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創(chuàng)作的詩性意識
詩歌是最早的文學形式,任何以文字為表達形式的藝術(shù)作品均是伴隨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從詩歌中衍生出去的。創(chuàng)作詩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行為,是人類情感意識的自覺流露。換言之,一位優(yōu)秀的藝術(shù)家始終洋溢著詩意,一位杰出的文學家首先顯示出詩情,一位文化傳承者必須具備詩的根底和素養(yǎng)。在一個文學傳統(tǒng)深厚和文學氛圍濃郁的國度里,人們既喜歡探討一位偉大小說家誕生的歷史背景,也熱衷追問一部劃時代小說巨著孕育的時代動因,然而卻很少思考小說家卓爾不群的首要前提,在于他先天就具有詩歌天賦和后天所積累的詩歌才華。一部小說作品之所以成為傳世經(jīng)典,恰恰是以一首首詩篇作為序曲和前奏的。小說家不一定是詩人,詩人也不一定是小說家,但一個卓越的小說家必定對詩性有深刻理解。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以小說成名之前,就已經(jīng)發(fā)表了包括《傍晚》《巴拉莎》等在內(nèi)的諸多華美詩章,詩歌創(chuàng)作是屠格涅夫漫長文學道路的起點和引擎。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創(chuàng)作“展現(xiàn)社會生活多彩畫卷”的長篇小說“但澤三部曲”時,早就以出色的詩作蜚聲德意志文壇,《風信雞的長處》《三角軌道》《盤問》三部詩集充分顯露了其深湛的詩學修養(yǎng)和豐富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在美國文學史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家威廉·??思{,雖然經(jīng)常袒露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詩人,但是他文學起步伊始就在詩歌領(lǐng)域深耕細作且不乏精品佳作。在福克納后來的許多作品之中,讀者讀到的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詩章,正是“因為他對當代美國文學作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shù)上無與倫比的貢獻”,1949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直至1935年才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但他在1923年、1925年和1929年就分別有《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面前的月亮》和《圣馬丁札記》三部詩集問世,其詩歌語言質(zhì)樸、風格純凈、意境悠遠。簡潔的文筆為博爾赫斯寫作反映“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學的非現(xiàn)實感”的短篇小說如《虛構(gòu)集》和《阿萊夫》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基礎(chǔ)。博爾赫斯也正是憑借詩一般簡潔新異的小說敘述而享譽世界文壇。
文明發(fā)展史告訴我們,詩歌是人類文明的載體。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詩是文學的核心與本質(zhì),小說、戲劇、美術(shù)和影視等其他藝術(shù)形式是詩的分化和派生。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shù)與現(xiàn)實的審美關(guān)系》一書中寫到:“以內(nèi)容而論,詩遠勝于其他的藝術(shù);一切其他的藝術(shù)所能告訴我們的,還不及詩所告訴我們的百分之一。詩歌是一切藝術(shù)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藝術(shù)?!