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童謠》《字說字畫》引關注,文學之都風土人情“飛”向世界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抄一抄,問你吃橘子吃香蕉?”近日,這首流傳了600年之久的南京童謠再次引發(fā)關注,童謠這種充盈著南京習俗與南京方言韻味的民間文學,也被大眾重新認識。
作為“文學之都”系列叢書的“青少年讀本”板塊,包括《南京童謠》《字說字畫》等多部作品近日相繼出爐,由南京出版社出版。這些作品帶著專屬于南京這座世界“文學之都”的風土人情與文學元素,“飛”進世界各國“尋常百姓家”。
傳承文化
民間文學的母乳滋養(yǎng)城市氣質(zhì)
充滿童趣的《南京童謠》面市不足一個月已經(jīng)開始加印。書中38首南京本土童謠由南京市瑯琊路小學語文老師周益民編寫,配上非遺傳承人張方林和陳耀操刀的剪紙畫、水墨插畫師張葉的水墨插畫圖,這本新鮮出爐的“文學之都”青少年讀本,流露著濃濃的南京氣息。
2007年開始,周益民就開始了對南京童謠的收集、整理與研究。“童謠被古人稱作是‘天地之妙文’,或在民間口頭流傳,或收藏在文獻和典籍當中?!睘榱耸占{,周益民尋訪南京大街小巷,向老南京人請教,并翻閱大量書籍、查閱大量資料。周益民告訴記者,去年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之后,他認為作為“兒童的詩經(jīng)、文學的母乳”,帶有南京韻味的童謠作為一種民間文學,應該同樣被記錄并流傳,于是開始著手準備這本“文學之都”青少年讀本,“由于每個人的記憶不同,說出來的童謠有一些差異,我力求整理出最有意思的版本?!?/p>
周益民將南京童謠以游戲篇、生活篇、自然篇、奇想篇等脈絡,將幾百年來南京的風味小吃、自然氣候、地理歷史、風俗習慣都一一記錄。“童謠不唯南京獨有,可是當它承載了南京特有的人情風俗,那就是南京味的?!敝芤婷窀嬖V記者,《南京風味小吃謠》中,不僅列舉了糖芋苗、小元宵、豆沙條、馬蹄糕等美味可口的南京小吃,還在“韶韶玩玩”的知識延伸中提及清代文人袁枚,“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南京的民俗、文化、歷史等滲透在童謠中,讓更多孩子甚至是成年人了解南京?!?/p>
一首童謠也成為家族幾代人共讀的樂趣?!巴{中所記載的南京風俗,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遷,有一些已經(jīng)逐漸消失。像‘拜年謠’中的一些傳統(tǒng)習俗,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不這么做了,很多成年讀者反饋,其中很多童謠連他們也很少聽到,倒是祖母祖父輩瑯瑯上口,現(xiàn)在再讀給孩子聽,也是再次認識南京,認識我們腳下的家鄉(xiāng)土地?!?/p>
作為世界“文學之都”,南京不僅擁有諸多傳世名著,更擁有豐富的民間文學、草根文學?!八鼈兺瑯佑幸饬x有價值,也更接地氣?!敝芤婷裾f,“文學之都”的文學與文化應該是立體的、多元的、全方位的,“陽春白雪的傳世經(jīng)典需要有,民間文化也需要補充。童謠和那些傳世名著一起,共同繪就了我們這個城市的獨特氣質(zhì)、文化氣息,也鐫刻在個體的生命印跡之中?!?/p>
創(chuàng)新解讀
漢字奧秘的探尋點亮文化尋根
《南京童謠》是對南京文化的傳承,而作為“文學之都”系列叢書青少年讀本重要策劃之一的《字說字畫》,則是對中國人語言、文化之根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創(chuàng)新解讀。這套書由南京市教學研究室語文教研員徐艷編著,用精美的古畫、傳神的照片、體驗性的游戲、生動的故事等多樣形式,深入淺出地解讀漢字的奧秘,展示漢字背后蘊藏的中國人獨有的激情、智慧、審美和文化。
《字說字畫》被稱為親子共讀版的“說文解字”、與課本同步的文字啟蒙讀物,出版不到一個月,受到的關注超出預期,無論是教育專家、一線老師,還是家長和孩子,更有一些海外讀者,都感嘆漢字王國的趣味。
