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2020年第5期|畢亮:汪曾祺,也寫書評也作序
畢亮,1985年生于安徽桐城,2004年到新疆至今,現(xiàn)居伊犁。中國作協(xié)會員,新疆作協(xié)簽約作家。出版散文集3部。曾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散文獎。
莫言:汪先生是多才而有趣之人
汪曾祺對年輕人的扶持和關(guān)心,做的是很到位的。翻《汪曾祺全集》,他給年輕人寫了那么多的序言和評論,其中很多都是初出茅廬或者名不見經(jīng)傳的寫作者,但汪曾祺還是很認真地對待,費時費力,他是抱著提攜年輕人的心思的。但二三十年過去,有一些當初的年輕人還在寫作,也寫出了名堂,諸如鐵凝、賈平凹……更多的湮沒在時間中,可能早已停筆不寫了。
在諸多的年輕人中,有一個莫言。應(yīng)該說,汪曾祺對莫言投入的關(guān)注不算多,但每一次的關(guān)注,莫言都記得深刻。2018年,莫言的短篇小說《天下太平》獲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關(guān)于這個獎,莫言有一個“答謝詞”。與其說是答謝詞,不如說莫言在回憶和汪曾祺先生的交往以及從汪曾祺身上獲得的教益。
莫言聽過汪曾祺的課。在答謝詞中,莫言稱汪曾祺是“短篇小說大師”,是“多才而有趣之人”,并坦言他“與汪先生并沒太多的交往,見過數(shù)次”,但每次都歷歷在目。在文章中,莫言提到了他們之間的三次交往。其中第一次接觸,就是在原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文學系讀書時聽汪曾祺講課,三十多年過去,莫言對當時汪曾祺寫在黑板上的“卑之無甚高論”以及其他許多講課內(nèi)容都記得真切。課后,莫言還追著汪曾祺到大門口,“問和尚頭上所燒戒疤的數(shù)目。他略一思索,說:‘十二個’”。
莫言印象比較深的第二次交往是在1985年。1985年3月《中國作家》雜志發(fā)表了莫言的《透明的紅蘿卜》,之后不久《中國作家》主編馮牧主持召開了《透明的紅蘿卜》研討會,“連汪先生都來了啊”,參加研討會的還有史鐵生、李陀、雷達等人。在研討會上,汪曾祺說了些什么,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無從得知了。第三次交往是在十年后的1995年,當時評選首屆“大家·紅河文學獎”,汪曾祺是評委之一,莫言在當年就飽受爭議的《豐乳肥臀》獲獎?!锻粼魅返谑痪碇惺杖肓送粼鳟敃r為莫言的《豐乳肥臀》所作的推薦語:
這是一部嚴肅的、誠摯的、具有象征意義的作品,對中國的百年歷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
這是莫言小說的突破,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一次突破。
書名不等于作品,但是書名也無傷大雅,“豐乳”“肥臀”,不應(yīng)該引起驚愕。
當時“大家·紅河文學獎”頒獎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汪曾祺參加了頒獎會,他悄悄地給莫言說:“你這本書太長了,我沒讀完。”
汪曾祺的寫作,從民間文學處汲取的營養(yǎng)很多。在他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應(yīng)該從民間文學中借鑒、吸取,希望作家們多讀一點民間文學,這除了汪曾祺做過幾年《民間文學》的編輯外,更多的應(yīng)該是汪曾祺在寫作時的自然選擇。同樣,莫言的創(chuàng)作,從民間文學中學到了很多東西。莫言在和王堯?qū)φ剷r,專門就民間文學這個話題談了不少篇幅,我在看他們的對話錄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汪曾祺。
