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夜晚知道世間的鋪錦堆繡和冰寒刺骨
上帝稱暗為夜。我喜歡夜晚,面孔模糊,背對世界······卻能告訴我們真實的自我長成一副什么模樣。
《那夜》呢?是眾生的夜晚,是個人的夜晚,也是時空交錯、生命遽逝的夜晚。我將筆墨放在洞庭湖區(qū)一位既普通又不尋常的老人身上,試圖在打撈他的人生往事時將時光挽留,也是寫從城市奔赴偏僻之地的“我”對生活、生命的體悟。在那個莫名的夜晚,時空于此碰撞,命運也于此引嘯長鳴。
我在洞庭湖畔生活了多年,睜眼閉眼就能看到它的波瀾,聽到它的濤聲,聞到它的氣息,但我似乎一直在與之錯肩而過。我掩護著“我”躲閃、撤離,“我”也因此失去與獲得。對一個寫作者而言,毫無疑問,這是最有力量、最富情感的一塊福地。它生長萬事萬物,也生長欲望人心。
前幾年,離開湖區(qū)的我又反復地回到這個出生地、出發(fā)地,和當?shù)氐呐笥眩竦毓ぷ髡摺⒂浾?、生態(tài)保護志愿者、水生動植物研究者、攝影家、畫家等)多次深入到洞庭湖腹地,去經(jīng)歷今天的變遷,也經(jīng)歷過去的光陰。那里有許多的小村莊,有叫出名或不認識的草木,我遇到很多命運各異的漁民、天南海北的外來者。我在漁民家中借住,也在冬天空曠無人的湖上坐船夜宿過,那些日子,我見到了與過去認知中不一樣的湖,我也在人身上看到比湖更廣闊的性情、心靈。特別是那些抬頭星辰閃爍、側(cè)耳風聲銳利的夜晚,忽略的、消逝的、遺忘的過往被我逐一喚醒。那些紛紜、繁雜,也有了澄明、肅穆的鏡像。
我在《那夜》中寫下的是有生,也是離別。我們的生命有一半都在夜晚的黑幕下度過,夜晚知道每個人的欲望,知道人世間的鋪錦堆繡和冰寒刺骨,夜晚因此寫下每個人的生命史。我們此生看似擁有那么多的夜晚,其實也許就只有一個“那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