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勒卡雷的間諜世界: 沒有美女,也沒有槍聲
約翰·勒卡雷
國內(nèi)很多人接觸勒卡雷的作品,最初都應該是《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這部作品不但讓讀者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間諜,還對不少投身寫作者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勒卡雷的作品甚至深刻影響到近年來的諜戰(zhàn)劇,在《潛伏》《黎明之前》《懸崖》等劇集中都能明顯看到它們的影子。
約翰·勒卡雷,原名大衛(wèi)·康威爾,其父沉迷女色,行騙多年,令其童年充滿謊言與孤獨??低柍赡旰笤谝令D公學執(zhí)教12年,后進入外交界,成為機關里的諜報人員。業(yè)內(nèi)的耳聞目睹為他日后創(chuàng)作間諜小說打下了基礎?!独鋺?zhàn)諜魂》是以“約翰·勒卡雷”為筆名的第三部作品,使他一舉成名。此后勒卡雷退隱鄉(xiāng)間,專事寫作,著述頗豐。諸多資料,網(wǎng)上應有盡有,在此恕不贅述。
正因為勒卡雷做過間諜,所以他才能把間諜工作描繪得如此真實而具體。他筆下的間諜故事鮮少刀光劍影,也沒有那么多巧合與灑脫,每一步都看似平常卻又如踩刀鋒,在貌似緩慢的節(jié)奏中逼真地再現(xiàn)出真正的間諜行業(yè)。
《冷戰(zhàn)諜魂》
(小說譯為《柏林諜影》)
作品原名可作多種解讀,直白的“冷落”與隱含的“冷戰(zhàn)”都借此得以表達。這是讓勒卡雷嶄露頭角的作品,有了它才有了后來包括《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在內(nèi)的諸多佳作。
《冷戰(zhàn)諜魂》與《鍋匠,裁縫,士兵,間諜》截然不同。前者刻畫的是戰(zhàn)斗在一線的底層間諜——“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仿佛每個陌生人都在雙目炯炯地盯著自己”;“花了三天工夫才能發(fā)出一封信,結果甚至連封回信都沒有”;一旦出現(xiàn)以下情況:“從來沒有咯吱響的樓梯發(fā)出了咯吱響,沒有風吹來但是窗戶有窸窣聲,汽車換了牌照但擋泥板上仍有那條擦痕,地下鐵道里看到一張在別的地方看到過的臉”,就要馬上搬家。(《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后者則描寫了掌控全局的大人物的點點滴滴——性格中各有弱點;在官僚體系中相互傾軋,升遷無望,宛如機關里斗智與權謀的淋漓展現(xiàn)。
《女鼓手》
(小說譯為《危險角色》)
間諜小說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懸念,但《女鼓手》卻反其道而行之,上來就詳細介紹了后續(xù)行動的具體籌劃,這與希區(qū)柯克先把作案步驟交代清楚的《電話謀殺案》倒是頗為相似。
女演員沙莉出身于中產(chǎn)家庭,后來家道中落,又因個人原因輟學,但她在內(nèi)心里卻把這些不幸歸咎于社會,開始接受極端思潮影響。按照勒卡雷的一貫解釋,這種人往往“是為了彌補他做藝術家的不足,是因為他沒有慈愛的童年”(《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在一場恐怖襲擊發(fā)生之后,以色列情報部門將沙莉“請”來,幫她重新梳理身世,做通思想工作,然后交給她一項特殊任務——出演恐怖分子頭目弟弟的情人。即便沒有上述思想鋪墊,沙莉也會接受這一工作。她是一名天生的演員,這是她最能體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次演出。
“男友”被秘密處決后,恐怖分子頭目開始注意沙莉。沙莉的一系列出色表演,最終使對方喪失了警惕,讓人把她接到身邊。這正是以色列情報機構的初衷,他們追隨而至,擊斃了這名制造罪孽的兇犯。
《俄羅斯大廈》
(小說譯為《莫斯科情人》)
背景是改革之初的蘇聯(lián),開篇就是大段的對話與冗長的敘述,一如勒卡雷的標準風格。不過電影把這些敘述實景化了,為了避免單調還不停地變換視角。這些鏡頭告訴觀眾:蘇聯(lián)科學家“但丁”通過卡嘉聯(lián)系英國出版商班尼,希望出版一部手稿,但手稿卻被陰錯陽差地送到英國諜報部門;經(jīng)過專家鑒定,手稿精確披露了蘇聯(lián)的國防狀況。
間諜機構的人聚在一起,就開始表現(xiàn)出官僚體制的種種通病,這是勒卡雷作品的特征之一。諜報官員敏感猜忌,疑心重重,不顧他人和下屬感受,“還隨手就把他們出賣掉”(《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在勒卡雷筆下,很多主角并非重要間諜,或者本就不是間諜;但事情發(fā)生了,有關部門就要對他進行間諜速成教育。在這部影片中,這個人就是其貌不揚的班尼,或者說老年肖恩·康納利——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他年輕時曾飾演過007,而勒卡雷則嘲笑詹姆斯·邦德是“高級男妓”(盡管他后來予以否認)。
