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茲訪談錄:“藝術是制造”
說明:本文對原文有所刪減?!鞍保臑椤癊W”,即Eleanor Wachtel,以下訪談錄中的采訪者,亦是卡羅爾·希爾茲多年的朋友,因采訪希爾茲而結下友誼。下文簡稱“艾”?!跋!?,原文為“CS”,即卡羅爾·希爾茲,下文簡稱“希”。
卡羅爾·希爾茲
“藝術是制造”
亨伯作家學院
多倫多,1998年10月
艾:據(jù)我的理解,您喜歡書寫表面之下的裂縫,通過這些裂縫揭示我們生活中令人恐懼的脆弱,也洞察其中的黑暗。不過,我們更經(jīng)常讀到的是,您所書寫的這些裂縫是某種超驗時刻,它們以一種神奇方式切入、穿透我們日常生活體驗,您稱之為“不經(jīng)意間的頓悟”(random illumination)。您能否談談這些頓悟是如何出現(xiàn)并影響您的生活的?
希:我總是相信,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經(jīng)歷超驗時刻——這個觀念可能有點傷感。我曾經(jīng)寫過一個嚇人的故事。新英格蘭地區(qū)某家庭主婦在一天晚上洗碗碟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手腕上的肥皂泡沫匯聚在一起,上面吸收的光線形成許多小彩虹。一瞬間,仿佛她的一生匯聚在了一起,她理解了宇宙的意義。于是,她把丈夫叫到廚房,與她分享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而她丈夫卻馬上打電話叫了救護車和心理醫(yī)生。這就是這些稀有的超驗時刻可能帶來的麻煩:它們很難形諸文字,就算形諸文字也會被視為瘋言瘋語。我想,這正是我們并不總能意識到超驗時刻的主要原因,更不用說共享這份體驗了。我不知道具體是什么帶來了超驗,通常是生活中的各種因素神奇地共同作用而促成的,但我認為,我們應該學著去品味這些超驗時刻,這樣的話,在那些不那么超驗的時刻,我們可以主動召喚它們。
艾:當我閱讀琳內·沙龍·施瓦茨【琳·沙·施瓦茨(1939— ),美國作家,尤以小說聞名?!康摹蹲x書毀了我》這本有趣的書時,或閱讀其他任何書的時候,總會有一個問題縈繞在心頭,這就是:為什么要讀小說?除了喜歡精彩的故事、替代性體驗他人的不同人生或進入他人生活的內核這些原因之外,還有其他什么原因嗎?
希:我們?yōu)槭裁匆x小說?近來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當你寫小說的時候,有時難免會對這項事業(yè)喪失信心,然后你也要問問你自己:為什么要讀小說?在我們生活的當今社會中,人們自我沉浸于所謂“幻覺”的權利是受到質疑的。我總想起納博科夫所說的一句話:“現(xiàn)實”是語言中唯一需要總是用引號的一個詞。所以,關于幻覺與現(xiàn)實的觀念是很有趣的。很長時間以來,我覺得讀小說并不是逃避,相反,這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必要擴展。在我看來,很遺憾的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限的,即便我們中的那些幸運兒也是如此。我們只能從事一定量的工作,生活在為數(shù)不多的地方,經(jīng)歷有限的體驗。通過閱讀小說,即使我們只是身居一隅,也可以開啟無數(shù)的旅程,極大地豐富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正如我的小說《小小的儀式》中的人物朱迪絲·吉爾所說:“我的人生對我來說遠遠不夠?!?/p>
艾:在上周的《環(huán)球郵報》上,您寫了一篇關于莫德·蒙哥馬利【露西·莫德·蒙哥馬利(1874—1942),加拿大作家,著有包括《綠山墻的安妮》《安妮的戀曲》等安妮系列小說?!康摹度罩尽返脑u論,在文章的結尾,您談到“藝術的超驗與治愈可能性”,能請您聊聊寫作對您本人意味著什么嗎?
