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豐子愷散文獎頒獎詞及精選段落
第三屆豐子愷散文獎頒獎典禮現(xiàn)場
“鄉(xiāng)土視野下的散文創(chuàng)作”文學對話活動現(xiàn)場
中國作協(xié)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向第三屆豐子愷散文獎特別獎獲得者梁衡頒獎。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左一)、中共桐鄉(xiāng)市委書記齊力(右一)向第三屆豐子愷散文獎獲得者劉亮程(左二)、劉醒龍(右二)頒獎。
一、特別獎
獲獎作品:梁 衡《常州城里覓渡緣》
頒獎詞:常州覓渡,覓渡常州?!冻V莩抢镆挾删墶凡蹲阶晕疑囊欢斡洃?,以徐徐之筆細述一個人與一座城的故事。在這座城里,梁衡偶遇覓渡橋,情牽覓渡精神,一再結下文緣。娓娓道來的個人經(jīng)歷包含深情,真誠之心、拳拳敬意,盡在其中。
摘錄:歲月流逝,山河易位。清嘉慶年間常州城內(nèi)有一條城子河,河上有座覓渡橋。年荒日久,河橋早廢,幾無人知。幸好橋邊有一所覓渡橋小學,為老常州保存了一個舊地名。小學曾是中共早期領袖瞿秋白的母校,橋下的瞿家祠堂亦是秋白的故居。他當年就是踏過這座橋走上革命道路的。覓渡橋見證了中國和常州的一段近現(xiàn)代史。為留住歷史記憶,常州《中國剪報》社與覓渡橋小學發(fā)起重修覓渡橋。但原橋早已被穿城大街切去一半,車水馬龍,舊景難再。于是別生創(chuàng)意,仍在北岸原址建橋,騰空向南戛然而止,是為半橋。時空穿越二百年,瞬間定格在一時。時人輕撫橋欄,念天地之悠悠,感時代之變遷。行百里者半九十,后來者當更起宏圖,長虹萬里架到天外去!
二、散文獎
獲獎作品:劉亮程《大地上的家鄉(xiāng)》
頒獎詞:《大地上的家鄉(xiāng)》從個體對故鄉(xiāng)的認領中,在世人的故事里,循著故鄉(xiāng)的氣息前進,最終歸于本真,貼近萬千浮萍生命。劉亮程熱切地關懷著生命盡頭的歸處,一束束撿起土地上散落的麥穗,在生與死的綿延中不斷建構文化的故鄉(xiāng),從時間之所中筑造永恒的故鄉(xiāng),也為無根時代的世人尋一處故鄉(xiāng)。
摘錄:我奔波在這座陌生城市的街道上,一扭頭,看見了落向天邊的夕陽,那個碩大的、躍過城市落到地平線上的夕陽,它正落向我的家鄉(xiāng)。因為我的家鄉(xiāng)沙灣縣在烏魯木齊西邊。那緩緩西沉的太陽,像一張走遠的臉,驀然回轉,我被它看見,看得淚流滿面。那一刻,我知道每個黃昏的太陽,其實都落在我的家鄉(xiāng)。我家鄉(xiāng)的彎曲道路,土墻房屋,以及雞鳴狗吠的聲音,孩子哭喊的聲音,牛哞馬嘶的聲音,都被落日照亮,一片輝煌。那個被我扔在遠處的家鄉(xiāng),讓我從小長到青年的遙遠村莊,在一個午后的夕照中,被我完全看見,我開始寫它。
獲獎作品:彭程《隱去的背影》