總之,當所有人都想結束軍備競賽時,有人卻希望繼續(xù)。西方不希望情報公開出版,東方也對泄密者步步追逼。班尼或者出于對卡嘉的愛,或者出于對世界和平的愛,在雙方的嚴密監(jiān)控下,終于想出了絕妙的主意。
《巴拿馬裁縫》
按照1977年的協(xié)議,巴拿馬將于1999年12月31日收回運河主權。而諾列加掌權之后,試圖擺脫美國控制,導致1989年美國對巴入侵。隨后新的文人政權上臺,美巴關系重返微妙——這就是《巴拿馬裁縫》的背景。
開篇依舊是大段敘述,但小說這部分更多的是內(nèi)心獨白而非對話,于是在影片中不得不用鏡頭語言補充,有時還被迫加入一些小效果。這段描述用以介紹潘代爾,在巴拿馬承接高級服裝剪裁業(yè)務的英國裁縫——勒卡雷似乎很喜歡“裁縫”這一意象。
接著英國間諜奧斯納德上場,但這人實在是有些傻,看來布魯斯南還是去演詹姆斯·邦德更合適。不管怎樣,奧斯納德一下便挖到了金礦:潘代爾因職業(yè)原因能經(jīng)常接觸當?shù)卣?,更何況其妻路易莎還在運河管委會工作。
在妻兒面前潘代爾是老實男人形象,在官員面前他甚至像卓別林扮演的小丑,這樣一個人如何能做間諜?在奧斯納德的強行招募下,潘代爾只得像一名優(yōu)秀編劇,按照“觀眾”需求編寫故事,虛構出“沉默反抗軍”之類應付交差。
直到好友死掉,潘代爾才知道玩大了。當奧斯納德與大使近乎游戲地討價還價時,潘代爾卻在以命相搏。他要說出真相,阻止美軍入侵??蓱?zhàn)爭還是險些降臨,小游戲的籌碼押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倒是最后的愛情表白給觀眾留下一絲尚未泯滅的希望,畢竟愛情是“沒有幻想的人的最后一個幻想”(《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永恒的園丁》
與改編自勒卡雷作品的其他影片不同,《永恒的園丁》基本上是一幀幀非洲風情畫。當然以鏡頭展示對話來開篇,已成為“勒卡雷電影”的通例,本片也不例外。不過對話的結果十分陰郁:外交官賈斯丁的妻子苔莎在旅行途中死于非命。
賈斯丁一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唯一的嗜好就是伺弄花草。但在他攜妻前來非洲之后,寧靜的生活卻被打破。苔莎是一名略帶左傾思想的女性,不顧自己有孕在身,致力于改善當?shù)厝说男l(wèi)生條件,為此不慎流產(chǎn)。在工作中苔莎發(fā)現(xiàn)大公司以治病為名進行人體藥物實驗,于是開始調查。
苔莎死后,她與當?shù)睾谌擞腥镜牧餮运奶巶鞑?,賈斯丁也半信半疑。但在一番追查之后,賈斯丁一步步接近真相,曾懷疑妻子不忠的他至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苔莎對他的愛情沒有變質,為此他失聲痛哭。
不能讓妻子白白死去,賈斯丁決定徹查此事?!皼]有爆炸性的泄露,沒有電光一閃,沒有高呼‘我找到了’”(《鍋匠,裁縫,士兵,間諜》),而是層層剝繭般地不懈追蹤——這又是勒卡雷的典型風格。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對這部耳熟能詳?shù)淖髌凡蛔龈嘟榻B,一句話無劇透簡介:這是一個英國間諜機構追查潛伏在其內(nèi)部的蘇聯(lián)間諜的故事。英國間諜機構被稱為“圓場”,潛伏間諜被稱為“鼴鼠”?!跺伣常每p,士兵,間諜》與《榮譽學生》《斯邁萊的人馬》并稱“斯邁萊三部曲”。
在這部作品里,間諜主人公不像007那般舞刀弄槍,而是像普通人一樣陷于各種文牘與瑣事。斯邁萊其貌不揚,但充滿睿智,因與在權力斗爭中落敗的上司“總管”關系密切而被逐出諜報機構。但他退役之后,又因一起“鼴鼠”案被請回來收拾殘局,一步步揭開了潛伏者的真面目。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并非種種驚險,而是官僚機構的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斯邁萊不但要面對這些,提防友軍的暗箭,還要忍受妻子的不忠,她與情人幽會時亂開支票簿,逼得斯邁萊不得不去當鋪寄售學生時代收藏的善本……但就在這種壓抑難挨的環(huán)境下,他們依舊做著驚天動地震撼全球的大事。
無論從哪種意義來說,《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都是間諜小說的最好范本。
當然還有許多作品沒有提到:《召喚死者》《德國小鎮(zhèn)》《完美的間諜》《倫敦口譯員》……可惜勒卡雷是個不愿拋頭露面的人,他隱居鄉(xiāng)間,沉湎于自己所構造的間諜世界,在貌似瑣碎的敘述中昭顯邏輯與力量。此外他還留下諸多謎團,就連他筆名的來歷都有數(shù)種說法,因為他無法讓人相信這個名字根本沒有出處。所有這些都會隨著他的離去而煙消云散,也許勒卡雷很快就會被人遺忘,唯一給我們留下的只有那百讀不厭的作品。
(按:2020年12月12日英國著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去世,享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