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特色的文學倫理學批評
文學倫理學批評是中國學者在西方倫理批評和中國道德批評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的文學批評方法。自2004年提出以來,中國文學倫理學批評以倫理選擇為基礎建立自己的理論和術語體系,運用自己的批評術語解讀、分析和評價文學文本,為讀者理解文學文本并從中獲取教益提供參考和指引。受訪學者表示,如今,中國文學倫理學批評發(fā)展日漸成熟,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贏得了國際學術界的關注和認可。
從倫理視角認識文學的復雜性
長期以來,在西方話語影響下,中國文學批評出現(xiàn)了文學研究脫離文本、倫理道德嚴重缺位等現(xiàn)實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學者努力創(chuàng)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倫理學批評。經(jīng)過16年的發(fā)展,文學倫理學批評已取得許多重要成果。
浙江大學教授、國際文學倫理學批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聶珍釗表示,在達爾文自然選擇理論的基礎上,文學倫理學批評創(chuàng)建了倫理選擇理論。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價值就在于借助自己的批評術語研究文學,將文學作為工具,并為讀者或研究者提供這種工具的使用說明書。文學倫理學批評有明確的、以倫理選擇為核心的理論體系,這也是它同女性主義批評、生態(tài)批評、文化批評等文學思潮和觀念的不同之處。如今,文學倫理學批評建立了以倫理選擇、倫理身份、倫理環(huán)境或語境、斯芬克斯因子、自由意志、理性意志等為核心的批評術語體系,為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廣泛運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蘇暉認為,文學倫理學批評強調(diào)文學的教誨功能,堅持認為文學對社會和人類負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和義務,對推動我國當代倫理秩序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文學倫理學批評對現(xiàn)有的文學理論提出了大膽質(zhì)疑與補充,從文學的起源、載體、存在形態(tài)、功能、文學的審美與倫理道德之關系等方面展開闡述,為人們充分認識文學的復雜性以及從新的角度認識和理解文學提供了可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田俊武表示,當前我國文學倫理學批評通過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論文和專著,區(qū)分了倫理批評與道德批評的界限,提出了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理論概念術語,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文學倫理學批評理論體系。隨著理論建構和批評實踐的不斷拓展和完善,文學倫理學批評已經(jīng)成為指導文學研究者從事文學、文化批評的主要理論之一。
引領國際學術話語
從世界范圍來看,文學與倫理脫節(jié)已久。近年來,國際學界逐漸對唯美是舉或僅對自由趨之若鶩的文學境況有所反思。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教授欒棟表示,過去,學界對文學與倫理學關系的研討沒有突破道統(tǒng)與文心、人性與審美、自由與自律之類的框架。然而,文學與倫理具有源頭上的渾然性,這提醒人們對文明機制中的道器、職責、真假、善惡、妍媸等問題進行深度考量。特別是《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一書中關于人類文明的“兩次選擇”理論,為文學倫理學批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學倫理學批評以其原創(chuàng)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特征,成功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展現(xiàn)了中國學者的歷史使命感和學術責任感。蘇暉介紹說,經(jīng)過16年的發(fā)展,文學倫理學批評所形成的一套獨特的話語體系,既承襲和發(fā)展了中國的道德批評傳統(tǒng),又與當代西方倫理批評的轉(zhuǎn)向同步;既立足于解決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理論脫離實際和倫理道德缺位的問題,也能夠解決世界文學中的共同性問題;在努力構建理論體系、拓展批評實踐的同時,也積極響應國家有關學術“走出去”的號召,致力于推動該理論的國際傳播及國際學術話語權的建構。
在聶珍釗看來,文學倫理學批評作為一種中國原創(chuàng)理論,其特色不僅在于建構了倫理選擇理論和以倫理自我選擇為核心的批評術語體系,而且還在倫理選擇和自然選擇之間建立起邏輯聯(lián)系,解決了達爾文自然選擇理論的斷裂問題。文學倫理學批評不僅能夠有效地應用于文學批評,而且還能夠為其他學科如語言學、哲學、美學、倫理學以及認知科學帶來啟示。通過學術論文的國際發(fā)表以及國際學術會議的研討,文學倫理學批評已經(jīng)成為在文學批評領域引領國際學術話語的中國式理論。
跨學科研究是大勢所趨
“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人工智能的飛速發(fā)展、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都為我國文學理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時代命題。田俊武告訴記者,文學倫理學批評理論不僅要應對新時代人工智能發(fā)展給人類倫理身份帶來的極大挑戰(zhàn),而且要把“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普遍倫理表現(xiàn)納入自己的批評理論體系。文學倫理學批評應對其他優(yōu)秀理論兼收并蓄,注重理論創(chuàng)新,強調(diào)批評實踐,在研究世界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學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在國內(nèi)外眾多學者的推動下,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必將得到進一步完善,成為在世界上廣泛使用并且引領國際學術話語的體系之一。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文學倫理學批評理論體系,需要解決文學的定義、價值、功能等基本理論問題。聶珍釗談到,隨著科學技術和數(shù)字人文的高速發(fā)展,文學存在的形式以及傳播和閱讀方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改變,這必然導致文學觀念的革命。因此,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新的文學批評理論體系,既是文學研究者在新時代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應該擔負的歷史使命。文學同其他學科的關系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跨學科研究是文學批評理論研究的大勢所趨。抓住文學的基本理論問題,跨學科協(xié)同作戰(zhàn),攻堅克難,不僅可以完善新時代中國特色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理論體系,而且還可以為相關學科的研究帶來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