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龍大森店村:窮山村變身小康村
4月21日臨近中午,青龍滿族自治縣隔河頭鎮(zhèn)大森店村村民鮑萬合,將一整袋花生種種在山上自家的果樹下。他擦把汗、轉(zhuǎn)下腰,叫上老伴武秀芹,便準備到山下的“爸媽食堂”吃午飯。
“我們村大部分人都住進了樓房,像我們這些上歲數(shù)的老年人免費住在老年公寓里?!滨U萬合說,他們還可以在“爸媽食堂”免費吃午飯。
大森店村共有318戶,848口人,人均耕地不足1畝,山場面積3000畝。過去,村民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傳統(tǒng)的種養(yǎng)業(yè)和勞務(wù)輸出,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
改變源自2002年。那年鮑際英32歲,剛當(dāng)選村黨支部書記,“村里當(dāng)時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出村必過河,夏天蹚水,冬天走冰,趕上雨大一周都出不了村?!?/p>
青龍滿族自治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大森店村更是多山,沒有成塊兒的農(nóng)田。這樣的自然條件,要脫貧致富,靠啥?
鮑際英召集村干部研究,外出考察,最終決定栽果樹??墒?,世世代代只種玉米、大豆等農(nóng)作物,果樹咋栽?栽完咋管理?很多村民有顧慮。
鮑際英沒有多說,而是扛著鍬就先把自家地翻了,又帶領(lǐng)村民開荒坡栽黃冠梨樹苗。兩年后的秋天,第一批栽梨樹的村民就有了不少收入。見此,越來越多的村民跟著行動起來。
2007年鮑際英又張羅著成立果品合作社。入股村民不僅可以分紅,還能在合作社拾掇果樹、施肥打藥,再掙一份錢。此外,村里還成立了養(yǎng)羊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等,村民收入不斷增加。
2009年,眼見村民們收入不斷增加,鮑際英又有了新想法,“我想改變大伙的居住條件。”他說,大森店村祖祖輩輩被夾在兩個山溝里,出行、飲水都不方便,他想把村口一塊窄長平地開發(fā)出來,建設(shè)大森店新區(qū)。
“當(dāng)時集資蓋房需要每戶村民出10萬元,有多少人愿意搬出來,我心里也沒底。”讓鮑際英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天時間,就有100多戶交了錢。
通過種植果樹,不少村民手里有了錢,改善居住條件,自然也是“民心所向”。
“我家原來的房子在大溝里,到村口有3里多地,早就想搬出來了?!贝迕聃U際強說,當(dāng)時出門沒路,要沿著河道走,年年夏天土路被雨水沖毀,溝里村民每年都得修1個多月的路。
得到村民支持后,大森店村干部開始忙活起來,征地、賠償、平整土地……后來政府也給了資助,2014年,大森店新區(qū)終于建了起來。
“你看我家寬敞不?10萬塊錢買個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忒好?!痹邗U際強家,記者看到,屋里收拾得一塵不染,上下水齊全。鮑際強說,搬到新家后他有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果樹了,農(nóng)閑時他還和媳婦兒一起出去打零工。家里的外債還清了,也有了積蓄,2016年鮑際強買了小汽車。
村民住樓,后期水、電、暖等費用承受得起嗎?
“我們就掏點兒水電費,暖氣費幾乎沒有?!滨U際強說,村里使用太陽能取暖,他家每年只要交50元左右的電費就能取暖,“當(dāng)初村干部說住樓房費用不高,我們都住得起,現(xiàn)在看他們說話真算數(shù)嘍。”
在大森店新區(qū)建設(shè)的同時,大森店村老年公寓、村民活動中心也隨之拔地而起。
“村里年輕人在外打工的很多,沒有空照顧老人,老人們也都愿意住到老年公寓來,互相之間有個照應(yīng),還減少了孩子的負擔(dān)?!滨U際英說,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全都住進了老年公寓。
走進老年公寓鮑萬合家,房間有30多平方米,廚衛(wèi)齊全,陽光從雙層玻璃窗照進來,明媚、溫暖?!昂⒆觽冏抢?,我們老兩口住老年公寓,平時互不影響,有事兒也能及時照應(yīng)?!蔽湫闱壅f,她覺得小康生活就是如此。
“我們現(xiàn)在不僅住得好,吃得更好?!滨U萬合說,“現(xiàn)在村里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和67歲以上的老人能免費在‘爸媽食堂’吃午飯,四菜一湯,鄰村的人都特別羨慕我們!”
如今,大森店村已從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800元增長為1.3萬元,90%多的村民住進了新區(qū)的樓房。
“下一步我們想把村民們騰出來的100多套老房子改造成農(nóng)家院,重點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滨U際英說,村里計劃打造升級版大森店,讓小山村逐漸走出國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