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短篇小說就像把一滴血硬擠出來那么辛苦
做小說家有二十年了。
這期間寫下的短篇小說,算上這本《燒船》中收錄的幾篇,總共有三十六篇了。
這些小說,除了兩三篇之外,基本上都是三十張四百字稿紙左右的篇幅。
過去教導(dǎo)我寫小說的先生講,不能把三十張稿紙篇幅的短篇小說寫好的話,說到底也就是個二流作家。這句話一直留在我心里, 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規(guī)則。
雖說只有三十頁紙。但正是因為要把故事凝縮在三十頁之內(nèi), 所以夸張地說,對我而言,寫一篇短篇小說就像把一滴血硬擠出來那么辛苦。每每剛寫完一行,我就立刻會感覺到絕望的痛楚。
但是,倘若在作品的某個地方不小心顯露出作家的辛苦來,那么把它凝縮在三十頁內(nèi)就失去了意義,這篇稿子也就變成那種應(yīng)該立刻棄如敝履的作品了。
因此,哪一行是沒必要的,哪句話是多余的,哪里存在不足, 我絞盡腦汁琢磨推敲,有時反而讓作品的世界變得狹小了,會使故事變得不再從容,還會讓形式變得過于討巧。很難避免陷入這樣的陷阱。
有句話叫作“水隨器物而有形”,所以如果把短篇小說比作水的話,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讓它失去本來的狀態(tài),根據(jù)喝下它的人的感覺,有時顯得濃,有時又顯得淡吧。
我覺得那才是最好的短篇小說,于是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要求自己, 寫下了《燒船》中的七篇。
它們是六年前出版《盛夏之犬》以后寫下的。這六年間,我的身邊也發(fā)生了許多事情。
我想,母親的死尤其影響了這七篇小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子”的我,和“母親”之間的距離漸漸拉遠(yuǎn)了。母親死后我讀到的日蓮和尚的一段話讓我對這一點領(lǐng)會得更加深刻。
“父母之赤白二渧,和合以成我身。宿母胎內(nèi),二百七十日, 九月之間,有三十七度死之苦。生落時隱忍之念,自頂出煙達(dá)于梵天。生后飲乳一百八十余石,三年間游于父母膝下……”
生而為人,必須報答三種恩情,“父母之恩”就是其一。但它所表示的并非是“禮儀”或“道德”的問題。
如若“生”本身與憐愛他者的生命力常在我心中不斷研磨,那么在這幾年之內(nèi),我一定已經(jīng)再次培育出了那種必然的勇氣——那種繼續(xù)寫下屬于自己的小說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