2019年12月,莫言的《等待摩西》獲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這大概是莫言和汪曾祺緣分的繼續(xù)。
也寫書評也作序
2019年第6期《收獲》雜志刊發(fā)了作家黑孩的長篇小說《惠比壽花園廣場》。我在看這部長篇時首先想到的是汪曾祺。我知道有作家黑孩其人,就是通過汪曾祺的作品《正索解人不得》,這是黑孩小說集《夕陽又在西逝》的代序。
1991年汪曾祺寫此文時,黑孩28歲,正值她去日本生活前夕,所以文章結(jié)尾兩段汪曾祺各寫了一句“黑孩,一路平安!”,讓人印象深刻?;蛉绠敵跬粼魉缘模汉诤⒌纳畹穆泛臀膶W的路都還很長。如今,28年過去了,黑孩為讀者奉獻了長篇新作《惠比壽花園廣場》。
時隔多年,我們重看《正索解人不得》,還能感覺汪曾祺在寫作時的真誠和良苦用心。不僅是給黑孩寫序,他給其他許多的人的序都寫得很用心,如他自己所言的,“寫序,要對作者負責,對讀者負責,當然,也對我自己負責?!?/p>
七十歲時,汪曾祺寫了一首自壽詩《七十書懷出律不改》,其中的“也寫書評也作序”完全是紀實。在汪曾祺的創(chuàng)作中,序言、評論文章占據(jù)的比例并不小,在新版《汪曾祺全集》中就獨占了兩冊。目前,我們看到他寫的一篇序是在1981年4月22日,是給《汪曾祺短篇小說選》寫的自序。這是一篇中規(guī)中矩的“自序”,介紹自己的寫作歷程,談自己的小說觀。兩年多以后,他為短篇小說集《晚飯花》寫了自序,這也是他的第二篇序言。
汪曾祺生前出版的著作中,都是自己寫,沒請他人“代勞過”。他的很多自序談的都是他的文藝觀,觀點幾十年間幾乎未變過。汪曾祺的諸多自序中最短的一篇大概就是給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名人隨筆·汪曾祺卷》寫的序了,在序中只是列出了幾“不選”。這樣的文字是“序”嗎?是的。
翻《汪曾祺全集》發(fā)現(xiàn),他給別人寫序,都在“成名”以后,第一次為他人著作寫序是在1985年11月1日,是給何立偉的小說集《小城無故事》寫的。寫這個序,汪曾祺花了兩天的時間。
盡管有時候他認為有些序?qū)懙脤嵲诓缓茫皩儆隰斞杆f的寫不出來硬寫”,但汪曾祺寫起來盡心盡力,用自己本當休息的時間閱讀、寫序,用本該創(chuàng)作的時間來為年輕人搖旗吶喊,汪曾祺認為都是值得的。汪曾祺不僅給散文集寫序,給小說寫序,他還給書法集寫序。汪曾祺是懂書法的,自己的字寫得也很不錯,所以他的《<成漢飚書法集>序》雖然寫得短,但寫得很好,并提出了“寫隸書,文須有漢魏韻味”的看法。他還給攝影集寫序大談胡同文化,當?shù)蒙鲜恰皩W者散文”。汪曾祺對京劇深有研究,編劇多年,在給徐城北的《中國京劇》寫起序來,得心應(yīng)手。
1985年以后,汪曾祺的自序和給他人寫的序,漸漸多起來,直至成為他自己說的“寫序?qū)I(yè)戶”。汪曾祺的家人總結(jié)他寫序定有“四項基本原則”,即便如此,1992年還是寫了9篇序,1993年也至少寫了8篇。汪曾祺寫序,尤其是給他人所作的序,其實多是應(yīng)酬之文,但汪曾祺寫得很真誠,都是將作品看過之后再下筆,有些作品甚至看過幾遍,他寫的序,多是緊扣主題,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地東拉西扯成文。汪曾祺在序言中甚至說,“請相信一個從事寫作半個世紀,今年已經(jīng)七十二歲的老人的誠意。”
請他寫序的青年朋友們,后來在文章中說起,多是溫情和感動。作家蘇北后來在文章里中記錄他請汪曾祺為他和朋友的合集寫序的事,“我大著膽子給汪先生寫了一封信,沒想我很快就收到汪先生的回信。”即便他“很怕給人寫序”,認為“每一次寫序,對我說起來,都是一次冒險”,同樣的話,在給何立偉寫序時也說過,但寫起序來依然義不容辭。汪曾祺認為為年輕人作序、寫評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年輕人寫序,為他們鳴鑼開道,我以為是應(yīng)該的,值得的?!?/p>
