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古納河右岸》:哀而不傷的民族史詩
河畔書宴是暨南大學2019級漢語言文學基地班二班內(nèi)部的讀書會,2019年10月份由班主任唐詩人老師提議成立。讀書會成員都是“00后”大學生,旨在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閱讀文學經(jīng)典。讀書會尤其重視文學體驗,成員之間分享最真實的文學閱讀感受,同時也借助討論更全面地理解文學作品的多義性和文學閱讀的復雜性。
唐詩人:
很多人一談到讀經(jīng)典,就想起讀西方名著和古代經(jīng)典,可是我覺得這不夠。讀當代作品,我們會感受到文學與我們自身的關系,會理解文學不僅僅是歷史知識,更是一種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的時代直接相關的東西。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只有感受到文學與自身關系的時候,才談得上感興趣和有價值。我很希望聽到大家讀這個小說時的真實感受,你們都是“00后”,你們的直觀感受或許比你們從一些書本上所看到的解讀和評價更有意思。
楊梓姍:
小說的故事其實很簡單:90多年來,“我”一直生活在大興安嶺的森林中,同馴鹿一起踩出一道道蜿蜒曲折的小路,在廣袤森林中留下一點點人類的煙火氣息。“我”見過太多的人,與他們同生共息最后又送走了他們。山外的世界在這不到百年的時間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游牧生活也漸漸消失于現(xiàn)代化的滾滾轟鳴中,縱然生活早已千瘡百孔,“我”仍靜守這片山林,在亙古不變的蒼翠中坐看云卷云舒。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著眼于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鄂溫克族人。作者并不避諱矛盾與沖突,正如月有陰晴圓缺才完整,通過這些人物和情節(jié),我們更能看到一個完整的鄂溫克民族,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在跋中提到的鄂溫克人的直率。
有人將這本書歸納為生態(tài)文學,我認為這也是很有道理的。書中描寫的生活與自然緊密相關,族人們受惠于自然,同樣也感激它、尊重它。無論是捕到獵物后先供奉神靈,亦或是在死后選擇風葬,都表現(xiàn)出這一民族對自然的敬畏。我猜不到鄂溫克民族與山林河流共同生活了多少年,幾百或是上千年?然而這樣平靜的日子在百年內(nèi)迅速消逝,伐木機帶走了蒼天古樹,也帶走了鄂溫克人熟悉的游牧生活。我們所謂的“人類的進步”,在鄂溫克人眼里是否會是“褻瀆”或“叛逆”?我想作者的態(tài)度很明確,在小說的開頭,“我”已堅定地說,“如果午夜夢醒時我望見的是漆黑的屋頂,我的眼睛會瞎的”。除此之外,我想文中那神乎其神的薩滿,同樣也在警醒著我們。也許我們無法相信薩滿們真有神奇的魔力,但在疑惑中我們也不免心驚,不禁重新思考我們的所作所為,以及重審我們的地位與價值。
陳李涵:
我讀《額爾古納河右岸》得到的最深切的思考,確實是關于人與自然間的關系??匆粋€過著游獵生活的民族是如何與自然息息相關,又如何一步步遠離自然,脫離自然,就好像看一部人類如何從敬畏自然走向征服自然的史書。早期的鄂溫克族就是一個深深嵌入自然里的民族。他們以自然而生,朝夕相伴的都是天邊的云彩和清澈的風,馴鹿是他們最親密的摯友,連捕獲的獵物也需為他們舉行風葬。他們享受著自然的饋贈,也珍視敬重自然。
而自然贈予他們生存的同時,也讓他們生活得純粹美好。他們沒有太多關于利益的考量,需要思考的,好像只有林間的雨和冬天的雪。但是,當現(xiàn)代文明的車輪滾滾而至,這個民族中的大多數(shù)人也被卷入其中。心靈為自然騰出的空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的光怪陸離帶來的浮躁和無盡煩惱。我想,初生赤子大概都有一顆向往山川湖海的心,但是鋼筋樓房往往為他們的靈氣筑起一座囚籠,使人眼前只見功名利祿,紙醉金迷。但自然不會,它只會像畫師一樣給心靈添上色彩,稚氣未脫的孩童可以從自然的畫作里滿足好奇,成熟穩(wěn)重的人可以從畫作里找到智慧和深刻,絕不會讓人感到迷茫和無措。
所以,《額爾古納河右岸》在探討現(xiàn)代文明對自然的沖擊時,也關注一個原始民族初入城市生活無處安放的心靈。這不僅僅是一小部分游牧、游獵民族所面臨的難題,更是一個人類在面對工業(yè)文明時應該如何安定自己靈魂的重要問題。我想我在書中找到的答案是敬畏自然并且熱愛自然。
高緒垚:
我與陳李涵和楊梓珊有近似的感受,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不一樣?!额~爾古納河右岸》這本小說帶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先進的文明對落后文明的沖擊和影響。正如作者在另一篇作品《土著的落日》中所說的:“面對越來越繁華和陌生的世界,曾是這片土地主人的他們,成了現(xiàn)代世界的‘邊緣人’,成了最要接受救濟和靈魂拯救的一群人!”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們看老了。”開頭這段話,是“我”的一句自敘,但我覺得這是鄂溫克族千百年來歷史的總結。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成百上千年,以地為伴,以天為友,雨和雪早已是他們的??土?,但是正如雨和雪因為工業(yè)污染而變得越來越稀少一樣,鄂溫克族也因為工業(yè)化文明的沖擊而走向了沒落,他們曾經(jīng)擁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習俗和習慣,但這一切都在先進文化的沖擊下而逐漸消失。小說中西班在被問到為什么要造字時回答道:“這么好聽的話沒有文字,是多么可惜呀?!币粋€民族有著燦爛輝煌的文化卻沒有相應的文字來記錄和表達,這是何等令人痛心的一件事。當那些知道這些事跡的老人們一位一位的相繼死去,最后還有誰會記得這里曾經(jīng)有一個民族有過如此瑰麗的文明呢?