希:我經(jīng)常思考關于藝術的問題,比如:誰創(chuàng)造了藝術?誰來定義我們社會中的文化?創(chuàng)造藝術又意味著什么?毫不夸張地說,正是因為具備將頭腦中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訴諸筆端的能力,我才得以避免情感崩潰。現(xiàn)在我還具備這種能力,這至少讓我感到自己還能做點什么。電影導演讓·雷諾阿曾這樣描述藝術:藝術是制造。這是一個很好的定義,也與我的思考不謀而合。藝術不是看著什么并學習如何賞析它;藝術就是制造。我自己擁有的這種制造的能力,給予我的生活一個中心;否則,我完全不可能找到人生的中心。所以,說寫作是“治愈”,是因為這是我的心靈可以前往的地方,它是一個庇護所。當然,它并不總能完美地發(fā)揮作用。我知道,如果今天我行了好運,第二天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倒霉;你也難免碰到特別糟糕的日子,比如你寫的任何東西都與你頭腦中的完美之書不匹配,但一點一點地靠近這本完美之書所帶來的愉悅,可說是千金難買,很少有其他東西能夠令我如此愉悅。
艾:對于我們這些不能寫書,即不能“制造”的人來說,應該如何面對情感崩潰呢?
希:我總認為,每個人都有某種獨特的創(chuàng)造能力——我到目前為止還沒完全掌握藝術與手藝之間的偉大對話。坦誠地說,我認為烹飪一頓美餐,或者把草坪收拾得漂漂亮亮,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甚至在餐桌上講一個精彩的故事也不失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這既愉悅他人,也愉悅自己。這也是在“制造”。
“被驚詫扼住咽喉”
國際作家節(jié)
多倫多,1999年10月
艾:您的短篇小說集的標題故事《盛裝共赴嘉年華》審視了不同的人物,這些人物演繹著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小說描寫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推嬰兒車,買花,拿著一個芒果,但這些小事讓他們得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他們在尋找什么?
希:我們每天在出門前,都要穿著打扮一番。每天早上,我們必須起床,必須再造自己,為此,我們需要服飾來幫忙。故事的靈感來自我的一個女兒,她在約克大學上學,學生生活過得很辛苦。偶爾有人邀請她共進晚餐,每當這樣的日子來臨時,她會一大早去買一束鮮花,一整天不論走到哪兒都把鮮花捧在手里,直到晚上把鮮花送出去。人們看到她,會說:“瞧啊,這個姑娘捧著花呢,肯定有人在哪兒等著她。她將要有一個美好的夜晚,有個歡宴!”此外,有人告訴我,有一個婦女上班時喜歡帶著午餐,但她的午餐是放在一個舊的手提琴匣子里?,F(xiàn)在呢,你隨處都可以看見,人們走在大街上,都是邊走邊拿著手機在通話,這也是這十年的笑話之一。大家的這種行為多多少少都有點矯揉造作,這些人邊拿著手機聊天邊走路,似乎在說:“你瞧,我并不孤獨,我與他人是有聯(lián)系的。你只能說我現(xiàn)在是孤單一人,但我不孤獨?!边@篇小說說的就是不同的人穿著不同的服飾或帶著不同的物什,而他們是花了一點時間考慮這些事情的,這正是人們用來對抗這個世界的方法,天知道呢,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自衛(wèi),哪怕僅僅是涂上幾筆睫毛膏。
艾:那究竟是為了什么而防衛(wèi)呢?
希:自衛(wèi),以免遭受誤會、蔑視和嘲笑,以免被別人認為很愚蠢,無法融入集體。每天我們面對外部世界的壓力而心生巨大的恐懼,我們需要很好地抑制住這些恐懼。
艾:當您說我們每天都需要“再造”自己,我知道這句話的表面意思,但這句話究竟指什么呢?我們當然需要穿衣服,并且為怎么穿著打扮而費盡心思。
希:我想,在每個人的個性中,都有一個核心的東西,這是我們每天或多或少都要展現(xiàn)出來的,在我眼中,每個人都很脆弱。每一天或每一個小時,我們都有那么一兩分鐘喪失了對這個核心的感知。我們對一天的安排失去了信心——這尤其會發(fā)生在一天中的早上,也就是當我們剛剛起床,還尋思著昨晚的夢境,努力清醒的時候,我們需要提醒自己我們是誰,學著再造自己,給自己一點點勇氣。
艾:這讓我想到了您最近的小說《拉里的家宴》中的主人公拉里,他老覺得自己是個騙子,隨時會被人們揭開面具,真實身份會被識破。當他拿起一件西裝上衣,發(fā)現(xiàn)這件比他身上穿的更好時,他會沒有勇氣穿,因為他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么好的衣服,這衣服與他不匹配。您也會有這種感覺嗎?
