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仁威:悼念摯友葉永烈
寫作《小靈通漫游未來》時的葉永烈
葉永烈逝世的消息,讓我悲痛莫名。我與葉永烈是在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第二次會員大會上認識的,40年來,彼此的交往從來沒有中斷,那些我和他促膝談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我因寫作《葉永烈評傳》而多次采訪他,對他生平與創(chuàng)作情況比較了解。1940年8月30日,葉永烈出生于浙江省溫州市,出生后不久,溫州就淪落于日軍之手,父母帶著三個孩子逃難,童年磨難讓他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貫穿于一生。1957年葉永烈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進行學習,次年葉永烈到湖南邵陽幫助舉辦普及化驗鐵礦石的訓煉班,工作之余,葉永烈寫了科普文章《兩種礦物肥料介紹》發(fā)表在《邵陽報》上,這是葉永烈一生從事科普創(chuàng)作的起點。從此他開始轉向科學小品的寫作,文學色彩濃厚的《奪目的夜明珠》(1957年)是他公開發(fā)表的第一篇科學小品。
《碳的一家》(1960年)是葉永烈的第一個“小集子”,收錄了20多篇用文學筆調(diào)寫的化學小品,當時他還是大二學生。后來,他的科普作品越寫越多,越寫越好,發(fā)在各種科普期刊上,并匯集成書出版,《葉永烈科普全集》有皇皇28卷之多?,F(xiàn)在看來,葉永烈從事科學小品創(chuàng)作有其必然性。一是葉永烈在北京大學化學系接受了正統(tǒng)的化學教育,傅鷹、張錫瑜、邢其毅等諸多名師為他們開課,奠定了扎實的科學基礎知識;二是葉永烈本來就具備一定的文學基礎,因此把文學與科學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科學小品和科學文藝作品,是自然而然的事。
葉永烈一生筆耕不輟,寫出了3500萬字的作品,在科普、科幻和文學三方面都有所成就。首先,他是對新中國科普創(chuàng)作事業(yè)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科普作家。當《碳的一家》出版之后,本書責編曹燕芳當時也正在編《十萬個為什么》,她喜歡葉永烈活潑的文筆,把科學的道理說得這么有趣、明白,就要求他參加編寫《十萬個為什么》化學分冊,之后又寫氣象分冊、天文分冊、農(nóng)業(yè)分冊、生理衛(wèi)生分冊等等,葉永烈就一口氣寫了下去,還累病倒了。但他也成為《十萬個為什么》第一版中,最年輕的同時也是寫得最多的作者(其中化學分冊163篇,天文分冊27篇,農(nóng)業(yè)分冊93篇,生理衛(wèi)生分冊43篇,總共326篇,占了全書條目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十萬個為什么》出版后,在全國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第一版印了500萬冊,此后一次次修訂再版,葉永烈又為新版《十萬個為什么》增寫了許多新的條目,總共寫了599個“為什么”。以后,葉永烈又寫了一套化學史方面的書《燃燒以后》《化學海洋的燈塔》《看不見的世界》《在有機化學密林中》,以及《金屬的時代》《化學與農(nóng)業(yè)》等,對新中國的科普啟蒙與科學教育貢獻巨大。
年輕時的成功,對葉永烈來說,并非偶然。他除了喜愛文學外,也對科普讀物十分愛好。讀中學時他便讀了前蘇聯(lián)的科普作家伊林(本名為伊利亞·雅科甫列維奇·馬爾夏克)的《十萬個為什么》和《在你周圍的事物》等科學文藝作品,為有趣的科學故事所吸引,才知道連小摺刀、衣服、鏡子、鉛筆之類的日常物品都有不平凡的歷史奧秘。葉永烈還讀了前蘇聯(lián)科普作家別萊利曼寫的《趣味幾何學》《趣味物理學》等科普讀物。進入大學后,中國科普事業(yè)奠基人高士其的創(chuàng)作,以活潑的文筆、巧妙的政治諷刺、淵博的知識讓葉永烈為之驚嘆,他視高士其為創(chuàng)作上的導師。
1976年,葉永烈發(fā)表了科幻小說《石油蛋白》,這是他首次嘗試科幻文學的創(chuàng)作,很快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興趣。這一年,他還寫了一篇在珠穆朗瑪峰發(fā)現(xiàn)“柔軟的恐龍蛋”的科幻小說,題為《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跡》,小說情節(jié)曲折,語言凝練,是一篇優(yōu)秀科幻文學作品。1978年,葉永烈把在“文革”前創(chuàng)作而遭退稿的《小靈通漫游未來》重新投稿,在“科學的春天”的環(huán)境氛圍中,人人都非常關心未來,這部作品很快出版,發(fā)行量巨大,以“全景式地展現(xiàn)了未來世界的圖景,適合當時人們對2000年的向往之心”,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科幻小說的發(fā)展、“小靈通”的走紅,可以說是時勢使然。1979年3月12日,文化部和全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隆重舉行大會,授予葉永烈“全國先進科學普及工作者”的光榮稱號,一時間,葉永烈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國家隆重地表彰一個科普作家也給了全國科普創(chuàng)作界很大的鼓舞。
當時,同許多科幻作家一樣,葉永烈也以科普為目的,小說為工具,寫兒童科幻小說,在這方面,以《小靈通漫游未來》和金明驚險科幻系列成就最高。20世紀80年代,繼“小靈通”之后,葉永烈推出新的科幻明星——金明和戈亮,兩位主人公在他筆下偵破了許多疑案,成為中國科幻小說中“福爾摩斯—華生”式的搭檔。當時,中國科幻界以童恩正為代表,鄭文光、葉永烈積極支持,提出了科幻小說首先是小說、沒有科普任務的主張。
作為一個多產(chǎn)作家,葉永烈的創(chuàng)作取材范圍極其廣泛。如《海馬》和《舊友重逢》都是海洋開發(fā)和畜牧的題材;《傷疤的秘密》寫的是利用生物采集,提煉稀有金屬。而《丟了鼻子以后》《龍宮探寶》《蚊子的啟示》《演出沒有推遲》《飛檐走壁的秘密》《奇妙的膠》《生死未卜》《怪事連篇》等一批作品,取材自醫(yī)學、仿生學、海洋開發(fā)、核物理、機器人、宇航等多門學科。在葉永烈筆下,也有意識流科幻小說《小黑人的夢》、哲理中篇科幻小說《君子國的秘密》等,《自食其果》《腐蝕》《黑影》也是這方面的名作。
葉永烈也是研究科普科幻的學者。在尋找中囯科幻小說源頭過程中,發(fā)現(xiàn)荒江釣叟發(fā)表在《繡像小說》上的《月球殖民地小說》,使中國科幻元年定格在1904年。他在科幻文學理論上也有很多建樹,特別是對科幻小品的研究。1983年,葉永烈的科幻小說受到批判。但他繼續(xù)奮斗,轉入寫作紀實作品,發(fā)表了千萬字的作品??破湛苹媒绲呐笥押涂破彰杂肋h不會忘記這位給他們帶來快樂童年、并引領他們走進中國科普科幻事業(yè)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