頒獎詞:經(jīng)過時間的淘洗、顯現(xiàn)、沉淀,彭程以平實而真切的語言再現(xiàn)了父親最后的時光,寫下動人的親情故事。沒有悲情的渲染,在作品克制而細膩的描繪下,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漲破日復一日的生活瑣碎,一個平凡而真實的背影從時間的光照中顯現(xiàn),閃現(xiàn)著人性之光。
摘錄:回想起那一天,一些場景和音容依然鮮明清晰,如在眼前,但已經(jīng)超過二十年了。這個當年覺得遙不可及的距離,原來這么容易地被越過了。這樣的時刻,對時光何其迅疾的感慨,便不再空洞浮泛,而驟然間具有了一種堅實尖銳的質(zhì)感,仿佛手指頭被針尖刺破。 二十年,讓我得以貼近地觀看和體驗了一個生命走向衰亡的過程,老年的不同形態(tài)和表現(xiàn)。從最初言語動作的遲滯緩慢,到后來巨大深沉的疲憊,再到辭別的最后時刻,那一陣顫抖痙攣。從此時間通道關閉。他的生命在親人的記憶中,存留和延續(xù)。
獲獎作品:劉醒龍《文學的真相》
頒獎詞:“文學的真相,不全是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不一定能成為文學的真相。”在這質(zhì)樸的辯證中,劉醒龍以小說筆法,凝聚生命褶皺中的故事,穿梭于記憶與當下,寥寥數(shù)語,微言大義,對生活、對真相滿含同情的理解,隱含其后的正是一顆“賢良方正”的心。
摘錄:文學是人學,人有多么復雜,文學就有多么復雜。有時候,文學比人更復雜,更難理解,因為人是真實的,活著的就沒有死,死了的就不可能復生。愛一個人就會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愛一個人時,見到對方笑也會起雞皮疙瘩。文學可以將生死打通,因為文學有可能是虛構的,只要有助于揭示真相,可以讓死了一千年的人重新活過來。然而,無論如何變化,文學必須從人的基礎出發(fā),哪怕走得再遠,最終仍將回到人的基礎之上。
獲獎作品:馮秋子《寂靜之聲》
頒獎詞:馮秋子以沉靜的反思穿越人性野蠻荒地,在政治迫害的蠻力殺戮中,以理性直面人類罪惡,細數(shù)恥辱柱上的權力殘酷與政治暴行。其深刻與寬廣的文化視野,在人文之思的泣血之問中逐漸變得豐富與清明,顯示出一個作家守衛(wèi)靈魂的正義。
摘錄:以神圣的名義向人類自己和文明碩果舉刀斷劈,將會浸淫出什么樣的叢林法則,又會滴流出什么樣的示眾教義?毀壞了的,永不單止是毀壞本身那樣簡單和易逝,它總是以多出十倍、百倍、千倍甚或萬倍的蠻橫與邪力,向人類討償責罰曾經(jīng)的孽緣和過失,被施暴者書寫在歷史的底板上。血債血還,是千萬年間自然形成的殘酷鐵律。而它又何其地背逆與局限,因為,完結不了血債的冤魂又哪里能夠還償他們對于自身生命的支配權利,血還的虛妄顯而易見。以我們有限的生活經(jīng)驗看,哪里的水,能夠洗滌、清潔邪惡的靈魂?哪里的雪,能夠永久覆蓋住累累的白骨?而那些被動流淌的血,又如何能夠化解、能夠自行消泯?