希:是的,我一直都有這種感覺。當然,最好的例子就是周四的晚上,當國際作家節(jié)向我致敬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騙子。當然,女性對這些感受會更加敏感一些,她們覺得他人目光如炬,會看穿自己。但是,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時候,總會有些偶發(fā)事情容易引發(fā)這種感覺。
艾:這個短篇小說集中的第一篇是《盛裝共赴嘉年華》,而最后一篇是《脫衣》,講述一個組織裸體營的男人的故事。是什么讓您對這樣的故事感興趣?
希:我想也許這會是很好的故事構架方法,而且我一直很想寫關于裸體營的故事。
艾:為什么?
希爾茲部分作品
希:是這樣的,有一天我和女兒莎拉在海灘散步。我們先路過一個普通海灘,人們都穿著泳裝,過一會兒我們經(jīng)過另一片完全不一樣的海灘,也就是裸體者海灘。莎拉覺得,這些裸體者躺臥的時候,她還能接受,可是當他們光著身子打排球跳來躍去的時候,就有點過分了。當然,我得承認——那時候我比現(xiàn)在年輕——我們后來也加入到了他們之中,這就像一個儀式,因為你突然感覺到你身上的衣服是多余的。我記得當時我竟很奇怪地感到有點失望,因為你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軀體都差不多——不過是有些人更壯一些,有些人更高一些,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該凹陷的地方凹陷,該凸起的地方凸起。你會有種返璞歸真之感。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我們的服飾賦予每個人一些獨特性。我讀過一篇文章,作者說自己的父母是裸體主義者,照他們自己的說法——這是個可愛的詞——每每父母把她拉去參加裸體活動時,她都感到異常尷尬。當你看到你的父母、其他成年人還有孩子一起裸體的時候,你難免會驚詫。我只是想對此作些思考,也就有了這篇小說。
艾:這聽起來有點像是作家瓊·布萊迪,她的父母都是裸體主義者。她后來愛上了母親的一位朋友,她說這男人對她的主要吸引力是他穿衣服。
在您寫的故事中,那個組織裸體營的男人的妻子喜歡穿各種各樣的衣服。事實上,她家的房子里到處堆著各種衣服、毯子和簾子。您是在安排一個襯托性的形象。但是,我想問的是,您討論這個話題的目的是什么?
希:在故事中,男人問妻子能否在一年十二個月當中的某一個月不穿衣服,與他一起參加裸體營,她出于對丈夫的愛,照做了,但她一直心存怨憤,因為丈夫讓她做的這件事令她尷尬,有違她的性格??墒撬€是照做了。我這里要談論的正是任何婚姻中都涉及的討價還價式的交換,而小說描寫的正是這種交換。
艾:在小說《脫衣》的結尾,敘述者終于意識到,“自然中的萬物在它們的種子階段都是彎曲的,有很多節(jié)桿的,所以不可能長出完全直溜之物?!边@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希:我想,我要表達的是,要選擇一種很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并不容易,因為你需要一下子放棄很多東西。我們本來的生活方式涉及方方面面,非常復雜,并非你簡單地說一句“來吧,我們脫去衣服,過一會兒不一樣的生活”就能萬事大吉。這涉及我們的自我認知。裸體不但違背了我們應當具有的端莊品質,還與我們以往對自我的認知、對社會中他人的認知相抵觸。所以我認為,當我們邁出這些步子的時候,我們所有的認知會受影響,并且很可能會心理失衡。
艾:聽您談論自我認知、我們是誰這樣的話題,這讓我想起了您所有的作品中經(jīng)常涉及的問題:生活的本質是什么,我們是誰。為什么您對這些問題如此著迷呢?
