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重生》 作者:梁曉聲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4月 ISBN:9787201157528 定價:59.00元
第一章
1944年秋季的一個下午,天高云淡,太陽看去很沉,如同灌滿血漿,卻又不那么情愿西墜。國家滿目瘡痍,哀鴻遍野。華北平原的這一片大地上,具體說是北平和天津之間的田野,高粱紅似火。公路兩側(cè),除了高粱,還是高粱,比火更紅。于是也接近著血色了。紅得接近著血色的高粱,一片連一片,一望無際;這一片大地,滲入了很多中國人的血,死于戰(zhàn)亂的,是黎民百姓的中國人的血;直接死于戰(zhàn)役的,是軍人的中國人的血——先是軍閥和軍閥之間的戰(zhàn)爭要了很多中國人的命,后來更多的中國人為了保衛(wèi)這一片土地而捐軀。在高粱之間,矗立著一座座日軍的炮樓,像狂野非洲的一座座蟻穴。
斯時,夕陽的余暉灑在一片片高粱穗上,使成片的高粱看去是更加血紅。在一座炮樓上,有一名年輕的日軍士兵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在瞭望——目下紅得接近著血色的一望無際的高粱,使他的胃劇烈地疼了起來。
日本人不愛吃高粱米,愛吃大米。不是他們挑食,全世界人都如此。在他們?nèi)毡?,不論窮人還是富人,一向是吃大米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富人一向吃優(yōu)質(zhì)的大米,而窮人吃的是劣質(zhì)的,并且一向吃不飽。
愛吃大米的些個日本兵,自從成了這一片土地的占領(lǐng)者,進入了那些炮樓,就再沒吃過大米了。只有駐扎在縣城里的日軍軍官們才吃得上大米——從東北運過來的,甚至是從朝鮮運過來的。在東北,在朝鮮,日軍強征中掠奪了去的大米,得供給他們的關(guān)東軍吃,而且總是不夠。
所以駐扎在炮樓里的日軍,他們的腸胃幾乎都因為長期吃高粱米而吃傷了。
他們恨那成片成片一望無際的高粱。
但即使恨,那也得搶。否則,連高粱米也吃不上。
而這個季節(jié),正是他們離開炮樓躥到附近農(nóng)村去搶糧食的季節(jié)。他們監(jiān)視著中國農(nóng)民收割;監(jiān)視著農(nóng)民將收割了的高粱集中到曬場上去,在他們的眼皮底下碾壓、去殼、裝袋、裝車,趕在天黑前運往炮樓。如果他們不這樣,連高粱米也吃不上。
韓王村里,日本兵正呵斥著中國農(nóng)民們往馬車上堆放高粱米袋子。最后一袋裝滿了高粱米的袋子也扔到馬車上之后,為首的日軍小隊長藤野命中國農(nóng)民們聚攏在一起,開始訓話。他原本是駐扎在縣城里的日軍最高長官的機要文書,會說不少中國話,因為犯了過錯,被貶出縣城,當了炮樓里的一小隊日軍的頭目。他是用中國話來訓話的。他喜歡用中國話來對中國人進行訓話,覺得那會使他顯得是一位有文化的因而特文明的占領(lǐng)者。他訓話的內(nèi)容大致是——大日本皇軍不愛吃高粱米,愛吃的是大米!從明年起,不許再種高粱,必須種水稻。種水稻,那才是大大的良民。繼續(xù)種高粱的話,統(tǒng)統(tǒng)死啦死啦的!