獲獎作品:王劍冰《大河至上》
頒獎詞:王劍冰以細膩的筆調(diào)講述了去往約古宗列途中的故事,跟隨作者的視野,我們邂逅了鄂扎兩湖、感受哥拉雜加神山的圣潔威嚴,最終在瑪曲曲果的神圣壯觀中親近這偉大的誕生。文中蘊藉著對自然深厚的敬畏,逐次呈現(xiàn)的深度經(jīng)歷,是時間與歷史的交融,是回溯源頭與注目當下,是小我與大自然的親近,也是朝圣的再度出發(fā)與到達。
摘錄:到黃河源約古宗列曲的道路,十分遙遠而漫長,覺得它就像是在天邊的某個地方,必須要經(jīng)過無數(shù)的曲折,無數(shù)的苦難才能到達。或者說你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曲折無數(shù)苦難,也難以到達。 我必須要抗過去,我只能抗過去,我試著深呼吸,但感覺肺部不暢,并且疼痛。我開始查數(shù),讓夜晚一分一秒地走過。在巨大的黑暗中,我能聽清任何細微的聲響,最清晰的,是帳篷邊上水流的聲音。聽到這聲音,我沉靜下來,心的跳動與水流匯在一起,漸漸地,一切都不存在了。
三、評委獎
獲獎作品:耿立《見龍在田》
頒獎詞:繁復綿密的場景描寫,兒童視角的經(jīng)驗敘事,交織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舞龍場面,以濃烈不羈的酒神精神穿透歷史的陰霾、擁抱塵世的荒寒,為千百年來的平原鄉(xiāng)土生活寫下了一個永在當下的注腳。在對舞龍這日?!吧褊E”的凝視中,耿立完成了精神重建。
摘錄:不管雪天雪地的正月十五也好,月明星稀的正月十五也好,那龍和舞者,年年都是該有的模樣,五百年如是。在饑荒的年代,戰(zhàn)亂的年代,祈雨的季節(jié),這龍,是一方百姓的精神的所在,我出生在此,自小就感受到那父老心中口中骨中血中的一種叫鈣也好鐵也好,柔韌也好,盤旋周折也好。不得勢的時候,他們蟄伏盤著,在苦行,在煎熬,在隱忍,在等待。如果那大地有了微微的暖氣,地氣開始涌動,那天上有了濕潤,季節(jié)有了召喚,它們就會抖擻起來,像暗暗地在地下握著拳頭,備了姿態(tài),聳起了脊椎,那龍也像蓄滿春天的雨水一樣,那是等待的熱淚。
獲獎作品:高洪雷《逆風招展的旗幟》
頒獎詞:從明清到文藝復興,從有形的廟宇墳塋到無形的精神風骨,明初第一文人方孝孺殺身殉道的人生經(jīng)歷,在全文開闊的視域、健勁的筆鋒和熾熱的情懷下鋪敘開來,種種臨場感十足的細節(jié)更是勾勒出一段家國驚變的歷史,呈現(xiàn)出高度的人格力量。
摘錄:有一種人,通過讀書來求知,又通過求知形成了理論自信,鑄就了抵御世俗的鎧甲,舉起了逆風招展的旗幟,形成了誓死不移的忠孝觀念和愛國情懷。方孝孺就是這樣的文人,一個不畏強權的文人,一個具有凜凜風骨的文人,一個大寫的文人。為了踐行自己的信仰,為了維護成憲、維系正統(tǒng),為了防備篡位導致的生靈涂炭在歷史上重演,也為了捍衛(wèi)“仁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在面對牢獄與鍘刀時,早已決定舍身取義,并像張廷玉所說的那樣“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悲慘的結局。對于殉道者,死亡是他最大的也是最后的榮光。
獲獎作品:范曉波《成千上萬種春天》