比藗儗g樂和愉悅以詩詠之,全部暢快和欣喜傾注在一絲詩線之上,既細膩溫婉又飽滿豐盈,既悠久綿延又情感激蕩,沒有失態(tài)無需驚恐不必張狂,不用晝夜引滿舉白,只求化作藝術(shù)的光彩縈繞心房。人們將憤怒和幽怨以詩鳴之,所有切齒之痛聚集在一個形而上的火山口噴涌,幻化為文學的溫潤甘醇,滋潤讀者的精神世界。人們將痛苦和悲憫以詩吟之,長噓一氣慢嘆一聲,摹寫妙語華章,狀繪滄桑歲月,抒解胸中塊壘,撫慰心靈創(chuàng)傷。人們一俟身處磨難與困境,便以詩記載之、以詩承納之,社會因此平添一些精神拯救文化施助和情感皈依。普魯斯特在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的“蓋爾芒特家那邊”一章中,鋪陳和描繪蓋爾芒特外祖母患了沉疴和重疾,醫(yī)生早已知曉其外祖母難以搶救和無法醫(yī)治,于此普魯斯特做了如下敘述:“他知道我的外祖母很有文學修養(yǎng),也自認為頗有學問,就開始朗誦他自編的詩歌,歌頌燦爛的夏日。他朗誦了兩三分鐘,便把外祖母安頓在安樂椅上,自己坐在避光處,以便好好地觀察?!庇纱瞬浑y理解,詩歌還可成為治療疾病的妙藥靈丹。
在詩情洋溢的環(huán)境中,在詩才張揚的氛圍里,詩人們大都擁有超高的語言標準和嚴謹?shù)奈淖殖叨?,粗話、臟話、空話和套話與他們毫不搭界,這正如一名高素質(zhì)的建筑師對屋宇、馬路、園林的設計所具備的美感應當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一樣,他必須避免垃圾設計成為城市建筑的主體。一個詩人應當甄別語言的雅俗、高低、美丑,應當保持語言的整飭、潔凈和美妙,那些重復的詞語和泛濫的文牘不應暢行于詩歌世界。人們的思維情感必須始終葆有暢想的春色,天真、純情、雋永應當被詩人所關(guān)切所珍視。當詩歌受到人們?nèi)f千寵愛之時,這些詩歌一定充溢著濃郁詩思和深摯妙想。譬如《紅樓夢》第一回中的《好了歌》,再譬如第四回中的俗諺:“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奔幢闶歉卑赘ㄋ椎捻樋诹镆惨廊皇窃姼竦囊环N下放。而那些醒身勵志的儒家傳世格言,不僅長短有致而且音韻鏗鏘,如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無獨有偶,德國哲學家康德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們不是為了制作書本,而是為了塑造人格;不是為了贏得戰(zhàn)役和疆土,而是為了得到秩序和安寧。真正大師的杰作是創(chuàng)造一種合宜的生活方式?!睎|西方大哲的思想是相通的、精神是兼容的,他們表達思想和打開精神世界的方式也都是那么精致高雅、詩意盎然。
如果我們不堅持詩歌的標準,我們的文字必然會變得粗鄙和流俗,此時詩歌也許成了順口溜的勉強提升,成了劣質(zhì)文字的分行排列。詩人也許由于其文字難以連綴成篇,也許由于其筆下缺少語法邏輯,也許由于其創(chuàng)作之心有余而文章功力不足,而成為蹩腳的碼字工匠和平庸的二流寫手。一些人由于普遍失去了與他人、宇宙的同體感,整天孤獨地面對世界,難免遺落與詩同格的浪漫乃至詩歌本身。詩的表達是人與世界建立關(guān)系的途徑,而且還是一種最重要的途徑,因為許多時候概念語言不能表達人們內(nèi)心最孤獨最深徹的呼喊與呻吟,人們因此從心底祈盼詩呼喚詩,詩歌也因此成為能表達讓人們充分感受到生命特質(zhì)的另一種呼吸。有鑒于此,詩歌始終傾聽并及時反映那種與生俱來的人的“原悲傷”,有時與哲學乃至宗教一樣,告誡人們面對苦惱和正視困惑,所以,詩人被法國早期象征主義詩人蘭波稱之為“靈視者”。當詩人被現(xiàn)實生活擊打得丟盔卸甲、身心俱焚,卻可在眾神的祈禱和祝福下再度復生。在詩人的眾多作品中,雖然有一些令他們悲傷和留戀的現(xiàn)世風景,但更多的是“心靈的風景”,而細膩表現(xiàn)“心靈的風景”恰恰是詩歌遠勝于其他文類的地方。當今時代,詩歌的璀璨點繪著無數(shù)國人的古老夢想,以詩怡情、以詩養(yǎng)性、以詩明志成為一種引領(lǐng)社會進步的文明風尚。特別是抗擊新冠疫情、實施探月工程、研發(fā)大國重器和歌頌時代楷模等,這些事物和英雄,一起來到了當代詩人面前,在豐沛情感和高尚思想的催生下,它們將激發(fā)詩人磅礴的想象,將凝結(jié)成崇高的詩歌意象,最終建構(gòu)成激昂壯闊的當代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