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雙城記:青年道路》
《文學雙城記:青年道路》 作者:何平 金理 主編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ISBN:9787559450173 定價:78.00元
近些年,在對文學現(xiàn)場的觀察過程中,我們每每有志同道合的思索,由此商定,從2017年開始,在上海和南京兩地輪流舉辦一年一度“雙城文學工作坊”,聚合上海和南京年輕的批評家力量,邀請海內外出版人、作家、詩人、藝術家、翻譯家和上海、南京兩地批評家對話,研究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
上海和南京這兩個城市在中國審美版圖是傳統(tǒng)的江南地區(qū)。1980年代以來這兩個城市文學的彼此創(chuàng)造和生發(fā),無論是80年代的先鋒文學,還是90年代的新生代,兩個城市的文學客觀上存在著“一體”的現(xiàn)實。新世紀以來,同樣,這兩個城市聚集了中國當下漢語寫作最活躍的一批作家和批評家。因此,我們的工作坊期待通過我們的工作延續(xù)上海和南京“文學雙城”的傳統(tǒng)。
第一期工作坊于2017年10月14日下午在復旦大學舉行,主題為“青年寫作和文學的冒犯”。工作坊期間,恰逢復旦中文系百年系慶,我們的工作坊成為系慶開幕活動之一。在此前“五任系主任共話中文百年”的講座中,前系主任陳思和教授說:“復旦中文系和新文學的關系歷來密切?!惫ぷ鞣坏谝黄谝郧嗄晡膶W為主題,在復旦中文系召開,恰好視作對上述傳統(tǒng)和風氣的接續(xù)。具備先鋒性質的青年寫作,素來是文學發(fā)展的動力。近年來的中國文壇,年輕作家層出不窮,但暮氣沉沉的觀感也非無的放矢。一方面,置身于固化的文學生產機制、接受保守文學慣例規(guī)訓的“新作家”們紛紛寫出的是“舊文學”;另一方面,真正敢于冒險的青年人在傳統(tǒng)和主流視野之外的舞臺上風生水起,卻往往得不到關注。我們的工作坊第一期,恰以后者為討論對象,在會場上,有熱情的鼓勵,有體貼的解讀,有精準的把脈,也有坦誠的爭執(zhí)和一針見血的批評,但絕無置身事外的風涼意見。
2018年10月26—27日第二期工作坊“被觀看和展示的城市”在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舉行。這次邀請的作家和藝術家,出生地幾乎都不是鄉(xiāng)村,而是不同的城市,比如笛安的太原、周嘉寧和張怡微的上海、朱婧的揚州、王占黑的嘉興、黃淞浩的鄭州、陳楸帆的汕頭,唐睿的香港等等,他們從不同的城市出發(fā),或在自己的原生城市,香港、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接受了完整的大學教育,有的去到巴黎等世界大都市繼續(xù)學習。青年人如何回應當下的城市?在近現(xiàn)代城市的被觀看和展示的譜系上,什么是青年一代的“我城”?又如何書寫每個人不同的,屬于自己性別、代際、階層的“我城”?新城市、新人類、新經驗,合于邏輯的新文藝究竟是什么樣子?這些都成為工作坊談論的話題。工作坊期間,笛安、周嘉寧、陳楸帆、張怡微和王占黑分別在南京師范大學和先鋒書店作了主題演講。
對于青年作家而言,顯然不一定是前輩作家相同的現(xiàn)實處境和問題意識?,F(xiàn)實處境和問題意識變了,寫作者的構成發(fā)生變化,媒介也發(fā)生變化,青年人再去面對今天“世界文學”的時候,他如何去想象他的“世界文學”,去選擇他們每個人自己的“世界文學”,如何發(fā)明自己的寫作,這是我們關心的問題。世界文學是一個現(xiàn)實的構成——由出版家、翻譯家、批評家、寫作者等等共同建構出來,此刻的世界文學和此刻的青年寫作發(fā)生著關系?;诖耍?019年7月6日在復旦大學舉行的第三期工作坊以“世界文學和青年寫作”作主題。
“上海—南京雙城文學工作坊”,并不局限于文學,也非狹隘同人性質的沙龍,而是期待通過坦誠的交流甚或交鋒,沖擊狹隘的文學觀和保守趣味,召喚獨立、異質的文學探險。三年了,工作坊強調當代文學現(xiàn)場感和敏銳、前沿的問題意識,強調青年性、跨越邊境和拓殖可能性。我們堅定選擇和那些在商業(yè)市場與傳統(tǒng)機制的雙重擠壓間艱難嘗試文學探索的創(chuàng)作者站在一起——這是我們工作坊的開端,也是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