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點亮青少年想象力的人
2020年5月15日,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紀實和傳記文學作家葉永烈先生與世長辭。葉永烈生前著述頗多,在改革開放之初疊加了“科學的春天”與“文學大潮”的激情年代,葉永烈的作品隨處可見,加之那又是一個全民閱讀的時代,想要視而不見都不可能。所以與不了解科幻的人聊起來,大家對別的作家一無所知,但有兩個名字卻無人不曉:外國的凡爾納、中國的葉永烈。假如將青少年比喻成在知識海洋中遨游的泳者,那么葉永烈則無愧于一座照亮前程的引路燈塔。
想要分析葉永烈的作品,哪怕只是做一個最基本、最概括的綜述,恐怕也不是一兩本專著就能完成的。葉永烈的作品浩如煙海,最后確定的數字是3500萬,大致可以分為科幻、科普、紀實、影視(編劇及導演)以及其他幾個部分。限于水平與篇幅,在此只能隨機擷取部分,淺嘗輒止。
紀實和傳記文學是葉永烈遠離科普后的選擇,而早年間從初窺門徑到運筆嫻熟,葉永烈都是在科普戰(zhàn)線上作戰(zhàn)的,而這其中又以科幻文學為主體部分。粗淺劃分一下,感覺葉永烈的科幻創(chuàng)作,從心態(tài)上大體可分為自發(fā)、自覺、成熟、收縮幾個階段。這并非簡單的區(qū)間劃分,因為它們在時間上有一定的交叉重疊,有因出版周期造成的前后倒置問題,也有葉永烈本人創(chuàng)作量較大的緣故。
第一個階段是自發(fā)階段。在這一時期,葉永烈雖然選擇從事科幻創(chuàng)作,但對于這種特殊的文體似乎并沒有十分明確的主動認識,只是找到了一種將科技知識進行淺顯講解的“輸出”方式,這一時期最典型的代表作是《小靈通漫游未來》。
《小靈通漫游未來》出版于1978年,成書時間在1961年。按照葉永烈自己的說法:1959年他搜集整理了一些國內外科技新成果,寫成《科學珍聞三百條》一書。后來感覺這種簡單羅列難免枯燥乏味,于是又將它改寫為科幻小說《小靈通的奇遇》,以小記者“小靈通”游歷“未來市”的方式,將這些新科技以科幻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但由于種種原因該書在當時未能出版,及至改革開放之后,才由少年兒童出版社以《小靈通漫游未來》為題出版,引起了巨大轟動。
其實無論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出版還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出版,這一故事都會為小讀者們帶來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與無限向往。這部作品的問世,對與改革開放共同成長的少年讀者來說,具有極大的期許與鼓舞作用,這一精彩動人的故事讓他們提前欣賞和領略到了一幅嶄新而明媚的未來畫卷。
此前葉永烈發(fā)表的科幻小說《石油蛋白》(《少年科學》1976年第1期)也屬此類,影響不如《小靈通漫游未來》大。作品同樣也是將科學知識融入故事當中,甚至可以認為是用文學故事串起那些想要傳遞的科學知識。對這一時期的葉永烈來說,其創(chuàng)作目的是如何更好地傳播科學知識,只是希望在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突破,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所以,葉永烈在這一階段創(chuàng)作的科幻作品,最重要的意義是為人們展現一個美好的未來,讓人們對即將到來的未來充滿信心。
第二個階段是自覺階段。在這一階段,葉永烈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創(chuàng)作科幻小說這一特殊文體,并將其視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文學作品,而令其科普功能退居其次。或者說這時葉永烈對科幻小說文學性的認識,已經開始超越對其科學性的認識,盡管他在創(chuàng)作時對其中科學知識的把握依舊十分嚴謹。而且葉永烈自一開始創(chuàng)作文筆就相當成熟,此時更是與其他比較活躍的科幻作家一起,構建了中國科幻小說的時代模式。而就讀者對象來說,那時整個社會吹響的號角是“科學的春天”“勇攀科學高峰”等等,而為這些前衛(wèi)口號熱血沸騰的首當其沖者往往是青少年,所以當時葉永烈的很多科幻作品都刊發(fā)在青少年雜志上,對青少年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作為一名作家,葉永烈在創(chuàng)作時并沒有刻意選擇作品的針對對象,而且在當時“文學大潮”的背景下成人讀者也格外喜歡他的科幻作品,只是在文學退潮之后成人才對科幻小說失去興趣。
這一階段葉永烈比較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品是《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跡》(《少年科學》1977年2、3期)。當然同期葉永烈還有其他很多優(yōu)秀作品,之所以賦予這一篇特殊意義,不僅是因為其科技構思的大膽新奇,不僅是因為其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更因為這一篇作品在當時曾引起過一場不小的爭議,有一些人認為其中的幻想成分缺乏足夠的科學根據。科幻小說本不應該簡單地普及具體的科學知識,嚴格來說,任何在科技上準確無誤沒有一點想象的科幻小說,已不再構成科幻小說,而是一部描述科學研究、科學事件或科學家工作生活的作品。在科幻小說當中,難免或必須有一些當下或未來科技未必能夠容納的內容,所以讀者想要從科幻小說中學習科學知識無異于緣木求魚,誤入歧途。
