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借刀裁剪春色的南風 ——關(guān)于馮娜的詩集《無數(shù)燈火選中的夜》
詩歌的語言常被人視作一種奇跡,或者也可以說是語言與奇跡的相遇。假如一個寫作者抓住了你,那一定是因為語言。而且,語言本身并不只是表達的器具,它本身就是詩的形制與外殼,它賦形并且使之獲得生命,使之成為燃燒著的生命體。
馮娜的詩就是這樣。她的語言常常有一種抓人的力量,自然而智慧,就像“一陣借刀裁剪春色的南風”。但這種力量并非是毀滅性的——像業(yè)已成為了當代傳統(tǒng)的“女性詩歌”那樣,她是新一代的詩人,因而語言也不再是那種強力的、感性傾訴的、烈火一般的、充滿毀滅氣質(zhì)的類型;而是充滿智性與溫婉的,滲透的或啟示性的話語,也可以說是屬于“知性與抒情結(jié)合”的語言。她確乎較少用“自白派”詩人的那種唯我獨尊式的語言,而通常會將“自我”內(nèi)化為客觀之物,或是“他者的語言”。但這恰恰生成了獨屬于她的生命力。
就如這首《南風過境》,她對于自己語言作了一種“自評”,或者也可以說,這是一首十分低調(diào)的自畫像。
我不是任何一根發(fā)光的羽毛
我是你張了張嘴 叫不出名字的瓷器
性情薄涼 質(zhì)地婉轉(zhuǎn) 吹彈可破
我是一陣借刀裁剪春色的南風
溫軟繾綣 撲面如刃
我不愛流連遠山和湖泊
直取陽關(guān)和良人的心房
她用了一連串的轉(zhuǎn)喻,將自己的詩比作精美、薄涼而易碎的瓷器,比作溫軟又尖利的剪刀般的春風,還有各種微妙與偶然中的事物,以及事物的關(guān)系。“我是南風呵/來時攜雨,去時驚蟄/時而回首,尋鮮花果腹,醉臥芍藥叢”,“若是被你的馬蹄踩痛/便腹中吞劍,我是南風,我不說/你可是良人/我不問”。櫛風沐雨,鮮花果腹,每一種際遇都讓她得心應(yīng)手地轉(zhuǎn)換為語言的景致。
而且我注意到,她還使用了“良人”這樣的詞語,以表明她重視或自然地認同了一種傳統(tǒng)的維度,包括“春風剪刀”、“鮮花馬蹄”之類,都至為巧妙地強化了她與漢語傳統(tǒng)之間所構(gòu)成的譜系關(guān)系。
作為大西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族裔、白族的女詩人,馮娜使用漢語寫作,且如此天衣無縫地承襲著其古老的傳統(tǒng)維度,這意味著從詩歌的意義上,她已成為了漢語所繁衍的后代。而且她還工作于高校,是職業(yè)意義上的“知識分子”,這樣的身份多重性,構(gòu)成了一個復雜的文化主體:邊緣性的出身,正統(tǒng)的語言;作為女性天然地親和著大自然,同時又負有知識者的使命,這些都決定了她在使用語言時的多重維度。而這對一個詩人來說,確乎是一種“前置的優(yōu)勢”。因為身份即認知的態(tài)度與方式,也就是其生活方式本身。維特根斯坦的話是靈驗的,想象一種語言,也即是想象著一種生活方式。反過來這邏輯也同樣成立,有什么樣的生活,當然也會決定寫作者使用什么樣的語言。
基于這一原因,馮娜的詩顯現(xiàn)出了特有的豐富性,既不是一般的抒情詩,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寫作”,而是集她的族群出身與文化身份、性別氣質(zhì)與超性別自覺于一體的一種綜合性的抒寫。同時,鑒于她文化代際上的年輕特質(zhì),她在豐富的同時,也擁有了一種略顯“清逸”的質(zhì)地。
這樣說還是太抽象了。在作品《出生地》中,我們可以探知她對于族群與血緣背景的復雜態(tài)度,熱愛的同時又有疏離,“它教給我的藏語,我已經(jīng)忘記/它教給我的高音,至今我還沒有唱出”。這些深埋在血液里的記憶,似乎時時提醒,但似乎又永遠沉睡。這種通達令人相信,她是一個真正的“現(xiàn)代性主體”,她為愛所包裹,但又絕不為愛所綁架?!拔译x開他們/是為了不讓他們先離開我”,這就像“人應(yīng)像火焰一樣去愛/是為了灰燼不必復燃”。