頒獎詞:范曉波貢獻出三種驚艷維度:無論唐詩宋詞還是經(jīng)典影像《小城之春》中的“春天”,都是古今想象的共同體;而文中“我”所經(jīng)歷的幾十個春天并立呈現(xiàn),恰似《星際穿越》般構成了時間之上的四維空間;而這幾十個春天又與2020年的春天完成了一場個體經(jīng)驗與群體命運間的特殊對話。
摘錄:我曾經(jīng)堅定地認為,春天的繁榮程度與社會的現(xiàn)代化程度成反比,離當代越遠的年代,春天就越純正美好。但杭州的老照片里,很多現(xiàn)在植被特別茂密的野地,在許多年代居然是荒蕪的,一棵樹都看不見,更遑論花草。其他許多地方的老照片里也有許多類似的意外。 這些意外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春天和春天不僅彼此互相不相同,而且它們的演變并沒有特別清晰的規(guī)律。雖然總體而言,農(nóng)耕時代的春天應當比工業(yè)時代和信息時代更詩意更接近春天的本意,但很多因素都會讓某個大趨勢出現(xiàn)復雜的走向。
獲獎作品:李青松《八月炸》
頒獎詞:這篇看似精短的詠物小品,卻包裹著滿滿的生趣、野趣、理趣、意趣。“八月炸”這一奇崛的意象,與螞蟻、蜜蜂、蒼蠅、鳥兒等最平凡的物事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個自洽的又充滿混響和張力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文末的抒懷以一種淡淡的悵然若失引發(fā)無盡遐思。
摘錄:“八月瓜九月炸,九月不炸爛泥巴”。——又到了八月炸炸裂的季節(jié),秦嶺山區(qū)的朋友來電話說,要快遞幾顆果子過來,讓我嘗嘗鮮,我卻拒絕了。因為,我知道,食用八月炸需要一種機緣和運氣,需要一種野性的激情和現(xiàn)場氣氛。 那種驚心動魄的甜還是深藏在記憶中吧。 有些事物,空間和時間一變,味道就寡淡了。 味道寡淡了,心境也就不是當初的心境了。
獲獎作品:李曉君《只手之聲》
頒獎詞:披著散文外衣的自傳體小說,抑或藝術朝圣者的心經(jīng)?從“兩手相拍有凡聲”到“只手之聲以心聞”,《只手之聲》是一次危機四伏的自我探詢,更是一場彌合分裂的圓融之旅。自省將有限性不斷更新與照亮——這大概也是我們對散文乃至文學的期許之一。
摘錄:塞尚來到圣維克多山,希望看到是世界本身,而不是那飄忽不定的外表,他要在這里洞悉世界永恒的真實。有如禪宗,明心見性,直抵本質(zhì)。塞尚作畫每一筆從內(nèi)心出發(fā),每一個筆觸都是內(nèi)化了的事物的投射,描繪的世界不再是與自我分離的對象,而是完全融為一體,事物即為心物,變手繪為心畫。這個道理中國古人似乎早就明白,而歐洲要遲至數(shù)百年以后才在塞尚等標志性人物身上出現(xiàn)。
獲獎作品:周蓬樺《竹:完整或殘缺的器皿》
頒獎詞:自筍生發(fā)伊始,終至火塘燃盡,無論是時間深處的歷史還是人間近處的況味,皆在這或完整或殘缺的竹上鐫刻有痕、熠熠生輝。周蓬樺的文字儒雅卻又不故作清高,自然疏淡尤帶人間煙火氣息,滿溢的正是作者對生命的理解、尊敬與悲憫。
摘錄:在干凈的燃燒里,它張開柔韌的雙臂,奔向兩片火焰的嘴唇……我目睹到世上最驚心動魄的景象:在最美的瞬間,竹節(jié)在火焰中舞蹈,無聲地歌唱,成為火焰本身,然后化為灰燼……對于死亡,一枝竹其實早已擁有本質(zhì)的參悟——作為一種具有思維能力的靈性植物,它曾經(jīng)在世間開花,根須扎向大地深處,并且繁衍后代,因此已經(jīng)沒有遺憾。 不管怎樣,面對一堆死亡的灰燼,我難免在心中掠過一絲傷感?;覡a,總讓人聯(lián)想起翩翩飛舞的蝴蝶,而竹子的灰燼,是一塊完整的鐵。