當我們在談到科幻小說的科普意義時,其實指的是對科學的基本認知、對科學意識的培養(yǎng)和對科學世界觀的樹立與完善,而不是某些具體的科學知識。尤其是在青少年讀者當中,傳授這種科學認知、科學意識和科學世界觀,遠比讓他們學習某些具體的知識更為重要。當然如何把握科幻作品中的想象尺度,可以再做進一步的技術性討論,但大方向還是如上所言。
第三個階段是成熟階段。這一時期葉永烈對于科幻文學的認知已完全成熟,同時其科幻作品開始與世界科幻文學接軌。這里所謂的“成熟”指的不是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水平,而是其創(chuàng)作心態(tài)。這時的葉永烈,對于科幻創(chuàng)作已游刃有余,加之大量的約稿,使他的作品產生了爆發(fā)性的增長。在這種狀態(tài)下,他自然開始考慮系列創(chuàng)作方式在操作上的可能。因為創(chuàng)作短篇作品,需要每次交代人物,構造環(huán)境,會占用一定的篇幅;假如統(tǒng)一設定一個相似的人物與環(huán)境的背景,可以為故事本身留下更多的空間。同時為了懸念的設置與緊張情節(jié)的鋪展,葉永烈開始將一些科幻故事構造為偵探與驚險小說的模式。
這一時期具有明顯代表性的科幻作品,就是“金明戈亮”偵探系列。當然同期葉永烈還有其他許多優(yōu)秀科幻作品,但以“金明戈亮”系列影響最大,原因自然有自福爾摩斯以來的“偵探·助手”模式,更有葉永烈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作努力。
公安人員金明與其助手戈亮攜手破獲了許多案件,每一起案件都具有高科技犯罪的特征,同時破案手段也使用了諸多現代高新科技。這一系列確實不似傳統(tǒng)的科幻小說,甚至不同于葉永烈本人以前的一些作品。它們并未對某一個科學道理詳細介紹和具體展開,文中所有的科技描寫都是為故事服務的,同時又很好地融入到故事當中。這一系列作品繁多,涉及的領域包羅萬象,就篇幅而言短篇、中篇、長篇應有盡有,按照現在的說法,可以被認為已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IP。
第四個階段是收縮階段。由于種種原因,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科幻文學在國內處于極度低潮期,而在此之前,葉永烈就因為種種非議不得不為自己而戰(zhàn),他的科幻作品開始減少,風格也有所變化。不妨舉《笑嘻嘻先生》(《東方少年》1982年創(chuàng)刊號)為例,這篇作品問世時,科幻尚未落潮,但爭議風波迭起,其創(chuàng)作時間自然更早,但此時葉永烈創(chuàng)作風格的變化已現端倪。這不是一篇科幻小說,而是一篇科幻童話,清新之感撲面而來,節(jié)奏明快,語言干凈,結尾轉折有力同時又出人意料。
在這四個階段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葉永烈完全脫離開科幻和科普這塊經典園地,主要馳騁于紀實和傳記文學領域,科幻和科普新作鮮有問世,這不能不說是對讀者的巨大損失。除科幻創(chuàng)作之外,科普創(chuàng)作在葉永烈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也占有極大比重。因為這類作品往往短小精悍,所以單就數量而言,葉永烈的科普作品不比科幻作品要少,甚至可能還要多出許多。
葉永烈初涉科普領域,還是在其學生時代。1959年,19歲的葉永烈在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科普作品《碳的一家》,次年,20歲的葉永烈成為《十萬個為什么》的主要編寫者之一,這些都屬于他的早期科普創(chuàng)作。當然《十萬個為什么》中的條目編寫帶有模式化色彩,遠不能真正代表葉永烈的科普作品水平,只因其影響較大,所以一直為讀者津津樂道。事實上葉永烈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科普作品,并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特別風格。這種作品并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它有時以平鋪直敘的科普解讀方式出現,更多的時候則以相對活潑的科學小品形式出現。
由于葉永烈的科普作品數量繁多,不勝枚舉,在此僅選一例說明。1981年,葉永烈在《少年科學》雜志1-12期開設了一個名為“科學的想象”專欄,通過一對孿生兄弟小文和小武的日常生活,講述了眾多的科普知識,其中大部分屬于心理學,也有少量生物學和醫(yī)學內容。當時心理學在國內尚屬冷門科學,大多數人并不了解,但葉永烈通過輕松簡單的日常故事,清晰明了地剖析了諸多心理學中的現象、概念與內容,讓讀者十分容易就理解到許多專業(yè)知識。
之所以以此為例,是因為葉永烈所采取的這種科普形式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科普小品的一種范式,使得后來很多作者的科普作品都沿用了類似的形式。這種形式取材于讀者身邊的日常生活,敘述簡潔,解讀通俗,寓教于樂,順理成章,大大拉近了小讀者們與艱深科學的距離感,在不知不覺中傳遞出許多專業(yè)知識,后來這種形式的科學小品遍地開花。
總體來說,葉永烈的創(chuàng)作,不但影響了后來許多年輕作家的創(chuàng)作方式,而且影響了不止一代讀者的整個人生。
相關文章
科普巨擘 科幻傳奇 研究先鋒——葉永烈科普科幻創(chuàng)作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