林思儀:
書中更直擊人心的,是作者對于生命與死亡的描寫。以“我”在不同年齡的不同口吻,展示著鄂溫克人的生命觀?!叭绻切÷闺x開了,它還會把美麗的蹄印留在林地上,可是姐姐走得像侵蝕了她的風一樣,只叫了那么一聲,就無聲無息了”?!霸铝磷屛叶昧苏嬲L生不老的是天上的東西。我想起尼都薩滿說列娜是和天上的小鳥在一起了,就覺得她是去了一個好地方,而不怕再想起她了”。從彷徨害怕到平靜釋然,讓人對生命多了一份理解。
從故事的中段開始,作者就像搭了一座橋,每向前一步,就塌一塊木板,持續(xù)災難的情節(jié)讓人心疼絕望。薩滿這個角色是神秘而偉大的,他是一個古老民族的符號,有著令人不敢相信的神力,或許我們無法理解,但須敬畏,他肩負一個民族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薩滿的妮浩不止一次犧牲自己的孩子而去拯救或許是無關緊要的他人。她無奈地將自己的孩子比作“別人的孩子”,可在選擇的關頭,她仍堅定地說可她不能見死不救,“我自己的孩子”還有活下去的可能,怎么能……每一次選擇,都是犧牲她自己。讓讀者一次次為這個偉大的薩滿和悲傷的母親落淚。盡管距離遙遠,但人世間最普遍的情感——小愛與大愛,把我們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書里描寫了很多人物。每一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角,他們的性格都那么鮮活飽滿,擁有純粹卻也復雜的情感。從不同的角度,嘗試理解每個人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認識他們。
我在這里選擇印象深刻的例子:伊芙琳與妮浩。伊芙琳因為妮浩沒有嫁給自己的兒子而對妮浩懷恨在心。家庭悲劇讓伊芙琳性格扭曲,開始用她尖酸刻薄的語言傷害每一個無辜的人。而等到伊芙琳的好友也是死對頭瑪麗亞死后,伊芙琳善良的心又回歸了。她在生命的盡頭為妮浩的兒子除去病痛。作者讓清風驅散伊芙琳心中所有世俗的憤怒,讓花朵作為食物洗凈她腸中淤積的油膩,使她有一個安然而潔凈的結局。也讓我對人性本善有了欣慰的感受。
周鈺杰:
妮浩和作為敘述者的“我”是我最喜歡的兩個人物。妮浩出場時還是二八年紀,孩子模樣,對一切事物都是一竅不通。天有所指,薩滿之重任落在了妮浩身上??墒侨f物都是守恒的,妮浩可以治愈消災,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一命換一命。妮浩眼淚來不及抹去,意識已經(jīng)被超自然事物占據(jù),拯救素不相干的人,她親愛的孩子們,被馬蜂蜇死,被洪水卷走,胎死腹中,落荒而逃……人生在世,主動權不能時時握在手里,被責任義務釘死原地。額爾古納河畔的人們,虔誠地信仰著我們所說的未知,保留著內(nèi)心的純粹和慷慨?!拔摇笔怯暄┑睦先?,是沉著的敘述者,是死亡的見證者。父親墜于雷電,母親落于舞蹈,丈夫敗于自然,孩子們離去時自己已云鬢霜發(fā)……“我”是女人,但“我”不失韌性。統(tǒng)治者追求長盛不衰,平凡人活得太久了,親人逐個離去,煢煢孑立時,剩下的是寂寞還是堅強?“我”敘述得很平靜,但“我”內(nèi)心早已覆滿褶皺。
趙婷:
小說的敘事方式別出心裁,作者把一個民族近百年興衰燦爛的光陰濃縮到“我”短短90年的生命歷程中,再把這九十載日日夜夜的光陰凝練到短短一天中,也就是這本書的四個部分:“上部:清晨”、“中部:正午”、“下部:黃昏”、“尾聲:半個月亮”。整個故事就像是一位老婆婆盤坐在床上,給你斷斷續(xù)續(xù)講了一天她的人生。而她的人生,就是整個鄂溫克族的縮影??雌饋砹懔闼樗榈纳钇?,拼湊起來,卻是一部娓娓道來的史詩。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很“遲子建”。從小人物口中講出的大歷史,讓這部民族史詩更真實、更自然。當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歷史的碑刻被飛揚的塵土掩埋,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風花雪月,卻可以永不漫漶,雕鏤人心。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對待這些日漸式微的傳統(tǒng)文明?鄂溫克人已經(jīng)講出了答案。就像他們在搬遷的時候總要把挖火塘和搭建希楞柱戳出的坑填平,再把垃圾清理在一起深埋,“讓這樣的地方不會因為我們住過而留下傷疤”一樣,在被我們破壞的鄂溫克人聚居地,我們也要把我們的電鋸、保護區(qū)搬離,讓額爾古納河右岸不會因為我們的造訪而留下傷疤,讓鄂溫克文明不要因為我們的打擾而消失。
(本文發(fā)于中國作家網(wǎng)與《文藝報》合辦“文學觀瀾”???020年4月20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