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詠春:接過父輩手中的旗幟
接過父輩手中的旗幟
講述人: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yè)2019級學生 蒲詠春
【青年學子說】
我是一名00后大學生,也是出生于大慶的“油三代”,高考過后我堅定地選擇了石油工程專業(yè),希望能夠接過父輩手中的旗幟,為國家石油工業(yè)發(fā)展作出貢獻。
1960年,我的爺爺風華正茂,他懷著滿腔熱血,從四川來到大慶,投身于匯集了五湖四海石油工人的大慶石油會戰(zhàn)。小時候,爺爺常給我講人拉肩扛的大慶故事,我記憶猶新:當時鉆井工具、燃料、食物等都需要靠火車一批批運過來,貨車非常少,像土豆白菜這些小貨物,石油工人就用小推車,一車車推到庫房。而大型器械就得用木板墊著,二十幾個人用繩子拉。任務又多又急,有些小推車剛裝完煤,就得去運下一批的白菜,最下面的白菜全是煤灰。當時物資奇缺,弄臟的白菜一點舍不得浪費,洗干凈好好存起來。
爺爺常感慨如今采油技術的發(fā)展和幸福生活,叮囑我即便生活好了,也不要丟掉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
我的爸爸也是一名石油人,在崗位上工作了30多年。談起大慶的發(fā)展,爸爸感慨最深的就是科技對大慶油田和石油工業(yè)的影響。爸爸跟我講,他年輕時,儀器設備還沒有這么發(fā)達,雖然不像爺爺那時儀器短缺又簡陋,但也需要幾個人去全程操控?,F(xiàn)在,通過遠程操控就可以使機器工作運轉,儀器儀表也越來越精密,通過數(shù)據(jù)就可以判斷生產(chǎn)是否存在問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受父輩的影響和環(huán)境的熏陶,我從大慶鐵人中學考入了東北石油大學的石油工程專業(yè),立志要像祖輩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石油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隨著幾十年的開采,石油儲量下降,如何提高采收率等一系列新問題等待去探索、去攻克。我愿從父輩手中接過接力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技術發(fā)展石油工業(yè),像老一輩石油人那樣,為大慶油田、為我國的石油事業(yè)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報記者張士英 本報通訊員王玉 王蓓薩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