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本書環(huán)游地球︱巴黎:《美西螈》
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書環(huán)游地球》,既是重構(gòu)世界文學(xué)的版圖,也是為人類文化建立一個紙上的記憶宮殿。當(dāng)病毒流行的時候,有人在自己的書桌前讀書、寫作,為天地燃燈,給予人間一種希望。
第二周 第四天
巴黎 胡里奧·科塔薩爾《美西螈》
如果說巴黎為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提供了一再重寫自己人生故事的機(jī)會,那么對于胡里奧·科塔薩爾而言,他則在巴黎改寫了每個人的人生??扑_爾和杜拉斯一樣生于1914年,在家鄉(xiāng)布宜諾斯艾利斯嘗試過以爵士音樂家和作家身份出道,二十多年后,他移居巴黎。在這里,我想主要談一談他的成名作《美西螈》(Axolotl),即他首部作品集《游戲的終結(jié)》(Final del Juego)的開篇之作。這篇小說中,科塔薩爾描述了他踏上創(chuàng)作之路的過程,并選擇了一個非常詳細(xì)的時空點作為舞臺:1951年春,巴黎第五區(qū),植物園的某個展廳。
想要在時空中精準(zhǔn)地定位《美西螈》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不是說我們用寥寥數(shù)筆把科塔薩爾定義為一位法國作家,更非把他當(dāng)作一位“幾乎算得上”的法國作家——或一位心懷感激與憧憬的移民,其唯一的價值就是再度證明光之城的輝煌。2013年,法國《世界報》的一位作者在撰文紀(jì)念科塔薩爾的巨著《跳房子》(Rayuela)出版五十周年時,就是這么描述的:
《跳房子》……是一個阿根廷人能獻(xiàn)給法國首都最美麗的致敬之禮……即便如此,倘若要在巴黎街頭尋找鐫刻著科薩塔爾名字的路標(biāo)也是徒勞的,除非去拜訪他的某個故居……巴黎市政廳似乎全然不知有多少《跳房子》的忠實讀者每日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腦中醞釀著一張密布著書中人物與故事情節(jié)的文學(xué)地圖。
科塔薩爾故居門前的匾額更是驕傲地把這位身份顯赫的阿根廷作者——或者該說“前”阿根廷作者——歸化為法國公民這一點強(qiáng)調(diào)到了極致:
圖中字為:
這里曾居住著
胡里奧·科塔薩爾
1914-1984
阿根廷作家
歸化法國人
《跳房子》的作者
不僅這位作家被歸化到了法國,他的作品也是如此——匾額里的《跳房子》采用的是其法語譯名。
我們不禁遐想,有多少旅游者來到巴黎,是像某些“西班牙版”的艾瑪·包法利一樣,希望將他們腦中的文學(xué)地圖與現(xiàn)實一一對應(yīng)?而《跳房子》中描寫的那群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究竟是否能夠為巴黎這所城市帶來所謂美麗的致敬,我們尚未可知。不過,雖然巴黎在《跳房子》這本“跳躍過”大西洋的小說中只占據(jù)一隅的位置,但在《美西螈》中,巴黎卻位于故事的核心。小說中的敘述者與科塔薩爾本人極其相似,他喜愛騎自行車去著名的巴黎植物園,與飼養(yǎng)在動物觀賞區(qū)的獅子豹子聊天。有一天,他意外發(fā)現(xiàn)獅子都情緒懨懨,他最愛的那只豹子也睡著了。于是他一時興起,決定去水族館逛逛。在那里,他遇見了一只身形纖小的美西螈——火蜥蜴的墨西哥變種。美西螈的眼睛直勾勾地凝視著他,令他既驚訝又震撼。他不斷回到水族館,和他起名為“阿茲特克”的那只小美西螈進(jìn)行交流,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有一天與美西螈融為一體,被困在水族館中。在故事結(jié)尾,敘述者——抑或那只美西螈——安慰自己說,那個正生活在外面世界的“他”有一天或許會“寫下關(guān)于美西螈的一切”。
《美西螈》與奧維德的《變形記》(Metamorphosis)、卡夫卡的《變形記》(Metamorphosis),乃至但丁都有共鳴之處:美西螈在“液體地獄”中載浮載沉,直至永恒。這篇小說還指涉了萊納·馬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詩歌《豹》(The Panther),《豹》也是取景于巴黎植物園,詩人從豹原始的力量中汲取靈感。美西螈沒有里爾克的豹那樣雄偉;相對于卡夫卡筆下變成甲蟲的格里高爾而言,它更輕小,卻也更強(qiáng)大,足以將觀察者徹底吸進(jìn)水族館所形成的的液體地獄之中。科塔薩爾,這位來自文化邊緣的作者,是否也被吸進(jìn)歐洲文學(xué)那強(qiáng)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之中,從此以后不得不周始往復(fù)不斷改寫那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前輩們的故事?