希:我想這些問題令每一個人都著迷。人們常說:“與自我的情感保持聯(lián)系、與自我保持聯(lián)系?!蔽页O?,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這些話中說到的“自我”指的是昨天或前天的自己嗎?在我看來,“自我”從來都不是靜止不動的。“自我”一直在變化,在與外部世界的接觸碰撞中,“自我”在此一刻與彼一刻并不一樣。我并不確定是否存在所謂的“具有穩(wěn)定性的自我”。這就如同思考諸如“加拿大是什么”“加拿大不是什么”這樣的問題。你也知道,在過去,人們都熱衷于定義自己的國家,最后人們都放棄了。我們的身份就是我們沒有任何身份,或者說我們沒有必要去找尋身份。我想這同樣適用于對自我的認知;也就是說,我們永遠無法真正了解自己。我們無法預測,在面對未來發(fā)生的事情之時,我們會如何應對:是聳聳肩,坦然接受重大變故,還是直接崩潰倒下呢?我不知道,我們是否能夠預測我們的行為,預測我們對未來的反應。
艾:最近您說過,您感到自己寄居于“一個新的自我,一個仍然被驚詫扼住喉嚨的陌生人”。
希:是的,我說過這樣的話。在剛剛得知患病的意外情況的那一刻,我完全被震驚了,幾乎無法呼吸。慢慢地,我試著學會接受——人們都說與癌癥共生,總有辦法與癌癥和平共處。我想,你千萬不要去讀那些所謂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我需要找些東西來分分心,這也是我在早期所做的。我嘗試看些電視節(jié)目,以前我從不看的,但看電視的結果就是我再也不想看電視了。我轉而開始讀小說——并不是因為我覺得讀小說是一種逃避。我從不認為讀小說是逃避生活,恰恰相反,這擴充了我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所以,在很多朋友的幫助下——當然,還有你的好心相助,我最后走進了閱讀的計劃中。
艾:您曾經(jīng)寫過某種類型的初出茅廬的藝術家,特別是女性藝術家,他們最終認識到自己是誰,他們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就您自己而言,正如您曾經(jīng)說過的那樣,您是在許久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能成為藝術家的,您能說說這個過程是如何發(fā)生的嗎?
希:我想這首先得歸功于我對語言的熱愛吧。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種熱愛:對我來說,語言比實物重要得多。我現(xiàn)在寫作時仍能感覺到,我對語言、聲音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對納博科夫所說的小說的主題(aboutness)的興趣。風格與素材,二者密不可分,但我更感興趣的是,文字是如何在頭腦中醞釀出來并形諸筆端,你是如何賦予其聲音或令其手舞足蹈,或者你是如何使其比在之前的版本更加意蘊悠長。我喜歡在修改中讓自己的文字比初稿更加精彩。
艾:最近您曾說過,小說歸根到底都涉及到找尋我們真正的家園,要么是我們已經(jīng)喪失了對家園的感知能力,要么是一開始我們就被安置在了錯誤的地方。那么,請問這種找尋是一種永無止盡的找尋,像奧德修斯的回家之旅那樣,還是說最終人們都能夠找尋到屬于自己的真正家園?
希:我并不認為人們總是能夠找尋到真正的家園。但我越來越相信,小說——在此我不想使用“嚴肅”小說(literary novels)一詞——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文化中占據(jù)一定份量的所有小說,都涉及這種找尋。當我說“家園”時,我指的是這樣一種地方,在這個地方我們有所作為,我們感到安逸舒適,當然我們還能夠在這個地方自由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與他人和諧共處,這才是我們的真正家園。“找尋”意味著渴望歸屬感,人們在有生之年并不總是能夠找尋到真正的家園,但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在努力找尋。約翰·契弗曾說過,他想象自己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心靜如水,當然手中還拿著一本書。但是,他從未抵達這想象中的場景。
作者簡介
卡羅爾·希爾茲(Carol Shields,1935—2003),加拿大女作家。她出生、成長、就學于美國,因嫁給加拿大人入籍加國,成了加拿大作家,并對加拿大文學身份的國族性與歷史性的建構貢獻良多。希爾茲22歲即做母親,育有一子四女,帶大兒女后方投身教學與寫作,因此遲至41歲才發(fā)表小說處女作。但她的作品數(shù)量頗豐,種類也多,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戲劇、詩歌、傳記、評論都寫,而且寫得都不錯,獲獎不斷,其中最著名的要數(shù)《斯通日記》(1993,又譯《斯通家史》),此書曾獲1995年美國普利策小說獎和加拿大總督獎。
希氏作品就內容而言最顯著的特點是家庭性(domesticity),即家庭環(huán)境與日常生活中的女性經(jīng)歷,如愛情、婚姻、母女關系中的微妙與困境,以此揭示人生隨處可見的大小悲劇,但又時常攜帶一抹明亮樂觀的底色。
李博婷
原載于《世界文學》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