他為徐卓人的小說集《你先去彼岸》寫了一篇《日子就這么過來了》的序,其實就是一篇上好的書評。徐卓人是汪曾祺的江蘇老鄉(xiāng),這篇序?qū)懹?992年3月。1993年徐卓人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汪曾祺是她的推薦、介紹人之一。汪曾祺寫的推薦詞,我是在張建林的《汪迷徐卓人》中看到的:“作品多表現(xiàn)江南水鄉(xiāng)生活,滿紙泥香水氣,很有特點。文筆清秀可讀。作者在語言上探索,而且解決了一個吳語地區(qū)作家不易解決的問題:即普通話和吳語的融合。據(jù)我所知,能使語言為全國讀者接受,而又保存吳語的韻味如徐卓人者,尚屬少見。故愿介紹她入會。”這段文字現(xiàn)在在新版《汪曾祺全集》中可以看到。
汪曾祺還給徐卓人送過畫,花的是一只鳥在樹枝上,并有題款:“笨鳥先飛。卓人屢稱自己很笨,畫此以贈。癸酉正月汪曾祺?!?997年徐卓人在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卓人隨筆》,封面印的就是汪曾祺這幅畫;在書中,還印了一幀作者1992年春天和汪曾祺在北京的合影。當然,書中還收入了好幾篇寫汪曾祺的文章。為此,我還專門在網(wǎng)上買了一本《卓人隨筆》。
如《日子就這么過來了》一樣,汪曾祺的有些序言,就是很好的書評。
汪曾祺的書評寫作早在1944年就開始了,當時他替西南聯(lián)大同學楊毓珉代寫唐詩報告,汪曾祺以一篇《黑罌粟花——<李賀詩歌編>讀后》上交,還得到了老師聞一多的稱贊。這篇作品的手稿被楊毓珉保存下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汪曾祺為他人寫評論并不多,1980年只為他的老師沈從文寫過一篇《沈從文和他的<邊城>》。再之后大概就是1984年給老友鄧友梅寫的《漫評<煙壺>》,據(jù)汪曾祺的家人說,這篇《漫評<煙壺>》前后花了一個多星期才寫好,“整天翻來覆去地看作品,看看,想想;想想,看看……”評論老友林斤瀾的“矮凳橋”系列,寫得也很費勁。和寫序一樣,1985年以后,汪曾祺寫的評論一下多了起來。
1991年,汪曾祺在參加《中國圖書評論》雜志召開的書評工作座談會發(fā)言時說,“我有時也寫點兒書評之類的東西,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年輕人”。汪曾祺是不太會拒絕人的人,所以年輕的作者寫了東西,“求到了,我只能幫他們寫序,愿意為他們寫評論”,為的是“希望扶持他們更快地成長”。我們現(xiàn)在翻汪曾祺的全部作品,發(fā)現(xiàn)他的很多書評、評論確實為年輕人而言,他為阿城的《棋王》寫評論;寫文章推薦鐵凝的《孕婦和?!?;寫文章推薦《秋天的鐘》,而汪曾祺根本就不認識萌娘;為曾明了的小說《風暴眼》寫評論之外,還為她的小說集寫過序。
汪曾祺寫的許多書評都結(jié)合作家創(chuàng)作的特點來寫,而且寫得很有文學性;文學性也是汪曾祺在書評寫作時的一個追求。
阿城:“早年兄弟”汪曾祺
1984年第7期《上海文學》發(fā)表了阿城的小說《棋王》,此為阿城的處女作。此后,畫畫的青年阿城登上文壇,接連又發(fā)表了《樹王》《孩子王》,文壇也刮起了“三王”之風。此時,阿城三十四五歲。1985年3月3日,汪曾祺寫下了《人之所以為人——讀<棋王>筆記》,兩天后的3月5日,汪曾祺過六十五周歲生日。《人之所以為人》發(fā)表在當月21日的《光明日報》上。雖說是讀《棋王》筆記,兼及談到了另外的“二王”《樹王》《孩子王》。
在《人之所以為人》一開頭,汪曾祺坦言:“讀了阿城的小說,我覺得,這樣的小說我寫不出來?!蓖粼魇窃谥t虛,但說的也是實話。汪曾祺雖年長阿城近三十歲,但在新時期文學中,汪曾祺也僅比阿城早出現(xiàn)幾年而已。就是這早出現(xiàn)的幾年,汪曾祺已經(jīng)發(fā)表了《受戒》《大淖記事》等代表作,成為“新出土”的著名老作家。寫《人之所以為人》時,汪曾祺還不認識也還沒見過阿城,所以在文章中完全是就作品談作品。但,看阿城的作品,汪曾祺不至于無話可說,而是要說的還挺多,主要因為他們相似處實在太多了。