改寫一位歐洲先輩的文學(xué)作品所引發(fā)的焦慮,同樣籠罩在另一位阿根廷作家的成名之作中: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的《吉訶德的作者皮埃爾·梅納爾》(Pierre Menard, Autor Del Quijote),寫于《美西螈》問世十幾年前,是博爾赫斯那部偉大的《虛構(gòu)集》(Ficciones)中第一篇小說。皮埃爾·梅納爾懷抱著成為現(xiàn)代法國的塞萬提斯的夢想,正考慮要皈依天主教,他熟諳十六世紀(jì)卡斯蒂利亞語,忘記了發(fā)生在塞萬提斯年代與他自己生活年代之間的全部歐洲歷史——簡單的說,他想“成為米格爾·德·塞萬提斯”。然而,他很快就拋棄了這個計劃,認(rèn)為它太過簡單。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宏偉藍(lán)圖,他要從自己的視角,以自己的身份去重寫一遍《堂吉訶德》。于是,他寫下一些和《堂吉訶德》全然相同的殘障片段,然而這些文字既然出自他的筆下,它們的意義就也迥然不同。
科塔薩爾也沿用了歐洲傳統(tǒng),使他能夠自由地擺脫那個對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影響至深、他所欠最多的文學(xué)先輩:那就是博爾赫斯本人。隨著《美西螈》的故事逐漸推進(jìn),神秘的美西螈身上博爾赫斯式的特質(zhì)也一點點盡顯:“我似乎模模糊糊地理解了它們的秘密意志,它們想要以一種全然淡漠的靜止?fàn)顟B(tài)來廢除空間和時間。”美西螈的目光讓他動彈不得,而那目光竟被科塔薩爾描述成“盲的”:“最重要的是,它們的眼睛深深吸引了我……它們盲者般的目光——宛如小小的金盤,盡管其中不包含絲毫感情,卻依然光芒閃耀——像一條啟示般穿透了我?!?/p>
科塔薩爾居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時候,已經(jīng)寫了許多年小說,卻從未出版過。他不想在建立自己的寫作文風(fēng)之前,過早暴露在公眾目光之下。1949年,他終于出版了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名為“國王”(Los Reyes)的供人閱讀而不是上演的書齋?。╟loset drama),通篇是關(guān)于克里特迷宮中的牛頭人彌諾陶洛斯的沉思。幫助他將這部作品呈現(xiàn)給世人的引路人正是博爾赫斯本人,他促使這篇作品發(fā)表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家刊物。同一年,博爾赫斯出版作品集《阿萊夫》(El Aleph),其中一篇首次在1947年登載在雜志上的小說《阿斯特里昂的家》(La Casa de Asterión),包含博爾赫斯自己對于彌諾陶洛斯與迷宮的思考,這恰恰奪去了科塔薩爾的風(fēng)頭。
1951年,科塔薩爾移居巴黎。從《美西螈》而始,他逐漸在博爾赫斯的迷宮中開辟了屬于自己的一條通途。在故事結(jié)尾處,敘述者說:“我如今永遠(yuǎn)是一只美西螈了……他不會再來了,在這終極的孤獨之中,我安慰自己道,或許他會寫一篇關(guān)于我們的小說,也就是說,如果他要編一個故事的話,他會寫下關(guān)于美西螈的一切。”這些語句堪比博爾赫斯著名的短篇寓言故事、寫于四年后的《博爾赫斯與我》(Borges y Yo)的結(jié)尾。博爾赫斯在文中表示他并不確定寫下故事的人究竟是他自己,還是那個名為“博爾赫斯”的角色:“我不知道這兩者中的哪一位正在執(zhí)筆寫下這一頁的內(nèi)容。”在討論作者身份的同時,博爾赫斯或許也在表達(dá)另一種形式上的矛盾心理:他對年輕作家的影響力日益強(qiáng)大, 但與此同時,到了1955年,這些年輕人“美麗的致敬”也在同時威脅著博爾赫斯的文壇地位。正是那一年,博爾赫斯的眼疾轉(zhuǎn)重,他徹底失明了。兩位作家,到底是誰在改寫誰?或許兩篇小說都應(yīng)該擁有同一個題目:“美西螈與我”。
總體而言,吞噬者與被吞噬者之間成倍激增的互逆關(guān)系——博爾赫斯與科塔薩爾、敘述者與美西螈、卡夫卡與里爾克、巴黎與布宜諾斯艾利斯——都在展現(xiàn)家園與世界之間不斷轉(zhuǎn)換、逆轉(zhuǎn)的重要關(guān)系。盡管今天隔離在家的我們,無法像跳格子那樣在巴黎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反復(fù)跨跳(對于我自己而言,則是布魯克林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我們依然能夠像科塔薩爾一樣,在足以被一篇精煉的短篇小說囊括的三千世界之間穿梭,丟失自我又重獲自我。正如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所說,“一沙一世界”;抑或“一水族館一世界”,在1951年春的巴黎植物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