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春芋
陰沉了數(shù)日的天空,終于晴朗了。劉大爺一家,準備上坡去栽春洋芋。
渝東南土家苗寨栽春芋,大多不會出正月十五。地在離家不遠的二龍山半坡,隔年就鏵好挖好的。兒子扛著復合肥沖在前面,婆媳背著鋤頭、洋芋種走在中間,劉大爺挑著牛渣肥緊跟其后。山道彎彎,一叢叢小草,熬過寒冬,帶著綠意,長在道邊,讓人不忍踐踏這弱小而又頑強的生命。
一家人沿著去年村上剛修通的水泥路,負重爬上半山坡,已是氣喘吁吁,全身熱氣騰騰。
劉大爺卻叫兒子去撈把“渣渣”來燒把火。
“哪個冷?都快出汗水了!”兒子站立地頭,解衣不動。
兒媳是外地人,當年與兒子同廠打工認識,說著一口普通話,不過在婆家生活這幾年,已聽得懂山寨的“嘎嘎”“渣渣”等方言土語了。盡管對劉大爺?shù)闹噶钣兴唤?,但還是一邊幫忙撈“渣渣”,一邊勸說丈夫:“去吧,爹讓干啥就干啥?!?/p>
這些“渣渣”,就是去年砍下的茅草。不一會兒,兒子就撈了一大抱枯草遞給劉大爺:“干什么用呀?”
劉大爺不接,示意他直接扔在一塊空地上,然后勾腰掏出打火機點燃:“燒茅火,驅(qū)蟲害,洋芋大個真可愛!”
兒子、兒媳都笑了:“說得好,把害人的新冠病毒也統(tǒng)統(tǒng)燒死!”
一家人的“種芋儀式”還沒結(jié)束,坡下公路上卻傳來高吭的聲音:“是哪些在山坡上打堆堆喲?!”
劉大爺認出那是村干部王二狗,只見他戴著口罩,站在路邊,身旁停著輛紅色的摩托車,車后座上綁了個白色大喇叭。劉大爺大聲回答:“莫得外人!我們幾爺子栽洋芋,沒請人,沒串門!”
王二狗說:“那好!莫走人戶莫打堆,寨民都要守村規(guī)!”說著跨上摩托車,向山坳那邊駛?cè)?。車后,那大喇叭又響起了洪亮的聲音:“特殊時期,請廣大村民一定要注意……”
這個小插曲并沒有打亂一家人的安排。兒子挑擔運肥料,大娘執(zhí)鋤掏泥溝,兒媳挎籃丟芋種,大爺提篼蓋渣肥,工序不亂,配合默契。一對鴉鵲落在光光的漆樹杈上,“喳喳”地叫個不停。
歇氣時,大爺點燃了毛草煙,看著綻苞的洋芋瓣,觸景生情:“別小看這春洋芋,以前可是‘刨新’的主食呀!”
“主食?”媳婦不解。
“那時春荒缺吃,寨民等不到端陽后洋芋成熟,又舍不得一壟一壟地挖掉,就在蔸下鉆洞,摳出比葡萄粒略大點兒的洋芋崽,煮熟也是一鍋稀粥呀……”劉大爺說。
“哦,哦?!币苍S媳婦想起自己那時還未出生,沒有這艱苦生活的經(jīng)歷,禮貌地應和著。
“去年秋洋芋,一塊錢一斤,我們賣了幾千斤呀!”劉大娘接過話來,喜形于色:“家中有糧,遇事不慌。我們兩個老人在家把田土辦起,不管你們在外打工找不找得到錢,哪時回來都有飯吃!”
“娘!”媳婦動情地說:“我們也打了幾次電話與廠里聯(lián)系,說要等開城通路才能返廠。整天這樣耍起急死人呀,不知這該死的病毒,要何時才能清除干凈?”
劉大爺說:“莫急,莫急!一切聽政府的。就像這洋芋種,現(xiàn)在埋下了地,出土發(fā)芽還會遠嗎?”
一家人又忙開了。