獲獎作品:胡竹峰《惜字亭下》
頒獎詞:匯聚舊時風俗,凝成一座惜字亭,錯落的鄉(xiāng)野風貌蜿蜒出古風人情。胡竹峰善于在淡然的文字中,細密用墨,暈染春秋,既得田園畫之淳樸自然,懷抱山水詩的清雅高潔,言似有盡,韻意無窮,不露斧鑿之痕,渾然絢爛之姿。
摘錄:老屋旁總有水塘,雖沒有煙波浩淼的萬千氣象。每每在午后,或垂釣于樹陰,或酣眠于草叢中,清風醉人,幾忘俗事煩心。屋旁也有老井,甘甜悠長,可飲可滌。屋頂房主用紅墻圈土,種些絲瓜、青椒,蔬菜,晚上于瓜架豆棚下乘涼,星光燦爛,夜色如水。少時風止月瞑,菜葉上露珠粼粼。于是返齋夜讀,常有青螢從窗口飛入,屋內(nèi)熒光閃爍,更有月色照得紗窗一片皎然,幾縷寒光瀉進室內(nèi),映著那半床詩書。
獲獎作品:向迅《時間城堡》
頒獎詞:記憶中遙遠的鄉(xiāng)村童年時光,褪去苦難塵埃,只留夢幻純真。向迅的文字奇異、明亮,仿若他文中蘋果樹上“透明輕盈的蘋果”,帶領讀者一道品嘗那脆爽的芬芳,又在舌尖看似不經(jīng)意地留存下那熟悉但不突兀的淡淡苦味。
摘錄:蘋果誘人的芬芳,被儲存到一個封閉的空間里。當它們在那一格抽屜里來回滾動的時候,那股誘人的芬芳,也跟著來回滾動。蘋果的芬芳,是圓形的。 烈日還沒有把蘋果的甜碾壓出來。咔嚓一聲咬下去,綠中帶黃的汁液從它脆弱的皮膚下溢出。一排齒痕醒目地留在果肉上。牙齒開始發(fā)酸。酸得立即就要掉落。蘋果籽還是米白色的,甚至是透明的。如果不小心將它們咬碎,就會有熟悉的苦味被舌尖回憶起——母親不想再讓我吃奶,偷偷往她的乳房上涂滿亮黃色的膽汁。如果不小心吞下去,總擔心有一棵蘋果樹會從嘴唇里或耳朵里鉆出來。
獲獎作品:談雅麗《紅水河之聲》
頒獎詞:純粹與美好,是那無邪柔美的紅水河,更是無私大美的人間情。談雅麗用質(zhì)樸的筆觸,書寫真誠的善意。生命中那些不求回報與結果的付出,生活中那些做一個更純粹美好的人的愿望,正與這些溫暖的文字一道,感動著你我又激勵著彼此。
摘錄:這座巍峨的青山是一塊無邪的青玉,紅水河則是無比柔美的絲綢,在加冕的藍天白云之下,紅水河流淌的仿佛都是音樂之聲。這是一條由無數(shù)條支流匯集而成的洪流,它汩汩流淌,從宏偉荒涼的大山腳下、從樸實自然的村莊中穿過,我聽見落進我夢里的水聲在回響。紅水河好像帶來了我生活中最美麗的遐想和盼望,它源遠流長、意蘊深長,一如雅姆詩《祈禱》中所言:“你知道的,在閃光的林木和河流之間/麥子呀,玉米呀,還有卷曲的/葡萄藤,蔓延到蔚藍的天邊,/這一片形成一片善良的海洋,在其上普照寧靜的光芒……”
獲獎作品:汗漫《槜李記》
頒獎詞:汗漫用平實素雅的語言,勾勒了槜李的前世今生,既見其歷史人文功力與修養(yǎng),也得其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描畫。那些屬于槜李的過往,那些與槜李息息相關的塵世萬物,皆化成一枚枚槜李,深深刻印在每個讀者的眼前與心尖。
摘錄:一個中國詩人,如果沒有寫過關于桃李的句子,在暮春初夏會慚愧不已。面對校園里的孩子這些秘密桃李,更慚愧不已。他的人生和寫作,沒有未來。桃園頭的槜李,對于我和我的寫作,是重要的契機和召喚。 的確有一道清溪,曲曲折折穿過桃園頭。槜李基本摘完。果園覆蓋一層紗網(wǎng),防備鳥來啄食,像美人頭頂覆蓋一層面紗,防備浪子情種來襲。有鳥兒鉆進來,過罷嘴癮,出不去,撞擊紗網(wǎng),卡死、干枯在網(wǎng)眼里,像在隱喻人間的種種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