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作協聚力脫貧攻堅主題創(chuàng)作
作家在古田縣杉洋鎮(zhèn)聽當地干部介紹脫貧情況
作家在福安市溪柄鎮(zhèn)樓下村采訪
脫貧攻堅是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yè)。近年來,福建省作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引導福建廣大作家聚焦脫貧攻堅題材,精心打磨一批反映決勝全面小康和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精品力作,以文學的方式助力脫貧攻堅。
福建寧德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尤其是扶貧思想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福建省作協積極組織引導作家深入寧德脫貧攻堅第一線,挖掘寧德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歷程中的精彩故事,創(chuàng)作了一批精品力作。謝宜興的詩集《寧德詩篇》以現代詩歌形式抒寫寧德地區(qū)精準扶貧的故事,探索鄉(xiāng)村生態(tài)建設和文化建設對鄉(xiāng)村振興的深刻意義和促進作用,贊頌干部群眾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原動力和積極性。該作品入選2020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詹亮湞的長篇小說《野生的村莊》以“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省寧德福鼎市赤溪村的脫貧致富歷程為原型,講述了紅河村兩代村支兩委領導班子30多年來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敢為人先,擺脫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感人故事。該作品入選中國作協2020年定點深入生活項目。陳健的非虛構文學作品《我那山青水秀的鄉(xiāng)村》講述的是寧德貧困縣屏南以“文創(chuàng)”活化利用古村,讓天南海北的文化人成為駐村“創(chuàng)客”,復興傳統(tǒng)村落的故事。吳文勝的散文集《驛路尋香》展示閩東古茶村脫貧攻堅戰(zhàn)果。甘代壽(禾源)的散文《一個寨子的變遷》通過寨子的變遷,謳歌脫貧攻堅的成果。此外,福建省作協與人民文學雜志社等有關單位開展中國知名作家“閩東之光”采訪活動,邀請作家赴閩東采訪,通過文學作品進一步弘揚 “閩東之光”。寧德市委宣傳部、寧德市文聯、寧德市作協等單位聯合舉辦寧德市“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文藝采訪、征文、展覽等活動,相關成果將編輯出版。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曾先后兩次到沙縣調研沙縣小吃,要求加強以沙縣小吃業(yè)為支柱的第三產業(yè),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多年來,沙縣歷屆縣委縣政府積極努力,致力把沙縣小吃成功打造為沙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產業(yè)。陳毅達的長篇小說《沙縣小吃》展現了一個普通的鄉(xiāng)村青年,利用改革開放所造就的契機,通過沙縣小吃脫貧致富奔小康并融入改革開放偉大進程,實現命運改變與奮進追求的人生。該作品入選2020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與此同時,福建省作協還廣泛發(fā)動作家深入挖掘全省在決勝全面小康進程和決戰(zhàn)脫貧攻堅中涌現出來的精彩故事。近年來,福建省作協與炎黃文化研究會組織“走進海西·感受縣域經濟發(fā)展”系列采訪活動,組織作家500多人次走進全省84個縣(區(qū)、市)采訪,創(chuàng)作出一批接地氣、有深度的文學作品,并結集出版為《走進八閩紀實文學叢書》。福建省作協于今年初向全省作家征集現實主義題材尤其是脫貧攻堅題材作品,目前已征集到30多部作品,鐘兆云的報告文學《小種大世界》講述的是出身“茶葉世家”的江元勛滿懷家國情懷,創(chuàng)始金駿眉、創(chuàng)建正山堂,進而帶動父老鄉(xiāng)親和全國眾多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的故事。劉建軍(鴻琳)的中篇小說《駐村干部》講述縣派駐村干部致力產業(yè)扶貧,帶領全村走上脫貧致富道路的故事。李迎春的長篇小說《向北向南》反映中央蘇區(qū)第一模范區(qū)才溪在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蓬勃發(fā)展的壯麗畫卷。林朝暉的長篇報告文學《紅蘋果的守望者》關注的是罪犯及其子女奔小康的訴求。簡清枝的長篇紀實散文《土樓人的小康路》抒寫大山深處、世遺之下的福建土樓子民走奔小康與鄉(xiāng)村振興之路。王煒煒的長篇小說《刺桐紅》講述在實現國家富強、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中國夢”的歷程中金融人的故事。福建省作協后續(xù)還將與《福建文學》雜志社合作,推出“脫貧攻堅”專號。 (閩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