其實,那些中國農(nóng)民們的胃腸,十之八九也由于連續(xù)多年吃高粱米而吃傷了。在這一帶的農(nóng)村,患胃腸病的老人和孩子多極了。但那樣他們也寧愿種高粱。讓狗日的鬼子兵吃高粱米全把胃腸吃傷了,是他們巴不得的事。他們是農(nóng)民,不是軍人;既然不能親自拿起槍來消滅侵略者,那么搭賠上自己的胃腸,自己老人孩子們的腸胃,把鬼子兵們的腸胃也吃傷了,亦大快事。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為了抗日,死都不怕,稍有點兒愛國心的中國人,難道還顧惜自己的胃腸嗎?何況,只有長勢良好的高粱地和玉米地,在整個夏季才能構(gòu)成青紗帳;而青紗帳乃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之下的敵后武工隊消滅日偽軍的有利掩體。國民黨的正規(guī)部隊,由于難敵在武器裝備方面占盡了優(yōu)勢的日軍,不得不進行戰(zhàn)略性的撤退,使中國人民的抗日信心大受影響。幸而還有敵后武工隊在日軍占領(lǐng)區(qū)堅持武裝抗日的活動,人民便還能看到幾線勝利的希望。所以盡管這一片土地上曾經(jīng)麥海無邊,但自從被日軍占領(lǐng)以后,中國農(nóng)民卻寧肯改種高粱了——種高粱就是愛國,種高粱就是支持抗戰(zhàn)!自然,平均每畝地上的高粱的收成,比之于小麥確實是要多不少的。但這一帶的中國農(nóng)民們的抗日覺悟普遍很高,他們首先算的是種什么才對抗戰(zhàn)有利這一筆大賬。自然的,種高粱、玉米也等于是在種青紗帳。但一俟成熟,縣城里的、炮樓里的日軍、偽軍,往往傾巢出動,開來他們的卡車,強征了馬車、牛車乃至驢車,與中國農(nóng)民搶地里的收成,成車成車地拉往縣城和各個炮樓。比之于高粱,對日偽軍們,玉米是更容易搶的。從棵稈上掰下玉米棒子,往車上一扔,拉回去就完成了搶的任務了呀。并且呢,吃起來也省事。最懶的辦法就是直接煮了玉米棒子來吃。在大米、玉米和高粱三者之間,玉米是日偽軍們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他們不像恨高粱那么恨玉米。他們軍中的營養(yǎng)專家向他們宣傳,玉米的營養(yǎng)成分比高粱的營養(yǎng)成分要高些。他們的胃腸消化起玉米來,實際的感覺也舒服一點兒。在中國農(nóng)民方面,經(jīng)過了教訓后,連玉米也不種了,只種高粱了。
日偽軍們對這一點惱火透頂。是的,他們的胃腸消化起高粱米來,確實有些受不了啦,卻又拿中國的農(nóng)民們干沒轍。不想吃高粱米了?想吃玉米了?可以啊!就是想吃饅頭烙餅也是可以的,那我們就改種小麥好了!這一片中國的土地上,原本就是麥田相連的嘛,我們中國人也早就想吃白面了!誰不知道白面比高粱米好吃呢?可是拿種子來!種什么收什么,這個道理你們?nèi)毡救四且彩菓摱玫摹S衩追N也罷,麥種也罷,反正我們是沒有的。不拿種子來,那我們就還是得種高粱。中國農(nóng)民又不是神仙,怎么會春天種下去高粱,秋天收獲的是玉米或小麥呢?日軍拿不出玉米種,更拿不出麥種,所以也就只能一直痛苦地吃著高粱米。倒是偽軍,有時竟還能吃到饅頭和烙餅。了解中國人的自然還是中國人。他們知道有些農(nóng)民家里多少還藏著麥種,并且在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地塊,一直偷偷種著麥子,為的是使自家的老人和孩子,一年里可以偷偷吃上幾頓面食。也是為了抗日的人們來到時,臨走能帶些面粉去。所以偽軍們常溜到村里,威逼帶哀求地,直至吃上頓面食才肯走。往往,兩碗疙瘩湯外加單餅卷韭菜,或卷大蔥,就能打發(fā)得他們心滿意足了。1944年后,從官到兵,偽軍們是更偽了;國際反法西斯戰(zhàn)局開始呈現(xiàn)明顯轉(zhuǎn)機,不利于小日本的消息頻頻傳入國內(nèi),他們皆內(nèi)心恓惶,意識到應給自己留條后路了,不太敢像以前那么肆無忌憚地為虎作倀了。對于日軍,不再悠悠萬事,效忠為大了。能敷衍一下,也就敷衍而已了。能騙一下的事,也就干脆騙過去拉倒了。他們常二三結(jié)伴地溜出炮樓,去到附近的村里,一為尋覓點兒好吃的,解解饞;二為跟農(nóng)民們套套近乎,傾訴一下以前做惡事時的迫不得已,當偽軍的無可奈何與苦悶。不管是發(fā)自真心還是虛情假意,總之確實開始和農(nóng)民套近乎了。對于他們,一根黃瓜、幾個柿子那也算好吃的,平常他們貓在炮樓里連青菜也吃不大到,更不要說時令瓜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