如果說中華文化是一座屹立幾千年的大廈,漢字就是這座巍峨大廈堅固的基石。文字是文學的基石,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志。199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徐艷被漢字的魅力深深震撼,并由此沉醉。“當時我就萌生一個夢想:要讓漢字學習變得像玩樂高玩具一樣有趣。”從此,徐艷就開始專注于漢字啟蒙教育研究。
徐艷發(fā)現(xiàn),雖然漢字是孩子學習、大眾生活中最常見的,但卻很少有人真正關注、了解其中的奧秘。為了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漢字活動中感知漢字價值,感受漢字文化,體會漢字之美,在市教育局和教學研究室領導大力支持下,2015年,徐艷策劃并組織創(chuàng)辦了首屆南京市小學生“漢字文化節(jié)”活動。此后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目前,南京市小學生“漢字文化節(jié)”活動已經(jīng)被納入南京“文學之都”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20-2023)中。
“去年,全國小學語文教材統(tǒng)一更換為‘部編本’。小學語文的教學和學習要求也有很大改變,其中之一就是先識字后學拼音。這讓不少家長都很困惑:孩子連拼音都不會,怎么認字呢?”徐艷告訴記者,去年南京被評為世界“文學之都”,她終于決定將《字說字畫》付諸現(xiàn)實?!皾h字不僅僅是一個工具和符號,文字是文學的基礎、本源,文字構成文章、文學,文字的追根溯源也是對文學最本質(zhì)的啟蒙。”
徐艷與她的課題研究團隊一起,開始逐課逐字地編寫,解說每一個漢字之前,至少要查找三種以上的字源字典?!笆忻嫔弦灿胁簧佟f文解字’類的讀物,但是真正與當下語文教材、語文教學結合匹配的并不多,由對漢字文化有研究、并是專業(yè)領域的一線教育工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更加屈指可數(shù)。”南京出版社社長盧海鳴說。
漢字從殷墟甲骨文算起,已經(jīng)有3000多年的歷史。“3000多年的歷史變遷,讓漢字有很復雜的一面,我不想用學究腔歷數(shù)漢字的前世今生,而忽視漢字真正的魅力。我只想單純地把3000個漢字本身作為3000個小小的種子,活潑潑地種在兒童的心田上?!?/p>
在徐艷的創(chuàng)新解讀之下,一個個方塊字折射出中國人獨有的思維和審美,帶著溫情,帶著“詩國南京”的文學素養(yǎng),帶有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教孩子認識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的文化?!?/p>
服務當代
系列叢書面向世界與未來
在《南京童謠》《字說字畫》之后,“文學之都”青少年讀本還將繼續(xù)推出諸多面向青少年讀者,講述古都南京的作品,而配合讀本的一系列衍生活動,也陸續(xù)展開。
為《南京童謠》用南京方言配音活動,在世界各地自發(fā)開展。南京作家葛亮在中國香港用南京話錄了一段《南京古橋歌》,旅法作家鄒凡凡也用南京方言朗誦了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冻情T城門幾丈高》,并在各國傳開。
“這就是口耳相傳的力量,這些長了腳的民間文學,生生不息,帶著‘文學之都’的文化,飛出南京,飛到全球?!敝芤婷裉寡?。
由南京出版社打造的“文學之都”系列叢書有四個板塊。
盧海鳴告訴記者,著眼于挖掘、整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學之都”經(jīng)典文庫,收錄的作品均是中國歷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每一部作品均有著鮮明的“南京元素”;“文學之都”經(jīng)典譯叢,將專門收錄歷史上國外專家學者等撰寫的有關南京歷史文化的作品;兼顧學術性與大眾普及性的“文學之都”當代文庫與青少年讀本,都是南京對當下以及未來的展望,著力強調(diào)原創(chuàng)。
盧海鳴說:“這四大板塊,針對不同的讀者人群,分別從挖掘歷史、觀照當下、放眼未來的角度,構建起‘文學之都’出版體系,也為‘南京學’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