現(xiàn)代性的自我意識確保了馮娜的詩歌態(tài)度,是作為一個抒情的智者,而不是一個盲目的地母式的吞噬者,這是祛魅的寫作。我并不單純地肯定這一點,即便在我們的時代,地母式寫作仍然具有高不可及的性質(zhì),像八九十年代的伊蕾、翟永明,她們都曾有程度不同的地母的或“女巫”的性質(zhì),那一時期她們的寫作當然也具有“創(chuàng)世”或“造人”的意味。但人各有志,如今新一代的女性寫作者不再相信她們可以承擔那樣的使命,這當然無可厚非,而且這也同樣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的自覺。
但這并不意味著馮娜就沒有受到傳統(tǒng)取向的影響,相反,她的作品中依然有著活躍的“返魅”思維與美感傾向。這表現(xiàn)在,她的詩歌意象中經(jīng)常會活躍著類似萬物有靈的因素,如“每一顆杏樹體內(nèi)都點著一盞燈”,(《杏樹》)“每一盞燈火都會在我身上閃閃爍爍”,(《對岸的燈火》)“更遠處,我看見一個女人揀起樹影下的光斑”,(《一顆完整的心》)“‘不要和鮮花一起睡’/在澆灌中,我會獲得動物的警醒和它們溫和的眼睛”(《短歌》)……然而,這些句子在她的詩歌中通常只是一個伴隨的影子,而真正的說話人,可能有時會穿著她的民族服飾的長裙,而更多的時候她所講的,已經(jīng)沒有什么鄉(xiāng)音。
而如果有了一直微妙的平衡,她的狀態(tài)也就來了。比如《杏樹》中的這些句子:“杏樹也曾年輕,熱愛蜜汁和刀鋒”,“我跟隨杏樹,學習扦插的技藝/慢慢在胸腔里點火”,杏樹與人互為鏡像,彼此投射和替代之時,便是妙句出產(chǎn)誕生之時。這與王國維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其實也是同一個道理。
而且當這種境界來臨的時候,馮娜似乎又有了一種自覺,或者歸返的勇氣——
只要杏樹還在風中發(fā)芽,我
一個被歲月恩寵的詩人 就不會放棄抒情
話題很多,恐怕不能過于展開。馮娜的詩自然更多是個體境遇的抒寫,多“微觀的近景”,但偶爾也會有社會或現(xiàn)實的“遠景”,如《中國寓言》《對岸的燈火》一類作品,就很有意思,它很短,但是依然有敘述的張力,有戲劇性的粘合力和諷喻意味,只是這樣的作品顯得還少了一些,這多多少少會影響她寫作的格局。另外,對語言的小機巧還要保持警覺,少追求一般意義上的警句,因為那樣只能會使寫作變得更小器。作為一個業(yè)已接近成熟的詩人,還應(yīng)該對自己要求更嚴一些,不追求數(shù)量和“寫作”本身,要“癡迷文本”而不是“沉湎寫作”,這是很重要的一種自律性。
最后我想提到一首《潮騷》,這是一首很奇特的詩,它寫的是大海,況喻的是屈騷,這首詩當然還不是完美之作,其中有蕪雜和尚不清晰與確定的東西,但無疑它的氣場很大,是一種對詩歌的疆域有擴展能力的文本?!疤觳梁诘臅r候,我感到大海是一劑嗎啡/疼痛的弓弦從浪花中撲出陣陣眩暈”,嗎啡的象喻至為獨特和有力,“我們都忘記了肉體受傷的經(jīng)過/沒有在波濤上衰老,生長就顯得邈遠卑微”,這堪稱警句,雖然略有“扦插”的意味。之后就是一組相對晦暗和不確定的意象,恕我限于篇幅不一一呈現(xiàn),我只能說,在這一段落中,作者刻意表達了生命經(jīng)驗中互悖的東西,確定的,不確定的;獲得的和失落的,記住的和遺忘的……這些都與大海本身的晦暗與不確定互為鏡像,生發(fā)出了豐富的象征。最后是這樣的收尾:
天幕和潮汐一齊落下
再也找不見人間流動的燈河
一個人的眼睛
怎么舉起全部的大海 蔚藍的罌粟
那種誘惑與迷茫,百感交集的感嘆,如何可以以少勝多地托出?馮娜用了“蔚藍的罌粟”這樣一個構(gòu)詞,平心而論,用力并未有十分之重,但在她那種輕逸和清逸的風格底色上,在常常“借刀南風”的種種機巧的基礎(chǔ)上,庶幾稱得上是語言的奇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