘事進程中,自始至終都要直面自己喪失性能力的現(xiàn)實。杰克一方面為自己的男性權威喪失而感到痛苦,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白人男性文化霸權意識的缺席,杰克對勃萊特的欲望、科恩的猶太身份才都能同情并包容。
其二,從中產階級白人男性在美國文化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角色變化來看,杰克的創(chuàng)傷也傳達出他們在社會轉型時期追求自我認同時的失意和傷感情緒。在工業(yè)化、都市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中,與經(jīng)濟生活中的組織化管理和整體性操控相一致的標準美國公民形象,是劉易斯塑造的只有商業(yè)頭腦而沒有個性的巴比特。在永遠憧憬著未來的商業(yè)利益、但又永遠木然平庸的巴比特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同一性、同質化發(fā)展趨向與個體自由、自我理想之間的矛盾。在此意義上,杰克無法恢復的性機能創(chuàng)傷,即來自主流社會的同一性操控對個體生命自由的壓制和異化。
4
針對商業(yè)消費生活實踐的同質化所造成的男性權威衰退,海明威試圖尋求一種將男性身體的能量、個人意志與一門現(xiàn)實技藝結合起來的生存方式,即硬漢子生存方式。在《太陽照樣升起》中,他的敘述人杰克在斗牛士羅梅羅身上找到了這種理想的人生形態(tài)。小說一開篇,杰克就對科恩說,“除了斗牛士,沒有一個人的生活算得上是豐富多彩?!盵29] 在小說的第二部,海明威不厭其詳?shù)孛枥L了羅梅羅斗牛的每一個細節(jié),讓他的陽剛魅力在斗牛的一招一式中放電閃光。海明威還寫到了羅梅羅拒絕美國大使的宴請,不在公眾空間中說英語等細節(jié)。如此一來,羅梅羅就成了拒絕一切現(xiàn)代權力誘惑,堅守永不衰敗的主體生命原則的化身。這個硬漢形象成了海明威心儀的表現(xiàn)對象,從此以后,他就越來越專注于建構自己不會被敗壞的藝術話語——一種富有男性氣質的文學話語模式:一個帶著這樣或那樣現(xiàn)代傷痛的男人,在遠離主流社會操控的邊緣空間中,在打獵、斗牛、釣魚、拳擊、戰(zhàn)爭等行動中,以自己強有力的生命能量書寫出一個又一個硬漢傳奇。然而,由于海明威總是刻意打磨硬漢的男性光暈,以至于在他后來以硬漢為主人公的敘事文本中,硬漢身后原本復雜厚重的現(xiàn)實,在硬漢光暈的照耀下卻越來越稀?。ㄕ材愤d稱之為downthin)了。相比之下,在他的成名作《太陽照樣升起》中,人物的自我意義追問,與二十年代美國文化現(xiàn)代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具體的現(xiàn)代性問題糾結在一起,因此,引發(fā)了國外眾多學者經(jīng)久不衰的研究興趣。據(jù)稱,有些年份,在研究海明威的所有論文中,竟有一半是關于《太陽照樣升起》的。[30]
詹姆遜在評價海明威時指出,“海明威對男性氣概(machismo)的崇拜,正是同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巨大工業(yè)變革相妥協(xié)的那種企圖:它既滿足了新教的勞動倫理,同時又頌揚了閑暇;他使趨向于整體性的最深刻、最能賦予生命力的沖動,同只有運動才能使人感到生氣勃勃、沒有受到傷害的現(xiàn)狀調和起來。”[31] 在此意義上,《太陽照樣升起》的成功意味著海明威已經(jīng)找到了一種超越現(xiàn)代性的悖論、承載他的生命意義擴張沖動的藝術形式。在上帝不在場的現(xiàn)代商業(yè)消費社會中,撇開海明威及其小說人物生命擴張沖動的倫理指向的復雜性不談,僅就他的藝術話語的獨創(chuàng)性、他對自己獨創(chuàng)的藝術話語的忠誠性而言,海明威是偉大的。但是,也正是因為他以新教徒般的宗教虔誠來堅守自己的藝術話語,在越來越趨向于變幻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面前,海明威的藝術與現(xiàn)實世界的裂隙也越來越大。最后,在寫作了一部寓言式的《老人與海》后,他就只有靠撰寫回憶錄《不固定的圣節(jié)》來修補完善自己的偉大藝術家形象了。當他再也無力從事他的藝術拯救事業(yè)時,一聲響亮的告別,也許是海明威所能找到的最后的、惟一的藝術修辭。正如英國人保羅·約翰遜指出的,“海明威是一個被自己的藝術殺死的人,而他的一生所留下的教訓,所有的知識分子都值得借鑒:僅有藝術是不夠的。”[32] 或許,還可以說,對于錯綜復雜的現(xiàn)代性、甚至后現(xiàn)代性而言,僅有一種藝術的話語、權力的話語、知識的話語、倫理的話語等等,或許都是不夠的。
[1][19] 康馬杰《美國精神》,南木等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第634、621頁。
[2][4][14] 馬爾科姆·考利《流放者的歸來——二十年代的文學流浪生涯》,張承謨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第33、54、55-56頁。
[3] 貝克《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傳》,林基海譯,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第125-126頁。
[5][6][7][15][28] Michael S. Reynolds,The Sun Also Rises:A Novel of the Twenties,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8,p.80,p.46,p.46,p.59,p.23.
[8][9][10][16][17][20][24][27][29] 海明威《太陽照樣升起》,趙靜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年,第86、24、26、125、125、163、前言第2、265、11頁。
[11] 邁克爾·埃默里、埃德溫·埃默里《美國新聞史》,展江、殷文等譯,新華出版社,2001年,第310頁。
[12][13] 讓·波德里亞《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90-91、151頁。
[18] 羅德·霍頓、赫伯特·愛德華茲《美國文學思想背景》,房煒、孟昭慶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第49頁。
[21] 拉曼·塞爾登編《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xiàn)在》,劉象愚、陳永國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498頁。
[22] 馬克·斯畢爾卡《〈太陽照樣升起〉中愛情的死亡》,引自董衡巽編《海明威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第207頁。
[23] 蘭·烏斯比《美國小說五十講》,肖安溥、李郊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5頁。
[25] Debra A. Moddelmog,Reading Desire:In Pursuit of Ernest Hemingwa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9,p.99.
[26] Wendy Martin,“Brett Ashley as New Woman in The Sun Also Rises”, in Linda Wagner-Martin ed.,Ernest Hemingway's The Sun Also Ris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0] 見鄒溱《近年國外海明威研究述評》,載《國外文學》1995年1月,第27頁。
[31] 詹姆遜《馬克思主義與形式》,李自修譯,百花州文藝出版社,1997年,第349-350頁。
[32] 保羅·約翰遜《知識分子》,楊正潤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9頁。
原載于《外國文學評論》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