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與記錄:走入一段移民往事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zhèn)是一座移民鎮(zhèn)。20多年前,這里是“風吹石頭跑”的戈壁荒漠,6萬多移民陸續(xù)離開山大溝深又極度缺水的西海固,在戈壁荒漠上扎下根,建設新家園。經過不懈的努力,這里已經發(fā)展成為東西合作精準脫貧的樣板,移民的收入提高了20倍左右,趕上了寧夏黃灌區(qū)的收入。
閩寧鎮(zhèn)的移民已經用勤勞的雙手在這片荒漠戈壁上創(chuàng)造了奇跡。他們的臉上再也沒有昔日灰敗的氣色,安居樂業(yè)之后,生活為他們展開了欣欣向榮的美好畫卷。
在閩寧鎮(zhèn)原隆村,我見到了已經脫貧的移民馬西亮。如今,走出大山的他在家門口的壹泰牧業(yè)上班,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一部分移民像馬西亮一樣,在家門口的光伏種植、葡萄基地、紅樹莓基地上班,轉化為產業(yè)工人;特別是那些原先在老家只圍著鍋臺轉的女人,上班有了固定收入后,生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家里硬氣多了。
20年多年過去,當年的開拓者有些已經故去,埋在沿山公路旁的墓地,而移民二代挑起生活的擔子,繼續(xù)向前努力。我想記錄的,正是閩寧鎮(zhèn)早期移民奮斗的足跡,寫下他們在建設新家園的過程中那些動人的故事。
我俯下身子向這片土地致敬,向20年來在這片土地上發(fā)生的,讓人感慨萬千的故事致敬!向那些不畏艱難的移民致敬。
2017年的夏季和2018年的冬季,我利用暑假和寒假的時間以及周末,深入閩寧鎮(zhèn)進行田野調查式的采訪。在月光迷人的夜晚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或者果樹下傾聽他們訴說;冬天來了,我又在移民嶄新的房子里繼續(xù)傾聽他們的故事,窗外是怒吼的北風,而室內暖意融融。
很多時候,故事的主人公搓著手不知說什么好,但開了頭就停不住了,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吸引著我。
男人開了頭,女人坐在旁邊聽,敘述到難過的地方,男人低著頭借故走開,女人成了主角,遠去的故事里有很多女人的艱辛不易以及無人傾聽的眼淚。女人一邊敘述、一邊流淚,而她們的敘述往往有更多細節(jié),更加感人。
在近4個月的時間里,我采訪了近百位的移民,記錄了8萬字的筆記,多方面多角度采集移民們的故事。
這些故事沒有當下時髦的元素,但在當事人平靜的敘述中卻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對個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移民的信任。往往是一家采訪完,又有另一家邀請我或者推薦某某人給我。他們的信任也是我的動力,我想把他們的故事都串起來,連接從西海固到閩寧鎮(zhèn)這條奮斗之路上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這是閩寧鎮(zhèn)移民們的故事,也是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一幀縮影。在夜深人靜的夜晚,我想起那些采訪的細節(jié),閱讀已經寫成的文字,仍然激動。這是一本親歷者、口述者的書,也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我想用文字接近那些被遺忘的真實,那些腳踏實地的付出,那些起早貪黑的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