阿城和汪曾祺一樣,都喜歡讀閑書,閑讀書,都受歷代筆記影響很深。他們都很會吃,也很會寫吃。雖然在吃的方面,阿城寫的、談的遠少于汪曾祺,但他們之間應(yīng)該有過交流、切磋吧?!镀逋酢防镉袑懗?,當然會被汪曾祺注意到,他甚至認為《棋王》“寫的就是關(guān)于吃和下棋的故事”,并繼而細致地分析了《棋王》中“有兩處寫吃,都很精彩”,“一處是王一生在火車上吃飯,一處是吃蛇。一處寫對吃的需求,一處寫吃的快樂”。
汪曾祺對阿城期間諸多作品是很熟悉的。此后,汪曾祺在作品中不時會有提及阿城。1985年至1990年,幾乎每年的作品里都有“阿城”出現(xiàn)。汪曾祺對阿城小說中的“老鷹在天上移來移去”印象很深,好幾次舉例的時候都用來做例子。此外,汪曾祺在《語言是本質(zhì)的東西》談到“語言決定于作家的氣質(zhì)”的觀點時,以魯迅、廢名、沈從文、孫犁等前輩、同輩作家來舉例為證,同時還列出了“何立偉、阿城”等二位年輕作家。
1987年,汪曾祺到美國參加聶華苓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在美國寫的家書中,汪曾祺多次提及阿城,都是很正面的評價。在美期間,他們接觸應(yīng)該是較為頻繁的,這從汪曾祺的家書中也可窺得一二。
阿城對汪曾祺的作品和經(jīng)歷也是很熟悉的。阿城經(jīng)常往返湘西,就給汪曾祺送過湘西鳳凰的酒,“主要送你這只酒瓶,酒瓶是黃永玉做的”。阿城是知道汪曾祺和黃永玉交往史的。我在看阿城的《威尼斯日記》時,常想起汪曾祺在美國寫的家書,一樣的信筆涂鴉,想到哪里寫到哪里,一樣都是很見工夫的文章。
阿城在文章中談及汪曾祺處也很多,還常不經(jīng)意地就拿汪曾祺的作品來舉例。在談到江南的出家人的世俗生活時,阿城舉到的例子是魯迅的小說《我的師父》和汪曾祺的《受戒》。
《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是阿城專談中國小說史的著作。他梳理中國小說史,一路下來,在第六十六則中專門寫到了汪曾祺先生的《受戒》。阿城初看《受戒》是在發(fā)表幾年后的一本舊雜志上,看后“感覺如玉,心想這姓汪的好像是個坐飛船出去又回來的早年兄弟,不然怎么會只有世俗之眼而沒有‘工農(nóng)兵’氣?”1990年,阿城編選《中國現(xiàn)代小說選》意大利文版,在序言中對選入的每篇作品和作者都有介紹,其中選入了汪曾祺的《受戒》,并在序中著墨甚多,并對汪曾祺的人和文都有評價:以為汪先生的作品“是一種恢復了詩意的散文小說”,提及汪曾祺的早期作品,認為應(yīng)屬于“新感覺派”。這篇序言,汪曾祺是應(yīng)該看過的。
在此之前,《閑話閑說·三十三》中,談及俗物時,阿城又想到了汪曾祺:當代的汪曾祺常常將俗物寫得很精彩,比如咸菜、蘿卜、馬鈴薯……肯定這些,寫好這些,靠的是好性情。在阿城看來,另外的好性情是張岱和他的《陶庵夢憶》。熟悉汪曾祺作品的讀者都知道,汪曾祺也是極欣賞張岱和《陶庵夢憶》的。
在《常識與通識》中,阿城在談《閱微草堂筆記》和《聊齋志異》的異同,《閱微草堂筆記》的細節(jié)是非文學性的,老老實實也結(jié)結(jié)實實。寫至此處,阿城筆鋒一轉(zhuǎn),開始談汪曾祺:汪曾祺先生的小說、散文、雜文都有這個特征,所以汪先生的文字幾乎是當代中國文字中僅有的沒有文藝腔的文字。也是在這篇文章中,阿城提及了汪曾祺寫他的那篇《人之所以為人》,“汪曾祺先生曾寫過篇文章警惕我不要陷在道家里,拳拳之心,大概是被光頭老者蒙蔽了”。這個光頭老者是《棋王》里寫的一個“滿口道禪”之人,同樣的話,阿城在《閑話閑說·十二》中又再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